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背景下雷平阳诗歌日常经验的情感表达与生命观照
2023-08-24曾晨
曾晨
乡土不仅是孕育粮食的沃土,也是孕育诗人的沃土。1949年至今,我国出现了多位乡土诗人,他们的诗歌中虽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却不会落入乡土的凡俗;反而在乡土的滋润下,他们创作出了独具艺术特色、饱含强烈情感和生命气息的诗歌,雷平阳就是这样的乡土诗人。他是一位以“痛苦”著称的诗人,他的诗歌里充满了痛苦和同情,也充满了对生死的理解。他拒绝对抗和孤立,渴望与一切事物在自然界的生老病死循环中共存,相互依赖。他的诗歌,更多的是在滇东北的这片荒芜、古老的土地中,用自己的生命经历将日常经验转换为诗性,呈现他诗歌创作中的情感世界和生命观照。
一、雷平阳诗歌的日常经验
雷平阳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写诗,一直笔耕不辍,将他的根脉放置于云南这片广阔的土地上,以其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展现他关于日常经验的诗性转换。他说:“我的写作没有什么神来之笔、灵光乍现,都是苦吟,说是泣血也不为过。”(罗振亚、雷平阳《寻找宁静的力量》)这种对于日常的坚定叙述,从雷平阳反复提到甚至以此作为诗集名的《击壤歌》中足以看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以鼓击壤,叩问大地,在与天地的对话中,诗歌拔地而起;就像用石头敲打大地,又抱着石头往前走,诗歌展现的不仅是日常,更是文学自由之精神。
雷平阳善于通过具体的形象来传达情感和思想,他通过观察和描述对事物表达他的感受,如“我的爱狭隘、偏执,像针尖上的蜂蜜/假如有一天我再不能继续下去/我会只爱我的亲人—这逐渐缩小的过程/耗尽了我的青春和悲悯”(《亲人》),这是他对故乡云南省昭通市土城乡的深沉的爱意表达。对自然景物,如山水、花草、树木等的描绘,也是他诗歌中的日常,甚至其大量的诗作直接以云南的山川景物命名,“大理苍山,靠近玉局峰/一个山谷中,乔木杜鹃,每年春天/都把花粉,一点不剩地/给了一座悬崖”(《浮华》),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外在浮华表象之下大自然的美妙。雷平阳的诗歌还常常反映社会现实。人生的艰辛和困苦无时不在敲打着这位知识分子的良知,“那个躲在玻璃后面数钱的人/她是我乡下的穷亲戚。她在工地/苦干了一年,月经提前中断/返乡的日子一推再推/为了领取不多的薪水,她哭过多少次/哭着哭着,下垂的乳房/就变成了秋風中的玉米棒子/哭着哭着,就把城市泡在了泪水里/哭着哭着,就想死在包工头的怀中/哭着哭着啊,干起活计来/就更加卖力,忘了自己也有生命/你看,她现在的模样多么幸福/手有些战栗,心有些战栗/还以为这是恩赐,还以为别人/看不见她在数钱,她在战栗/嘘,好心人啊,请别惊动她/让她好好战栗,最好能让/安静的世界,只剩下她,在战栗”(《战栗》),雷平阳将他共鸣于生之艰难的那份感受融入诗歌的日常,亦让读者读后内心战栗,不忍卒读。他的诗歌中还有对人文精神的抒发,在洞察残酷的生活背后,是探究人之存在的生命意义,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产生庄重肃穆之感。同时,他也关注历史和文化,以独特的视角反映中国社会的变迁,并通过对人文、历史、社会等方面的关注,为读者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另外,我们还可看到雷平阳诗歌中一直呈现的日常与奇观,他对于坚的《恒河》一诗赞赏有加,“恒河呵/你的大象回家的脚步声/这样沉重/就像落日走下天空”,大象、恒河边的黄昏景象,是日常,亦是奇观,在这里因这短章而永恒。
探寻雷平阳写作的关键是文学的日常性,他的每一首诗歌都留有自己诚实书写的印记,真实、可靠的叙述才是情感表达最真挚的源头,而他也很好地把握住了叙事和抒情可以共生的方向。他客观地记录,再通过诗歌的方式来倾诉和释放。经常出现在雷平阳诗歌中的关键词,大多是他记忆中的日常,也是他关于日常与信仰的联结,而这些关于“大地”的日常,是他一直坚守的生活的现场。因此,他诗歌中呈现的厚重感,把诗歌的标杆坚实地定在了那里。
值得注意的是,雷平阳所说的日常性,不是它真实的面貌,而是有限的日常,这些日常是少数人的,而这些少数人中间的日常又是极为高贵的。雷平阳的诗歌,是让我们去寻找精神的高度,寻找日常性中的神性,再赋予它诗意,是和天空对话的本能。
二、雷平阳诗歌的情感表达
