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晓:让小菇绽出乡村致富花

2023-08-24余玮

中华儿女 2023年7期
关键词:李晓花菇菇农

余玮

“你们这里的木耳很出名,靠这个木耳我们脱贫致富。小木耳,大产业。”

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柞水县金米村考察,参观了木耳大棚和电商直播基地,如此点赞“小木耳,大产业”。

食用菌专家李晓第一时间在电视上看到总书记在当地调研的新闻,听到总书记说“小木耳,大产业”时有些激动。这柞水木耳,就是他的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李玉教授带领包括他在内的团队进行校地合作的成果。

走进菇棚,一眼望去,圆柱形的菌袋一串串、一排排整齐地摆放在棚架上,长势喜人。层层叠叠的蘑菇绕着菌棒生长,宛若一束束盛开的玫瑰。面对着一袋袋包装好准备售往全国各地的蘑菇,菇农幸福地笑了,笑脸掩映在密匝匝的蘑菇丛中,宛若“玫瑰”般绽放。

這些年来,李晓不断激活研发资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地方农村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被家乡人亲切地称为“蘑菇县长”。在李晓看来,最好的办公室永远在田间地头。与此同时,他为非洲及“一带一路”国家巴基斯坦、埃及、缅甸、蒙古等进行食用菌技术推广。

“蘑菇县长”打通科技致富“最后一公里”

2019年底,李晓回国。他回到家乡河南泌阳县,挂职副县长。进企业、入菇棚、访菇农,是李晓的日常生活。他深入了解食用菌产业种植模式、规模化管理、科技创新、企业运营发展,了解各合作社的食用菌种植规模、运营模式、菌段培育等情况或面临的发展瓶颈问题。他主持组建泌阳县三物融合食用菌产业发展研究院,成立泌阳食用菌产业发展学院,明确地方食用菌产业发展方向。

如今,泌阳每年的香菇产量超过48万吨,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香菇集散地,食用菌种植遍布全国20多个乡镇,种植农户达5万多户,其中香菇产量最高,占总产量的九成以上。由于产业带动,还引来外乡人纷纷到此投资,建冷库、收香菇。

这些年来,李晓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国际视野服务于家乡,推动地方科技、文化事业发展,以自己的方式反哺故里。河南省泌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人说:“李晓推广的香菇、花菇新品种及新栽培工艺,三年来提高经济效益4.5亿元,增加本地农民及中小型企业纯收益1.8 亿元,解决农民就业5000人,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食用菌生产为秸秆还田,资源循化利用也提供了有效途径。”

当今,香菇产业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李晓主张生产差异化产品花菇,打造“泌阳花菇”品牌,做稳、做强、做大香菇产业。他向记者介绍,位于伏牛山与大别山两大山脉交会处、长江与淮河两大水系分水岭、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带、“胡焕庸线”分界区,加上“五山一水四分田”的地形特点,共同造就了泌阳县“中国花菇之乡”、“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主产基地县”的产业地位。在他眼里,泌阳县占尽地理、气候、资源的优势,这个差异化的地理标识品牌是泌阳香菇产业发展的根基。

泌阳花菇朵圆、肉厚、质地细腻、色泽洁白、爆花自然、口感鲜嫩、菇香浓郁,所具营养价值、药用价值极高,有“菇中之皇”、“菌中之星”之誉,已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第一代菇农已经60岁以上了,这些菇农就像‘活字典一样靠着经验去感知,通过‘望闻问切了解温湿度的变化等,他们是能够与蘑菇对话的一代菇农,但是他们这个经验很难传承,还是要靠数字化,将经验变成科学。”菇农们口传心授的技术,面临失传的危险,这让李晓心急如焚。他希望自老菇农的经验中建立一套标准体系,让年轻一代的菇农愿意种、种得好、收入高,让更多的人吃得上高品质的泌阳花菇。他与老菇农们朝夕相处,想从他们多年的经验中找到一套科学系统的花菇种植技术标准。

