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弦乐《百年征程》创作札记

2023-08-22姜莹

百花 2023年7期
关键词:弦乐段落小节

姜莹

提及《百年征程》的创作缘起就要回溯到2020年,在举国上下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我作为中国交响乐团驻团作曲,被委派为主题音乐会《百年抒怀》创作作品,领命任务后我便开始构思写作。为了写好这首作品,我看了许多党史纪录片,以及和这个主题有关的电影。前期的采风及案头工作非常重要,它们给予我关于这个主题的很多内心的冲击和感动,这种感受对我来说就是感性的情绪体验,也是艺术创作的起点,接下来我要用音乐作品传达我心中的那份冲击和感动,这就需要我用创作进行叙事性讲述。而这种带着起承转合的讲述过程,是带着强烈个人情感色彩的,而不是平铺直叙的记录,所以用音符创作的过程又是我对客观现实深度解析和提炼升华的过程,也是我脑海中对现实中典型人物或事件用音乐形象再塑造的过程。我始终觉得艺术创作必须是艺术家内心深处的真情流露,心中有波澜起伏的创作冲动,作品才会震撼人心。我很少会去反复听自己已经完成并已演出的作品,一方面是觉得每次演出听到的版本或多或少会有些小遗憾,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自己每次的创作都能摆脱以往的思维模式。时隔许久,在写这篇文章时,我再次聆听这首作品,音乐响起的瞬间我被带回到当初创作时的情绪和感受中。作品是保存艺术家思想和情感的载体,也正因如此,经典作品才能够穿越时代,穿越民族,使艺术家的生命得以永恒存在。

当代社会各行各业发展迅猛,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情绪充斥在我们的周围。有时我在想,这辈子既然选择了作曲,那我的终极目标到底是什么?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瓦格纳……在他们同一时代曾经有很多贵族或财团,物质的财富随着时间流逝,也许什么都不会被留下,但伟大的艺术作品却能穿越古今。

言归正传,下面我主要来谈谈这首作品的具体内容。这首作品于2021年4月22日由李心草指挥,中国交响乐团首演于国家大剧院,整首作品演奏时长约18分钟。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建党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伟大史诗,里面有太多的重要人物和事件,面对这部史诗的谱写,音乐的属性与纪录片或文学在表现形式上是完全不同的。音乐是抽象的,但它所能传递给听众的音乐形象又是具象的,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所以我在创作时不自觉地融入了更多的戏剧思维逻辑,曲式发展的结构与戏剧发展的情节似乎是两条互为交错的时间轴,密不可分。我用一张表格示意作品的曲式结构和每个段落的音乐形象(表1)。

整部作品以《国际歌》的主题动机为素材,使作品具有强烈的史诗性。其实一开始写主题的时候,我并没有刻意想到用《国际歌》的主题作为创作动机,当我把主题创作完成后,我才发现,一开头的这一小节音程和《国际歌》颇有气质上的相似,正好《国际歌》也符合这首作品的背景和精神面貌,在后来乐曲的创作中我就有意识地加强了这个主题的貫穿。下面是我根据音乐的曲式发展,逐一罗列出的不同音乐主题的戏剧形象。

首先是引子段落,这是全曲的开头,类似一部歌剧的序曲,暗示剧情和引导听众进入情绪。这一段落充满着胜利和庆典的气氛,预示着百年征程虽然历经坎坷与艰难,但最终迎来了胜利。

a段主题是一个8小节的方正段落,主题的第一遍呈现是由圆号、长号来担任主奏的,弦乐群以分解琶音的六连音在中高音区此起彼伏,仿佛是一艘小小的红船在波涛汹涌的湖面航行,它将越过激流、穿过惊涛骇浪;主题的第二遍呈现由弦乐作为主奏,它较之铜管的庄严气质更为温暖;主题第三遍呈现在短笛、长笛、单簧管这三个木管声部上,但我运用了弦乐队类似支声复调的新旋律,让a主题若隐若现在乐曲中,这个新旋律也是以《国际歌》四度上行音程的素材来变化的。《国际歌》四度音程动机在乐曲之后的展开阶段,以各种变化方式出现,也可以说是一种主导动机的贯穿始终,它每次出现都代表着音乐形象的不同侧面。

连接段从前面的大调突然转至小调,一支双簧管的独奏在弦乐的背景上携带着孤独与希望的气息,定音鼓不时以三连音弱奏营造出那个年代的风雨飘摇。

b段主题从前面的小调转到明朗的G大调,长笛清新明朗的音色在竖琴的伴奏下如同纯洁的初心,第二遍呈现,在弦乐的衬托下由一支小号来独奏b主题,仿佛在革命的初期,心怀理想的英雄畅想着美好的未来。

连接段延续b主题的旋律风格,大提琴、贝斯在此段落中以不规则的拨奏作为伴奏声部,仿佛是年轻的心在碰撞,在交流。后半部分乐队层层加入,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终引出a段主题在D大调上再现,这次出现的a主题,以小号+长号为主奏,弦乐依然是六连音,但这次的六连音是以级进的音型逐渐往上攀升,仿佛更多的英雄前赴后继,革命的队伍逐渐壮大。

这首作品是一个带有合成性中部的复三部曲式,创作初期我并没有用固定的曲式框架去束缚我的作品结构,而是以一种戏剧思维的逻辑方式去展开,合成性中部的c段落象征着战斗,也是出于乐曲主题发展对比的需要,在写这篇文章时,我才把它归为合成性中部,这个中部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代表战斗和胜利的B段(细分为c段和d段)以及充满缅怀和希望的R段(细分为e段和f段)。B段落中的c段与之前方正的主题a段旋律大为不同,c段以三连音的音型持续并展开,在不同的调性、配器、发展等各种作曲技法的使用下,我想描绘的是一种战斗情境,它不仅仅是战场上的战斗,更是心灵的战斗,是黑暗与光明之间的战斗,四度《国际歌》主题动机偶尔出现在个别声部之中,它像是战场上胜利的号角,也像是内心中明亮的灯塔。

