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局喜人的2023 年春节档影片宏观分析

2023-08-22王小尚

艺苑 2023年2期

周 星 王小尚

一、整体状貌描述

影像是时代的写照,影像也是文化形象化的透视。电影和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环境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疫情笼罩下的2020 年至2021 年,尽管中国电影票房的数据并没有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中国电影凭借着国家顽强的抗疫政策,意外地取得了这两年全球最高票房的记录。2022 年,多变的疫情形势令中国电影的票房处在相对的低谷阶段。2022 年度全国电影总票房仅300.67 亿元,相比2019 年的642.66 亿元竟不足一半,令行业危机感加大,也使得我们更加期待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产业能得到更好的恢复并且重新崛起。而这一切,在2023 年的春节档期得到了爆发式的转变,中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了抗疫政策使得社会激荡起信心,电影产业的复苏也得到了大众的呼应。早前,2023 年元旦时期的电影业还处在犹豫彷徨和受制于疫情延续的规模化发展的影响之中,状况不尽如人意,但2023 年的春节档期仿佛激发起国人拼尽全力让中国影像复苏的斗志,也同时是为电影的市场和从业人员重振信心所做的一次坚实努力。春节档期恰好又是在1 月期间,以猛然高增的速度向前发展,带来了达到67.58 亿人民币的票房纪录,跃升为有史以来春节档期第二高的票房排名,也带动起1 月份电影票房由此实现了100.88亿元,创历年来1 月票房最高纪录。截至2 月2 日,在春节档影片中,《满江红》累计票房36.06 亿,《流浪地球2》累计票房29.45 亿,排名三到五位的则是《熊出没·伴我“熊芯”》《无名》《深海》,票房在5 亿到11 亿左右。这些影片不仅激荡起社会反响,带来了观众议论热潮,而且也将带来此后中国电影的进一步兴旺。

(一)2023 年春节档期电影的兴旺,不仅在于它取得了中国影史上第二高票房这样的好成绩,还包括票价的相对平稳,改变了前一年度春节档期票价攀升居高不下的状况;同时包括2023 年春节档期各种类型题材多样化影片的呈现,给予了人们对于中国电影多样化创作的信心;还有,2023 年中国电影在新主流形态电影的探索、技术的发展和电影艺术呈现上,都有着新鲜亮眼的表现。更值得关注的是,2023 年的中国电影在票房高涨之时,同步引起了社会大众相当广泛的议论,电影被跨界的理论家、文化学者、各行业专家、大众评论家各执一端的议论,甚至延申到影像对于历史的判断、对于艺术的认知、对于著名文化人物的评判等等多样的热度上。毫无疑问,春节档影片攀升为社会文化的关注现象,证明着中国电影引起了从电影界、文化界一直到社会评论界以及大众生活各个层面的极大的反响,这无疑是好事。不同的文化群体聚焦于春节档电影,带来各执一词的评判和评析,证明着中国电影得到了高度的关注,也为未来中国电影进一步兴旺发展提供了一个彼此可以参照的多元化的氛围。当然,电影人和电影市场要更加关注和时代社会的发展相契合的问题,电影理应回归到关于电影艺术、电影文化和电影本体以及市场本身,特别是需要尊重电影艺术创作者的创造性,哪怕艺术作品存在瑕疵,客观的评价与包容也可以使他们未来的创作道路有更好的前行方向。公正而论,在辩驳之中让人们看到的中国电影,应该更警觉和顾念历史、现实表现,也理应更加细致真实,由此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愿望发展的趋向。

(二)我们愿把2023 年春节档期电影重新升腾起的热情,看作2023 年中国电影接续发展揭开的新奇大幕。一般而论,春节档期后总是有规律性的习惯反差,但人们希望看到满足期望的诸种因素的发扬,也有助于市场寻找新的发展前景。正是站在这一基点上,我们要对春节档期中国电影的得失进行理论的剖析,但毫无疑问,我们绝不会站在简单的角度以贬低或者单一的苛责来看待春节档期的中国电影。“与往年同期相比,2023 年春节档影片类型多元、创作专业特征凸显,展现了电影工作者对重大档期的驾驭能力的提升。”[1]

