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黄瓜栽培关键技术及三大病害防治浅析
2023-08-22杨秀文
杨秀文
(宿松县农业综合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安徽 宿松 246500)
近年来,安徽省宿松县立足实际,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黄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尤其是早春茬黄瓜,因其价格高、市场俏而广受种植户青睐。然而,随着种植年数的增加,黄瓜三大主要病害(霜霉病、枯萎病、白粉病)的发生频次明显增加,发生程度也在逐年加重,简约版的种植技术及粗放型的管理逐渐成为制约产业发展因素。因此,加强大棚黄瓜栽培技术集成迫在眉睫。
1 黄瓜栽培关键技术
1.1 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是获得高产、获取丰收的关键因素。在选择黄瓜品种时,要充分考虑到区域适宜性、时节适宜性、抗性适宜性。通过走访发现,当前宿松县生产的黄瓜大部分是内销,综合当地居民消费习惯,主销产品有两种:一种是浓绿色细长条型黄瓜,品种多为“津研”“津春”系列;一种为淡绿色短粗型黄瓜,当地人认为是土黄瓜,喜炒食。不同的生产季节选择的品种也不一样,市场主销的浓绿色细长条型黄瓜多为早春、秋延后茬口生产,淡绿色短粗型黄瓜多为夏茬生产;同时,在夏茬偶见水果型黄瓜,但生产面积不大,销售情况尚可。
1.2 标准育苗
黄瓜生产过程宜采用标准化穴盘育苗,育苗盘规格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以32孔为佳;若是早春茬育苗,在长到一定的程度后需转移到育秧钵中进行育苗。育苗所用基质需以“多菌灵”“代森锰锌”等广谱杀菌剂杀菌,若基质属于二次利用,则需添加三元复合肥等对基质肥力予以补充。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可以有效提高苗期出芽整齐度。播种完成后,将育苗盘均匀摆放在苗床上,苗期要控制好棚室温度,白天25~30 ℃,夜间不低于20 ℃。
1.3 适时移栽
当黄瓜苗长至三叶一心时即可开始移栽,移栽前2~3 d,可喷洒一遍“送嫁药”“送嫁肥”。在移栽前14 d左右,应对大棚内的土壤进行深耕,深耕前施入腐熟的农家肥及少量的复合肥等作为底肥,保证土壤能为黄瓜生长发育提供足够的营养。翻耕后做畦1 m,每畦定植2行,株行距为35 cm×55 cm。定植时间根据气温决定,原则是深不埋心、浅不露根。
2 病害防治技术
大棚黄瓜种植过程中,适宜的温度、湿度在保障其生长发育的同时,也给病害滋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故而同等条件下大棚种植黄瓜发病率高于露天种植。在走访时发现,宿松县黄瓜种植过程中主要存在3种病害,分别为霜霉病、枯萎病、白粉病,但发生频次各有不同,总体呈逐年加重的态势。
2.1 霜霉病
霜霉病是黄瓜生产过程中一种极为常见且危害极大的的病害,由古巴假霜霉病菌(Pseudoperonosporacubensis)引起,最适宜发病温度为15~24 ℃。研究表明,当棚室温度低于10 ℃或高于28 ℃时,发病情况相对较少[1]。全生育期均可受害,霜霉病菌主要为害叶片,茎次之。幼苗期发病时,叶子正面出现不规则的褪绿斑点,当棚室内湿度比较大时,叶子背面会产生霉状物甚至干枯变黄。成株发病时,病株中下部叶片背面出现水渍状、淡绿色小斑点,后沿叶脉逐渐扩大,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
在生产过程中,黄瓜霜霉病因其进程快、损失大而非常令人头痛,一般采用综合防治措施。一是科学管理培育壮苗。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是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有效手段,不同的黄瓜品种对霜霉病菌的抗性不一样;选择高抗品种培育健壮幼苗是生产上防治霜霉病的首选,可有效降低其对产量的影响。二是高温闷棚。黄瓜和病菌对温度的耐受力不同,霜霉病菌孢子最高耐受温度为42 ℃,黄瓜可短时间忍受42 ℃以上的高温;在染病初期,选择晴天关闭棚室,使棚内温度达到45 ℃并短时间维持以杀灭病菌。三是药剂防治。生产上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的药剂非常多,相关的试验研究也很多。王志恒等在黄瓜真叶期采用叶面喷雾法喷洒不同浓度的纳米氧化铜与纳米氧化铁悬浮液后,再用霜霉病病原菌进行侵染,结果发现对黄瓜霜霉病均具有一定防治效果,并可提高病叶叶绿素含量,使叶片复绿[2];曹娟等选取了4种不同类型的杀菌剂,研究其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差异,结果发现咪唑类杀菌剂效果较好,其中以复合剂的效果更佳,35%氰霜唑·烯酰吗啉悬浮剂(250 g/hm2)的防治效果达到91.55%、二次防治达96.44%[3];王晓娥用25%氟噻唑吡乙酮悬浮剂防治黄瓜霜霉病,认为25%氟噻唑吡乙酮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表现出有较好的防效[4]。
