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振兴视域下乐亭地秧歌的保护与推广路径思考
2023-08-22魏鑫宇孟丹娜
魏鑫宇 孟丹娜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与传播成为必然之势。非遗民间舞蹈具有历史性、地方性、独特性等特征,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逐渐成为具有艺术感召力的民间集体活动。乐亭地秧歌以深厚的文化底蕴、生动的表演形式逐渐发展成为河北民间舞蹈的代表,其传承与发展符合新时代的历史进程和艺术审美追求,有利于提升当地人的文化自信。
一、乐亭地秧歌保护与推广的重要性
乐亭地秧歌作为冀东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舞种之一,属于乐亭县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形式活跃、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舞蹈。乐亭地秧歌2011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理、历史、文化等不同维度都展现了它的研究意义与价值。
(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乐亭地秧歌之所以能够在乐亭县产生,在地理因素上有其独特之处。乐亭县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东南部,东连秦榆,南望齐鲁,西眺京津,北仰燕山,地处环渤海湾中心地带和京、津、唐、秦四市环抱之中。乐亭县土壤肥沃,水资源充足,在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下,老百姓靠海而生,依海而存,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辛勤劳作,在休息之余通过唱小曲、手舞足蹈来缓解疲劳,为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天然的地理条件。
(二)源远流长的历史积淀
从清代韩作舟所撰《乐亭县志》中记载的“每届正农暇,乡民多有演办秧歌”可以看出,乐亭地秧歌在当地传承长达几百年之久,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乐亭地秧歌最早从宋朝人插秧劳作时即兴表演的叫卖曲调,到清代发展成载歌载舞的秧歌队舞,实现了从原始艺术形态到民俗活动的演变过渡。在其悠久的历史岁月中,经历了辽、金、元各代,融合了北方多个民族的文化,成为一种综合体艺术,为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深厚的历史积淀。
(三)学养深厚的文化底蕴
农耕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化之一。乐亭地秧歌作为一种民间舞蹈,其活动载体为农民,致使秧歌队形和角色设置多取法于对庄户生活的模仿,这便为乐亭地秧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我国戏曲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乐亭地秧歌成熟于元代,以元代戏曲文化为基调,创立了四种主要行当,每种行当都是一个形象系统,同时也是一个相应的表演程式系统,为乐亭地秧歌的传统文化基因起到了积淀作用,为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乐亭地秧歌保护与推广现状
通过实地采风,笔者发现,唐山市乐亭县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较为重视乐亭地秧歌的传承与推广,形成了可持续性的乐亭地秧歌发展机制,但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在青年人群中普及率较低
乐亭县除了在春节、元旦前后会组织庆新春秧歌表演外,平时也会组织很多比赛和活动来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这就使乐亭地秧歌成为一项茶余饭后的娱乐活动,同时也让这项历史悠久的艺术文化遗产有了新面貌、新发展,使更多的文艺爱好者闻名前来采风。为此,乐亭县构建了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并举办了相关的特色艺术活动,进而充分发挥乐亭地秧歌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作用。例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正气、引领文化”等主题的下乡宣传巡演活动,发挥了乐亭地秧歌的文艺宣传作用。但乐亭地秧歌多数是依靠师徒相传、口传身授、以身练习等形式传承至今的。也就是说,参与其中的“人”是至关重要的演绎者和传承者。笔者发现,乐亭县所开展的一系列下乡文艺演出或娱乐活动,受众群体多为年龄在五六十岁的中老年,对于二十岁到四十岁的青年人的吸引力较小,而青年人领悟能力较强,他们对于乐亭地秧歌传承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二) 缺乏对乐亭地秧歌的针对性开发项目
乐亭县利用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天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红色文化,打造了“三色”文旅模式,以“红、绿、蓝”为主基调,推进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其中“红”除了利用乐亭大鼓、乐亭皮影、乐亭地秧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方位展示乐亭的民俗文化、历史和人文等内涵外,还依托革命英雄为红色文化故事保驾护航;“绿”主要依托自然环境,如对姜各庄林场、滦河口生态旅游区等绿色景区进行宣传;“蓝”主要是利用乐亭县紧邻渤海、背靠唐山湾国际旅游岛的地理优势,积极推广以滦河口生态旅游区和碧海浴场为核心的蓝色海滨海岛休闲度假游。通过运用多角度结合和多模式宣传的方法,在推动经济模式更新的基础上,使乐亭县非遗产业开发机制不断完善。乐亭县非遗文化众多,但相比之下,缺乏对乐亭地秧歌相关产业的深度挖掘与开发。说到乐亭县,大众所熟知的是乐亭大鼓、乐亭皮影等非遗项目,此种现象的出现导致相关机构在旅游活动宣传中往往会忽略乐亭地秧歌潜在的经济价值。
(三) 文化传承断层
