APP下载

《离骚》中的情感词研究

2023-08-24瞿梦恬

青年文学家 2023年20期
关键词:离骚君王屈原

瞿梦恬

屈原在仕途上的坎坷遭遇与他高尚坚定的信念不断碰撞,使他的内心痛苦并纠结着。他在被流放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在《离骚》之中呈现自己的坎坷遭遇,使其成为《楚辞》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刘勰在《文心雕龙·辨骚》中提出了屈原辞作的风格特点:“故《骚经》《九章》,朗丽以哀志。”游国恩在《离骚篡义》的序言中认为:“故其文忧愁幽思,曲折往复,激楚苍凉,如怨如泣,斯乃迫于情之弗容而已。”费锡璜也在《汉诗总说》中认为:“屈原将投汨罗而作《离骚》……千古绝调,必成于失意不可解之时。惟其失意不可解,而发言乃绝千古。”由此,我们可以确定,《离骚》中的情感内核主要体现为悲叹、愤懑、痛苦和无奈等。屈原辞作之中的情感浓厚,塑造出了一位富有浓厚悲剧情感色彩和文化意义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并且运用的情感词也多种多样。通过对《离骚》中情感词的书写研究,我们可从不同的情感词运用上学习屈原情感书写的精妙笔法,并且深入地体会屈原在其中所蕴含的浓厚情感。

一、哀

“哀”是屈原一生的情感主旋律,也是《离骚》中的情感基调,屈原不被君王所信任之哀、被贬谪之哀,以及对于未来的无望之哀贯穿整部作品。所以,综观《离骚》作品中的情感词运用,“哀”字即是首先被关注的,通过对这一情感词的研究,我们也能从中体会到屈原的主要情感。

《离骚》中传唱度很高的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直接表现出了屈原内心的无奈和痛苦,吁长的叹息,对民生的感叹。其中,“哀”与前句之中的“太息”和“掩涕”相互呼应,表现出了屈原即使沉浸在自己被贬谪的痛苦情绪,但是仍然心系国家、心系人民的心境,从而展现了屈原作为忠心臣子的伟大胸怀。“哀”字在诗句中的运用为情感的表达增加了一抹悲伤无奈之感的同时,也使屈原的人物形象更加伟大。

关注和体悟《离骚》中“香草美人”这一意象,可使我们更进一步感受屈原的情感。首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以草木的枯萎和荒芜表现屈原的坎坷遭遇,以草木的荒芜暗喻朝政之中美好品德的衰落、高尚政治理想的泯灭,通过关注繁茂花草变成满地荒芜的变换,而引起屈原自感身世之哀。其次,“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诗句中的“哀”则表现出屈原寻找美女不成之后,忽然回首眺望后潸然泪下,哀伤楚地高丘没有美女,其中的“女”是清明君王的象征,也由此表现出屈原在朝政上的孤寂落寞的悲哀之情。“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的“歔欷”和“哀”都直接表现出了屈原内心的悲哀,一边抽噎悲泣,一边忧愁地哀叹,哀伤自己生不逢时的同时,展现出萦绕心中的抑郁情感,主要体现出了屈原在被贬过程中内心的痛苦,大多还是感慨自己的生不逢时,表现出其对于混乱社会的无奈。

“哀”字在《离骚》中所出现的频率较高,奠定了文中的情感基调。屈原内心无限的悲哀之情跃然纸上,哀伤自己的遭遇、哀伤国家的未来、哀伤百姓的处境,也哀叹世风日下的社会,也正是因为这样浓烈的情感基调,使屈原在其基础上继续抒发,情感浓厚又更加丰富具体。

二、伤

“伤”的情感内核与“哀”大致相同,多是屈原在《离骚》中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内心的悲哀情感,与“哀”相互呼应。“伤”加深了屈原在作品中对于悲哀情感的表达,使其中的痛苦哀伤之情更加深厚,读者也更加容易通过字词的运用而感受到其中的主要情感。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中的“伤”即是哀婉的情感内涵,屈原表示自己对君王朝令夕改的哀婉,对君臣之间出现隔阂的悲叹,由此表现出屈原内心的哀婉和痛苦。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则重在表达屈原对内心的情志美好的坚定,对长久以来导致的神形消损不会有丝毫的悲戚情感,由此表现出屈原丝毫不在意身体上的消瘦,满心都是对于情感志向的关注,也加深了屈原作为抒情主人公身上所带有的悲怆之感。

