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云中记》植物美学的意义
2023-08-22杜菲菲
【摘要】《云中记》这部作品主要通过主人公阿巴的视角描绘了丰富而美好的自然画面,其中有大量描写植物的篇章。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这些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以及这些植物描写的美学意义,总结作品中所表达的人对自然的眷念之情和对自身信仰的精神寄托。
【关键词】云中记;植物美学;泛灵论;人与自然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0-003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0.011
一、引言
人类受到的一切灾难和痛苦都可以在自然中得到慰藉和疗愈。《云中记》描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野生植物的顽强生命力代表着云中村人身上的精神品质。文章诗化的语言,丰富的情感都在揭示着超越苦难,天人和谐的主题。云中村人因自然而活,也在自然中受到了苦难,最终也因为自然得到精神的解脱。
二、《云中记》中植物与人的关系
(一)野生植物:自然而然,生生不息
野生的植物,往往是在没有人的情况下生长得更好,《云中记》中描写到了一处野樱桃树的样子。“磐石的另一边长着一棵野樱桃树,野樱桃树已经开过花了,松树绿得发亮,樱桃树绿得鲜亮。” ①野生植物往往有着顽强的适应能力,他们在严酷的野生环境中,往往能够生存得很好,反而,如果是在有人生存的环境里,它们的生长反而会受到影响。所以,谈起野生植物,往往是很排斥人的存在的,因为只要有人的地方,而且是人很多的地方,野生植物是很难生存的。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越是發达的地方,野生植物的存在率就越低。而在一些很少有人居住的原始生态环境中,野生植物往往是最繁茂的。“右边的樱桃树叶子鲜绿,一点点风,只有一点点风,就晃动每一片叶子,混动每一颗未成熟的果实,哗哗作响,像一个神经质的爱笑的姑娘。” ②樱桃树有生机与活力,仿佛是注入了人的精神。
《云中记》中,通过描写绿藻和苔藓等这一类植物的勃勃生机,凸显出长期没有人生存的云中村,已经是荒废的状态。阿巴来到蓄水池找水,但是这些水里面都长满了绿藻,水质已经不新鲜了。没有其他水源,阿巴必须靠这些水,他让两匹马也喝一点,但马闻了闻气味不好的水抬头就走开了。水是生命之源,当水都变得无法让人喝下去的时候,证明那里不再是能让人赖以生存的家园了。通过对水里的这些绿藻的描写,不仅凸显出了云中村不再像以前那样适合人生存,而且还隐约地透露出无比的心酸与无奈。当阿巴去到磨坊时,磨坊上也长满苔藓。绿藻和苔藓在长期无人的环境中会特别繁密,通过描写绿藻和苔藓表现出云中村长期无人的荒落,以生机勃勃凸显荒无人烟。一种毫无生气、寂寥萧条之感油然而生。
除了绿草和苔藓,在那些垮塌的墙壁泥土,在经过雨水的浸润后,长出了牛蒡,长出了开白色花的曼陀罗,长出了蜇人的荨麻。这一系列生机活力的植物,都间接地凸显出了云中村荒废的状态。还有做野菜的碎米荠,开着一簇簇紫色的花。没有人的存在,哪有所谓的菜。看到这些植物的繁茂美丽,只会更加增添云中村遭受灾难后的哀伤与荒凉。
(二)人与自然:生存家园,心灵慰藉
自然不仅是人们物质生活的依靠,还是人们的精神家园。云中村的人,世世代代在云中村的土地上耕种粮食,放羊喂马,打猎采蘑菇等等。他们依赖着这些自然的事物而生活,他们需要雨的滋润,需要阳光的照耀,需要花草做食物香料,需要树木建房屋做家具……仅仅这些还不够,因为如果仅仅是这些,云中村的人们在面临需要迁移的告知时内心也不会陷入那样巨大的痛苦之中。因为人们对于自然的精神依赖更为重要,它往往支撑着一个人的意志,决定的一个人的行为。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不仅是这一世自己对于这片土地的回忆,还有以往世世代代所积淀下来的审美共通感,他们有着共同的信仰,崇拜敬仰的山神阿吾塔毗,他们都依赖于云中村的每一块土地,每一株植物,每一声鸟叫,每一缕花香,他们依赖云中村的一切,把它们视为习惯,看作平常,村中的各种自然的景物,他们都充满着深厚的情感。这也就是云中村人独特的乡土情结,对故乡总是拥有着深切浓厚的情感。
