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08-24陈小燕

中国民商 2023年7期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财务管理

陈小燕

摘 要: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发展,高新技术企业逐渐成为了新兴经济力量,追赶上建筑业、制造业以及服务业等热门行业的经济领导作用,在我国经济增长和价值创造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进步发展,我国税收、财政补贴以及行业规划等方面,都为其提供了诸多的政策优惠,高新技术企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就,但在企业快速进步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内部管理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高新技术企业启用了内部控制管理,作为现代化的先进管理手段,其在企业进步中的助力作用有目共睹,但仍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企业陋习。本文从内部控制基本内容出发,简述当前高新技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一般性问题,重点在于结合企业实况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希望能够帮助企业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研究。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财务管理

高新技术企业虽是我国当前重点发展的企业,但是从内部控制角度来看,关于该方面的理论研究还较为缺失,多数都是针对传统行业的理论研究,无法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内部控制提供针对性的经验借鉴。同时,从高新技术企业的自身实际发展来看,其前途广阔,通过内部控制能够帮助其整理零散的规章制度,提高其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浪费,督促业务工作顺利展开,增强企业整体的发展实力和经营能力,更好地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由此,本文对相关内容的学习分析,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

一、内部控制基本内容介绍

所谓内部控制,通俗来看就是指企业进行的整体性内部管理,由企业全体人员同意且实施的,能够最大化完成企业目标的系列控制活动。通过对内部控制的实践总结,发现内部控制在提高经营效率效果、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以及资产完整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2004年,我国首批在美上市公司按塞班斯法案条款运作以来,引发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热潮,至2008年,财政部、银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基本建成,其中延伸了COSO委员会中对内部控制内容的定义,即内控五要素:内部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如下也从这五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由此到2012年国资委发布《关于加快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2017年关于印发《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通知等,彰显着我国内部控制正在逐步纵深发展。

二、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

从高新技术企业当前的内部控制建设情况来看,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氛围还较为缺失。一方面,企业全范围内的内部控制意识薄弱。企业管理层缺乏推进内部控制等的魄力和专业能力,其更多的是需要技术型人才流入,对管理人才的要求并不高,从根源上限制了内控作用的发挥,由此企业上行下效,执行层更不会认识到内控工作与自身的联系,难以达到内控要求的相互监督、制约的要求,不利于内控执行落实。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目前,企业员工年轻化日益明显,但激励方式等还较为传统,年轻力量对物质激励与个性尊重以及人身价值等方面的要求更高,企业尚未针对这一年轻群体制定创新型的管理政策,无法促进年轻员工积极奉献,降低了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不满足内部控制建设下的人才要求。

(二)风险管控能力待提升

高新技术企业行业优势明显,核心竞争力大,其抵抗风险的能力相较一般企业来说也更为强悍,但从实践调查来看,正是因为行业风险管理综合性较优,致使个体的风险意识掉线。第一,企业缺乏成熟的风险管理模型。企业当前对风险的管控还以经验管控为主,判断主观性明显,缺乏客观的风险量化分析,若判断失误,会直接引起风险管理失败。第二,其风险防范机制单一。企业尚未形成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机制,且企业性质特殊,各部门更关注自身领域上的风险内容,没有形成统一的风险数据库,风险类型和数据等并未分类分析、总结,无法从中总结经验,为下次风险问题提供借鉴。

(三)业务控制活动不成熟

业务控制活动是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践行内控是否有效的关键环节,从高新技术企业的业务活动控制来看,其管理并不成熟。一来,企业的研发环节管控不到位,研发作业是企业的核心任务,从目前研发流程来看,企业还存在项目立项审批流程不科学、项目产品研发进度不受控、项目成果验收未通过全体审议以及研发成果保护不彻底等问题,企业项目研发决策权较为集中,这为项目后续研发预埋了隐患,尤其是高新技术类项目创建,没有做到全面性的可行性分析和评审,项目或存在较大争议,不利于项目活动顺利开展。二来,企业的财务管理环节有待提升。从高新技术企业项目资金审批流程来看,较为繁琐,主要涉及研发部门、市场部门、项目部门以及行政等部门,且部分审批预结中间流转环节,极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且上级负责的审理项目过多,难以一一斟酌,可能会做出错误审批决定。且企业的资金运作能力不足,大量资金闲置,没有将其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制度以及管理人员能力都亟待加强。

