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至,艾草香
2023-08-24李长安
李长安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当午节、五月节等。
千百年来,端午节的各种风俗习惯经过演变发展,内容和意义更加丰富充实。
在南阳,人们习惯称其为“五月当午”,流传至今的风俗习惯有:吃粽子、系五色线、佩戴香包、插艾草、泡“香水”、吃煮熟的大蒜和咸鸭蛋等。这些风俗都带有强烈的时令特点,几乎指向了盛夏时节祛毒、除瘟、驱邪的需要,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就是艾草。
艾草,又称家艾、香艾、艾萧、艾蒿、医草、黄草、萧茅、冰台、遏草、艾绒等,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性温,味苦,可入药,有温经通络、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抗过敏等作用。民间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
提起艾草,它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古今史籍中有许多记载。“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屈原《离骚》),从这句话中可以得知,古时的人们已经有了佩戴艾草的行为。时至今日,这种习俗依然广为流传。
艾草在端午前后成熟,此时茎叶最壮,药性最足,功效最好。
每至端午,许多地方都有插艾草的习俗。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写道:“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农历五月初五這天,人们采来艾草做成“人”的形状,悬挂在门上,用来驱除毒气。
南阳是“世界艾乡”,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南阳艾生长旺盛,品质极佳,当地人对艾草更是情有独钟。
端午节到来前,家家户户都会插艾草,把艾草放在屋檐下,或插于门楣。艾草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这种奇特的芳香可以驱除蚊蝇、净化空气,预防疾病。也有人认为,艾草是世间的至阳之草,集天地至阳之气;因为端午节这一天乃一年之中至阳之时,所以插艾草也就有了避邪纳福、保佑家人吉祥平安一说。
挂艾草也是有讲究的。其一,挂单不挂双。古人认为单数为阳,双数为阴,故而在数量上选择单数悬挂。十里不同风,千百里不同俗。也有些地方觉得“好事成双”,要挂双数。无论单数还是双数,都能体现出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盼。其二,朝下不朝上。至于为什么要倒挂,有人说这是古人传下来的。在我看来,人们在给艾草拴绳时,大多选择其根部捆绑,如此一来就会使艾草头重脚轻,悬挂时自然就成了倒挂。其三,挂长不挂短。要挑选长短相似,较为健壮的艾草悬挂,有长长久久的意思。
对于孩子们来说,最喜欢做的事莫过于泡“香水”。端午节的前天晚上,约上小伙伴们,三五成群地去寻找“原材料”。大家找来五种或五种以上的果树叶子泡水,核桃叶、枣树叶、葡萄叶等都可以,不用说,艾草是制作“香水”的关键。找好这些“原材料”后,先把它们清洗干净,再放进水里,泡上一整夜。等到第二天清早,简单的“香水”就制成了,掬水留香,可以用来洗脸洗澡。据说端午时节,草木药性最强,用“香水”清洗身体可以消毒止痒、治疗皮肤疾病等功效。
另外,孩子们在端午节这天也会系五色线,佩戴香包。
五色线又称百索、长寿线、五彩缕等,是用红、绿、黄、白、黑等颜色的丝线搓成彩色的线绳,系在手腕、脚腕和脖颈上,有保佑儿童之意。
香包就是香囊,南阳有些地方也称香布袋儿,一般用花布缝制,里面装上艾草叶和中药香料,制成椭圆形、石榴形、腰圆形等,戴在孩子胸前,可预防蚊虫叮咬。
此外,香包上还会绣一些生肖或其他吉祥图案,寓意孩子们健康平安。
艾草清香,端午情浓。
千百年来,艾草文化历久弥新;时至今日,艾草文化源远流长。随手拈来一片艾草,就有一段说不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