1.新主流创作精神体现。这一年春节档中国电影的喜剧、悬疑、科幻、历史表现、现实穿越、动画片等多样类型和题材聚会,必须强调许多影片中都体现了新主流电影的精神,贯穿在不少的影片之中的积极观念也令人欣喜。换言之,中国电影的精神风貌得到了一次比较普遍性的艺术表现,但这种表现因为类型的不一呈现有高下之分。如《满江红》以独特的构思激励观众对历史文化复杂性进行反思,并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无名》则在环环相扣的“无名”英雄们的献身故事背后,让我们看到真正的英雄们是如何为革命事业前赴后继、不惜牺牲的;《流浪地球2》则更明显的在“世界合作拯救地球”的大背景下,从立意上表现出中国人面向世界、家国一心的伟大情怀,和面向世界交流合作时中国人坚强、捍卫人类利益的博大精神;《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扎实地呈现真实历史事件之中的中国乒乓男队,如何在险峻之中的落后时刻,依靠集体主义精神和个人的顽强拼搏,克服艰难为国争光,这种精神在历史的锤打之中更显现出它的重要价值等等。

2.多种类型的丰富创作。2023 年春节档期多样化的类型表现值得称道,悬疑、谍战题材影片对历史题材对象的挖掘,喜剧形态电影的新探索,穿越和身份互换题材映照生活与梦想的实现,人工智能在人类发展历程之中越来越得到凸显,以及现实表现中英雄题材的新拓展等等,都使得春节档期的电影呈现出微妙的多元化发展形态。就《满江红》而言,影片是历史题材,探索了历史题材的真实性和虚拟性的同时把持着新主流电影的精神实质,但是又夹杂进喜剧的表现形态,巧妙而并不违和,进行了更多中国化的戏剧表现,包括宫闱戏、喜剧的谐谑性、隐藏着谍战和悬疑色彩表现的多样性结合。《无名》的谍战色彩和人物关系之间的微妙变化,已经深入到时空交织的刻意性艺术尝试,人物真实身份难以一眼望穿,虽然影片整体没有离开主流价值观对正面人物牺牲精神的表彰,但浑融的多元复杂性和扑朔迷离的迷雾一般的保密精神和谍战元素的呈现,艺术化杂糅的人物间的私人情爱与摧残,也从侧面为国仇家恨的传扬所添彩。《交换人生》则是带着喜剧色彩的现实欲望的梦幻表现,人物的情感由于主人公身份变化而导致了疏离,却映射了真实生活中家庭情感的微妙细节,使影片慢慢聚焦于维护人生和家庭亲情的坚守点上。同样在表现历史和现实交织的《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中,来自于真实历史的投影显而易见,但在艺术表现上,影片却对于体育类型做了许多独特性的呈现,很好地实现了体育题材的表现要义,不仅刻画了几场激烈的竞争比赛,更围绕着关于比赛所呈现出的人作为主体的精神世界、内心情感和排兵布阵专业化之间的协调和融合进行呈现,超越了既往体育题材电影的艺术掌控。科幻类型在《流浪地球2》无疑得到令人惊讶的呈现,甚至有超越前作的深度,在特效技术和创作理念上已经呈现出中国科幻电影更为成熟、和世界接轨的精湛水准,甚至在许多方面有创造性的开拓,比如几百架的无人机群飞呈现出的现代生活的高科技景观,九万里的云天电梯的设计也让人眼界大开。而关于智能人的智能记忆,与事实上人对于人类智力所要去探讨的牺牲精神相互呼应,也使得科幻电影越来越和世界的前沿理念相结合,并具有中国式的人性温厚情感的动人魅力。两部动画片各有千秋,显然走的路径不一样,但毫无疑问《深海》整个美术风格的粒子水墨、印象派画风给与浓彩重墨的世界描摹的极致化表现,呈现出动画艺术前所未有的油画般视觉景观,影片不仅在艺术色彩的呈现上做了深入的探讨,也在动画片的成人化上做了明显的努力,孰是孰非与观众接受程度都不能遮掩其创新的精神。《熊出没·伴我“熊芯”》则在题材上切入到孩子们能够接受的现代前沿人工智能领域上来,改变了传统的卡通形象,并探讨了人工智能和现实的关系问题,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善恶搏击、母爱等独特的主旨。