2.2 枯萎病
黄瓜枯萎病是制约黄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重要生物胁迫因素,由尖镰孢菌黄瓜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f.sp.cucumerinum)侵染,病原菌侵入黄瓜的根颈部并寄生于维管束内,从而导致黄瓜植株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在黄瓜全生育期均可发生。苗期侵染后,黄瓜茎基部出现缢缩后倒伏;成株侵染后,黄瓜叶片在中午时会出萎蔫下垂似缺水症状,初期时早晚会恢复,反复几次后全株萎焉。
黄瓜枯萎病属于土传性病害,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并作为下一年的初侵染源。一般来说,土壤中的病菌基数决定了当年病害的发生程度,栽培时间越长、病菌越多,发病也就相对越重。近年来,利用生防细菌等防治黄瓜枯萎病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赵文娟等采用平板对峙法、菌丝混合及凹玻片孢子培养法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 SF1103和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 SF1104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拮抗能力,发现2种生防菌对黄瓜枯萎病菌均具有较强的拮抗能力,能有效防治黄瓜枯萎病[5];陈香等认为海洋源蜡样芽孢杆菌(B.cereus)Y3F 24 h培养液能有效抑制黄瓜枯萎病病原菌的生长,盆栽试验发现其对黄瓜枯萎病有明显的防控效果[6];张婉菊等从番茄根际分离出枯草芽孢杆菌LK2-3菌株,采用皿内对峙、孢子萌发及盆栽试验研究其对黄瓜枯萎病菌及枯萎病的防效,发现LK2-3菌株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效达到88.89%[7]。
2.3 白粉病
黄瓜白粉病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露地栽培和设施栽培的真菌性病害,由葫芦科白粉菌(Erysiphecucurbitacearum)和瓜类单囊壳白粉菌(Sphaerothecafuliginea)2种真菌引起,主要浸染叶片;与其他病害不同的是,菌丝体不会直接侵入黄瓜细胞内,而是由吸器直接从叶片表皮细胞吸取营养。侵染初期会在叶片上形成白色圆形粉状斑点,随后迅速蔓延成白粉状霉斑。植株在大量丢失营养后会出现褪绿甚至死亡。
生产上一般采用综合防治法。在农业防治方面,主要是选择抗病品种、科学管理、实施嫁接等方式。吴向军通过采取科学管理等农业措施,有效降低了黄瓜白粉病的发生水平[8];王立霞等通过采用不同嫁接方式(常规嫁接和中间砧嫁接)及不同中间砧木嫁接研究其对黄瓜白粉病的抗性,发现嫁接可明显提高黄瓜对白粉病菌的抗性,且中间砧木嫁接优于常规嫁接[9]。在物理防治方面,主要是对防治器械进行优化或配备其他设备来进行防治,刑鲲等对比了传统喷雾器和静电喷雾器对黄瓜白粉病防治的差异,发现使用静电喷雾器施药能提高防效[10]。在药剂防治方面,化学药剂防治和生物防治的研究很多,防治效果也差别较大。化学防治主要采用醚菌酯类、醚酰胺类药剂等,张永芝开展了黄瓜白粉病防效对比实验,认为20%的四氟醚唑·醚菌酯的田间防效最好[11];栾炳辉等研究发现12%苯醚甲环唑·氟唑菌酰胺悬浮剂能有效防治黄瓜白粉病,药后10 d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为95.4%[12]。生物防治主要是生防菌、生物诱导剂及植物内源提取物等,孙紫萁用海洋源放线菌的次级代谢产物防治黄瓜白粉病,杨巍民等用枯草芽孢杆菌AI-05菌株防治黄瓜白粉病,都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13-14];苏伟然用无花果叶中分离的补骨脂素防治黄瓜白粉病,王胤等用25 g/L壳聚糖AS处理防治黄瓜白粉病,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15-16]。
3 结语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兴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各地都在做大做强特色经济作物,发展大棚黄瓜种植,能极大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单位面积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然而,由于设施栽培病害发生频次高于露地栽培,种植户需要科学做好肥水与田间管理,合理施药,切实提高黄瓜产量与品质,方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