市场上最好的花菇叫天白花菇,菇柄短,菇盖饱满,花纹深,色泽白,售价高。李晓希望更多的菇农种出这样的优质花菇来。研究发现,控制菇柄与伞盖的核心,在于菇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通过调节菇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控制伞盖的大小与菇柄的长短。李晓说:“如果二氧化碳的浓度高的话,就容易长‘腿。”菇柄的长短取决于催蕾阶段棚内二氧化碳浓度的高低,过高的二氧化碳浓度会抑制伞盖的生长,使菌棒内的营养聚集在蘑菇根部,使菇柄不断生长,造成长菇柄、小伞盖的情况。经过反复的测试,李晓与技术团队发现在花菇催蕾阶段只要让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08%,就能种出符合标准的短柄花菇。因此,菇农只要及时掀开棚膜通风,就可避免二氧化碳的浓度过高带来的问题。

通过与老菇农更多的交流,李晓发现了影响菇盖大而饱满的关键秘密。普通香菇的生长周期一般是10天左右,而花菇至少需要40天,甚至长达60天,是普通香菇生长周期的4至6倍。李晓说:“要想它生长快,特别容易,但是生长快,它就不壮实,蹲菇时间过短,就会造成花菇品质差。”他们努力解锁花菇“开花”的秘密,找到行之有效的方面让花菇开出花纹深、色泽白的“花朵”。“我们尽量让它表面尽量不生长,内部不断地输送营养,形成‘内长外不长的这种条件。”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与测试,在李晓的指导下,菇农们终于种出了满意的天白花菇。

在玉润农业花菇园区,记者看到工人正忙着花菇的采摘、分拣和晾晒。走进大棚,一排排整齐划一的菌棒上长满了密密麻麻、肥硕耳大的花菇,宛如朵朵绽放的“白玫瑰”,老远就听到乡亲们欢快喜悦的笑声。大棚内乡亲们忙着采摘,灵巧的双手前后翻转,一朵朵娇嫩的花菇被轻轻摘下,顷刻间就装满了竹筐;晾晒棚内,几名工人将收集好的花菇差异分类、依次摊开,一朵朵肉嘟嘟的花菇在暖阳下自然风干,变得晶莹透亮。

李晓用知识报效乡村,不仅充分拓展、整合食用菌种植基础,扩大食用菌产业的种植规模,而且在提升产品品质、发展精深加工、打通销售渠道上狠下功夫,扩展食用菌营销渠道,助推食用菌发展,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他积极引导食用菌种植大户上规模、提档次,下大力气培育一批规模化生产企业,并注重品牌意识,进一步增加食用菌的经济附加值,推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小小花菇,成就富民大产业,无数家庭因花菇改善了生活条件,走向更美好的小康生活。言及这些,李晓满脸喜悦。在泌阳,一条花菇产业链,从种植技术数据化、生产环节监管预警到销售的市场行情大数据分析都被各项科技成果赋能。新农人让“会种菇”变成了“慧种菇”,手机成为“新农具”,电商成为“新农活”,数据成为“新农资”,相隔千万里的农民与市场“无缝对接”,致富之路越来越宽、致富思路越来越活。

李晓躬耕家乡传授种植技术,为科技致富打通“最后一公里”。科技在泌阳花菇产业发展中起到了引领作用,助力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让“一县一业”的文章越做越大、越做越深、越做越透,谱写着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缘结食用菌背后的“一彭二李”

1976年农历二月的一天拂晓,一个胖乎乎的男孩在泌阳安淳李村出生,取名“李晓”。

李晓记事的时候,家乡已有花菇。“20世纪80年代,家家户户就种花菇。我家种得不多,但在当年一小棚一年就能获利一万元。”他说,是食用菌种植改变了家乡一家一户的生活,较早步入了当时全国为数不多的万元户行列。

不过,当地香菇产业发展长期处于小而散的状态:村民截取一段椴木后,在树干上钻出密密麻麻的小孔,在小孔中点入菌种,塞入木塞,木耳就这样生长出来。传统的种植方式技术不成熟,产量低。

