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宅基地改革和农业生产方式创新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3-08-23陈彩虹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24期
关键词:工作对策发展影响农村经济

陈彩虹

摘要:集体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何种形式得到有效实现,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绕不开的重要议题。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任务,可以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的合法化、规范化和现代化,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也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因此,要全面贯彻落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大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支持和引导,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然后论述了具体的工作对策。

关键词: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工作对策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集体资产归属管理不规范,导致资产资源荒废或闲置;农村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收益分配不合理;由于农村治理、监督机制不完善,出现了“少数人控制”等问题,这不仅影响到农村稳定,而且侵蚀了农村集体所有制度基础。土地产权不仅是土地确权的问题,而是农民围绕土地确权后的收益是否能够数字化、资产化和货币化。相对于传统的渠道层级,如何构建新的电商模式和电子交易模式,以及合适县情乡情和村情的订单农业模式在新的区块链基础上的价值网络体系、新的金融资产交易融资渠道将怎样建设。旧的农户家庭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发展需求,简单的合作社和农场也很难适应时代需求,新的经营组织将是什么样的架构形态。是否趋向于去中心化、共享共融型组织结构等新模式。基于此,我国不断优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着力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

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义和影响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乡村一直是国家的工作重点,党和政府围绕农村问题推动了包括土地流转和农业合作、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在内的一系列举措,探索与我国农村现实地情相符合的乡村振兴道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也是关切到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当前,中国农村发展已经进入了全面转型的新阶段,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是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通过实现三权分置,激发农村土地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放活土地经营权、丰富宅基地权利、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实际行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做到家底清、身份明,具体做到以下几点:把握基本原则,找准方式方法,卡住时间节点,压紧压实责任,确保工作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挥农民集体所有资源优势,走强村富民新路子;深化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走联合发展之路,抱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充分发挥集体统一服务优势,构建新型双重经营体制;出台特别扶持政策,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目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更为重要和迫切。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事关农民的根本利益,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是让村民享受到更多改革红利;同时要实现改革的目标。

(一)有利于农村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除了承包到户的农村土地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集体统一经营的资源和资产,那么这些资源和资产有多少,家当是多少,分布在哪里,谁在使用,经营效果怎么样,收益怎么分配等等这些问题。在很多地方对老百姓没有讲清楚,不公开不透明。通过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把集体的家当搞清楚,都在怎么经营,谁在经营,经营效果怎么样?经营的收益怎么分配,这些都要搞清楚。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就是要实现农村集体资产更好地反映村集体成员的利益,为村集体成员谋福利。简单来说,这项改革就是要查清楚村里有多少集体资产,谁有资格享有这些资产,以及股份量化到人后,每人可享有多少份额,以此作为集体资产增值后的分红依据。在农村具体实施过程中制定一系列得力举措,扎实有效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促进发展现代农业。近期,越来越多的地方传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给当地的村民分红的消息,尤其是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分红逐渐多了起来。我国一直都在推动农村发展,比如推动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这也是如今最大的财富,非常直接地反应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

(二)有利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随着国家“三农”工作的重心由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围绕土地的权属、收益和使用的纠纷呈现出上升趋势,乡村的土地流转纠纷涉及类型较多、涉及主体较广、纠纷产生原因较为复杂,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迫在眉睫,对于稳定农业农村基本盘、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夯实农村基层基础的关键举措之一。这一方向的提出,是为了在推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民群众的自我发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需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通过深化农村改革,推动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建设和规范化發展,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同时,也需要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挖掘村庄特色资源,发挥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在坚持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以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为目标,把农村集体统一经营管理的资产折股量化到人、落实到户,推动农村集体资产由共同共有向按份共有转变,实现集体资产变股权、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对集体资产共同管理、监督、分配收益的一项制度创新。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党中央部署的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改革,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我们坚持党建引领抓改革落地,探索走出一条凝聚党群力量、提升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引领村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一)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影响

1.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意义

农业是我国工作的重点之一,特别是在“三农”问题方面,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我国有着广阔的农业资源和庞大的农村人口,农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在加大对于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推动“三农”问题全面发展。

当中国农村历经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家庭承包制的频繁制度变迁时,宅基地制度变迁经历了与农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变迁基本类似但制度安排相异的历程,呈现出一幅独特和复杂的图景。当前,以农村宅基地改革推动乡村振兴,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宅基地属于集体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之前,受多种历史因素的影响,农村宅基地呈现出“三多”的特点,即:不符合登记发证的多、不符合“一户一宅”的多、违法占地的多,还存在农村宅基地管理底数不清、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村庄规划不实用等问题。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要进一步厘清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明确各自权能,初步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平等保护的格局;探索完善制度的方法路径,控制农村无序建房势头,减少闲置土地资源的存量;多种方式盤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增加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为国家科学立法和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支撑。