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这一观念愈发的凸显出来。在近代以来,我国对自然的大量开发破坏虽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生态环境出现了问题。例如雾霾、沙尘暴等环境问题,已严重地影响了人类的生存。所以后来国家领导人也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点。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并不是一味地破坏才能取得经济效益,人保护自然,就是保护生产力,也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所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最正确的态度原则。
“大自然是人类的大自然,是大自然孕育了人类,塑造了人类,大自然的盛衰决定着人类的盛衰,人类也许永远属于大自然。” ③人类在自然中产生,就不能达到所谓的超越自然,真正应该做的是保护自然,如果有一天自然毁灭,估计人类也难存活了。
(三)居住环境:安宁和谐,世外桃源
还未发生地震前,云中村的风景秀美,是一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人们在这个村落田野的庄稼地里耕种蔬菜粮食,种植培育果树,这些瓜果蔬菜也在适宜的时节里开出了美丽的花朵。“‘三月,渠水奔向返青的冬小麦。李花开着。桃花开着。前些年政府大力推广的叫作车厘子的外国樱桃繁密的白花也开着。‘四月,那些花相继凋谢。‘五月,李树、桃树、樱桃树上都结出小小的果子。” ①“五月,小麦抽穗扬花。村子里面的孩子们从麦田里穿过时,会碰到一棵棵麦子。” ④一切生活都是那么的和谐悠然。各种鸟的叫声十分清新悦耳,欢快动人。村落里的山泉水甘甜可口,还咕噜噜冒着泡泡发出可爱的声音。人们偶尔还会去附近的山上打猎,去采野菜、蘑菇回来后简简单单就做成了美味可口的饭食。和谐幸福的生活就这样世世代代延续,从远祖到而今。云中村千百年来始终如一的幸福生活就在那场地震后彻底结束了。
三、《云中记》中植物美学的意义
(一)语言意蕴:灵动诗化,浅唱低吟
自然景物本身就拥有美的表象特征,同时也拥有着内在的本性特点,与人的本性有着某种隐约的契合点。对于植物外观的描写,不仅是对于植物外在表象的叙述,更是通过这一叙述,表现出语言文字间的审美意蕴。鸢尾、云莨、杜鹃、山茶……不对这些植物进行详细的描述,光是对他们名字的讲述就难不生出审美感受,更何况对他们的形态特征、意义蕴含进行仔细探说,其文字间散发出的语言审美享受让人回味无穷,久久不能忘却。“像是蝴蝶起飞时扇了一下翅膀,像是小鸟从里向外,啄破了蛋壳。” ⑤这是文章中对一朵突然绽放的鸢尾的描述。蝴蝶起飞的扇翅,小鸟的破壳,用蝴蝶和小鸟来比喻,语言文字间,更显鸢尾开花时的灵动美丽。“……一丛丛碧绿的茶树。春天,他们采摘茶叶的嫩芽。夏天,茶树开着白瓣黄蕊的花……” ⑥对茶树一句话的描述中就出现了碧绿、白、黄等颜色。语言文字的描述让人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画,画中是茶花开得正美时的样子。语言不仅能让人理解,更能让审美主体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入自身的审美想象,营造出独特的审美意境。