3.对于2023 年春节档期电影的艺术语言、艺术情感和艺术多样化,各个影片也都有自己的坚守和探索,而探索与创新也难免导致不同观众认知评价的差异。如《满江红》因观众对艺术表现的喜好不同,引起高票房与社会认识的分歧,并调动起各学科研究者热情度之高的介入评判。《流浪地球2》的表现,在国内和国外同样引起极其强烈的反响,也明显让我们看到它比《流浪地球1》具有某种超越性。“《流浪地球2》的拍摄,并没有采用业界通用的LED 虚拟拍摄方式,而是在动态化视觉预览阶段,通过虚拟摄影机的多点位设置,借助Unreal 虚拟引擎的控制系统,配合Optitrack 动作与面部捕捉系统,在有效完成虚拟空间场景中的演员调度、分镜头设计的同时,实时化地实现了基于镜头调度的虚拟拍摄。”[2]83-85美国电影市场上人为的批评和诡异的贬低与内地市场上人们高度赞扬之间的差异,牵扯到了现实政治和意识形态之间的投影,但高科技的助力和表现显然让影片推进了中国科幻电影创造性的提升。对《无名》这样做了深入的艺术性叙事的影片,其获得的批评和赞誉之间反差之大,乃至于原创者接受大家对于影片似乎形式上故作穿插的批评,但又说他自己未必能改变之间的微妙性,让我们不能不思考电影创作在艺术呈现上到底是需要“四平八稳”地做到人人都满意,还是追求多样化,甚至于在失败或者反响并不尽如人意的探索之间权衡。

二、新主流形态创作走向

(一)《满江红》

张艺谋的《满江红》是延续着他影像创造性、多变性和不断探索新的形式的又一个典型。影片讲述了南宋绍兴年间,岳飞逝世四年后,丞相秦桧与金国勾结叛国,小兵张大及同党暗中密谋,步步为营的故事;亲兵营副统领孙均也被卷入这场暗流涌动的阴谋,在环环相扣的生死博弈后,岳飞的遗书《满江红》终于得以面世。影片有着许多张艺谋电影的固有元素,渗透着他的性格和成熟技巧的使用,又不断突破试图来适应市场引发当下观众的呼应。因此,影片的确成为春节档期最热门而引起社会不同意见所聚焦的影片。然而,影片在骨子上是抓住的历史和民族心理,以一种特殊的新主流形态的电影创作而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春节档总票房达26 亿元,成为春节档最卖座的影片,同时也成为张艺谋导演的最高票房影片。延续到2 月《满江红》票房超越40 亿元。

《满江红》作为张艺谋的又一新作,无疑在春节档占尽风头,导演大胆尝试了一次带有“冷幽默”的新悬疑风格,让影片巧妙地兼顾了春节档应有的娱乐性和观赏性。“作为喜剧悬疑古装片的《满江红》,可以很明显看到张艺谋向商业性的妥协。他也不怕这种妥协,因为他的品牌价值毋庸置疑。”[3]故事的叙述干净、利落,黑色幽默中又暗藏着犀利的玄机,环环相扣、不断反转的叙事节奏引导着观众陷入一次又一次的情绪跌宕。深挖《满江红》的故事内核,电影依然站在主流视角赞扬了中国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家国情怀与“忠义”气节。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唯有英雄不朽,《满江红》将主流题材的故事搭配新颖的视听语言和不断反转的故事架构,让影片的质感格外出彩。

