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爱国主义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3-08-23罗荣红
摘 要:高中语文教学中,互文性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教师构建爱国主义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而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的丰富爱国主义古诗词,使教师构建群文阅读模式具有了可行性。文章研究中,笔者基于传统单篇古诗词阅读面临的瓶颈,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从议题选择、文本组合以及“求同、比异、整合、批判”四个教学环节,简要阐述了高中语文爱国主义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对策,旨在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爱国主义古诗词;群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28-0034-05
一、 引言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爱国主义古诗词占据着相当的比重。深入梳理教材可见:选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爱国主义古诗词,题材经典、深刻;而体裁则呈现多样丰富的特点。学习和阅读爱国主义古诗词,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德育的有效途径。因此,基于2022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应当以教材为载体,强化爱国主义古诗词教育,以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作为一线高中语文教师,笔者在近来梳理教材、开展爱国主义古诗词教育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虽然统编版的高中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古诗词,但相关的古诗词却散落在不同单元。而以单篇精讲为主的古诗词教育,却在不自觉中束缚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阅读思维能力的提升。基于群文阅读模式于学生阅读能力、阅读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作用,笔者在爱国主义古诗词教学中,尝试构建了群文阅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文章中,笔者将基于近来关于爱国主义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构建的尝试,就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构建爱国主义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提供合理化的对策建议。
二、 核心概念界定
(一)群文阅读
《现代汉语词典》对“群”的定义为:众多,指聚在一起的人或物。而“文”,则指文章、文本。在教育实践中,“群文”指代的是“多文本”。通过梳理学术界有关群文阅读模式的研究可见:关于群文阅读模式的内涵,虽然学术界尚无统一的定论,但学者们的观点可谓是大同小异。文章中,笔者立足研究主题,将群文阅读定义为: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基于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多篇文章,并在单位时间内围绕议题教学组文的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文章所指的群文,特指多篇高中语文爱国主义古诗词。
与单篇精讲阅读模式相比,群文阅读模式的构成要素如下:
1. 议题
构建群文阅读模式,议题是“突破口”。议题设计是否精准,直接决定群文阅读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因此说:在构建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强化议题的设计,强化议题的开放性、多样性以及可论性,为实现最佳的群文阅读教学目标奠定基础。
2. 多文本
群文阅读模式名称的由来,在于其是一种“多文本”阅读模式。即教师在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的文本不是一篇,而是多篇。不过,选择群文阅读“多文本”的过程中,文本之间并非毫无关联,而是基于一定的主题选择,因此具有互文性。而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多文本的过程中,要注重建构文本意义,以提高群文阅读质量。
3. 集体建构
与单篇精讲的阅读模式相比,集体建构是群文阅读模式的显著特点,同时也是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因为群文阅读模式的集体建构特点,使得教师在构建群文阅读模式的过程中,应当以探究性阅读为主,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同时也有助于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
(二)爱国主义古诗词
在语文教育中,诗词是“诗”和“词”的总称。诗词是中文中一种独特的文体形式,若将诗词按音律分,则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一般而言,古诗词泛指形成于清代以前、具有特定格律、规范的韵文体裁。
爱国主义古诗词,泛指以“爱国”为主题的古诗词类型。选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爱国主义古诗词,类型多样,有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也有忧国忧民的;更有个人遭际杂感的。文章所指的爱国主义古诗词,特指选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以“爱国”为题材的古诗词类型。
三、 研究现状
为了充分了解国内学者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研究,笔者依托“中国知网”平台,以“高中语文古诗词”“高中语文爱国主义古诗词”“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为关键词检索,截止时间为2022年12月,现从研究的“数量”和“内容”两个视角对相关文献进行解读,具体如下。
(一)研究文献的“数量”分析
1.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的研究
以“高中语文古诗词”为关键词检索,相关研究文献3256篇,其中学术期刊201篇,学位论文828篇,特色期刊2160篇,其他为会议或报纸。分析研究文献的年度发表趋势可见:中国知网平台收录的有关“高中语文古诗词”的研究文献始于2002年,此后从2005年以来,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逐年稳定增长。
2. 关于“高中语文爱国主义古诗词”的研究
以“高中語文爱国主义古诗词”为关键词检索,相关研究文献47篇,其中学术期刊0篇,学位论文34篇,特色期刊11篇,会议2篇。分析研究文献的年度发表趋势可见:中国知网平台有关“高中语文爱国主义古诗词”的研究文献收录可追溯到2012年,此后从2015年以来,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逐年稳定增长。
3.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的研究
以“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为关键词检索,与之相关研究文献157篇,其中学术期刊8篇,学位论文49篇,特色期刊99篇,会议1篇。分析研究文献的年度发表趋势可见:中国知网平台收录的有关“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的研究文献始于2017年,此后,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逐年稳定增长。
