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高职产业学院逻辑理路与优化策略

2023-08-23张建国

教育与职业(下) 2023年8期
关键词:产业学院适应性高职

[摘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关键。作为产教融合新型组织形式的产业学院,不仅是职业院校转型发展的破局点,也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着力点。然而,高职构建现代产业学院面临功能定位不准、内部运行混乱、缺乏监督评价机制等问题。面对时代变革和产业转型的重要机遇期,高职应加快构建以制度化、实体化为目标,以网式合作、主动供给为途径,以竞争性、激励性为手段的现代产业学院,实现产教双向适应。

[关键词]产业学院;高职;适应性

[作者简介]张建国(1985- ),男,陕西宝鸡人,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福建  福州  350007)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3)16-0050-05

2022年5月新修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及相关政策文件的发布,明确了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性,旨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要求,要求职业教育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主体,职业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要任务,需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积极建立产业学院。构建现代产业学院不仅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也是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改革的重要举措。

一、理性审视:职业教育适应性与高职产业学院的关系与应然逻辑

新时代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职业教育适应性成为实践层面的重要行动原则。职业教育适应性可以从内部适应、外部适应和超越适应三个方面来考量,阐释其与产业学院的关系,明晰产业学院的应然逻辑,有助于正确理解产业学院在跨界多維度环境中的复杂性,提升产业学院的类型特色和适应性。

(一) 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内涵

职业教育适应性是指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以及外部制度环境之间的互动和动态平衡,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性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外部适应。职业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环境因素紧密联系,其应主动应对新发展格局、科技进步、人才需求的变化和影响,服务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和企业变革,实现“教育性”与“职业性”的跨界融合,即在主动供给的同时也能适应外部需求。二是内部适应。职业教育通过自身功能定位、体系结构、体制机制、内涵范式等方面的全面推进,避免仅适应外部要求而忽视自身发展规律。三是超越适应。职业教育要培养具备灵活应对不断变化的工作世界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要求其具备关键能力、可持续职业行动和身心健康等特点,发挥职业教育的支撑、促进和引领作用,实现职业教育的前瞻性适应或超越性适应。

(二) 职业教育适应性与高职产业学院的关系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经济问题。从适应性的角度理解产业学院的产生与发展,并探讨适应性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价值逻辑,有助于更好地推进产教融合。一是从历史逻辑来看,产业学院源于产业,是产业与教育的跨界组合。产业学院是组织、制度、行动体系、环境等多个元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目标是对接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的共同体,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产业学院是教育与产业有机融合的有效载体,在生发逻辑上既强化了其产业属性,又规避了路径依赖的问题。二是从现实逻辑来看,产业学院是在产业、企业、教育和制度环境等方面相互改变和适应的过程中形成的。产业学院服务于企业,推动人才培养与企业生产创新对接,实现知识、技术、资源、信息、创新的融合。通过产业学院,学校与企业可以协同进行技术研发与创新、人才培养与培训,为企业发展赋能增效。三是从价值逻辑来看,产业学院遵循经济市场规律,旨在实现多主体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利益平衡。同时,产业学院也遵循育人规律,其发展过程涉及“产”与“教”的双向选择和适应。

(三) 增强产业学院适应性的应然逻辑

首先,构建现代产业学院是深化产教融合发展的必然需求。深化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其核心价值在于增强适应性。构建现代产业学院对于实现教育链、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具有积极作用。一是有利于消除教育与产业之间的隔阂。产业学院是混合性主体,其通过校企合作实现知识、人才、创新和生产等方面的有效互动,促进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的跨界流动,实现信息和知识的整合与共享。二是有利于实现校企共同育人。企业作为人才需求方,职业院校作为人才供给方,二者之间的联系基础在于人才。高职院校构建现代产业学院,有助于实现校内资源与行业企业资源的共享,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解决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

其次,构建现代产业学院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必要举措。随着社会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加速要求职业教育与之相适应。职业教育改革重心由“教育”转变为“产教”,构建现代产业学院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契机。通过构建现代产业学院,高职院校可以从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定位和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满足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职业院校依托产业学院可以明确人才培养思路、提升教师能力、重构实践教学环节、优化师资结构,了解行业企业的需求,以便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职业院校应根据自身的专业和办学优势,建设符合自身特点的产业学院,以提升办学特色。建设产业学院的过程也是职业院校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职业院校可以在建设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升办学质量。

最后,构建现代产业学院是人才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必要措施。产业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随着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企业发展方式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转变,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成为转型竞争的核心需求。目前,我国技能型人才供应不足,给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困难,而职业院校在满足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对此,职业院校应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准确把握产业和企业的需求,重视产业和企业对人才类型和层次结构的要求,以满足需求侧变革对人才供给的需求。产业学院作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产物,是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有助于解决人才供需矛盾。

