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研事业单位出纳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2023-08-24陈静
陈 静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一、出纳的概述
(一)出纳的相关定义
出纳是按照有关规定和制度,办理本单位的现金收付、银行结算及有关账务,保管库存现金、有价证券、财务印章及有关票据等工作的总称。出纳工作是管理货币资金、票据、有价证券进进出出的一项工作[1]。
(二)出纳人员的主要职责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出纳人员的主要职责如下:一是按照国家有关现金管理和银行结算制度的规定,严格审核原始凭证,办理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并逐笔顺序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二是按照国家外汇管理规定办理外汇业务;三是保管库存现金、印章、空白票据和支票等,如财务章、银行预留签章、银行预留印鉴、开户许可证和支票等;四是掌握银行存款余额,不准签发空头支票,不准出租出借银行账户为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办理结算。
(三)科研事业单位出纳工作的特性
当前科研事业单位账户根据资金来源渠道不同,一般分为零余额账户和实有资金账户。零余额账户的资金源自财政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有资金账户资金源于横向经费、科技成果转化收入等。在资金支付方面,根据业务类型,采取网银转账、开具转账支票等方式。
二、资金收付业务的多样化对出纳工作的影响
当前科研事业单位收入除了同级财政拨款以外,还包括横向经费、非同级财政拨款、科企合作等相关业务的收入,这就要求出纳人员及时查看银行账户的余额和明细,及时通知会计人员做好记账凭证的登记。科研事业单位支出业务量大,且业务种类繁杂,主要包括办公费、材料费、设备费、差旅费等。例如,某科研事业单位每天最多能支付几百笔的业务,并且金额、账户、项目支付指令、资金支付用途都不能出错,这就要求出纳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工作需要快、稳、准。
三、科研事业单位出纳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零余额账户资金支付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在国库集中支付背景下,零余额账户资金支付需要严格按照预算项目支付指令,支付时功能分类、经济分类、资金支付用途必须准确且相互对应,这就要求出纳人员在保证收款单位账号、用户名和汇款金额正确的前提下,既要了解项目支付指令的包含范围,还要对资金支付用途的备注谨慎使用。
以某科研事业单位为例,经济分类科目常用指令如表1 所示[2]。
表1 科研事业单位经济分类科目常用指令
例如,某科研事业单位在同一天内发放在职人员工资、离退休费、聘用人员劳务费等人员费用时,在职工资经济分类指令为50501,离退休费经济分类指令为50905,聘用人员劳务费经济分类指令为50502。出纳人员如果对发放人员的情况、项目的性质掌握的不是特别熟悉,就比较容易将经济分类指令串户。再比如一般情况下,设备费的指令为50601,差旅费属于商品和服务支出,指令为50502,某科研事业单位在编制仪器设备修购项目的预算时,因为该项目的特殊性,所有支出的经济分类指令为50601(设备费指令),如果某天该项目支出一笔用于购买该项目仪器设备的差旅费时,只能用设备费的指令(50601),而不能用商品和服务支出的指令(50502),这就要求出纳人员有很高的业务水平,要对项目性质、预算编制时的指令、资金支付用途都有很深的理解和记忆,否则就会导致经济分类指令使用错误。
以某科研事业单位为例,功能分类科目常用指令如表2 所示。
表2 科研事业单位功能分类科目常用指令
项目根据不同的性质分为不同的功能分类指令,单位项目越多,功能分类指令越多,就对出纳人员的要求越高。如表2 所示,社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有单独的功能分类指令,除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外,其他的社会保险又有自己的功能分类指令,如果在同一天内缴纳养老保险、职业年金和医疗保险,就比较容易将功能分类指令用错,因此出纳人员应当非常了解项目的性质,熟悉记忆项目的功能分类指令,才能在工作中不用错功能分类指令。
出纳人员在汇款的时候,除了要将汇款的相关信息、相关指令输入正确外,还应当将资金支付用途按照收款单位的要求输入正确,并且和经济分类指令相互对应。例如,材料费属于商品和服务支出(指令为50502),在汇款时指令输入正确,但是资金支付用途输入为设备费,仍然是错的。出纳人员在汇款时由于资金支付的笔数较多,会将主要精力放在收款单位账号、用户名、汇款金额和相关指令上,容易忽视资金支付用途。
除了基本支出外,其余每个项目都有各自的关联号,项目非常多的单位,会有很多项目关联号,汇款时容易将项目的关联号输入错误,导致项目之间串户,无法使银行对账单中各个项目的零余额账户剩余额度与会计总账和明细账中各个项目零余额账户余额相对应,需要向开户银行申请指令调整,这会增加出纳人员的工作量。
(二)某些科研事业单位对出纳工作不重视