(二)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深入解析学术界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研究文献可见:学者们就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育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相关研究涉及古诗词教学问题与困难、古诗词教学内容、古诗词教学方法和策略等多个方面。以“古诗词教学问题与困难”的研究为例,学者们普遍认为:现阶段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教”与“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古诗词的教育以教师的权威解读为主;而在“方法和策略”的研究方面,孙绍振在《月迷津渡》一书中,结合74个古诗词教学的经典案例,为一线语文教师优化古诗词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整体而言,现阶段有关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研究文献,无论是问题与困境、对策或建议,都为笔者更加深入地开展高中语文爱国主义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四、 高中语文爱国主义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国家以及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坚定文化自信,有赖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其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在高中语文的教材中,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之林的瑰宝。以高中语文教材为载体强化古诗词教育,对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研究中,笔者以高中语文教材为例,以爱国主义古诗词为主线构建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二)突破传统古诗词教学瓶颈
传统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面临很多瓶颈。例如,教师的古诗词教育以单篇阅读为主,且在教学中,教师一般采取介绍作者和创作背景、意向以及知识点讲解的方式进行,整个教学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古诗词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不高。同时,伴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实施,传统的古诗词单篇阅读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需要。立足高中语文教材以爱国主义古诗词为载体构建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突破传统古诗词阅读教学的瓶颈,促使学生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得以不断提升。
(三)推动学生高阶思维发展
在教育实践中,“高阶”是与“低阶”相对应的概念。一般而言,高阶思维代表学生已经进入了深层次的逻辑思考,而非停留于浅层层面的低阶思考。近年来,受到深度学习理念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已然成为教师突破教学瓶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
在高中语文爱国主义古诗词教育中,笔者发现:单篇精讲式的爱国主义古诗词阅读,固然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个别字词句的内涵,但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思考不足,导致其阅读思维能力停留于低阶思维的状态,对字词句的把握停留于机械记忆的状态。与单篇精讲式的爱国主义古诗词教学模式相比,将群文阅读模式整合应用于古诗词的教育中,整个阅读过程将不再只是教师机械、单调地讲解,而是以“探究”为主线,以集体建构为核心构建探究性的古诗词阅读课堂,在此过程中,无论是自主阅读还是集体建构与思考,均有助于推动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发展。
五、 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爱国主义古诗词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高中语文爱国主义古诗词教学中构建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是否具有可行性,是文章研究重点讨论的话题之一。通过近来关于高中语文爱国主义古诗词教学以及群文阅读教学的研究,笔者认为:以高中语文教材为载体构建爱国主义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具有可行性,具体如下。
(一)群文阅读模式应用于高中语文爱国主义古诗词教学具有理论基础
探索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应用的可行性,我们需要深入解读该教学模式应用的理论基础。通过深入梳理学术界关于群文阅读教学理论的研究可见:互文性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都为高中语文教师以爱国主义古诗词为载体构建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
1. 互文性理论
“互文性”这一概念由克里斯蒂娃于1969年提出,当时亦被译为“文本间性”。“互文性”重点强调的是多文本之间的相互关联,涵盖三个重要的元素:一是文本的关联性;二是读者的参与性;三是文本内涵的多元性。而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作为一種以“议题”为主线,以“多文本阅读”为载体的阅读教学模式,互文性理论为该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
2.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的重心是学习者对知识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建构。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教师的教学指导应当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和传统的以权威讲授为主的单篇阅读教学模式相比,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对学生的自主阅读、合作阅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此可见,建构主义理论是高中语文教师构建爱国主义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二)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古诗词
本研究所指的高中语文爱国主义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是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为载体的。通过深入梳理与分析教材中爱国主义古诗词的选编情况可见: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古诗词篇目,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是赞美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如李白《蜀道难》、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等;二是担忧国家和民族前途和命运的,如屈原《离骚(节选)》、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等;三是个人仕途上的杂感,如杜甫《登高》《蜀相》、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等。
由此可见,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经典的爱国主义古诗词内容,为高中语文教师基于教材构建爱国主义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
六、 高中语文教材中爱国主义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构建高中语文爱国主义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教师应当严格按照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构建的方法、流程进行。本部分,笔者将从“议题与选文”和“教学过程”两个视角,简要阐述爱国主义古诗词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构建的对策。
(一)议题与选文的确定
“议题”是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构建的核心和主线,围绕“议题”确定“选文”,是高中语文教师构建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第一步,也是极其关键的一步。
1. “议题”的选择
以高中语文教材为载体构建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议题”的选择方法具有多元性。如以作者为议题、以题材为议题、以意向为议题等。不同的议题确定方式,各有优势。
例如,高中语文教师构建“以作者為议题”的群文阅读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不同时期的写作风格以及情感艺术等。如以作者“杜甫”为议题,教师可以结合其人生不同时期经历创作的经典作品构建群文阅读教学模式:①读书和壮游时期,《望岳》;②被困长安时期,《兵车行》《丽人行》;③被俘和为官时期:“三吏”“三别”;④晚年漂泊时期:《蜀相》《登岳阳楼》等。这种以作者为议题的群文阅读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客观地认知作者生平,提高阅读思维能力。