二、现实观照:构建高职现代产业学院面临的适应性困境

产业学院的兴起是我国产教融合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是一个不断完善自身、适应内外部环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产业学院面临多重适应性困境,具体表现为功能定位不准确、内部运行效率低下、监督评价不力等问题。

(一) 从功能定位看,功能定位不准,缺乏制度保障

高职产业学院的发展基础是健全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这属于外部适应性问题,而外部适应性是产业学院建构的逻辑起点。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产业学院的制度体系相对滞后,具体表现为:一是产业学院定位不准确、不清晰。目前,几乎所有产业学院都将人才培养作为首要功能,但在服务功能定位方面,均明确为服务地方经济、产业发展,未根据实际情况与自身特点制定服务清单,制约产业学院差异化发展。二是产业学院制度建设不完备、不协同。产业学院存在法律风险,包括主体法律地位不明、组织法制空缺、学生权利保障不足、教师法律地位模糊等问题;在产权关系、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管理规范等方面缺乏制度安排,导致产权不清,各方权益得不到保障,从而出现外部适应性不足的情况。

(二) 从运行机制看,内部运行不高效,缺乏协同管理

产业学院的发展既需要良好的运行机制,也需要组织内部高效的管理机制,以激活内部适应机制。产业学院在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时,也存在合作不高效、运行混乱、治理失灵等问题。一是政策传递失灵,治理不规范。产业学院发展过程中面临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执行政策时加码执行或变通执行的问题,还存在管理越位和错位的情况。政府与企业、院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治理关系失灵,难以形成科学合理的现代治理方式。二是校企双方互动不足,信息传递失灵。职业院校与企业通过契约实现利益共享与资源交换,但缺乏刚性约束,各方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产业学院与企业之间存在对接不顺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师资共享方面,由于所属系统和编制的不同,导致人员流动、薪酬、管理等方面的互动共享失灵。在权益保障方面,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属性不同,目标与意愿存在差异,承担风险责任的能力也有所不同,影响了合作推进。产业学院的运行管理体制机制尚未理顺,难以形成产教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

(三) 从监督评价看,监督评价不作为,缺乏导引纠偏

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管办评分离,以构建创新型的政府、学校和企业共同体关系。为了实现超越性适应目标,应加强评价监督的适应性。但产业学院在实际运行中,监督评价相对滞后,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职业院校的评价主要来自上级政府主管部门,职业院校从自身发展利益出发,存在“向上看”的倾向,按照上级指标投入大量资源与人力进行改革,而相对“向企业看”的热情和意愿不足。受“评价风向标”的影响,对待产业学院出现政府热、企业冷,领导热、教师冷的现象,在实践过程中重形式轻内容、重建设轻管理。二是缺乏有效的監督机制。由于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建立的产业学院具有“跨界”性质,因此,需要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和全景式的监督机制,以确保其有效运行。目前产业学院的运行效果评估仍处于空白状态,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尚未充分融合,产教融合的成效并不明显。

三、改革思路:构建高职现代产业学院的优化策略

产业学院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适应性挑战,因此,加强产业学院的内部适应、外部适应和超越适应显得尤为迫切。在应对这些挑战时,需要通过制度化的手段推进产业学院的内部适应,通过网状合作和主动供给的方式推动产业学院的外部适应,以及通过竞争性和激励性措施推进产业学院的超越适应。

(一)构建以制度化、实体化为目标的现代产业学院,形成校企双轮驱动的人才格局

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推进产业学院改革,需要建立系统的平台和载体,同时要明确人才现代化发展的重点。产业学院从松散的连接发展到实体的嵌入,需要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双重制约和规范,以实现多元共享和治理的适应性。产业学院的制度化过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但制度的真正落地关键在于执行,通过不断的调试,形成政策的协同效力。

首先,需要完善法律制度体系,以建立适应校企融合的机制。一是加强顶层设计,规范产业学院的办学机制、运作机制、管理机制和评价监督机制;二是针对产业学院的转让、融资、交易、清算等方面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三是制定与修订激励扶持政策,建立支持产教融合的税费政策,确保国家层面与地方层面、教育体系与产业体系内部的相互适应和协调。

其次,需要细化政策执行举措,以确保产业学院的有序运行和规范。一是明确产业学院各利益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国家、地方和高校三级运行网络;二是以地市区域为行动单元,分析人才、技术和创新等方面的供需情况,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来促进校企各要素的共享互动;三是优化产业学院内部的跨界制度,以增强产业学院的有效运行,促进校企合作。

