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2023-08-22张竟芳
张竟芳
摘 要:数字时代背景下,网络文化飞速发展,幼儿课程受到来自社会和国外的模式影响越来越大,将地方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在现阶段具有重要意义。但融合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却面临着对地方文化挖掘深度不够、幼儿园缺乏园本课程开发的技术支持等问题,本文从教师、幼儿园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策略,以期能够有效促进地方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
关键词:地方文化;幼儿园课程;问题;策略
幼儿的课程需要来源于生活,要引导幼儿走进自然,走进社会生活,用亲身经历获取直接经验,这非常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水平和认知特点。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建构需要以幼儿的生活为来源,如本地的名胜古迹、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它们构成了幼儿生活的物质载体,同样也包括长久以来形成的本地人民固有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等内在精神理念。文化的传承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随着时代的进步,新时代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文化与课程的融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土文化资源应用于幼儿园课程当中,对于幼儿园课程建设、幼儿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幼儿园课程中融入地方文化,建设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课程,也能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环境,不仅能够丰富幼儿园课程体系,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能有效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增加对祖国、家乡的热爱。
一、地方文化概述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在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园阶段也是如此。除了我们平时耳熟能详的国学经典、传统节日等,也可以将地方文化资源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一个来源,以此丰富幼儿对当地风土人情、历史故事、特色建筑、自然风光等的认识和了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从幼儿抓起,要激发幼儿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地方文化是长时间生活在特定地区的特定群体,在共同的历史、经济、人文等因素的作用下创造的相对稳定的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具体来讲,一个地方由于时间的积淀,积累下来了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例如历史文化、红色精神文化、自然生态文化、民俗文化等,这些都反映了身处此地的人民所有的生活习惯和观念,是一种潜在资源,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家庭中,家长引导幼儿对地方文化进行了解这一行为存在偶然性和随机性,而幼儿园将地方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中对幼儿进行连续的长期的教育,会更具计划性和组织性,效果也会更好。因此,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合理地开发地方文化资源,不仅能拓展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和幼儿的身心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二、 地方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意义
(一)地方文化教育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意义
当今社会,互联网飞速发展,各种网络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对幼儿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幼儿园所使用的早操音乐中,深受幼儿喜爱的均是网络流行歌曲,幼儿在家中和家长一起看视频,会学到一些网络流行词语,了解更多的流行文化,但是很多内容并不符合幼儿的年龄和心理发展水平。
人们通过电子产品借助网络获取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幼儿提供超出自身认知水平的视频、图片等,现阶段,针对幼儿的电子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包括但不限于幼儿智能手表、电脑、平板、VR等。受多种因素影响,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数量越来越多,时间也越来越长,这些设备为幼儿带来丰富资源的同時,也带来许多不利幼儿发展的因素。基于此,有必要将幼儿身边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运用到幼儿园课程中,利用幼儿普遍熟知的、可接受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内容来对地方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激发幼儿对家乡文化的关注与热爱,培养幼儿的爱乡之情。
(二)有效提升教师开发园本课程的能力
幼儿园要想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开发幼儿园园本课程,那么借助地方文化资源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式。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能够丰富园本课程的内容,同时也可以促进幼儿园教师更专业化地发展,推进教师对地方文化资源的理解和发掘,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带动家长的积极性,促进家园共育,真正做到家-园-社会三位一体。
(三)新媒体为幼儿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途径
数字时代背景下网络资源使得幼儿获取教育资源的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并且将优质的教育资源的作用最大化,跨越空间和时间使这些地方文化展示在幼儿面前,能够使幼儿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能够更加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现代社会网络资源的运用使得幼儿足不出户就能获得不同类型的教育,跨越了时间和空间,这使得不同地区的幼儿在实现教育资源公平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数字时代背景下地方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
应用的问题
(一)对地方文化挖掘深度不够,内容较少
相比于传统文化来说,地方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更具有挑战性。传统文化教学在全国各地均有开展,具有可借鉴性,而地方文化属于当地特色,具有独特性,幼儿园教育想要融入地方文化很难去借鉴其他地区的实际情况,只有本地幼儿园可供参考。当前在幼儿园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幼儿园较多,但应用地方文化的较少,部分幼儿园选取地方文化内容进行课程建设,也大多处于建设初期,缺乏经验。
汉中一些幼儿园在园中专设地方文化活动室,比如茶艺工作坊、面皮工作坊、纺织工作坊等,在工作坊墙壁装饰画中张贴了茶叶制作的整套工艺流程图,采购了整套的制茶用具、茶艺工具等,设备非常齐全。汉中地区的经典美食当属面皮,幼儿园专设一个活动室展示面皮的传统制作方法,从小麦的收割、制作面粉、制作面皮浆到制作面皮都有详细的操作方法和工具。然而,尽管幼儿园非常希望能发扬本土文化,但在实际推进的过程中却面临很多问题。基本物质层面的资源已经建好,但课程软件方面的建设还未开始或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教师欠缺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不知道如何更好地组织和设计活动,开展活动时只注重地方文化的知识和技能,忽视了更深层次的对精神文化的传承。