又如,高中语文教师构建以“题材”为议题的群文阅读,教师就可以结合不同诗人爱国方式的不同,通过一定“题材”的分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如咏史怀古、思乡怀人、战争题材等不同类型,均可以是教师构建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重要议题。
由此可见,在构建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议题”选择的方式具有多元性。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基于教学需要,精选“议题”,夯实群文阅读教学基础。
2. 文本的选择和组合
在确定了“议题”之后,文本的选择和组合至关重要。高中语文教师在确定文本的过程中,应当紧密围绕“议题”,精选文本,通过最优的组合实现最佳的群文阅读教学效果。例如,高中语文教师构建以“意向”为议题的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如以“雨”为意向,教师可以选择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三首诗词为文本组合。三首古诗词属于爱国主义诗词范畴,如《声声慢·寻寻觅觅》重点表达了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寂寞与悲凉;《临安春雨初霁》一诗中,作者借春色诉说愁绪,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懑;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一诗中,采取“痴情化梦”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和报效祖国的决心。
(二)具体教学过程设计
基于篇幅限制,笔者不再赘述详细的教学过程,而是以“要点式”的阐述方式,从以下两个关键点提出高中语文教材中爱国主义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1.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群文阅读模式
和单篇精讲式的阅读模式有明显的不同,群文阅读模式对学生单位时间内的文本阅读、理解和分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构建的过程中,笔者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以“前置性阅读任务”为主线,为发挥学生古诗词阅读的主观能动性奠定了基础。通俗易懂地说:爱国主义古诗词群文阅读模式,应当以“翻转课堂”模式为主,强调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教师的微视频、学习任务单等开展自主阅读,深入解析古诗词的内涵、熟练朗读与诵读等,为教师进一步优化课堂上的群文阅读模式奠定基础。
2. 以“求同”“比异”“整合”“批判”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
爱国主义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的重心应当是基于全局而非局部和个体。笔者在高中语文爱国主义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构建的过程中,设计了“求同”“比异”“整合”“批判”的阅读模式,不仅训练了学生的高阶阅读思维,同时也为学生把握古诗词群文阅读的方法提供了借鉴。
(1)“求同”
在爱国主义古诗词群文阅读中,“求同”的重心在于找寻文本组合之间的共同点,体现的是群文阅读“互文性”的特点。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古诗词文本或文本组合的过程中,要善于结合文本的议题找寻文本之间的共性特点,如语言上的共同点、思想情感上的共同点以及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等。
(2)“比异”
与“求同”相反,“比异”的重点就是找寻不同。如文本结构上的不同、观点上的不同、情感的不同等,都属于学生阅读过程中“比异”的范畴。在指导学生“比异”的过程中,笔者提出了以下方法:如同一作者不同诗词的比较、中国古今诗词的比较、不同作者同一题材诗词的比较等。
(3)“整合”
“达成共识”是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构建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在进行了“求同”“比异”之后,高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和讨论,围绕议题对文本组合进行“整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达成共识,实现爱国主义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目标。
(4)“批判”
很多人认为:“整合”是高中语文教师构建爱国主义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最终环节,笔者认为:为了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群文阅读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群文阅读的过程中,还应当强化“批判”环节,以促使学生形成更加客观、理性、严谨、周密的思维方式,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群文阅读能力奠定基础。
(三)教学反思与总结
通过开展高中语文爱国主义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这一教学模式的构建有赖于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教师有较强的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组织实施能力,对群文阅读模式构建的基本流程有充分的掌握,同时还应具备相关的组织实施经验;二是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阅读思维能力,能够自主阅读学习古诗词,且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唯有上述两个条件同时具备,高中语文爱国主义古诗词群文阅读模式方能得到贯彻落实。
为了提高高中语文爱国主义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效果,笔者认为,教师要科学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在选择文本的过程中,要合理控制文本的数量,不能“贪多”。因为古诗词相对深奥,过多的古诗词会增加学生阅读的难度,影响教学质量;二是要指导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的自主学习。古诗词本身较深奥,若学生没有进行充分的自主学习,将会导致其无法参与群文阅读模式。因此,在构建爱国主义古诗词群文阅读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进行全面、充分的自主学习,以确保学生在集体建构的过程中,能够全程参与其中,实现群文阅读教学目标。
七、 结论
深入梳理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可见: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古诗词篇目。为了突破传统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瓶颈,全面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阅读能力、思维能力,高中语文教师要善于整合散落在各个单元的爱国主义古诗词,严格按照群文阅读模式构建的流程(议题选择、文本组合、集体建构等)开展爱国主义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强化学生高阶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古诗词阅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韩健梅.古诗词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J].文学教育(下),2021(4):60-61.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3):3-9.
[3]何立新,王雁玲.基于问题解决的群文阅读教学实践尝试[J].语文建设,2017(4):27-30.
[4]霍佳华.群文阅读的议题提炼与组文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7(5):35.
[5]蒋军晶.语文课上更重要的事:关于单篇到“群文”的新思考[J].人民教育,2012(12):30-33.
[6]李东强.高中语文课堂爱国主题模式的探究: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自主赏析”课为例[J].课外语文,2019(19):72-73.
作者简介:罗荣红(1980~),女,苗族,贵州黄平人,赫章县第三中学,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