(四)信息沟通渠道较狭窄

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能够使得企业横向、纵向形成一致价值观,统一其战略目标,提高企业整体向心力,但目前来看企业信息沟通单向性明显。首先,企业没有形成健全的沟通文化。因为工作原因,企业员工基本上都掌握了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但是每个员工都是企业固定岗位上的“螺丝钉”,企业鼓励人员超额完成工作,却没有为员工营造轻松、积极的沟通环境,人员不愿意主动分享信息,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缺乏沟通交流的桥梁。其次,管理者并不注重员工沟通问题。企业管理者不仅是引导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更是员工间关系的调和剂,如果不恰当的沟通语言或管理方式都会引起员工的误解,导致员工在工作处理上形成对立,既降低了工作效率,也影响了企业的工作氛围。

(五)内部监督能力待提升

内部监督既是内部控制中的重点,也是其难点,企业监督力量有限,但监督内容广泛,时常出现监督不到位的情况,其具体表现如下:其一,企业审计监督独立性不佳。目前,企业审计多体现在财务板块上,虽然每个财务关键点都会对资金流转自行审批监督,但这种自检自查的方式降低了监督的客观性,无法保证审计的公正效果。其二,企业的监督评价机制不健全。随着企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其审计事项也逐渐增多,尽管有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等进行约束,但仍无法完全识别出员工个人的實际贡献,难以对人员形成准确定位,挖掘潜在价值,不利于企业吸收、优化人才。

三、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策略

(一)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要想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首先要保证企业内部有供内部控制具体内容落地的基本环境氛围。第一,企业需从思维意识入手,使得企业全面准确且客观地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明确自身在内控管理中的职责任务,精准定位个人角色,以富有逻辑性的思维观念指导其后续的实际行动,可通过主体会议、内部邮件、微信公众号等,不断宣传普及内部控制基本知识。第二,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员工素质能力是决定内部控制能达到何种高度的根本,除了内控意识的培养与形成外,更重要的是员工的操作,能够将意识形态转化成实践操作,企业可聘请专家进行授课,进行实操教学,提高从管理层到执行层的内控管理技能,不断提高其丰富自身能力的自觉性,进而提高企业整体人员的综合能力。第三,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企业可在现有的组织架构上设置独立的内部控制部门,企业高级管理层直接负责,并从各部门中抽调核心业务人员,以此构成内部控制组织,保证内部控制的牵制性和协调性和精简性。

(二)强调企业风险管理设计

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和技术更迭频率逐渐加快,市场竞争激烈,因此在内部控制工作中,必须提高风险管理地位。首先,完善企业风险评估价机制。结合企业的行业特点在现有的风险评估机制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强调风险的数据管理,对具体风险要素加以识别,设置风险“红”、“黄”预警线,客观划分风险等级,并组建临时性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就企业重大事件或重大危机进行讨论,通过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式对风险内容进行探讨,其评估流程如图1所示。

其次,做好企业新产品研发或中止评判工作。高新技术企业的项目开发和生产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系数较高,如果不及时止损,不仅浪费企业的人力、物力,还影响了企业对新项目的开发建设,所以在项目研究和试验阶段,企业必须充分考虑项目如若失败后的安排,避免企业出现不必要的资源流失浪费。