《满江红》延续了张艺谋近年来收敛宏大场面的特点,取景在一个太原古县城的五进院内,整个叙事背景不曾跳出过这重重叠叠的院墙。影片开篇画面便是兵卒们在院墙内奔走穿梭,整部片子也均采取这种固定的转场方式,即主人公们疾步在不同的院落墙门之间,配以富有浓厚戏剧色彩的音乐,让观众从悬疑吊诡的气氛中时不时脱离出来,同时也和导演心照不宣地准备迎接下一次的剧情反转和戏剧冲突,套娃般走不出的院落似乎也暗示着故事里环环相扣、波涛暗涌的密谋。同时,影片的叙事时间仅在一个时辰内,大部分画面都是没有照明、阴沉的冷色调,阴暗的环境在符合叙事背景的同时也营造了一种诡异神秘的气氛,为故事的讲述增添了味道。影片的成功也离不开演员们精湛的演技,无论新老演员,在《满江红》中的表现都可圈可点。

《满江红》能成为春节档最卖座的影片,和影片带给观众的民族认同感有着紧密联系。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岳母刺字、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家喻户晓,这便是影片创作的群众基础,故事内核蕴藏的崇高、悲壮的审美情怀,让影片的主题走向升华。影片中的张大、刘喜等人早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正因“精忠报国”的信念力量无穷,所以这些有着弱点而又不起眼的“小兵小卒”可以如燎原星火般为英雄扬名而前仆后继、万死不辞。当士兵们喊出《满江红》的诗句时,诗词已经不只是诗词,是英雄豪杰留下的宏大气势,是壮志难酬的崇高之美,也是带给每个茫然士兵的果敢无畏的战斗精神。此时,影片中的士兵如屏幕外的我们,一同被这种豪迈和崇高的爱国精神所触动,这是一种唯有中国人才能读懂的浪漫和悲壮。《满江红》此番是“旧词新曲”,也遭遇到对待历史和艺术表现何以认识的焦点问题。对于艺术的虚构和现实的反响之间的褒贬,对于历史书写的评价差异性,对于艺术影像应当如何把握和实现感染力与教育功能的辨析,也许也是《满江红》创造性所带来的额外效应和值得不断思考的问题。

(二)《无名》

《无名》是由程耳导演,梁朝伟、王一博等人主演的悬疑剧情片,该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改变了国内抗战的局面,中国共产党的特务成员在上海周旋于重庆、汪伪、日本间谍机构之间,以获取重要情报、暗中推动祖国解放的故事。熟悉程耳导演的观众或许会在这部贯穿“吴侬软语”的影片中找到一点《罗曼蒂克消亡史》的影子,但显然,《无名》的立意更加宏大和主流,也更适合春节档这个特殊的档期,极具格调的表意方式也让它成为了春节档具有独特艺术气质的影片。

《无名》很显然是对于地下工作者致敬表彰而突显艺术构思不拘一格的创造和探索性的影片。尽管它偏向于艺术上的独特性和个人创造性的体现,但依然是属于新主流电影之中以类型和艺术表现为特色的精心创作。在《无名》之中,程耳采用了倒叙、正叙与插叙相结合的手法,将结局放在开端,再慢慢将故事的缘由与经过呈现给观众,往往观影到中途,观众才豁然开朗。相对于平铺直叙的叙事方式,利用结构叙事能够更好地让观众产生参与感。故事中埋藏着诸多关于抗日战争以来真实史实的细节表现,主要角色的原形也在历史中有迹可循。影片对画面的塑造追求精益求精,带来的电影场域是压抑而“透不过气”的。细看片中的种种元素,不难寻觅到丝丝“黑色电影”气质,如阴沉的天气、危机四伏的夜晚、雨天、汽车、枪支、美艳女子、枪支、电话等,而在色调昏暗的叙事过程中,导演又插入了日军在蓝天白云和碧蓝大海上行进的片段,让日军处在这种看似祥和的环境中并大肆杀戮中国平民,再和处于一片废墟中的中国领土相映衬,便形成了更加刺眼的鲜明对比,也让这种家国仇恨通过另一种沉默的方式呈现出来。

《无名》作为作者气质与作者风格浓厚的电影,在票房市场经历了高开低走的过程。影片前期依靠艺术电影爱好者们的超前预售以及强大的卡司阵容,曾领跑过单日票房,而截至1 月28 日,《无名》票房不及动画电影《熊出没·伴我“熊芯”》,位居2023 年春节档第四名,跌出春节档票房榜前三,究其原因,是对于风格化、作者化电影接受度高的观众还在少数。如何让艺术性强的电影更容易在春节档被大众接受,也是未来电影市场提升产业水平和产业质量的必修课程。