最后,需要创新激励扶持举措,以实施组合式激励赋能政策体系。一是在全面梳理现有的政策文件的基础上,针对产业学院发展中存在的“合而不深”和“校热企冷”等问题,研究激励扶持举措,形成指导性政策文件,进一步完善“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等组合式激励方式,支持地方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政策。二是明确行业和企业在支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社会责任,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推动产业学院建设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价值维度上的一致性。

(二)构建以网式合作、主动供给为途径的现代产业学院,激发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产业学院作为一个多元参与主体的组织形式,各主体之间的协同性是产业学院高效运行的关键所在。因此,建立优化互动传递机制,实现内外部的适应性互动至关重要。

首先,建立多方协作网式合作平台,增强制度适应性。一是建立政府、行业协会、学校、企业对接服务平台,构建“适应共同体”,通过平行传递供需信息和下移服务的方式,避免信息不对称和政策执行走样等问题,从而提高外部匹配能力。二是完善校企协同管理和沟通机制,加强各主体之间的互动,建立健全董事会制度,优化成员结构,明确各方责任,形成权力制衡机制。三是优化资源整合和利用机制,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运营管理和人事安排制度,对收益、人事和运行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定,以提高产业学院的运行效率和建设成效。

其次,构建多层次能力主动供给机制,增强机制适应性。一是建立资源共享提升机制,校企双方利用各自的优势,提升资源利用率。高职院校发挥技术、师资、科研优势,帮助企业转型升级;企业利用其资源、资金、管理、市场信息优势,帮助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坚持需求导向,强化专业与产业联动,建立人才培养动态调整机制。产业学院根据市场需求设置相应的专业,并将技术标准、工作流程和职业文化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共建资源共享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研发中心、人力培训提升中心等平台。三是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增强产业学院的吸引力。通过产业学院内外部的协调,实现教育的主动供给与产业需求的有效衔接,从而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

最后,强化平台化实体组织建设,增强组织适应性。一是搭建多样化且有针对性的实体平台,实现资源、人员、技术、管理、文化等要素的全方位深度融合。二是培育遴选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培育和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等,推动形成产教融合多维度平台。三是打造以产业园区为基础的市域产业学院,建设有关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产业学院,以产业学院为新型载体推进产教融合平台建设,推动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三)构建以竞争性、激励性为手段的现代产业学院,促进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

科学有效的评价监督体系是促进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竞争、激励手段,推动产业学院自我革新和持续改进。

首先,构建产业学院评价体系,增强评价体系的适应性。一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的作用,通过行业协会建立产业学院发展预警机制,重点关注产教融合情况、人才培养质量等指标。二是调整职业教育评价体系,使利益相关方能够参与评价。产业学院的评价应包括规划定位、治理架构、运行管理、校企合作、建设成效五个方面,坚持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自评、他评和社会评相结合以及总结经验与查找问题相结合的原则。

其次,建立质量监督反馈机制,增强监督反馈的适应性。一是引进第三方评价机构,对产业学院的办学定位、目标达成情况、合作办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服务成果、运行成本等进行质量评估和监督,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跟踪监督产业学院运行。通过质量监督反馈,强化产业学院治理各个环节的管理和关键点的控制,提高产业学院的运行绩效。二是优化产业学院的权益保障体系并建立产业学院运行支持体系,重点监控产业学院在人才培养、利益协调、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情况,保障产业学院产权、科研权益,激发各方的积极性。

最后,建立人才质量保障机制,增强保障机制的适应性。一是健全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结构动态调整机制,紧密关注区域经济、企业和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关键能力,提升其职业生涯的适应性。二是建立区域经济不可或缺、业内广泛认可的专业体系。鼓励引导高职院校优先发展符合先进制造、新能源等产业需求的新兴专业,改造升级传统专业,淘汰供给过剩、就业率低、职业岗位消失的专业。三是通过产业群打造专业群,精准调适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围绕“德才兼备”的育人目标,突出实践导向和以能力为价值尺度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规范化的课程和技能评价标准,全面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以适应技能形成规律。

[参考文献]

[1]沈兵虎,王兴,顾佳滨.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若干关键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1):60-66.

[2]金炜.新时代高职产业学院的建设逻辑、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0(15):28-34.

[3]吕鹰飞,孔德玥.产业学院建设对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作用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2(7):103-106.

[4]吕江毅,宋建桐.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核心竞争力研究[J].成人教育,2019(10):63-68.

[5]金劲彪,侯嘉淳,李继芳.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法律风险与防范——基于江浙产业学院建设的实证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21(5):20-27.

[6]李鹏.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化:新尺度、新挑战与新方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24-33.

猜你喜欢

产业学院适应性高职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产业学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
关于高职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思考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产业学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