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适性杂交中籼组合C两优018亲本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2023-08-23刘春涛周小波刘玉龙杨细林李云胜方丹江

耕作与栽培 2023年2期
关键词:溆浦赤霉素秧田

刘春涛, 周小波, 刘玉龙, 曾 燕, 杨细林, 李云胜, 方丹江

(1.溆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湖南 怀化 419399; 2.湖南洞庭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 岳阳 414000)

C两优018是由湖南洞庭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两系核不育系以C 815 S为母本,自育高配合力恢复系岳恢018为父本,测配而成的高产、稳产、熟期适宜的广适性两系杂交中籼组合[1],该组合通过湖南省(湘审稻2014012)、湖北省(鄂审稻2019016)审定;2017年通过江西省引种[(赣)引种(2017)稻001];2018年通过江苏省引种[(苏)引种(2018)稻041];2019年通过河南省引种[(豫)引种(2019)稻031]。C两优018适宜在湖南省、江西省稻瘟病轻发区、湖北省鄂西南以外地区作中熟中稻栽培,适合在河南省、江苏省做春茬田中稻品种种植。组合适应性强、抗逆性好、产量稳、米质较好,审定以来推广面积逐年增加,近年来,每年推广面积都超过了1万hm2。每年需生产杂交种子15万kg以上,每年在湖南郴州、怀化等地安排制种面积67 hm2以上;怀化溆浦作为优质制种基地,近几年每年都安排制种面积20 hm2以上。2018年在湖南溆浦地区制种34 hm2左右,平均产量164 kg/667 m2;2019年制种23 hm2, 平均产量172 kg/667 m2。2020年制种30 hm2,平均产量187 kg/667 m2。为了进一步提高该组制种产量与质量,笔者依据2018—2020这三年在湖南溆浦县制种情况,对该组合制种技术进行了有效探索[2],现总结如下。

1 特征特性

1.1 品种特征特性

C两优018是个广适性组合,在不同地区种植,生育期、株高等生理特征特性将有所差异,本文以该组合在湖南审定时的试验数据进行介绍。C两优018在湖南做一季稻种植,生育期125.2 d,株高114.0 cm,株型适中,叶姿直立,叶下禾,生长势强,植株整齐[1];分蘖力较强,有效穗数315万/hm2,穗型中等,每穗总粒数176粒,千粒重24.1 g[1]。组合两年区试产量9.24 t/hm2[1],比对照C两优343增产显著,增产5.46%[1];生产试验中比对照C两优343增产3.53%[1],增产显著。组合抗病能力较强,叶瘟3.5级,穗颈瘟5.3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3.4级[1];白叶枯病抗性平均5.0级,稻曲病抗性平均5.0级[1],耐高温、低温能力均较强,参试试验中无倒伏现象,适应性广。米质主要指标:出糙率81.6%,整精米率71.4%,垩白度3.0%,透明度1级,粒长6.8 mm, 长宽比3.4,碱消值3级,胶稠度92 mm,直链淀粉含量13.8%[1]。

1.2 亲本特征特性

1.2.1母本C 815 S特征特性

母本C 815 S是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广适性两系不育系。以(安湘 S/献党//02428)F6代为母本,以培矮64 S为父本杂交[3],在后代中选择不育起点温度低、株型理想、米质优、广亲和、高异交率、高配合力的单株[3]。2002年稳定定型,2005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3]。不育系形态特性好,株高85.0 cm,株型紧凑,茎杆粗壮, 茎基部节间短,抗倒性较好[3];叶片具有“长、直、窄、凹、厚”的特点[3];分蘖较强,单株可成穗12~13个,穗型中等偏大,平均每穗颖花数185个左右,有紫色短芒[3];谷长10.0 mm,长宽比为3.2,谷粒饱满,千粒重24.5 g[3]。

