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历史的长河——中国声乐及演唱技术发展历程探究
2023-08-22王尊颜
王尊颜
在我国国力日渐强盛的今天,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声乐,对于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推动我国的文化建设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中国声乐发展的文化渊源、中国声乐发展的历史基础、中国声乐演唱艺术的功能与特点三个方面对我国的声乐发展历史等进行总结阐述,以期为今后中国声乐的高质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中国声乐发展的文化渊源
说起中国的声乐发展,最早可以追溯至原始社会时期,如劳动号子、祭歌等,尽管完整的声乐形式并未出现,但声乐的固定音高、简单音节等已出现,此阶段的声乐被称之为我国声乐发展的艺术萌芽时期。此后,随着奴隶社会的出现,大司乐等极具政治性特征的大型音乐机构逐渐出现并风靡,至此后,我国的声乐发展正式进入民族艺术形成时期,这也标志着我国的声乐艺术发展开始步入正轨。尽管此后的声乐发展经历了无数朝代更迭,但声乐艺术的内在文化艺术价值延续并未断裂。
春秋时期,《诗经》就是我国最早的民歌总集,是我国最早关于声乐记载的文献。此外,屈原的《楚辞》也是典型之作,既体现了楚地民歌的繁荣,也体现了当时的歌唱已经有了层级高低之分,间接说明了歌唱出现了专业化趋向;《列子·汤问》中有关韩娥、秦青和薛谭的历史事实,反映了当时的音乐发展程度,同时也体现了专业歌手与声乐教师的产生。
秦朝一统六国后,设立了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汉乐府。至汉朝时,沿用秦朝“乐府”制度,正式成立官署,我国的声乐发展进入高峰期。汉武帝时期名为“相和歌”的声乐表演形式兴起;此后,汉朝还出现了绕歌、琴歌等多元的声音艺术表现形式。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声乐艺术承袭汉制,在相和歌等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入当时的民间音乐,进而产生了主要应用于宫廷和祭祀的伎乐“清商乐”。
在隋唐时期,“宫廷燕乐”是朝廷在宴会和休闲中所使用的歌舞音乐的总称,涵盖了歌舞、声乐、器乐、百戏散乐等多种表演形式的歌舞演出。在隋唐的宫廷燕乐中,歌舞大曲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是一种综合器乐、声乐和舞乐的综合形式,也是一种大规模的、多层次的乐舞。除此之外,在隋唐时期,还出现了一种相对完整的戏曲形式,即以参军戏为代表的唐代情节歌舞戏曲目。
宋代出现了一种填词曲牌的声乐表演形式,这种形式在继承唐代大曲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诸宫调”。金元时期,新艺术歌曲散曲开始盛行,散曲与元杂剧是元曲的两大流派;由于音乐艺术的商业化趋势,以及“勾栏”“瓦子”等固定表演场所的大量涌现,使宋元的说唱音乐有了显著的发展,如比较突出的“鼓子词”“诸宫调”“陶真”“货郎儿”等。宋元杂剧中的乐曲是以北方民歌为代表的“北曲”,它是北宋时期南方村社的歌舞小戏,受北方杂剧的影响,吸收了宋杂剧中的滑稽、说唱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形成了一种江南戏曲。
明清时期的民间歌曲,以表现劳动者纯洁的感情为主,也有表现民间生活民俗的主题。在构成上,民间歌谣多为反复的问答和对比的结构,有单唱、对唱、和唱等。小曲是在民间歌曲发展加入了新的、以乐器为基础的演唱形式,在明清时期有弹词和鼓词。弹词盛行于江南,有苏州弹词、扬州弹词、长沙弹词,其中苏州弹词的影响力最大,它的表现形态可分为单挡和双挡两类;鼓词盛行于北方,是以表演者自身的击鼓来把握节拍的说唱乐种,又称“鼓子词”。伴奏乐器除了大鼓,还有三弦、琵琶、四胡弦和其他的打击乐器。除此之外,明代的戏曲艺术发展也让这一时期的声乐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比如戏曲。戏曲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戏剧,它是以文字为主体,以音乐、舞蹈、表演等为基本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声乐表现艺术类型。当然,除了明代的戏曲,清朝的折子戏、民歌艺术等的出现也推动了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
1840年以后,中国民间歌曲的歌词形式发生了改变,其中大部分是基于流行于全国的大众所熟知的歌曲再加上一些新词。“五四”时期前后,出现许多民间流行的时调性歌曲歌词,其题材涵盖了城乡各个阶层的日常生活,其中以情歌为主。这种流行的歌唱方式,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在老乐曲中加入新的歌词,旋律几乎没有太多改变,都是用民间的歌词写成的,因此被称为“新民歌”。根据劳动群众的生活特征、劳动方法和地域条件等因素,民歌可以分成劳动号子、山歌和小调等。它的唱法有独唱、对唱、重唱、群唱、一领众和等,依其音乐织体可划分成单声部、二声部和多声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出现了很多声乐演唱家,他们在传承民谣歌唱的基础上,大胆地吸收了西方唱腔的发音原则,一大批杰出的民谣演唱者被送入艺术院校进行正式培训,以提高唱法的科学化;他们演唱的声音清脆,演唱风格鲜明,表现逼真,深受大众的欢迎,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声音艺术发展更是步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昌盛时期,声乐作品的形式、表演方法等得到极大的创新与发展。近些年,我国声乐艺术发展无论是参与人数、程度及水平等均有了质的飞跃,我国的声乐艺术也在不断朝着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方向努力前进,一个全新的、辉煌的声乐发展的时代正在悄悄走来。
二、中国声乐发展的历史基础
(一)早期萌芽与探索