“伤”与“哀”是同一种类型的情感,并且是对于“哀”的深层展现,两者在作品中相互映衬,将屈原的内心悲哀展现到了极致,哀叹社会的同时也自伤身世,使屈原身上的悲伤情感得到强调,作品中流露出的浓烈的情感也十分动人。

三、忍

屈原在《离骚》中另外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情感词是“忍”。“忍”在其中多表忍耐、忍受之义,相比起“哀”所带来的强烈苦痛,“忍”字的运用也对屈原的情感进行丰富。例如,遭到贬谪之后的忍耐和无奈,对国家未来的无奈,对百姓遭际的不忍,还有对自己坚定内心不愿妥协的苦痛,这样的情感词运用也强化了屈原身上的悲剧色彩。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和“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中的“忍”字都是强忍、忍耐之意,展现出屈原的内心和精神都受到压抑,一方面是自我受到痛苦的压抑,另一方面是屈原遭受别人诟病和侮辱责骂的痛苦之情,塑造出了屈原忍辱负重的形象。即使自己深知直言进谏会导致小人诽谤、君王不亲的后果,但宁可忍受痛苦也不愿改变自己的初衷。“忍”的使用,加深了屈原明知后果却依然衷心劝诫的士大夫形象;表现了屈原充满压抑和愤懑的同时,更加牵挂国家和百姓的赤诚内心。

“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而与此终古”和“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中的“忍”,仿佛是屈原对内心压抑的呐喊,直接表现出屈原对当下遭遇的不甘,忠心耿耿却无法宣泄的现实。“忍”字更多的是屈原关注自己内心情感的表达,面临无人理解的遭遇,深深陷入孤独和痛苦的状态之中,使屈原的情感更加令人动容。

四、恐

屈原在《离骚》中对“恐”字的运用也十分频繁,大多是以担忧为其情感内核。其中,有屈原对自己未来的担忧,也有屈原对国家的担忧,还有屈原对百姓生活的担忧;但无论是何种忧虑,都表现出屈原的忧国忧民,也体现出屈原一直萦绕在内心的忧思情感,使其形象增加了苦痛情感色彩的同时,也更受人尊敬。

屈原之“恐”主要分为两类。第一,对自己仕途的关注。“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中的“恐”字表现出屈原对未来仕途的担忧,以凋零的草木象征君王,害怕自己无法再获得君王的青睐,其中也暗含着屈原对花草的枯荣无可奈何,以及对君王的内心也无法左右,担忧中增加了无奈之感。“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和“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则通过对时光流逝的感叹,而引出屈原对人生的美名、功业难立的担心。所以,“恐”这一字的情感主旋律除了担忧,更多的是隐形的无奈,同时也增加了难以割舍的执着和担忧之情,丰富了《离骚》中情感的书写。第二,对朝政的关注。“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表现出屈原对君王和国家前景的关注和担忧,前后两句的情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现出了屈原相比于自己的名声,更忧心国家的动乱和政事情况。这样的情感也与屈原的经历相互呼应,使其中的辛酸、无奈和痛苦、悲凉跃然纸上,情感十分濃厚深沉。“惟此党人之不谅兮,恐嫉妒而折之”中的“恐”则表现出了屈原对不诚信党徒的恐惧,其中的“玉佩”象征屈原性格中的美好品质,而“恐”暗示出了屈原在朝廷中受到打压的处境,也表现出他对混乱朝政的愤恨和无奈,还有内心的惶恐不安。

五、疑

《离骚》中对“疑”字的运用也有很高的频率,多是“狐疑”二字同时出现。面对混乱黑暗的社会,屈原内心的光明正道和高尚人格却成了格格不入的原因,所以,狐疑也是其孤立处境的展现,也加深了其情感中的苍凉和彷徨色彩。

“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中的“疑”是屈原对自己志向的怀疑,隐隐地呈现出了其内心孤寂之下的动摇,其所寻找的神女,其实是对自己理想君王的期待心境的呈现,但求而不得的结局也暗示着屈原无法再次获得君王的青睐,行为的犹豫不定和内心的狐疑也是其落寞处境的呈现。