三、科幻技术与艺术想象力跃升

(一)《流浪地球2》

毫无疑问,《流浪地球2》在中国科幻电影创作中引领着潮流。影片讲述了地球面临太阳危机,各国陷入一片恐慌,中国政府及科研代表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以延续人类文明为己任,肩负起守护地球家园重任的故事。继前作开创了“中国科幻片元年”之后,《流浪地球2》以更为开放和更为高科技的呈现再次强化了其作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头牌位置。影片在科幻的想象力、艺术的创造性思考、高科技的显现和影片的实践上,都领先着中国的科幻电影创作。但与此同时,这部中国科幻作品依然充分表现出了中国影像中对于中国人的情感、中国人的眷恋和中国人为他人而牺牲的精神的呈现,因此,《流浪地球2》还是在科幻影片之中表现着中国人的智慧、情感的本土化精神的一种科幻投射。在观赏层面上,《流浪地球2》始终让人惊心动魄。作为《流浪地球》的前传,影片在高科技的显现、在主题的提炼、在人物情感的表现及世界观坚守上,都更上了一层台阶。在整个宇宙观的视野上,本片具有一种世界眼光,越来越清晰地映照当下人们的忧虑,并微言大义地向观众传达了:没有人的文明是毫无意义的。同时,影片相当出色地呼应了近几年时兴的关于“元宇宙”的观念。科幻片本身就是一个虚实相关的想象力构想,而元宇宙所代表的虚拟现实和实有世界之间的关系,在《流浪地球2》中得到了相当大程度的呈现。

《流浪地球2》再一次将中国的科幻电影跃升到新的台阶。无论是更广阔的宇宙视野,还是表现天上水中、宇宙之间关系的各种想象,尤其是高达几百万公里的天际电梯航空器的构想,都使得人们更能够感知到科幻的时代性和人类天才的想象性,以及和现实的星际航空之间瞩望关系的直观呈现,也从许多角度论证《流浪地球2》在前作《流浪地球》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处理世界末日危机和两组主要情节线的人物情感戏上,影片相当好地淡化了高科技的功利倾向,细致地探索了人性情感和地球毁灭这样的高深命题之间的密合度。

首先,是高科技的世界景观和维系人类生老病死之间的关系处理。科幻片在创作之中,最容易出现的矛盾就是着力于展现宇宙不可琢磨的灾难,常因动作性的强化忽略了微细的灾难导致的困厄。影片在虚和实的处理上打破了过去科幻片缺乏的这类关系处理的技巧。坦率而言,观众对于科幻所造成的灾难,有一种虚拟的感知或者说是“欣赏式的”景观猎奇,但是影片内容介入到人们所熟悉的生老病死、生离死别等场景,特别是当面临危机时,如进入安全洞的名额有限制,就顺理成章将天外的灾难与人类的真切痛苦做了紧密的结合,令观众感同身受。可以说《流浪地球2》不仅真正跃入了庞大的对元宇宙世界、地球安危的思考,对于人类生存环境遥远危害性和人世间的痛苦性做了相当好的结合,并依然立足于人的生存爱恋的基点不舍弃,使得中国科幻片在这一紧密结合的层面上达到了新的高度。其次,是对数字生存和地球拯救“移山计划”之间关系的把握,这是用出色角度切入现实社会的一种隐喻性的矛盾。中国科幻片有自己的价值观呈现,对于片中与西方存在的一些矛盾问题,都在影射当下的现实社会并不安宁,总有强悍者试图挑战、谴责中国,而影片在表现中国行动被质疑时的回击铿锵有力,令人震撼。贯穿影片始终,对中国社会所面临的现实环境的表现依然是现实主义的,即坚定不移地以人的意志、政府的强悍力量和中国人团结一心的战斗力与牺牲精神为主旨,呈现危难之时以中国为主导的、为人类谋取共同利益的雄伟力量;还有影片中代表中国态度的“移山计划”暗示着人类的团结一心,刘伟强等英雄们所代表的人类抗拒危险的精神勇气,图恒宇所带来的个体性相信人的精神世界能够利用高科技实现某种程度的永生意念。这便是我们所说的虚拟现实和元宇宙社会视界,使得影片和现实世界构成了另外一种紧密的联系,对于旧有的科幻影像的表现而言,是难以想象的创造性。