很小的时候,李晓就参与到家里种菇中。“那个年代,种菇是椴木栽培。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用彭兆旺先生的袋栽技术。”

当年,有“菇业的袁隆平”之誉的彭兆旺到河南泌阳传送香菇菌棒裁培技术,用香菇种植技术带领当地农民摆脱贫困。

言及自己和食用菌结缘的经历,李晓坦陈,小时候没有想自己会从事菇业技术,其实当年就梦想当一个将军。“以前,在农村看的电影、图书有限,多是与革命人物或伟人有关,那时就想报效国家。我是我们村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也是我们村第一个博士与第一位教授。那个年代,有的人可能想的是早日成家、在老家盖一个房子,我坚持要读高中,尽可能多读一些书。”

中学时期,李晓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1995年高考后,他进入沈阳农业大学的植物保护专业,进行本硕连读。

“说一句实在话,我心底里最初并不想从事农业,毕竟是农村长大的,但是学到一定程度,就爱上了农业技术。”李晓说,自己冥冥间回到原点,学习农业,并且学的是食用菌方面。似乎在恰好的时间里、恰巧的地点,有什么在等他一般。“因为自小接触过种菇,所以后来我选择了菌类作物方向,没想到深深爱上了这方面。”

在沈阳农业大学读本科时,李天来(后成为院士)是李晓的导师,李晓参与过他的西红柿品种抗病性的筛选。

李天来院士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李晓。如今,李晓感慨:育人不是孤立的,不是说教,要将育人融入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研究中。“他对工作的态度、对人的帮助是不遗余力的。”

读研时,李晓被调剂到吉林农业大学,攻读植物病理学专业,选择了食用菌方向,开始一辈子的菇业科研因缘。

受访期间,李曉一再感叹自己很幸运,学习生涯碰到两位院士,“他们都给我人生很大的帮助,引导我到食用菌的轨道上来”。

李晓很满意当年的职业定位与选择。如今,吉林农业大学在菌物科学和食用菌工程人才方面创建了比较完整的培养体系。在以李玉、李晓为代表的两代人的努力下,在野生食用菌驯化栽培、推广方面功勋卓著。

想到自己是农村长大的,小时候又帮父母种过菇,李晓在吉林农大教书期间,在学校边上租过一块地,自己投资,搭上大棚,种上滑子菇。

在栽培滑子菇中,李晓注意了解此类菇的水分、空气、光照、温度、酸碱度要求及营养条件,注重接种与培养、育菇管理,看到菌盖初期扁半球形、后近扁平,初期红褐色、后黄褐色至浅黄褐色,中部色深,菌肉白黄色至较深色时,十分兴奋,终于得到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煲汤佳品。他感于自己的实践,编过一本有关滑子菇栽培技术的书。“李玉院士对我说: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黑板上种不出蘑菇,在教室里种不出蘑菇,在实验室里种不出蘑菇,在生产一线可能会发现很多错误、事故,却恰恰是食用菌方面的一些创新。”

玉木耳种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状如耳朵,呈胶质片状,晶莹剔透,有弹性,腹面平滑下凹,边缘略上卷,背面凸起,并有纤细的绒毛,呈白色或乳白色——这种新兴的可人工栽培的菌类是玉木耳。玉木耳是由吉林农业大学李玉院士团队选育的食用菌新品种,在福建浙江等南方地区俗称竹耳。以李晓为骨干成员的李玉院士团队经过4年试验,成功推广。

玉木耳对产地环境要求较低,产量高,质地柔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替代黑木耳的又一珍贵食用菌。李晓说,玉木耳属中高温型菌类,它的孢子萌发温度在22至32℃之间,抗杂能力强,多糖和不饱和脂肪酸均高于黑木耳,种植效益高。“玉木耳的膳食纤维比黑木耳高一倍,总共含17种氨基酸,营养成分比黑木耳高。”