屈原的犹豫和狐疑是反复交替出现的,更呈现出其内心的痛苦和彷徨。“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中看似是灵氛对屈原的劝告,意在鼓励屈原勇敢地远走,不要有丝毫的迟疑,但其实是屈原对自己的劝慰和告诫,劝诫自己不要再沉迷于已经失去的事物,不要沉溺于求而不得的苦痛,不要动摇自己的内心。“欲从灵氛之吉占兮,心犹豫而狐疑”表现出屈原内心的犹豫不决:他一方面决定听从灵氛吉祥的卜辞,另一方面心里还是持有怀疑,这也完成了屈原情感的第二次转变。怀疑、不疑、纠结的反复心情变化,也是屈原内心痛苦的呈现。

六、悔

《离骚》中的“悔”字大多是“未悔”的表现,或是在感叹对方之“悔”,所以屈原借此表现出自己内心的坚定;同时,也与其他人的行为形成对比,体现了屈原当时虽然是孤立无援的处境,但毫不动摇的内心,使其遭遇更能引起共鳴,情感也更深切。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阽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中的“悔”都是屈原“未悔”内心的展现,屈原坚守心中志向,为此万死他也决不后悔;即使身陷危难,甚至濒临死亡,他也从未后悔。屈原的坚定选择也是他对高尚人格、清明政治的坚定。“危死”则是表现出屈原处境的艰难,而两句中的“未悔”也为屈原的内心表达增加了更加坚定的情感核心,使得他坚定的情志带有了悲壮和伟大的动人力量。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的“悔”即是感叹对方的后悔,对于他人的转变表现出的愤懑和无奈,通过表现对方的失约,与屈原形成鲜明的对比,由此呈现出屈原一直不变的坚定内心,也使得他的情感更加无奈和痛苦。

七、其他情感词

屈原在《离骚》中所运用的情感词多种多样,除了以上提及的,还有很多。正是纷繁的词句运用,从不同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加深和丰富了屈原寄寓其中的情感。我们对《离骚》中其他的情感词进行研究,可以更加清晰细致地感受其中的多样情感,理解体会屈原在情感抒发之下,内心深层的表达。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中的“惩”是克制、制止之情,从侧面表现出屈原对内心信念的坚定,即使是失去生命、躯体分解他也不会轻易改变的决心。前句中的“体解”也为后文做了足够的铺垫,暗示屈原可能会承受的痛苦遭遇,也使屈原的思想和情感体现出悲壮色彩。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中的“怨”是埋怨之情,还有他对于朝政的无奈和悲哀;表达了自己清正的政治理想、忧国忧民的内心和高洁的灵魂均无法受到君王的认可;“终”字也表现出屈原经过长时间的等待,最后仍然没有改变的无奈之情,其中的悲哀情感与《离骚》的全篇情感主旨十分吻合。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中的“忳郁”表现出屈原内心的忧郁和烦闷,“侘傺”表现出屈原失意而神情恍惚的样子,“独”表现出屈原内心无法排解的烦闷,还有遭到贬谪时内心的孤单落寞之感。情感的递进,使其得到强化,体现出屈原独自落寞的痛苦情感。

屈原在《离骚》中的情感表现有清晰的逻辑顺序和递进过程:首先,写出自己受到重用的辉煌时期;其次,呈现自己提出的政治革新观点不被接纳采用,甚至遭到小人中伤污蔑,被贬谪边地之后内心的无奈和痛苦;最后,他心灰意冷。

屈原流离坎坷的政治遭遇,在逆境之中宁可忍受孤单也要坚持自己内心的美政原则,都使《离骚》具有动人的力量。明代的胡应麟在《诗薮》中评价它“屈原式兴,以瑰奇浩瀚之才,属纵横艰大之远,因牢骚愁怨之感,发沉雄伟博之辞”,这也代表《离骚》在文学史上具有至高的成就和价值,同时也体现了屈原的人物形象及其精神。

在屈原的辞作中,细致的描摹、宏达的场面铺排和多样的情感表达方式成了后代文人表达其内心强烈的情感的首要选择,为赋体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因为屈原辞作中一直存在如此深厚的情感及多样的情感表达方式,才使屈原逐渐成了一种文化符号。当后代文人在政治上遭受打击被贬时,可以通过文学作品超越时空,在屈原的辞作中感悟情感,与其产生共鸣,自己的内心也获得了巨大的鼓舞。

猜你喜欢

离骚君王屈原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笑”谏君王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姜太公钓鱼
《离骚》中的象喻手法及创作范式
解读《离骚》中屈原的思想斗争和心路历程
屈原送米
神性的转向
烽火戏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