(二)幼儿园缺乏园本课程开发的技术支持
在实际开展地方文化活动时,教师虽然能够意识到在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过程中地方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具体运用地方文化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却困难重重,不但有自身对地方文化缺乏系统认知的原因,而且幼儿园中没有对如何开发融入地方文化的园本课程的相关培训,邀请专家的机会也很少。
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应该具备开展课程活动的基本能力,然而对于如何运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展课程活动,教师们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相关经验,同时在能力上也有所欠缺。对于很多幼儿园来说,虽然已经配置了相应的物质材料,但是在课程软件上未能配套。幼儿园培训机制不健全,虽然时有关于教学活动的教研活动的开展,但是缺乏对于地方文化的系统课程培训,教师在开展活动时需要自己探索,教师经验不足,导致地方文化资源在课程中的应用缺乏系统性,开展形式较为随机,内容也比较浅显。
在幼儿园教育资源配套上,地方文化人文影响隐形资源过少,在幼儿园班级教室内部和户外活动场所、走廊过道等缺少与开展课程相呼应的环境创设;在课程内容的开发上,教师更多关注的是显性的物质层面的地方文化的应用,比如当地的建筑、手工艺等,而对于历史文化层面的精神文化的传承较少。由此可见幼儿园对地方文化融入课程只是浅尝辄止,尚未到达一定深度。
四、改进策略
(一)强化教师专业素养和自主意识
首先,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是将地方文化应用于幼儿园课程的核心要素。幼儿园教师应该具有相应的专业素养,能够充分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能够结合幼儿的特点分析相应地方文化的适切性,将其在幼儿园课程中有效应用。
优秀的教师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幼儿园可以邀请在课程应用上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来园举办讲座,增加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组织一线教师开会分析地方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把地方文化真正地运用起来,应用于五大领域活动中,例如艺术领域、语言领域、健康领域等,都可以与地方文化中的内容进行相应的结合。
同时,教师之间可以形成课程组,共同研讨、学习如何在课程中更好地融合地方文化、融合什么内容、使用什么方法和手段等,集思广益,在思想的碰撞中得到更多灵感。
其次,提高教师的地方文化素养。教师要在思想上增强对地方文化重要地位的认同感,充分认识到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融入地方文化的重要意义。教师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地方文化,其前提条件就是要对地方文化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教師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对地方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例如亲临实地进行考察、网上查找资料进行研读,对本地文化进行分类、归纳,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厘清其中包含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不是所有的地方文化都能应用于幼儿园的课程,作为教师还需要在其中进行甄选,从丰富的地方文化中筛选出有益于幼儿成长的内容,要兼具教育性和趣味性,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和年龄水平。将这些适合幼儿的地方文化内容通过多种形式融入幼儿园课程中,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地方文化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促进学前教育有序健康发展。
(二)幼儿园提供更多支持鼓励措施
在课程的建设中,环境的创设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幼儿园园所环境创设中,要创设与地方文化相适宜的环境,在这种隐形的教育中潜移默化地给予幼儿影响。具体来讲,班级内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和户外环境建设,要结合相应的地方文化内容,兼顾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针对幼儿园教师的重要角色地位,幼儿园应整合资源对教师加强管理培训。及时解决老师的难处,能够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课程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园所内部和不同园所之间也可以交流合作,探讨经验,共享资源,共同谋发展,积极探索构建地方文化课程体系,深入挖掘地方文化丰富内涵,在两者融合的基础上迸发出更强劲的幼儿教育生命力。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来园答疑解惑,解决老师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更好地掌握将地方文化与幼儿园课程融合的方法。同时加强对幼儿教师在幼儿园课程中应用地方文化的情况监督与考核。通过深入培训,幼儿教师对地方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将会把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幼儿的教学活动中,让地方文化陪伴学前儿童成长,滋养幼儿的人生。
(三)建立家-园-社会教育共同体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把环境视为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结构,其中对幼儿有直接影响的是家庭、学校、网络和同伴,这些影响因素又间接受父母工作单位、学校管理部门、网络类型和邻里社区这一宏观系统影响。在这个环境中,幼儿所接触的生活中的所有活动、所有人,以及在社会环境中体现出来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价值观等文化,都会对个体身心的发展产生影响。
因此,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的事情,还需要家长和社会也能提供相应的支持。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家人引导孩子,平时可以带孩子去感受当地的文化古迹、自然风光和风俗习惯,在幼儿园中教师将地方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在社会中随处可见各种隐形的宣传地方文化的教育资源,这些都对幼儿产生积极的教育影响,引导幼儿对地方传统特色文化有深入了解,对地方文化感兴趣,热爱生我养我的家乡,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只有建立家-园-社会教育共同体,才能让地方文化真正地融入幼儿的教育中。
参考文献
[1] 张琛.邢襄地方特色文化及其弘扬措施[J].邢台学院学报,2017,32(3):18-20.
[2] 李秀娟.地方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中的应用研究:以石家庄为例[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7.
[3] 张涛.地方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开发与利用的建议[J].基础教育研究,2012(24):58-59,61.
[4] 朱娅婷.“互联网+”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合[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3(1):128-131.
[5] 朱寒梅.幼儿园教师的区域活动设计能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以山东省幼儿园为例[D].聊城:聊城大学,2021.
[6] 何永贤,金香花.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之策略探讨[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4(2):135-14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