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情境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3-08-24张云枝

高考·下 2023年5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张云枝

摘 要: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教育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学科核心素养逐渐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所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转变既往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将核心素养贯穿于日常教学当中。高中地理的教学任务相对较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需要聚焦于课堂教学,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主体教学模式是将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整合的一个综合情境,在此情境中,学生能够更有学习代入性,由表及里进行学习,更好地掌握知识,也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我国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求不断提高,地理学科也不例外。本文结合具体例子对主题情境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主体情境模式;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地理是高中阶段的重要科目之一,因此需要学生付出一定的精力进行学习。地理是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科学,在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还非常浅显,大量的知识在大学及更高层级的学习才会涉及。地球是人类生存的环境,因此对于环境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地理就是这样一门学科。地理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环境知识。近年来,环境与气候在不断变化,环境保护为全世界所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也与地理有着莫大的联系。作为高中阶段的学习科目之一,地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其与其他科目相联系,帮助学生搭建一套健全的知识体系,以帮助学生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打好基础[1]。地理是一门文理结合的交叉学科,这也是地理重要的原因之一。随着我国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逐渐提升,交叉学科以及人才的培养逐渐受到重视,这类人才的学习能力以及适应与应用能力都较强,符合我国对于人才的需求。同时,地理学习能够接触到非常多的人文知识,在学习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天然的优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有意识地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不仅是对新课标要求的回应,更是落实“立德树人”对学生长远发展的培养与积淀。主体情境教学是现今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较为有效的方式之一,教师可以将其运用于课堂教学当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效率,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一、高中地理教学现状

(一)对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重视不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习惯性地以自身为主,根据自身来进行教学安排,对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有所忽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对知识的吸收与学习方面,教师单方面输出的效果远不如学生主动吸纳,这样的学习效率与效果是最高的[2]。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对学习过程主体性的认知,培养学生自我学习与自主学习的理念,让学生能够做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主人,而不是事事都要教师去提醒和催促。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有足够的获得感与成就感,更能加深对地理学科的认知。这样成长起来的学生将是我国未来具有独立自我意识的全能型社会人才。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自主学习的学生也更能在此道路上长远地走下去,这也是对未来从事地理学科人才的培养。

(二)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不足

对于大多数高中学生而言,地理与语、数、外三门学科不同,这三门学科是学生在高中阶段接触最多、课时最长的科目,地理与它们相比课时较短,在高考中的分数占比也不同,学生相应地会付出较少的时间与精力。这也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存在应试思维,只是进行死记硬背,拿到相应的分数即可。当学生存在这样的心态时就逐渐忽视地理,甚至可能出现在课堂上完成其他学科的作业或者偷偷睡觉的情况。高中学生压力大是非常常见的,教师也都非常理解,但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课堂上的重点内容有所忽略或者错过有意思的内容,逐渐失去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法加强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入手进行教学设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3]。

(三)对地图教学有所不足

在地理学科中,地图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学科由于涵盖内容较多,不仅有地形、地貌、气候等,还包含人文状况、地域文化等,这些内容的教学让教师在对地图的教学上有所忽视。现今科技发展迅猛,学生出门都会带着手机,相应的地图软件也能够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去大多数陌生的地方都具备导航功能,因此,很多学生会对导航软件产生依赖,只会跟着走,有的学生连东、南、西、北都分辨不清。有的学生在拿到地图时也看不明白,不知道自己需要关注哪些内容。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对于地图的教学,并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学科素养加以培养和提升。

二、主题情境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联系生活,进行主题情境教学

在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中,与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许多都是学生在生活中听到或见到的。由此,教师可以进行生活化教学设计。教师可以结合生活状况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情境当中进行学习。学生能够在情境当中看到在生活中所蕴含的地理知识,以及大量地理知识的应用技巧。这样的情境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有更强的学习积极性,将自己的经验运用到学习当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与获得感。由于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以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由此成长起来的学生,能够较好地进行知识迁移,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成长也存在着莫大的助益。

例如:在教学《水循环》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进行主题情境教学。首先,教师需要对本节内容进行主题提炼,并将此向学生进行明确。水循环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同样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元素的重要内容。由此,教师可以将本节主题设置为“生命之水”。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水占到了71%,全球海洋的面积约3.6亿平方公里。而水并不是一次性消耗品,它有着自己的一套循环系统,这也就是本节的重点学习内容。教师可以在教学导入阶段对学生加以引导,“水是大家日常生活中每天都需要的,那么大家对地球上的水了解多少?水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有学生会说:“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饮用水是淡水,地球上的水大部分是海水而非淡水,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節约用水。”对于学生的积极回答教师应予以回应:“没错,地球上淡水的储备量仅占总水量的2.53%,比例是非常小的,而其中68.7%又是冰川,开采难度较大。”也有学生会说:“日常生活中的自来水是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水源,经过一系列的工艺处理后经由自来水管道输送到各家各户的。”“没错,看来大家在生活中对‘生命之水是比较关注的。”通过这样与生活进行联系,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很快进入学习状态。由此,教师可以对本节内容进行一个较好的导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忆水的三种形态,并让学生思考在自然界中水是如何进行运动的。通过对本节的主题情境教学,学生会清晰地了解到水循环主要包括三个环节,海陆间、陆地水以及海洋水三个大循环,其中最重要的是海陆间大循环,这也是陆地水的主要来源。教师在教学结束之后可以让学生对水的来源这一问题进行课后自我探索,学生通过资料查阅能够了解到两种说法,一说来自地球本身,一说来自外太空。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进行探索,对此问题的探索不仅包含地理学科的学习,还有物理学、天文学等,这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结合问题,进行主题情境教学