乐亭地秧歌要想进行可持续传承、保护和广泛推广,不仅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持续性“输血”,而且必须创造新的生存力量,发挥自身的“造血”功能。在当今形势下,传承方式主要为宗族传承、师徒相传、学校传承、自然传承和商业传承等。除了“红、绿、蓝”艺术商业链条之外,为了满足群众的学习需求,民间传承人配合艺术工作者对地秧歌版本进行归纳整理, 形成了标准的规范体系和教学场所。乐亭县第三中学编排的地秧歌团体操,在县运会开幕式上获得高度赞誉,在学校传承模式上经过改良的实践秧歌也十分具有吸引力。在乐亭县文园、青春广场等地有时也会举行秧歌表演,使群众耳濡目染,不自觉地加入表演行列,为自然传承提供了新思路。但笔者发现乐亭地秧歌的传承以实践形式为主,很少有理论层面的宣传,在知网等网站上搜索“乐亭地秧歌”,其文章数量仅为10篇,相比于同为冀东地秧歌的昌黎地秧歌而言数量相差太多,学术性研究少之又少,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秧歌继承只会让多数学习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知道乐亭地秧歌怎么跳,而不知乐亭地秧歌的历史,缺乏其历史渊源和文化特征等内容的汇总和宣传。在新时期的发展趋势下,对艺术外在形式的学习,已然不能满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传承的需要,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影响微乎其微。乐亭地秧歌的故事、传说、节庆民俗等相关文化都能够体现乐亭人民的价值观,其内核是展示一段历史时期的认知和取向,而这些都需要去深度提炼和传承。只有将乐亭地秧歌文化发扬光大,才能在全面认知和理解其文化的基础上快速构建完善的认知和传习系统,这是开展保护与推广工作的前提,只有挖掘秧歌内在文化,才能使乐亭地秧歌蓬勃发展。
三、乐亭地秧歌在保护与推广中采取的措施
要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就要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力的保护与推广,因此要在国家政策的背景下,促进乐亭地秧歌的传承与发展。在保护与推广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对非遗的保护,更要重视乐亭地秧歌在传承与推广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育人才,强化人才培养
我们要对乐亭地秧歌进行新一轮的资料收集,为青少年学习提供系统性资料。随着时间的推移,高资历、高水平的传承人已趋于老年化,人数逐步减少,特别是部分传承人因年老体衰等问题,已不能担任演绎者,这就严重影响了乐亭地秧歌的有效传承。政府应尽快加派专业人员,向拥有传统原生态技艺的老艺人学习,培养乐亭地秧歌的专业性年轻人才,使乐亭地秧歌可以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在此阶段中要去除秧歌中的低俗成分,在保留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的创新性技术技巧,开发青年人喜欢跳、容易学的高质量版本。为防止传承断层,还应建立专门存储乐亭地秧歌资料的数据库,方便学者对乐亭地秧歌资料的查询。除此之外,举办“非遗地秧歌进校园”等相关活动,把地秧歌的观众群体拓展至青少年。其传承与发展不能只单纯依靠下乡或社区活动,还应提升青少年群体的积极性。青年人大多受过高等教育,想法独特,创新意识强烈。要充分把地秧歌展现在青少年的面前,确保他们“看过地秧歌、跳过地秧歌、了解地秧歌”,这样才能为乐亭地秧歌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从而加强青年人对地方非遗的认知意识,由“文化自觉”向“文化自信”转变,在更广范围传播的同时,提高乐亭地秧歌的吸引力和普及率。
(二)创产业,进行文化创新
乐亭地秧歌只有进行创造性的产业转化才能走向市场,助推自身发展。首先,可以利用“非遗+”业态为基础模式,以乐亭地秧歌为本体,衍生出“+旅游”“+商贸”以及“+教育”等多种形式。政府与民间力量合作,以旅游风光增强吸引力,选取乐亭地秧歌作为与游客互动的纽带,延长产业链,促进就业,带动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让游客从“看乐亭”变为“读乐亭、品乐亭、知乐亭”。其次,把乐亭独特商贸文化——“呔商”作为主推力,在“老呔城”设立“秧歌一条街”,将乐亭地秧歌与生产力相结合,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开拓更大的市场空间,把乐亭地秧歌打造成地方名片。最后,提高乐亭地秧歌的知名度,在研究非遗民俗文化的高校或单位建立研学基地、实践基地,将非遗寓于教育之中。利用乐亭地秧歌活动度高、强身健体等优势,形成非遗进课堂模式,从而建立乐亭地秧歌的针对性宣传机制,使其在校园文化的孕育中得到保护和宣传。文化产业融合为乐亭地秧歌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了思路,使产业开发机制创新性更强,是符合当下乡村振兴战略的。
(三)增文化,彰显乡村特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风俗造就一方文化。乐亭地秧歌的特色就在于其独有的文化底蕴与艺术内涵。在乐亭县,大多乡镇都设置了“文化广场”“特色文化长廊”等活动区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场地进行非遗文化的宣传。如,对各村优秀秧歌表演者进行秧歌文化集中培训,可以邀请乐亭地秧歌领域的文化研究工作者或传承人开办讲座,之后再让这些表演者回到各村落进行文艺宣传,并将此过程制作成宣传纪录片。同时,还可以建立乐亭地秧歌艺术团,在村民休息之余,举办各地域的地秧歌比赛,增进区域文化交流的同时,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乐亭地秧歌文化提供新的机遇和动力。在举办秧歌比赛的基础上,带动村民学习秧歌本体文化,既可以达到休闲娱乐的目的,又可以对乐亭地秧歌进行普及教育,让群众可以全方位、零距离地感受民俗文化,增强地秧歌的社会吸引力和内在“温度”。还可以在各乡镇院校中,以乐亭地秧歌有趣的行当形象、丰富多样的艺术道具等为主推力,结合村落独有特色,对文化认知进行导入,利用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非遗教育,既能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去传承文化,又能使受教育者零负担,带着好奇心去自主挖掘和探索,从而达到深化宣传教育、坚定文化自信的目的。除此之外,应加大乐亭地秧歌项目的研究力度,增加专业人员的学术研究成果,鼓励相关行业人员或学生发表学术论文,提高乐亭地秧歌在文化研究领域的影响力,使其被更多研究学者所熟知,进而吸引更多相关研究人士到乐亭县进行采风和调研。
四、结语
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部分,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面临多元文化因素冲击而日益衰落之时,要及时为乐亭地秧歌等非遗的保护与推广开拓新道路。重塑乡村文化应从重塑农民文化价值观和促进乡村文化发展着手,以弘扬乐亭地秧歌文化为主线,探索更加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保护与宣传路径,使其在群众文化领域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