B段落的d段依然是以四度动机开始,这是一段英雄无所畏惧、奋勇向前的旋律,它在宣告战斗即将胜利。

合成性中部的R段,第一部分是缅怀英雄的e段,这个e段可细分为四个小段落,在几声管钟的长鸣下,第一段落由中提琴和大提琴演奏出深沉而庄严的主题。第二段落加入了一提琴、二提琴,仿佛是“英雄的葬礼进行曲”。第三段落在弦乐的铺垫下,由一支独奏小号演奏变化的缅怀主题,小号金属般的音色让人联想到一个矗立在茫茫雪山中的战士剪影。第四段落,弦乐回到中高音区,在定音鼓坚定的鼓声中,战士们踏着英雄们的脚步向着伟大的征程继续迈进。

终于在315小节,圆号、小号、一提琴、二提琴、长笛、短笛同时奏出宽广和神圣的f主题,我把这个段落称为曙光照耀大地,它仿佛是无数面红色的旗帜挥舞在神州大地,更像是历经千难万险,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第二遍呈现由前段的G大调转到E大调,变为长号+小号演奏主题,弦乐群是一组一直往上攀升的三连音音型,直到出现《国际歌》中的倒数第二句旋律,弦乐改为和声性的震音演奏。这句《国际歌》主题不是我写这段落时刻意用理性思维提前安排好的,前面的音乐写到了这里,这句主题就很自然地接上了,然后我没有用《国际歌》的最后一句结束,而是又往前再继续推动,直到充满信仰的a主题在此处再现。此段落我觉得是一种带有悲壮色彩却又充满阳刚之力的崇高形象,我不能代替听者的感受,但我作为创作者,可以表达我的心灵在此处的升华,这种升华使得我在音乐中被唤起了无限的力量,这也是贝多芬很多作品能让我们感知到崇高和力量的原因。我觉得好的音乐作品一定是来源于真实的客观存在,然后在艺术家的想象创作中提炼真实,被赋予情感,表达出一种超越真实的完美理想境界,而这种理想境界在现实中也许很难实现或被感知,但当它在作品中实现时就会激发听者的内心感动或震撼。这应该是艺术家去创作一个作品的终极目的。

365小节开始到最后,我把它定义为A的综合再现,它细分为五个小段落。

第一段落是信仰主题a段落的再现,弦乐的震音、木管的长音,使得铜管演奏的主题让乐队音响在此处显得更加饱满、厚实。

第二段落至第五段落,音乐情绪和形象的转变,把观众带到了生机勃勃的新时代中国。

从以上各段落的分析,作品也可以被总结为起承转合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乐谱第1小节至第119小节,主要描写的是建党初期无数位英雄用信念和智慧为当时苦难的中国带来了一束理想之光,照亮了整个山河。第二部分:乐谱第120小节至第266小节,英雄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铸就了革命的伟大胜利。第三部分:乐谱第267小节至第364小节,在肃穆庄严的仪式中我们缅怀英雄,他们伟大的壮举为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四部分:乐谱第365小节至第478小节,信仰主题的变化再现,表现的是当代中国,它以新时代的气质再次出现,象征着巨人般的脚步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

作品以交响化的手法发展而成,带有叙事的结构,所以在配器方面有时候每个独奏乐器或乐器组,我都不自觉地把它们拟人化,使其具有鲜明的音乐形象。作品的和声以古典浪漫派的功能和声为基础,融入中国的旋律风格,既有民族性,又有功能和声的动力性。

伟大的中华民族历经了百年沧桑和辉煌,在这百年征程中,全国各族儿女在伟大的共产党带领下,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一路攻坚克难、拼搏进取。这首作品现在有两个版本,民乐版的是苏州民族管弦乐团首演的《艰难与辉煌》,交响版的是《百年征程》。该作品目前已入选文旅部2020-2021年度“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中国文联、中国音协在全国征集评选的礼赞新时代——全国原创优秀交响作品中,这部作品脱颖而出并入选展演音乐会。未来,我希望自己在此作品的基础上再创作出一个交响合唱版本,相信加上合唱的版本会产生不同凡响的恢宏气势。每个艺术作品在被创作出来后都有其自身的价值,能否成为经典被流傳,这都是历史大浪淘沙的选择。

音乐创作是一个非常复杂和艰辛的过程,作曲家既要有工匠精神,也要有创新的勇气。工匠精神让我们对自己要有敬业、专注、精益求精的要求,但艺术作品不是工艺作品,我回想我每个作品的创作过程,在最初写作构思时只是一个大方向或者是一个大体的结构,并没有提前设定好作品的具体内容,每次的创作我不想模仿自己,作品里面的具体内容和它最闪光的部分,一定是在创作的过程中由无数个灵感组合而成的,而不是过去作品的堆积,自我复制的作品是没有艺术生命力的。创作的过程就是自我超越的过程,这种超越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更是思想心灵上的超越和升华,这也是我对于艺术创作的自我要求,就如王国维所说的要写“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

猜你喜欢

弦乐段落小节
羌族萨朗舞歌巴茸的音乐分析
——以羌族舞歌《叶忍》为例
快把我哥带走
【短文篇】
心理小测试
德沃夏克
——《幽默曲》赏析
夏天,爱情的第四段落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音乐分析
走西口弦乐四重奏
弄清段落关系 按图索骥读文
肖斯塔科维奇密码(八)——第八弦乐四重奏oP.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