从中国声乐的发展来看,在各个历史阶段都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在清朝末年到“中华民国”初期,由于受到近代西方思想的冲击,政府取消了原有的教育制度,开办了学堂;其中,音乐学(乐歌课)被列入必修课程,主要讲授的是以西方声乐技术为主体的西方音乐,同时还开设声乐社团。1927年,上海成立了国立音乐学院,当时的声乐教师多是在国外学习西洋声乐的学者,也有聘请的外籍教师,课程由“西式歌剧”“艺术歌曲”“中国艺术歌”等组成,这些都是中国声乐职业教育的雏形。在这段时间里,喻宜聋、周淑安、周小燕等知名歌手在歌唱道路上进行不懈的探索,为中国民族声乐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二)民族声乐学科成立与唱法的矛盾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民族声乐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鲁迅艺术学校于1938年创办,全校师生在广大人民中开展了大规模的群众性歌唱和新秧歌运动,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艺术作品反映伟大的民族解放大时代,如《兄妹开荒》《李有才板话》《夫妻识字》《小二黑结婚》等。而《黄河大合唱》《南泥湾》等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传世佳作,也大大激励了广大民众的士气。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著名歌唱家王昆领衔演出的《白毛女》,成为新歌坛与民族团结唱法形成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郭兰英、何纪光等则为后期中国民族声乐唱法的融合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而我国的民间声乐正式作为新兴艺术学科发展起来始于1950年,沈阳音乐学校和上海音乐学校分别开办了民族声乐课程。中国音乐学院于1964年成立,并设立了声乐与歌剧两个专业,确立了以民族声乐教学为中心的专业教育体制,使得中国民族声乐事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1957年,当时文化部召开“全国声乐教学会议”,会议提出要通过深入学习,不断促进欧洲传统唱法与民族传统艺术及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民族化”,即“在表达我们民族的语言、风格和思想感情时,力求其深入、完善,达到真正地为我国广大群众所喜用乐见”。任务提出后,在中国声乐教学与歌唱工作中,一代代声乐工作者不断探索、研究、总结、提炼,在传承中国传统的声乐艺术的同时,又吸收了欧美美声唱法特色,达到了中西方声乐的完美结合,促进了中国声乐艺术事业的创新发展。
(三)新时期的中国声乐
在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今天,西方现代音乐、流行音乐涌入中国,西洋美声作品也大量涌入音乐学院,如基诺·贝基等歌唱家赴中国做讲座,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国外的强烈影响下也受到冲击,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声乐艺术发展就只能被困危局。事实上,外来文化带来的冲击让我国的声乐艺术在发展中开拓出新的道路,即借鉴和吸取西方声乐艺术发展经验的同时,将我国的传统声乐艺术与之结合起来,打造了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的声乐艺术形式,例如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等。
三、中国声乐演唱艺术的功能与特点
(一)声乐演唱艺术的功能
声乐艺术是长期发展实践的艺术类型,随着社会进步,这一艺术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多。其一,休闲娱乐功能。这一功能无疑是声乐艺术最重要的功能。荀子曰:“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所有人都要“快乐”,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情感满足。若一个人不快乐,就会消极怠工、生活无趣。其二,消除疾病、修身养性的功能。事实上,人们在参与声乐表演的过程中,借助呼吸训练能够达到清洁血液、增强肺部功能的目的。另外,现代心理学所倡导的艺术疗愈也在非常重视声乐艺术在调节神经、抗击疲劳等方面的作用。其三,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声乐表演是一种独特的情感传递方式,能够引导个体完善自身的人格、品性等,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积极的影响,对于促进个体综合素质提升、艺术能力强化有积极意义。其四,增强语言能力的功能。声乐表演离不开文字创作与表达,因此,声乐艺术还具有极强的强化个体语言功能的能力,能够让人们在艺术学习与表达的过程中锻炼说话能力,克服语言障碍,提升人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对于提升个人气质与魅力有积极作用。其五,广泛的社会功能。一方面,声乐艺术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引领社会积极风尚。另一方面,声乐艺术能够让人们在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下发挥出超越现实的能力,对于激发个体潜能有显著作用。
(二)声乐演唱艺术的特点
声乐演唱艺术的特点包括情感性特点、音乐性特点、民族性特点、形象性特点等。情感性特点强调声乐表演中的语言情感传递。民族性特点则强调声乐表演中的东方审美与文化传承特点以及我国不同少数民族民族声乐独有的民族性特点。音乐性特点主要强调声乐艺术中的节拍与韵律,我国的声乐艺术与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歌赋等紧密相关,因此,音乐性方面带有明显的仄韵等特点。形象性特点则指的是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声乐艺术形象的塑造与表现,通过声乐表演产生想象与联想,直达听者内心,能够表现出声乐艺术作品的风格魅力。
四、结语
中国声乐在发展过程中的诸多探索与争论,无不折射出声乐工作者对音乐事业的热情与执着,这就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不断进取的精神。发展中国声乐,是我们这一代人所肩负的使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必须不断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