高中学生大多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学习中时常处于被动的一方,需要教师去不断地督促与提醒。这样的学习状态下学生的学习思维难以提升到较高的层次。对于教师而言,需要培养学生进行自学的能力,也是学生在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后必备的能力,这也是帮助他们打好学习基础。教师可以结合情境对学生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通过对问题的科学设置,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大脑活跃度,促使学生进行思考。学生也能够从教师的问题情境中学会如何进行思维的发散,如何在遇到问题时进行分析并引导自己思考,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进行解决。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时也要注意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应契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发展状况,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时,教师可以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农业是国家的第一产业,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之一。因此,教师可以将本节的主题设置为“国民经济基础——农业”,本节需要对农业进行了解,学习其区位因素与其布局。从古至今,农业都是一个国家不可放弃的产业,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生活资料。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上,农业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及科技的发展,农业也在不断发展与变化,我们对于农业的研究也愈发深入。随着经济全球化,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品来自于世界上其他国家,例如玉米、大豆、花生等都是我国经常进口的农产品。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在超市中见到过进口的农产品,答案是肯定的。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对城乡之间的结构有了一定的学习与了解。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1)什么是农业区位因素?与什么有关?(2)什么是农业布局?农业布局的特点?(3)如果农业区位因素产生变换,会对农业生产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对本节内容进行阅读,结合自身生活经验与理解对教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可以选择表格等方式进行分析,并得出小组结论。并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中与教师进行思维碰撞,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形成完整的问题思考体系,在不断地学习与练习中掌握相应的规律,形成属于自身的认知体系。在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问题情境的创设方式进行练习,对象可以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是自己存在疑惑的知识点,从而将学习方式不断内化。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主题情境教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也成为教师的必备教学技能之一,多媒体成为教师强大的辅助教学工具。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呈现影像、音频、图片等,尤其是一些模拟动画,这些动画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变动的原理。因此,教师在进行情境教学时,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创建相应的学习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提升课堂的气氛活跃度[4]。

例如:在教学《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时,教师可以有效利用情境创设,让学生能够看到真实的景象,更好地理解特殊地貌。这些地貌多彩多姿,美丽非常,教师可以由此出发进行主题提炼“多彩的地貌景观”。从“多彩”二字就可以看出这些地貌的色彩之美丽与神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提前准备好的地貌图片,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三种地貌的特点,其间是否存在相似性?这些地貌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见到的,因此在看到的时候都会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到震撼。喀斯特地貌有两种,分别是地表和地下两大类,喀斯特地貌在中国分布最广。对于海岸以及冰川,教师在播放动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注意观看与思考其形成方式。在对相关材料进行观看之后,学生能够发现这三类地貌都与水有关,但形成方式不同。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对其特点及形成方式进行对比与总结。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对形成这些地貌的作用力进行分析,并对其加以归类。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地貌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能够感受到地理的独特魅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自行进行资料查阅,对地貌进行更多的了解。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相关杂志,如《中国国家地理》,以及相关视频网站地理·中国CCTV节目官网,学生可以看到更多的神奇地理图像,从而对地理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与探索兴趣。

(四)结合社会热点,进行主题情境教学

高中地理学科与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这样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非常有利。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可以与时事进行联系,结合热点事件,进行情境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锻炼学生的思维。时事是当下发生的热点事件,并没有一个必然的结果与结论,学生可以大胆假设和思考。同时,这也是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方式,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教学《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时,教师可以结合社会现实对学生进行情境教学。由本节的教学内容与方向,教师可以设置“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教学主题。近年来,随着环境不断变化,环境保护与自然保护已经提上各国的发展日程,我国也在不断强调可持续发展。也许现在对环境的保护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初见成效。全国湿地保护量逐渐增加,按照规划到2025年,湿地保护率达到55%。近年来,防风固沙也是我国重点的工作之一,很多学生在生活中也会使用一些软件参与类似“保护地球”活动或“种树”活动,这些都是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相信很多喜欢车的学生对市场也有一定了解,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许多人的购车首选,使用能源的转变同样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贡献。这些热点问题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讨论的,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给予学生自由讨论的空间,让学生的认知不断成长。这也是提高学生思维深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

結束语

本文从联系生活进行主题情境教学,结合问题进行主题情境教学,利用多媒体进行主题情境教学,结合社会热点进行主题情境教学等四方面,阐述了主题情境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进行主体情境教学创新,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地理学习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加以提升,为将学生培养成综合性学科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瞿丹.主题情境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上旬),2022(12):34-36.

[2]张晓军.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21.

[3]李雪莲,赵翠薇.主题式情境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地球的历史”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3):53-57.

[4]高小燕.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