原来,2011年,李晓与学生在郊外进行田野考察。走着走着,一个学生跑来说:“李老师,这个木耳怎么变成白的了,是不是种变异了?”李晓看到纯白的木耳,十分厚实,显然是菇族类的新品。在山东、河南、福建、吉林等地,他们相继发现了毛木耳、黑木耳上的白色。这些自然出现的白色木耳,他们团队都会采样收集,目的就是通过不断深入的研究、实验,使其营养价值更高、产量更高、口感更好,给种植户带去更可观的收益。“我们把它采摘回来,不断地纯化、杂交、自交,进行选育,就培育出了玉木耳。”

研究发现,这种白色木耳新品种是由毛木耳白色变异菌株经过系统选育而获得的优良菌株。言及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李晓直言是李玉老师。李晓根据这种木耳的颜色及导师李玉的名字,取名“玉木耳”。李玉曾为此写过诗《玉木耳赞》:“肤如凝脂肌如雪,吹弹可破润而洁。剔透晶莹瑊玏殿,应是九天梨花谢!”

“我们制定了标准,之后推广,效果特别好,我们学校的对口扶贫点当年就脱贫致富了。”李晓将玉木耳技术无偿推广,在全国建了30个玉木耳的基地。如今,所有地方早已摆脱了贫困的“帽子”,有的地方已成为闻名的“蘑菇之乡”。经过培育推广,李晓选育的食用菌已经在黑龙江、吉林、山东、河北、河南、贵州、新疆等地安营扎寨,全国种植面积超过2万亩。在李晓的指导下,有的地方成立了食用菌培育合作社,有的地方建设了食用菌产业示范基地。李晓带领团队帮助当地就菌种培养、种植方式、技术人员培训、科技成果转化等开展紧密合作,带领农民科技致富。

2017年,吉林农业大学与国家级贫困县——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建立校地合作关系。在合作过程中,李玉院士团队在当地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充分发挥在食用菌产业化方面的科研优势,全面助力柞水县食用菌产业脱贫。李晓作为带头人的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科技创新团队在当地建设社川河流域木耳产业带,辐射带动全县42个村发展木耳产业,将“小木耳”做成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增收的“大产业”,稳固长效产业脱贫路子。团队在这里开展木耳产业管理和菌包生产等技术培训,为柞水选育出5个宜栽品种(4个黑木耳菌种、1个玉木耳菌种),并实现大面积推广;帮助当地建成木耳研发中心1个、木耳菌种生产加工基地1个、木耳博物馆1座,还在当地建成了独具特色的“木耳小镇”。

“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柞水考察,手持我们的玉木耳点赞说‘小木耳,大产业,我们很激动。”如今,李晓再回到这里,看到这里的小木耳如今真成了大产业。木耳产业的发展让这里变富了,也变美了,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李晓十分高兴。柞水县金米村村民也十分感谢李晓等科研人员,说是他们“让我们日子过好了,钱也挣到了,心情也好了”。

玉木耳不仅为百姓的餐桌增色,而且给种植农户带去了希望。吉林省图们市石砚镇、山东省邹城石墙镇、贵州省安龙县、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元墩镇杨庄村……曾经靠玉木耳项目脱贫的地方,如今玉木耳已然成为这些地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这些年,李晓切身感受到食用菌产业这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在我国脱贫攻坚、振兴乡村中发挥的举足轻重作用,期间食用菌产业自身也得以跨越式发展。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造成专业人才需求旺盛,供给短缺,吉林农业大学相关专业由冷转热,像李晓那样年富力强的拔尖人才更是炙手可热。面对伸到近前的“橄榄枝”和金钱的诱惑,李晓说,他动摇过,“说实话,我也挣扎了很长时间。但现在,我更多的是想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我经常跟学生讲,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上要实现自身价值,这种价值的体现,第一要有内心的平静和安宁,然后是获得别人的尊重。”