(三)改进企业控制活动工作

要想发挥内部控制的管理作用,就必须将内部控制嵌入到企业的业务活动中去,高新技术企业的业务活动主要是项目开发与建设,因此企业需持续完善该环节,这也是降低风险概率的重要环节。第一,做好项目立项准备工作,从市场、制造能力、法律、行业竞争等多角度审查项目可行性,通过专业评审和决议后才可立项研发。同时,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也要做好研发进度的跟踪监督工作,通过严谨的预算管理执行反映出企业费用支出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更新,并及时对研究成果进行验收,保证企业基本权益。第二,改进企业成本管理、应收账款管理等。企业可通过规范完善的成本管理机制、应收账款管理机制对具体内容进行约束,在成本管理中,必须强调成本费用归集分配,制定科学且有操作价值的分摊标准,保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有效对成本核算项目进行分类。而应收账款关系着企业是否有完整的资金链,能否满足其主营业务的日常周转。企业可适当打开企业财务人员以及销售人员的查询权限,便于其了解不同客户的回款情况,制定相应的回款计划,为进一步提高企业催收积极性,可将应收账款回款情况纳入到相关人员的绩效考核上,提升其对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视度,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最后,强调企业报销管理。在企业费用报销中,必须强调审批与报销的先后顺序问题,即财务费用会计审核无误后,再由管理层进行审批。其次是审批重心确认问题,在财务部门进行审核时,需要根据报销单据涉及金额大小、范围宽度、具体事宜等进行排序,便于管理者进行合理裁决。其报销流程可参考图2设置。

(四)提升企业信息沟通效率

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沟通时效与质量,高新技术企业对信息沟通的优化可从如下两方面展开:一是内部沟通交流,内部沟通交流又包括横向部门间和纵向上下级间,横向部门间的沟通可通过开展团建活动或交换学习等方式促进,提高部门间的融合度,打破“职场冷场”。纵向上下级间的沟通能够实行上司与下属间的良性互动,及时了解员工工作情况,进而对企业的经营现状进行掌控,可通过信访、一对一沟通等模式拉近上下级之间的距离,使得企业工作运转更加流畅,二是外部交流,高新技术企业的外部交流主要是对市场信息、行业发展情况、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了解,拉近企业与现代市场的距离,企业可进一步丰富自身营销方式,培养稳定的客户群体,加强沟通交流,以此获得市场产品信息,便于企业后续发展方向等的确定。

(五)持续建设企业监督评价

企业监督评价是对企业整体内部控制管理情况的复盘分析,能够综合性地发现其中问题与不足,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整改优化。第一,必須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同时将审计工作与财务工作做明显区分,并积极拓宽审计边界,从财务范围扩展至非财务范围,提高审计工作在企业中的地位,直接对高级管理人员负责,保证审计工作顺利展开。第二,形成健全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对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是个持续且漫长的建设过程,由于企业日常工作事项繁杂、涉及内容诸多,企业一般选择半年度或年度评价方式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以此发现内控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可进一步缩短内控评价周期,提高内控评价频率,实现内控跟踪式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最大程度上践行内部控制价值,助力企业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内部控制是经过企业检验被证实有实际作用的管理手段,受到了诸多企业和投资者的青睐,本文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例,通过对其内部控制的分析研究,发现其在内部控制管理中还存在如下问题:内部控制环境尚未形成;风险管理意识不足,风险管理机制缺失;具体业务管理不当,财务管理、账款管理等尚存问题;信息沟通渠道不足,横向、纵向沟通缺失;内部审计未发挥作用,监督评价工作不到位。结合高新技术企业实际需求,笔者也从如下角度提出了优化建议:调整企业组织结构,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培育科学内部控制文化,形成企业完备的内控文化氛围;健全企业风险评估机制,提高风险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通过项目管理、账款管理、成本管理以及费用报销管理等梳理企业的业务活动,保证内部控制活动如实开展;积极开拓沟通渠道,拉近企业横向、纵向间的距离,同时连接企业与市场,提高其对外界宏观环境的适应力;发挥内部审计的真正作用,复盘优化内部控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尽管本文结合高新技术企业对内部控制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但受笔者经验所限,提出的部分内容或不具备操作性,在其他企业借鉴使用过程中有待筛查。就目前高新技术企业的内部控制实际情况来看,尽管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现代新旧技术更迭频率加快、先进理念替换速度加快的综合作用下,高新技术企业的内部控制优化仍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陈特丽.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问题分析及改进[J].中国市场,2022(03):79-80.

[2]于馗魁.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分析与改进[J].中国中小企业,2021(10):92-93.

[3]程火金.关于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的思考[J].投资与创业,2021(32):128-130.

[4]陈秀金.如何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探讨[J].营销界,2021(34):187-188.

[5]谷志鸽.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财经界,2021(20):55-56.

猜你喜欢

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发展SWOT分析
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监管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重要性研究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