2.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影响

当前我国乡村基本已经没有剩余可由村集体进行分配的宅基地,甚至有些村组已经多年没有新分配过宅基地。同时,不少村组存在集体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利用,“一户多宅”问题严重。这次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从法律上规定了农村村民“户有所居”和“一户一宅”。宅基地制度改革对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资格权以及使用权进行摸底排查,初步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平等保护的格局;探索完善宅基地制度的方法路径,控制农村无序建房势头,减少闲置土地资源的存量;多种方式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增加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为国家科学立法和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支撑。宅基地制度进行改革确保户有所居是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然后在改善“一户多宅”的基础上释放、盘活土地存量。乡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从制度入手,以问题为导向,通过体系化的改革办法,发挥改革“乘数效应”,把“存量”变“增量”,变“独栋”成“上楼”,使“难点”变“亮点”,破解了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多重困境,率先实现完全“一户一宅”,增强了乡村的长效发展力,为农民进城增加一块可供变现的资本。赋予农村土地完整的产权,以充分激活农村土地的财产权属性,进而保障农村居民土地财产权利,增加农户财产性收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盘活农民承包土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等“三块地”。推进农民承包土地确权颁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和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等工作。盘活闲置宅基地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重要引擎,充分激活闲置宅基地和空置农房这个农村“沉睡”的资产,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潜力,助力乡村振兴。

(二)盘活集体资产,增强村集体经济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盘活土地资源,利用当地优势,发展种植产业。同时,要引领由合作社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兴旺,要积极打造现代化产业,增强集体经济收入,才能助力发展集体经济、乡村振兴才能得到发展。如何把农村土地资源盘活,使其产生效益?如何把现有资产盘活,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如何挖掘生态资源,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这是党员干部要落实和解决的重点问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功能、集体资产股份权能、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上大胆探索,盘活村庄“沉睡资产”。党员干部应该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群众创业致富,切实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通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可以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提高村庄的整体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提标倍增”行动,采取“党建+产业”发展思路,实现村集体经济实体化经营增收,带动村庄的整体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活力,让沉睡资源“活”起来。乡村党员干部有效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将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昔日“荒地”如今变身“旅游胜地”“网红花海”,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村民持续增收致富。

(三)创新农村生产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化调整的不断深入,农民传统的单一种植观念发生了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从“牛拉犁、人播种”到高标准农田现代化农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画面逐渐被机械化生产所代替,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高效种植模式等,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机器换人”的历史性转变,实现高效、优质、规模化的新型现代农业方向发展,向有限的土地和空间要效益,让效益最大化。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农业全产业链,使各个产业环节相互衔接,相互支持。同时,也需要建立健全的收益分享机制,让农民也能分享到产业链增值的收益,有效地促进农业的升级和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条,完善利益机制,发展新型业态,是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服务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要优化产品产业结构,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强化科技创新驱动,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加大农村改革力度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迅速发展,智慧农业成为农业发展的重点,也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手段,它不仅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还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依托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无线传输设备、控制器等多种物联网设备对农业现场环境信息进行采集和汇聚存储,智慧农业可进行远程可视化诊断与控制、分析预测,实现灾变预警等智能管理。在数字化时代,农业的持续高速发展离不开智慧化建设,用数字经济助力打造农业新模式。通过智慧农业种植方案,实现从“经验种植”到“智能种植”的转变,用科技创新让更多的城乡居民共享数字化、智能化带来的技术红利,助推智慧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三、结语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加快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传统的农村集體产权制度一直存在着土地承包期限短、流转难、农民收入低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改革后,通过将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和收益权分离,建立农民依法平等参与市场交易的制度,充分释放农村土地的生产潜力,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还有助于推进“三农”问题的全面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强农村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使产业发展、基层党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工作互促共进、相互融合,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

参考文献:

[1]浙江省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政策研究课题组.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实践探索——浙、陕、赣宅基地改革调研报告[J].浙江经济,2019(24):34-37.

[2]张勇.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基于农民市民化与乡村振兴协同视角[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6):118-127.

[3]陈启航.乡村振兴的市场化动力机制研究——以安徽金寨宅基地制度改革为例[J].经贸实践,2019(03):179+181.

[4]向乾勇.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问题探索——对湖南省娄底市部分村镇情况的分析[J].中国土地,2019(02):52-53.

[5]汪明进,赵兴泉,黄娟.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经验与启示——基于浙江省义乌市的实践视角[J].世界农业,2019(08):104-108.

[6]韩长赋在江西调研时强调 积极探索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以改革带动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J].农村财务会计,2019(12):封2.

[7]朱明芬.农村宅基地产权权能拓展与规范研究——基于浙江义乌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改革实践[J].浙江农业学报,2018,30(11):1972-1980.

[8]韦彩玲,蓝飞行,宫常欢.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农户理性与政府理性——基于广西农业转移人口宅基地退出意愿的调查与思考[J].西部论坛,2020,30(02):66-72.

[9]佟曾,邢丛心.从法律角度剖析辽宁省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瓶颈及路径依赖[J].农业经济,2020(08):94-95.

[10]陈胜祥,文志宇.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学术史回顾与展望[J].金融教育研究,2018,31(06):3-13.

[11]张岩.巧用规模经济“破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困境 ——丹东市弟兄山镇的实践探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9(02):44-49.

(作者单位:宁波市奉化区农业农村局)

猜你喜欢

工作对策发展影响农村经济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辅导员的工作对策
浅谈当前消防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文化工作
网络营销对国际贸易发展影响研究
浅谈企业与企业会计之间的关系
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有科研单位发展影响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有科研单位发展影响分析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