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蓝加速

2023-08-23杨松

21世纪商业评论 2023年8期
关键词:高翔主机厂产线

杨松

一家重庆新能源创业公司,提速固态电池落地进程。

7月中旬,太蓝新能源宣布完成数亿元Pre-B轮融资,本轮由中金旗下基金、正奇控股联合领投。

这家企业成立于2018年,专注于新型固态锂电池及相关材料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

创始人高翔博士,有12年固态锂电研发经验,曾担任一家日本汽车制造商研发中心固态电池部、美国大型国家实验室等的高层研发人员。

太蓝新能源成立第三个年头,经高翔多次游说,曾就职于UC浏览器、赶集网的互联网人李彦加入团队,担任公司CEO,主要负责落地半固态锂电池产线建设,并与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和下游客户方建立合作。

“这一轮融资受到大家支持,特别是老股东,他们信心更强了。”

李彦接受《21CBR》记者专访时表示,本轮融资顺利完成的重要原因,是团队拿出了产品,让股东们确认半固态电池“马上就能‘上车了”。

固态电池被视为下一代锂电池体系升级方向,技术、生产工艺尚不成熟,市场仅有概念产品,刻下尚未大规模量产。同台竞技的,既有主机厂商丰田汽车、电池公司宁德时代等巨头,也有太蓝新能源这样的新创公司。

李彦提到的领先行业一步的半固态电池产品,采用技术成熟的正负极材料,液态电解质含量5%~10%,能量密度最大达到400Wh/kg。

公司已与国内一家两轮电动车企业签订协议,拟成为其动力电池定点供应商。

据李彦透露,太蓝重庆生产制造基地一期,作为国内首条实现量产的半固态锂电池产线,0.2GWh产线处于满产状态,预计最快年内搭载该电池的两轮车产品,可交付到消费者手中。两轮车企业的订单,这将为公司带来数千万的年营收。

太蓝新能源并未止步于两轮车动力电池市场。本轮融资用于新工厂的扩产建设、技术储备项目开发等,产品加速推向汽车动力电池市场,这将是个数百亿的大市场。

李彦预计,到2025年,公司半固态电池年产能将达12.2GWh,产品将交付给主机厂。

幸运上车

2019年,高翔就來找过我。2020年,我俩又深入聊了一次,他给我这个互联网人科普,什么样的电池是一块好电池,固态电池有哪些优势。

固态电池普遍面临倍率性能差、内阻变大的问题,针对这两方面,高翔做了多年研究,他是全球固态电池方面不可多得的专家。回国创业,他经过一年多的验证,产品打磨得相对成熟了,处于即将面世的阶段。

朝阳的产业,独特的技术,领军的人物,加之有信心推进固态电池产业化,长期看来,有团队、技术积累,我感觉这个方向肯定是个值得投入、能持续耕耘多年的方向。

我之前从事的互联网与太蓝从事的动力电池行业,有一定区别。

互联网行业强调“小步快跑”,有了想法先试试。而在动力电池领域,项目论证阶段更为谨慎。产品交付流程也不一样,需要确定一套更为明确的流程。

因为在制造端,论证一个项目的可行性,或者一个产线规划是否存在问题,两年时间就没了,对小步快跑迭代的要求更高一些。

好在两者从公司治理、商业逻辑判断、团队搭建等角度看,是基本一致的,还有优势互补的地方。比如传统制造业等级森严,可能影响效率和团队融入,互联网与创新型实业的基因结合,决策效率更高。

高翔在太蓝研究院的时间居多,由他带领太蓝新能源先进材料研究院和产业化联合研发中心的一百多号人,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达43%;我主要负责工厂建设、客户拓展。我们各司其职,但每周都碰面。

来太蓝新能源,我还在不断巩固融资、工厂建设的知识,钻研动力电池专业知识点。我们的投资人经常“教育”我,步入这一行业是我的幸运。

我是互联网出身,高翔是科研人员背景,太蓝新能源投资人非常严肃地思考,实验室里的技术如何在产线上大规模量产,如何做好人才梯队建设。

高翔的创业初衷是实现产业化。最开始选定技术路线的时候,他不只是考虑实验室该怎么做,还会长远考虑到规模化量产的时候该怎么做。

在生产端,我们寻找业界成熟的、有多年生产管理经验的团队成员,高翔则投入更多精力在实验室尖端研发和产线生产制造两方面的衔接上。

这一轮融资后,产品良品率、直通率都已经调试到可量产的水准。老股东不断追加投资,就是看好公司的发展,认可产品的长期价值。

降本增效

太蓝新能源目前推出的半固态技术,是从全固态脱胎而来的。

据我们测算,大约5-10年内,固态电池成本难以降到跟液态电池同一水平。用户需要更安全、效率指标更好、价格均衡的电池。

全固态量产需要时间,半固态的普及性更强。

高翔选取其中非常关键的“电解质超薄膜制备技术+固态电解质和极片复合技术+界面柔化技术”作为突破角度,团队自研“高性能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界面柔性层材料”,系统性解决了固态电池的材料体系和界面阻抗等问题。