(二)《熊出没·伴我“熊芯”》

影片“熊出没”系列目前已成为我国首个破50 亿票房的动画电影系列,《熊出没·伴我“熊芯”》更是在春节档取得了票房破7 亿的优秀成绩,这个国产动画领域的大“IP”,无疑已经成为助力中国动画电影市场的重要力量,也推动了后疫情时代亲子观影的新高潮。《熊出没·伴我“熊芯”》由林永长、邵和麒执导,影片讲述了熊大、熊二和光头强、苏洛博士等一行人在一番冒险旅途中对战“铁甲怪”等反派团伙的故事,最终,兄弟二人找回了熊妈妈,收获了爱与幸福。《熊出没·伴我“熊芯”》在内容设定和类型表达上,相较以往的“熊出没”系列都有了新的超越。影片的故事架构紧扣当今对人工智能和“元宇宙”等时代热点的探讨,也让观众们惊讶地发现这类影片可以和人工智能等题材如此高度地契合。影片的叙事主线虽然是熊大和熊二寻找熊妈妈,但故事情节的推进都紧密贴合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关键信息,连他们最终寻找到的熊妈妈其实也是由科技创造而出的“科技熊”,紧扣片名中的“伴我‘熊芯’”。此外,故事一开始便是光头强带领熊大和熊二去看机器人展览,片中也出现了以机器人为掩护的反派团体,例如“铁甲怪”和麾下的机器狗、机器士兵,而最终对战的正义一方也包含了作为人工智能的熊妈妈以及“母婴养护模式机器人”“万能一号”等,这些角色设定的革新让观众耳目一新。

虽然影片的内容设定紧扣时代热点,但该片传递的内核主旨依然是“母爱的伟大”这一永恒且传统的普适主题。影片中的熊妈妈本是科学家为养育熊大和熊二所创造的人工智能机器熊,但熊妈妈却在呵护熊大与熊二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母爱,超越了人工智能的设定。创作者也借苏洛博士之口,表达了这世上没有什么所谓的机密技术可以造出厉害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能够“超越技术的奇迹”,只有“爱”。

《熊出没·伴我“熊芯”》多重反转的情节也颇具巧思。在熊大和熊二以为找到熊妈妈的时候,却发现熊妈妈的毛是白色的,她也并不承认自己的身份;当熊妈妈落难时唱起从前的歌谣时,熊大又机敏地确认面前的正是自己的妈妈;当熊妈妈终于和自己的孩子相认后,又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只是人工智能的机器熊,同时,真正的反派头目竟然是东海博士,这时,当年的真相才被公之于众。清晰的叙事逻辑和不断转折起伏的情节,令影片的观赏效果极佳。此外,《熊出没·伴我“熊芯”》呈现出的整体画面充满了精美的科幻感和立体感,机器人打斗的场面有着科幻片的风采,让影片在动画技术的加持下完美展现了不同元素融合碰撞出的新火花。

四、浪漫想象的穿越

(一)《交换人生》

《交换人生》是由苏伦执导编剧,雷佳音、张小斐、张宥浩等人主演的奇幻喜剧电影。影片叙事围绕着少年的纯情爱恋、家庭的温暖关怀、永恒的正义坚守几个主题展开,故事的结尾也必然地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整体呈现暖色调的画面也洋溢着小清新的合家欢氛围。

这是一场由暗恋展开的故事,生活在上海小弄堂的少年陆小谷无法自拔地暗恋上了未婚女子金好,而金好正在和有钱却无德的律师仲达相亲。仲达为穿 “保健鞋”身亡老人的妻子进行辩护,私下却收受贿赂和坑害老人的卖鞋老板串通一气,准备故意在二审败诉,不料,阴差阳错下仲达和陆小谷互换了身体,陆小谷也开始用仲达的形象接近金好,发生了一系列令人哭笑不得的闹剧,最终,陆小谷在恶势力面前坚守住了道德底线,揭发了造鞋厂家的阴谋,回到自己温馨的家中。