走出国门打造“南南合作”的典范

1997年,吉林农业大学在赞比亚成立中国援助赞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2012年,李晓作为食用菌栽培技术人才,踏上了非洲的土地,赴赞比亚中心开展食用菌栽培技术项目培训。“因为我长时间扎根一线,第一次被派到非洲去扶貧,待了两年。2017年,我再一次被派到非洲,又待了两年。非洲分为旱季与雨季,他们不会种蘑菇,但爱吃蘑菇,以前一般只是在雨季的时候采野生蘑菇吃。赞比亚只有一种食用菌,还是从南非进口的,价格昂贵,基本上在高档的饭店里才能吃到,当地没有人工种植的。我到赞比亚后,开设多个培训班,把带去的菌种介绍给当地农民,手把手教他们种植。”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李晓把课堂搬到了非洲。

扶贫无国界。“我到了那里,用他们的棉籽壳来栽培香菇、灵芝、草菇等,那时他们的棉籽壳是废弃物,现在棉籽壳价格涨到很贵了。现在,那里的蘑菇基地已经有几十个了,普通老百姓也能吃得起蘑菇了。”在赞比亚期间,李晓坚持因地制宜,根据赞比亚气候、原料资源及市场情况确定栽培品种,搭建生产大棚,建立种质资源库。同时,他坚持因材施教,通过对学员教育程度、学习与理解能力等情况,编写了针对学员不同知识结构的培训手册。此外,他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使学员充分掌握食用菌生产理论及发展现状,又让学员亲自生产菌种,并可以把成功分离获得的优良种带回家,大大提高了学员的实践热情。培训期间,中国驻赞比亚外交官认为食用菌是一个可操作性强、投入少见效快的好项目,积极支持在赞比亚大力推广。经过多年的努力,李晓选育的食用菌已经在赞比亚遍地生根、发芽、开花,并蓬勃发展。当地认为中国专家援助培育的食用菌是可以为赞比亚及发展中国家提供优质菌类蛋白并具有抗艾滋、抗癌作用的健康食品。中国援赞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以食用菌项目为基础,根据赞比亚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培训体系,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工作。

目前,赞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进入自主运营期。几年里,李晓帮助180家赞比亚企业实现食用菌自主经营。他带去了玉木耳菌种到赞比亚,让赞比亚人民能在市集可以买到新鲜的玉木耳,让食用菌为赞比亚带去财富,改善农户的生活。

赞比亚Baobowa biotech 公司负责人说,该公司引进李晓团队的玉木耳及黑木耳品种和栽培技术,培训当地技术工人累计300 人,2019年至 2021年间共推广王木耳和黑木耳145万袋,获得的经济效益可观。“通过引进李晓教授团队的玉木耳和黑木耳栽培技术,培训了大量的非洲的农民,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扶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部分解决了非洲蛋白质等资源短缺情况,让非洲人民常年可以吃到蘑菇。”李晓很欣慰,通过科研成果能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致富,并获得很好的国际赞誉。“我们的项目让当地人常年吃上了蘑菇,被称为‘南南合作的典范。我还到了尼日利亚、加纳等好几个国家进行扶贫,手把手地教他们种菇,并给他们种示范点,拿着原材料给他们建菇房。”

“要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被李晓视为自己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不可推卸的重任。李晓说,导师李玉院士的叮嘱“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已经融化在自己的血液中。李晓的团队有个微信群,取名“中国食用菌创芯团队”。李晓说:“这个芯,是‘芯片的芯,我跟我的团队说,要具有谦卑、感恩、尊重、良知、团结、合作、竞争、创新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应该是根植于内心当中的一种自觉。”

为了端牢、端好中国人的饭碗,为了把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李晓”们孜孜以求着……

责任编辑 陈晰

猜你喜欢

李晓花菇菇农
不同干燥方式对花菇品质的影响
海水里浮现的岛屿
菇农装袋忙
资源禀赋、技术认知与农户技术选择偏好
——基于10省700份菇农的调查数据
失能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之青岛策略与启示
绿色发展战略视野下菇农法律援助工作的对策探索*
不同规模菇农经济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冬季花菇的管理要点
Micron-sized diamond particles containing Ge-V and Si-V color centers∗
花菇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