“《云中记》的任何一个章节都适合诵读和吟唱。” ⑦其中还有着“歌谣、传说、俗语的语言美。”《云中记》中描写到阿巴让仁钦吟诵祭祀的歌谣:“祖宗阿吾塔毗,保护神阿吾塔毗,收下你子孙的魂灵吧!/给他指回去的路!/给他指回去的路!/给他指回去的路!” ⑧祭祀的歌谣以重叠的语句形式增添音律的美感,让人感受到语言间情感力量的俞渐增强,营造了一种崇高的审美意境。不仅如此,还体会到对民族信仰的尊敬与依赖。在《云中记》出现的传说,例如先祖征服矮脚人的传说,为云中村的历史穿上一件神秘的外衣,增添梦幻的感觉,令人无限遐想。一些俚语俗语,如“好姑娘,喝点茶,这么长的山路,嗓子里的小人儿一定渴坏了。” ⑨文章中还有一些藏文原文音译,如“阿嗦嗦”这样的音节,为文章的语言文字增添了民族文化的特色,增强了文章语言的表现力,更加营造了令人欣赏的审美意蕴。
(二)强化情感:记忆永恒,丰富深沉
阿来在《云中记》这部作品中所运用的意象,大部分都含有它独特的情感。例如鸢尾,鸢尾花色为蓝色,就凸显出了忧伤抑郁的情感,而且在阿巴看来,由于妹妹在年轻时喜欢把鸢尾花簪在头上,而且自己在对妹妹说话时,一朵鸢尾花突然开放了,所以鸢尾寄托了妹妹的灵魂。所以,后来他一看见鸢尾就好像看见了妹妹。阿来的作品中凸显了他的泛灵论的思想,万物一切皆有灵,他们不是单纯的客体,他们有着同人类主体相同的心性品格。“阿来在小说里塑造了一个有灵的世界,他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安慰着活着的人,告诉他们逝去的亲人以另一种形式存在。” ⑩所以在文章中,不光是阿巴,仁钦在阿巴的告知下,也认为那株鸢尾花,就是妈妈灵魂的寄托,看见它就像看见自己的妈妈一样。所以后来他将鸢尾花的种子种在了自己的窗台前,照顾它就像照顾自己的妈妈一样,感受到仿佛妈妈也在身边陪伴着自己。还有老喇嘛家的苹果树,在阿巴的记忆里,喇嘛总是坐在苹果树下,春去秋来,始终如一。后来阿巴再次看到那棵苹果树,书上结了拇指大的果子,阿巴就像在对喇嘛说话一样,说苹果成熟了自己要来吃。
(三)主题升华:超越苦难,天人和谐
《云中记》中的主题主要想表达人对自然的依赖。脱离自然的主体是不复存在的。所以文中主人公阿巴在离开云中村后坚持要回到云中村,那不仅仅是自己对信仰的追求,更是他对自然的追求。对自然的追求主题也是作者阿来许多作品中所蕴含的主题思想。例如他的《山珍三部曲》《成都物候记》等。回归自然不仅是主体精神的意愿,更是多年以后自己无意识的最终归宿。人从自然中诞生,也最终会在自然中消逝,所以追求自然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对于自然的态度出现了两极分化,一方面是诗意寄居的缺乏导致了灵魂的扭曲,另一方面是人们对于自然的感受极为灵敏。越是远离自然,人们对于自然的渴求度往往越高。因为自然对于人内心的慰藉效果是极好的。沃什曾经就说过:我觉得自己如果在社会学中受到了伤害,那么可能從生物学中获得安慰。植物对人的情感是具有安慰抚恤的作用的,所以人们有时候遇到挫折心情郁闷时,往往会选择到大自然中去散发自己的心情,把伤心的痛苦的情感散发出来,让自然来治愈,使他的心灵得到放松。
人与自然的和谐平等是《云中记》的另外一个主题。阿巴亲切地对待植物,把它们看作人一样,有人的心灵,有人的情感,它们不是属于另一类,它们就跟我们人类一样。所以阿巴跟它们聊天,思考它们的想法。把它们当作朋友,看成亲人。阿巴跟仁钦讲:“不要怪罪人,不要怪罪神。不要怪罪命。不要怪罪大地。大地没想害我们,只是想动动身子罢了” ?。在阿巴眼里,自然的一切都与人是平等的,它们的所作所为没有好坏之分,即使是有些行为对人有伤害,它也不是故意的。自然运动是盲目的,自发的,不带有主观的目的,不带有主观的社会效应,所以就会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阿巴以超越的态度对待自然,没有功利的想法参与其中。这也是它一味追求自然,愿意回到云中村,永远坚守自己的信仰的动力和原因。这一主题思想阿来在他的许多其他作品都有表现,例如《尘埃落定》《山珍三部曲》等。此外,“阿来在《云中记》中所表现出来的不仅是人和动物之间的平等,还有此岸和彼岸、生灵和死魂、人和大地之间的平等。” ⑩