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地区夏播(6月初旬),播始历期63~70 d,主茎叶片数13~16叶,感温性较强。C 815 S不育起点温度低,不育起点温度为23.0 ℃。溆浦地区制种可安排八月下旬及九月上旬抽穗扬花。不育系单丛花期10~11 d[4],单穗花期平均3.5 d,抽穗后2~6 d为盛花期[4];柱头外露率高达90.5%,其中单边外露率28.5%,双边外露率62.0%[4],柱头紫色,活力强,且持续时间可达6 d,闭颖性好[4];包颈粒率低,异交性状良好,与岳恢018制种,异交结实率可高达60.0%以上。

1.2.2父本岳恢018特征特性

C两优018溆浦地区制种,抽穗扬花期安排在8月底,父本岳恢018需安排在5月下旬播种,播始历期80~82 d,主茎叶片数15.7叶[5],株高98 cm,分蘖力强,双株插植一般每穴有效穗24~30个,每穗总粒数138.3粒,谷粒细长,千粒重中等,重26.3 g。父本花粉量大,开花期长,花时较集中[5],有利制种田花期、花时相遇。为保证制种安全,大面积制种田,一般安排播期相差5~7 d的两期父本,父本盛花期在始穗后3~7 d,这样制种田群体开花盛期可重叠,历时8~10 d;晴天一般09:30始花,10:30-11:30盛花,12:30终花;赶粉可安排从第一期父本始穗后开始,上午10:00至12:00,赶粉2~3次,连续赶粉10 d左右。

2 高产制种技术

2.1 制种基地与播种时期安排

2.1.1制种基地选择

制种基地选择首先应考虑母本育性敏感期(幼穗分化四至六期)日平均气温稳定大于24 ℃,最低温度高于20 ℃,保证不育系不育性充分表达;同时父母本抽穗扬花期间日平均温度在24~30 ℃,大气湿度在70%~90%,无干热风天气,光照充足,无连续3 d以上阴雨天气[2]。其次制种基地需选择田块集中、土质肥沃、排水灌溉方便的田地[6];周围200 m内没有种植花期相遇的其他水稻品种,同时隔离条件良好,便于空间隔离。最后基地选择需考虑当地农民素质较高,劳动力较充裕,无国内检疫性病虫害的地区[2]。湖南省溆浦地区选择父母本8月下旬抽穗杨花,完全符合上述条件。

2.1.2合理安排父、母本播期

首先需保证制种亲本纯度,母本C 815 S纯度在99.5%以上,父本岳恢018纯度99.9%以上[2]。这样才能在减小除杂压力下,同时保证生产种子的纯度[2]。C两优018溆浦地区制种,抽穗扬花期安排在8月底,7月底至8月初为C 815 S育性转化期;这样可在保证制种安全性的同时,提高制种产量及质量。大面积制种,可安排两期播期相差7~10 d的父本,这样可使两期父本盛花叠加,延长父本花期,提高制种产量[2]。制种中,母本比父本早抽穗2~3 d,可更好提高制种产量。综合前面播种条件,同时根据C 815 S、岳恢018播始历期,第一期制种父本可选择在5月23—25日播种,第二期父本与母本C 815 S同期安排6月1—2日播种。

2.2 秧田及大田管理

2.2.1科学管理,培育壮秧

选择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田块作秧田[6],平整后秧田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有机肥,施足基肥;秧田施用1.5~2 t/hm2腐熟农家肥、375 kg 45%氮磷钾三元复合肥(N∶P2O5∶K2O=15∶15∶15)作底肥[7]。制种田父本用种12 kg/hm2,母本用种30 kg/hm2;在父母本秧苗1叶1心时,秧田分别施用尿素60 kg/hm2作为“断奶肥”,移栽前3 d,秧田也需施用尿素45 kg/hm2作送嫁肥[2]。加强秧田的病虫防治,秧田前期需注意防鸟害,全秧期需注意防鼠害;在秧苗三叶一心时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 g/667 m2,防治稻蓟马及稻飞虱,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 g/667 m2,兑水30 kg/667 m2防治稻叶瘟病,做到带药移栽。保持秧田水深合理,培育带蘖壮秧。