基于此,公司对外发布了“六边形战士”——产品成本可控、性能更好的半固态电池。

传统液态电池采用的液态电解质、隔膜这套体系,可能造成热失控,导致大面积短路,有爆炸隐患。太蓝新能源新的技术框架体系,让新型材料延展、效能指标的提升有了空间。

固态电池技术,主要就是为了解决安全性问题。太蓝推出的半固态电池,安全性能明显提升。团队开发的固态电解质和极片复合技术,正负极极片上做固态电解质层,中间层不收缩,有效避免大规模短路的问题。

业界都说,氧化物固态电池倍率性能还需突破,太蓝的产品倍率性能从SOC0-100%全周期实现平均4C快充,最高实现8C,即1/8个小时把电池充满。

太蓝新能源产能扩张规划

能量密度方面,中间层很薄,节省空间、减轻质量,正极占比提升。半固态电池不需要用液态电解质来满贯,实现锂离子的导通,液态电解质的含量也大幅下降,提升了产品质量能量密度、体积能量密度。

从具体数据来看,同样成熟的体系材料,太蓝新能源的半固态电池产品比传统液态电池的能量密度,高出20%-30%。

新的产品,新的技术,则要面临生产效率、良品率、是否需要额外的生产工艺等问题,这些直接关系到产品成本。但凡成本控制不好,电池即使顺利研发出来,也没有广泛商业化的机会。

太藍重庆生产制造基地一期半固态电池生产线,跟传统液态电池生产线重合度非常高,标准设备占比不低于80%,只是在固态电解质加注的环节,太蓝团队推出专有技术、专有材料和工艺,以及专有设备,但不会带来成本的大幅上涨。

这道工序的良品率是99%,且不需要引入新环境,就在当前的车间里生产,使用新的固态电解质层核心技术,在生产成本上没有额外投入,反而降低了液态电解质含量,并且节省隔膜,整体生产成本还能下降一些。

大干快上

接下来,团队会在正负极材料等方面,做迭代。

具体到半固态电池指标上,跟客户的需求相关。有一些客户认为,续航已经达到七八百公里,希望能有更好的倍率性能,研发团队会据此进行调整。

太蓝重庆生产制造基地一期产能0.2GWh,核心目标是为了让大家尽快看到我们的半固态电池可量产、可交付、可商业化。

上个月我们拿到订单,目前基本达到满产状态。我们也会预留一点产能进行样包生产,向多家汽车主机厂进行送样,联合测试。

当下,太蓝自建产能包括重庆生产制造基地二期2GWh动力电池产线,将于今年底建成;安徽淮南10GWh动力电池产业园区项目,正在稳步建设中。

公司总规划产能达到12.2GWh。几条产线,都能做到比现有液态电池更具成本优势。

第二代准固态电池产品,液态电解质含量降至5%以下,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500Wh/kg,预计在2023年底量产。

第三代全固态电池将不再含有液态电解质,太蓝研究院正在全力推进相关商业化路径的开发。

我们主要的目标客户是主机厂,基于现在0.2 GWh产能,先在小动力市场上验证并实现销售收入。在建的5GWh产能,则是针对乘用车市场的动力电池。

太蓝的半固态电池预期在2024年开始大规模交付,有了第一个交付伙伴的验证,产品将在高端新能源汽车领域迅速推开。

公司后续会与主机厂达成战略合作,预计到2025年,面向主机厂市场实现规模化交付,这是太蓝销售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算了笔账——土地、厂房等都算进去,常规锂电池1GWh产线需要5~6亿投资额。一旦跑起来,按市场行业行情,1GWh大概是15亿元的产值,如果按30%毛利率计算,生产成本可能需要10亿元左右。

公司将继续储备资金,开启新的一轮融资,预计会引入主机厂的战略投资。

公司定位“固态电池普及者”——把团队领先的技术,转化成可普及的、大家真正能够使用的动力电池产品。

数百亿级别的动力电池赛道上,期望太蓝新能源成为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的优质玩家。

猜你喜欢

高翔主机厂产线
昆玉棒材轧制产线提速增效工艺改进措施
商用车排放升级、市场下滑之下主机厂和经销商如何共生
Scaled Preconditioned Splitting Iterative Methods for Solving a Class of Complex Symmetric Linear Systems
梅钢1780产线高速钢轧辊使用维护
多品种小批量智能制造产线关键技术及应用探讨
宽厚板钢轧一体化智能制造示范产线推进实践
揭开“审核”的神秘面纱(一)
——各大主机厂审核要求
花山我的故乡
Research survey and review of the effect of Compound Danshen Dripping Pills on the uric acid metabolism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创新与变革 2015各大主机厂发展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