雷平阳诗歌的非虚构性,让他的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充沛。雷平阳常常把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思恋抒发出来,其中有对故乡的疼痛和绝望的展示,又矛盾般地总是把家乡描绘得朴实、优美、充满情感,令人心旷神怡,感受强烈。雷平阳在《雷平阳诗选》的扉页上写道:“我希望能看见一种以乡愁为核心的诗歌,它具有秋风和月亮的品质。为了能自由地靠近这种指向尽可能简单的‘艺术,我很乐意成为一个茧人,缩身于乡愁。”这段话表明了雷平阳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维度,即“以乡愁为核心”,这也是其诗学的起点。雷平阳抒发自己的“乡情”,是他对过去人生的一种回忆。雷平阳出生于滇东北部的昭通,幼时的他有过人生的坎坷经历,对这片大地的贫瘠和生存的艰辛有细致而又深切的体会。这种经历不仅铭刻于他的记忆,而且总是伴随着他的乡愁书写。在他的诗歌里,他不止一次地描述了他从小所经历的贫穷的乡村生活,这种贯穿在全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数十年的真实生活,充满了落后、争吵和无止境的痛苦。他的诗歌就像是一部高清的摄影机,将真实的生活以犀利清晰的笔触记录了下来。与其他描写乡愁的诗人不同,雷平阳虽然在诗歌中展现了乡土生活的大量痛苦,却是优美与落后并呈的,所以他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是对乡土真挚而热烈的爱,“如果返回故乡/必须排队,我愿排在最后/甘愿做最后一人/充军到云南,几百年了/也该回去了,每个人怀中的/魂路图,最后一站:山西,洪洞”(《望乡台》)。故乡已不是那个具体的家,而变成了心灵的返乡,正是因为真实,所以才让人终生难忘。
雷平阳的诗歌亦充斥着一种惆怅的情怀。对于雷平阳而言,“家乡”就是他的血肉,是文学的“母题”。由几个字构成的山峰,它的脉络源自家乡。有多少诗的情感被灌入浩瀚的大海,源头就是家乡。经典中的家乡是宁静而美丽的,但是在这个时期里,人们的背井离乡使家乡发生了变化,家乡的情感也在逐渐地被充实起来,人们也面对着一个崭新的家乡问题。而在雷平阳的作品中,诗中的家乡却是千头万绪,百感交集。他记得自己的家乡,就像村子门口的一株古树,就像他手中的一把泥土,就像他头顶上的一排大雁。如今,我们的家园在哪里都找不到了,没有人能确定,当年拆迁重建的旧房子是家乡,后来改变了道路的道路是家乡,废弃的田野是家乡;也没有人能确定,那些改变了职业,离开了家乡后,变得面目全非的好朋友,就是家乡。“我的家乡已面目全非/回去的时候,我总是处处碰壁/认识的人已经很少,老的那一辈/身体缩小,同辈的人/仿佛在举行一场寒冷的比赛/看谁更老,看谁比石头/还要苍老”(《我的家乡已面目全非》),这也是为什么雷平阳在提到自己的家乡时,会用“面目全非”这样一个词来形容的原因,那就是—针尖上的蜂蜜。凑到唇前,他能感受到一股若有若无的气息。而文学,特别是诗,更是想要抓住珍贵的感情,如对故乡的批判和眷恋,成为他诗歌悲悯情怀的证明。但每一次热情的诗句就像是汹涌的海潮,都会在一刹那间被真实的力量所冻结,化作一股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潮水。我认为它是一个长期的循环,是一个诗人在故乡中不断地离开、回归,怀念故乡,呼喊故乡,然后沉郁于故乡的一个循环。
雷平阳的诗歌中的乡愁是一种深刻的、执着的情感体验,是对家乡、故乡和故乡所代表的文化和历史的怀念和敬仰。乡愁在雷平阳的诗歌中通常表现为对家乡的景物、风情、文化和历史的关注,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之情。乡愁是其诗歌的中心,或说其诗歌已成了乡愁情怀的一部分,此有些庄周梦蝶之梦幻,亦有平阳之吟行之痕迹。事实上,和其他怀乡的诗人相比,雷平阳只不过是后来居上,坚持得更久一些罢了。在众多吟唱家乡的诗人中,雷平阳算是比较幸运的。他能站立不动,就是因为他从未走出云南,他的诗歌也从未走出云南。有些人,不管生活在哪里,家乡都不会离开他们;有些人,哪怕生活在一起,家乡也不会离他们太近。
三、雷平阳诗歌中的生命观照
雷平阳对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灵都充满了尊重和敬意,尽管在他的诗歌中,有杀生的场景,但死亡本就是生命的一部分。雷平阳也一直强调要去倾听日常中的各种声音,哪怕是一些诅咒的声音。在云南的乡村里,生命以最古老淳朴的方式来到这个世界上,又以同样质朴的方式离开世界,在停留人世的短暂时光中,生命的意义得到了实现,万物各有所得、各行其是,这就是生命的和谐。