2.2.2及时移栽,建立高产群体

大面积制种,父本采用大双行移栽,父母本行比2∶14[6];父本行距16.7 cm×33.0 cm,两期父本间隔移栽,每穴移栽2~3根基本苗[2];母本行距13.3 cm×16.7 cm,移栽每穴3~4根基本苗,抛秧保证70万根/hm2以上基本苗。父本秧龄22~28 d,第一期父本移栽时,留出第二期父本位置;母本秧龄20~25 d,可与第二期父本同时移栽。争取父母本有效分蘖之和达到300万株/hm2时,构建高产制种群体[8]。

2.2.3制种田肥水管理

制种大田选用45%氮磷钾三元复合肥(N∶P2O5∶K2O=15∶15∶15)375 kg/hm2作底肥[8];在父母本移栽后5~7 d,追施拌入大田除草剂的尿素75 kg/hm2作返青肥;后期根据父母本具体长势及花期相遇情况,可对父母本分别施用尿素及氯化钾肥。制种大田水分管理标准为:前期多水,促进分蘖;中期干湿交替,控制分蘖及促进根系生长;后期保持田间湿润,保障灌浆充足;收割前及时晒田,保障机器收割。

2.3 制种关健技术-花期预测与赤霉素喷施

2.3.1父母本花期预测与调控

父母本花期相遇情况决定了制种产量的高低。由于自然气候影响,在合理安排父母本播期后,父母本花期也可能出现偏差[2];因此在父母本进入幼穗分化期,对父母本花期进行幼穗剥检调查预测[5],根据花期相遇情况及时调整,可保证后期制种产量。如果花期略有差异,可施用钾肥促进花期落后亲本[5],施用氮肥控制花期超前亲本[5],也可晒田促进花期,灌水保湿延迟花期[5]。

2.3.2科学喷施赤霉素,提高异交结实率

C两优018制种田需施用300 g/hm2赤霉素,分两次喷施:母本抽穗15%~25%时,第1次喷施赤霉素[5];3 d后第2次喷施[2]。为了便于赶粉,让父本植株高出母本,可在第二次喷施赤霉素时,对父本单独加喷一次赤霉素[5]。天气晴朗时,父母本开花盛期都在10:00—11:30之间,在盛花期间,每日赶粉两至三次。大面积制种可人工使用拖绳法赶粉,从打第一次赤霉素后,连续赶粉7~10 d[5]。

2.4 严格除杂保纯,适时收割、晾晒

要保证制种质量,就需在制种全过程都严格保纯除杂[5]。首先需保证制种亲本纯度,再次需保证制种基地隔离条件优良:空间隔离,必须选择500 m内无其他水稻种植田作为制种田;时间隔离必须控制制种花期与其他水稻花期相差15 d以上,防止串粉[5]。抽穗扬花期前,根据亲本株叶型态及生育期,及时清异形株;抽穗扬花期,根据亲本形态及母本不育性,重点除去保持系及其他杂株;赶粉结束后,应立即割除父本,防止后期收割时混杂[5],收割前还需重点清除残留父本[5]。种子成熟时,选择天气晴朗时及时收割[5],单收单打,单晒单储,分别贮藏,严防机械混杂,保证种子纯度[6]。

猜你喜欢

溆浦赤霉素秧田
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分蘖洋葱实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溆浦鹅的品种特征及选育研究进展
介绍一个鹅品种
——溆浦鹅
感怀
赤霉素对亚高温胁迫下番茄花柱外露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水稻机插秧育秧须选好秧田
湖南沙子岭猪、大围子猪、溆浦鹅新增列为国家级保护品种
噻苯隆与赤霉素在骏枣上配合使用效果初报
蔬菜巧用赤霉素提质增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