《云中记》中最重要的一个主题思想就是灾难美学。“我们书写灾难,是为了反思历史,拷问人生,展现一个民族在沧桑之际与新生之时多重复杂的精神素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图解某种意识形态。” ?在经历灾难之后,所有经历灾难的人和看到灾难的人都产生了各种复杂的情感。以云中村的人为缩影,他们不仅产生了苦痛,还有对于人与自然的反思。灾难带来的不仅是毁灭,也有生机,例如灾难发生的多年以后,阿巴看到云中村出现了以前很少看见的鹿,而且也长出了很难得一见且禁止种植的罂粟花。同时应该看到,阿来对云中村废墟图家的描写,“批判了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当代观看机制对村落废墟的消费与亵渎。” ?例如央金姑娘带着拍摄组回到云中村拍摄废墟视频,中祥巴想要以即将消失的云中村为观看卖点开发热气球旅游项目,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在良知和舆论的作用下回归了本心。
四、结语
《云中记》这篇小说的一大亮点是塑造了祭司阿巴这一人物形象,歌颂了阿巴对信仰的坚定追寻,也侧面凸显了自然的力量对人类心灵抚慰的意义。阿来常常把人置于两难的困境与矛盾之中,无论是云中村人的搬迁,还是阿巴追寻自己的信仰,都使他们陷入了巨大的纠结和苦痛之中。世世代代生活之地,牵系着自己的血肉和灵魂,这一走,总觉得无所依靠,内心悲苦。阿巴自愿回到危险的云中村,但他不离开就是仁钦的失职。再纠结的问题却总也有解决的办法,无论怎样,都有一个答案,而且也是让人欣慰满意的。云中村人搬离了,也过着幸福的生活。阿巴最终和云中村一起消失了,也算是满足了他的心愿。他们最终都得到了安慰,一切都有了答案,困境终会得到解决。人类在自然中所受到的伤害最终会在自然中得到慰藉和解脱。
注释:
①阿来:《云中记》,北京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第7页。
②阿来:《云中记》,北京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第91页。
③贺绍俊:《〈云中记〉〈森林沉默〉的生态文学启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年版第3期。
④阿来:《云中记》,北京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第61页。
⑤阿来:《云中记》,北京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第67页。
⑥阿来:《云中记》,北京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第86页。
⑦张鸣浩:《献给逝者的颂歌——阿来〈云中记〉作品研讨会综述》,《阿来研究》2019年第2期。
⑧阿来:《云中記》,北京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第346页。
⑨阿来:《云中记》,北京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第232页。
⑩张思远:《论阿来〈云中记〉对灾难文学意义空间的拓展》,《美与时代》2021年第1期。
?阿来:《云中记》,北京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第345页。
?陈思广:《尊重并敬畏:以生命、人性与神诋的名义——阿来长篇小说〈云中记〉读后感》,《阿来研究》2020年第1期。
?佘国秀:《图像叙述视域中的阿来〈云中记〉研究》,《民族文学研究》2020年第2期。
作者简介:
杜菲菲,女,四川南充人,云南师范大学2021级美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学与艺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