在他的诗歌中,人也是这个大和谐中的一分子。人能够与其他生物一起,按照自己的本分生活着,又在这个过程中与其他的生命发生盘根错节的纠缠,最终,大家都各自走向自己的结局。例如,他在《存文学讲的故事》中写过张天寿和八哥的故事,当两个生命在长久的相处中摩擦出情感之后,生命的形式和界限就变得模糊,精神上的依托替代了物质的区别,共同组成了华丽的生命乐章。这样的故事永远都会让人感动。最感人的一幕莫過于张天寿坠入无底的深渊,在半空中大声呼喊,张天寿却忘了,那是一只普通的八哥,即使被它听见了,那也没有任何意义。能不能救他?可是,有谁能说得清?在张天寿奄奄一息的时候,边边(八哥的名字)再也不是一只飞禽,他成了一个伙伴,一个可以将自己的性命寄托在他身上的朋友,但很遗憾,他听不到张天寿的呼唤。又如,他在《欢乐的蚂蚁》中写道:“在自己的梦中练习长跑/它们首先穿过原野,之后,它们/穿过了黑夜。那一段路,什么也看不见/它们中的几位,还被草叶/打断了肋骨。最后,它们才开始/围着一座城市跑。绕着圈子。一支细小得/可以省略的队伍,它们/在自己的梦中练习长跑。”蚂蚁认为自己能穿越乡村,穿越田野,穿越黑暗到达城市,并在城市周围愉快地奔跑;但在他看来,这就是一场跑步训练,无论是人,还是蚂蚁,都逃不出他的小花园。
雷平阳从两个层面(即与天地万物同生死的共性、与祖先的共情)为我们揭示了亘古以来令人迷惑的存在之谜。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的身体,可以通过一代代的传承,让自己拥有强大的力量,从而成为一种让人着迷的东西。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也有自己独特的任务,这或许是从一出生就决定的,因为先祖的鲜血早已注入了我们的身体,指引着我们走上了自己的道路。因此,我们对于自己的存在,不要骄傲地歌颂,也不要谦虚地鄙夷,而要尽情地欣赏生活的精彩,感受生活的能量。与天地相融,与天地共存,与天地同源,使血液流动。雷平阳曾经在一个小册子上记录了他对这个世界最初始的看法,充满了哲思意味。他认为人类不过是栖居在大地母亲身上的孩子,我们贪婪地向地球索取,像婴儿贪婪地吮吸着母亲的母乳,我们在世界上所留下的一切痕迹,也不过是在地球母亲身上留下一摊小小的尿渍,人类永远都是婴儿,不可能成长为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既然如此,我们更应该怀着感恩之心对待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雷平阳在昆明住了十多年,依旧对故乡念念不忘,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成了他观察人生轨迹的一个窗口。用一种同情的心来写这个世界,观察自己身边的日常,转换为另一种精神寄托,这是一位具有社会关注精神的诗人永恒的责任和担当。雷平阳用他的直觉和精准的判断揭开了人生的奥秘,人生本就是美丽的,失去了美丽的人生,人们会感到悲伤,但也会意识到,自己要承担起这个责任,像一块磐石一样,不断前进。
雷平阳始终恪守着“从阅历中来”的创作理念,“从阅历中来。这是我私底下恪守的不多的写作规矩之一。这么做,能让我在每一个写下的字之间,活着或说再活一次,并与这些字始终保持血缘关系”(雷平阳《云南记》)。因此,他用诗歌表达文学的“真诚”,聚焦日常事件,从而转换为优秀的诗篇,让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强烈的乡土气息和情感,也是跨越了时空限制的充满力量的文学作品。雷平阳的诗歌中表达的日常经验、思想情感和生命观照是一种深刻而执着的回望,他以其独特的写作手法和文学风格,对生命、情感和自然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表达。在雷平阳的诗歌中,他通过细致而生动的日常描写,揭示生命中的本质和情感;通过描写家乡的景物、风情、文化和历史,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之情,最终让读者感受到他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对生命的观照。正如他的《尘土》一诗中说的,“终于想清楚了:我的心/是土做的。我的骨血和肺腑,也是土/如果死后,那一个看不见的灵魂/它还想继续活着,它也是土做的”,土蓄养着根,根沿着土的缝隙深埋进去,与大地相连,这是雷平阳诗歌的突出特点。雷平阳的诗歌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诗歌之于生命、情感和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