某些科研事业单位重研究、轻管理,认为出纳工作没有技术含量。财务部门领导也认为出纳工作只是简单的收款、付款,所以更侧重于将能力偏强的人安排到会计岗位中,而出纳工作一般由刚入职或者能力偏差的人担任。报销人员对出纳人员不理解,在报销时,不按照要求提供汇款信息,将汇款信息填写错误,导致汇款失败,增加出纳人员的工作量;不了解财务的工作流程,将原始凭证递交给财务部门,就要求出纳人员立刻汇款,汇款稍有延迟就觉得出纳人员在故意刁难[3]。
(三)出纳工作中存在的风险
出纳人员保管单位的网银、现金、各种有价证券和签章,可谓是单位的货币“大管家”,了解单位所有的现金收支。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如果出纳人员虚荣心强,出于个人利益,很容易被他人左右,进而泄露财务信息,甚至踩踏政治红线、挪用公款,将公款汇入个人账户,违反财经纪律[4]。
(四)出纳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有些出纳人员,认为自己的岗位是财务工作中最简单的,只是单纯的收付款,不需要了解很多的内控管理制度、会计专业知识、预算和决算相关的工作,对自身业务水平疏于提高,不主动去学习财务知识,只是觉得自己汇款不出错,就是把工作做好了,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四、改进科研事业单位出纳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牢记各类指令,分类完成汇款
出纳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汇款不单单是将金额、用户名和账号等汇款信息录入正确,在国库集中支付的背景下,项目指令和资金支付用途同样重要。在工作闲暇之际,出纳人员要积极主动了解项目的性质和预算编制情况,牢记功能分类指令、经济分类指令、项目关联号。在汇款时可以分门别类地汇款,将属于同一个关联号(同一项目)的经济业务一起汇款,一个项目汇款完毕后,需汇下一个项目时,及时更改项目关联号和功能分类指令。将同一个关联号(同一项目)中相同的经济分类一起汇款,一个经济分类汇款完成后,需汇下一个经济分类时,及时更改经济分类指令。深入了解每个经济分类涵盖的业务类型,秉持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准确完整地输入每笔经济业务的资金支付用途,确保该笔业务资金支付用途与经济分类使用正确,并且相对应。
(二)及时有效沟通,提升服务质量
科研事业单位应当充分认识到,出纳工作对单位发展的重要性,为出纳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财务部门领导也应当意识到出纳工作的复杂程度,不能在人员配置上随意调配能力偏低者负责出纳岗位。出纳人员应当定期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归纳总结,及时向领导汇报出纳工作的重要性和疑难点,让领导能够意识到出纳工作并非无技术含量。在平时工作中,对于报销人员的不理解,出纳人员应当耐心细致地讲解财务工作的流程和汇款信息错误的危害性;对于经常提供错误汇款信息的人员,出纳人员应当及时地提出错误关键点,并且运用自身的工作经验告知对方怎样才能减少错误。
(三)定期宣讲违规案例,堵塞财务漏洞
单位财务部门应当定期宣讲财经法规和违规案例,使出纳人员在意识上毫不松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理念上摒弃各种违规行为。要求出纳人员严防死守,不踩踏政治红线,不违反法律法规,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确保单位资金安全[5]。
此外,科研事业单位应要求出纳人员及时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现金日记账要日清月结、账实相符。为了更好地监督出纳人员,应由会计人员每月核对银行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是否一致,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发现错误,及时向领导汇报。在单位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设置两个出纳岗位,一个在网银系统内录入各类经济业务的支出,一个审核已经录入的相关信息,使两个出纳岗位相互牵制。此外,对出纳岗位实行轮岗制度,出纳人员三年一轮换,确保单位的资金安全。
(四)提高学习积极性,提升业务水平
财务部门应定期组织出纳人员开展集体学习活动,定期举行理论水平和工作技能的测试。出纳人员应当主动参加财务培训和测试,积极学习会计制度、财经法规、内部控制制度等各种财务知识,不能只是单纯地收付款,也不能仅仅保证汇款金额和收款单位账号、用户名不出错,应当将出纳工作做得更好更细,确保各类指令和资金支付用途使用准确,对财务主管复核过的会计凭证进行复审,降低财务风险,提升自身业务水平。
五、结语
在国库集中支付背景下,出纳工作的精细程度需进一步加强,出纳人员的业务水平也要进一步提升。因此,科研事业单位应该充分认识到出纳工作在单位中的重要性,提升出纳人员的地位,给出纳人员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出纳人员也应当在工作中趋利避害,提高学习专业知识的主动性,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认真出色地完成出纳工作,为单位发展增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