《交换人生》讲述的是观众熟悉的互换身体题材,同时作为喜剧,无论影片中出现了怎样的矛盾和挫折,观众也心知肚明最终矛盾必然化解,善良的人性光辉必然占据上风,“家”永远是温暖的港湾。影片中穿插着不少的小矛盾,如陆小谷青涩、懵懂而又羞于表达的暗恋,他在面对金好的关键时刻总是变得言语结巴;金好30 岁了还没有结婚成家,面对一心通过歪门邪道赚钱的妈妈,还要承受她不断催婚的压力;陆小谷的奶奶患阿兹海默后忘记了自己曾经的自媒体账号密码;陆小谷在和仲达互换身体后无法与家人相认,以及面对权钱交易和威逼利诱的恐惧和无助等等,但是,亲情和正义的力量让这些矛盾最后都获得了圆满的解决,也让荧幕前的观众们会心一笑。

然而,《交换人生》作为春节档刚需的喜剧类型片,票房成绩却并不亮眼,深究原因不难看出影片存在着创作上的局限性。首先,作为奇幻喜剧,影片中的“奇幻”元素表达并不充分,除了陆小谷意外进入了一个具有些许赛博朋克元素的梦幻空间,获得许愿机后与仲达互换身体的情节,影片的其他部分没有强烈的奇幻感和设计,让所谓的“奇幻”仅仅停留在叙事的表面,起了推动剧情发展的辅助作用。其次,影片的叙述重点过于模糊,主题立意不够明晰。故事从爱情、暗恋的角度切入,叙事到中途却又转向了亲情和回忆童年、善待老人、打击违法犯罪等几个元素,这些纷杂的元素混合在一起,并没有重点升华某一个主题,让影片从一个似乎要展开的爱情故事模糊地切入到了颂扬“家庭是避风港”的伦理层面。故事的发生地在贫富分化显著的上海,而影片也没能充分利用上海这座城市的地域特色,过于简单的插入赛博朋克元素也没有做过多的延伸,让整部影片叙事浮于表面,基本靠演员的表演撑起观影兴趣。综合而言,《交换人生》完成了春节观影“合家欢”的使命,但是影片的质量和立意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深海》

同样是动画片,但显然《深海》触及的超越儿童感知的迷幻探索也具有独特性。《深海》是由十月文化、彩条屋影业出品,田晓鹏执导的动画电影,影片于2023 年1 月22 日(大年初一)上映,是2023 年春节档唯一的成人动画电影。影片用绚烂的色彩与缥缈的风格,讲述了一个名叫参宿的小女孩,在一个意象化的旅程里弥合破碎内心的过程,同时也是一场自我救赎的心灵之旅。小女孩参宿在寻找母亲的线索之中,遇到了将她拉出人生至暗时刻的男生南河,二人在神秘的海底世界探索追寻,邂逅了一段独特的生命旅程。影片主题询唤了抑郁症患者与部分精神疾病患者,对讨好型人格与童年缺失等心理问题对个体的创伤展开了讨论,用隐晦的治愈方式勾起了许多观众对于母亲与家庭的情感思索,感人肺腑的同时让人产生独特的观影体验。

导演田晓鹏与幕后1478 位中国动画人创作了7 年,才得以让《深海》展现出中国动漫极佳的视听艺术效果。首先,画面上采用了中国特有的三维“粒子水墨动画”形式,将三维动画技术与中国水墨画风相结合,展现出绚烂的中国水墨画元素效果,艳丽又独具海洋气息的色彩使用以及3D 技术的加持,让观众体验到仿佛亲临海洋深处的真实感;其次,绝美的音效与音乐,调动、引导了观众的观影情绪。[4]

《深海》是一部在世界观想象与视效上极为优秀的作品,在反差感极强的现实与梦境的转化之中,让观众体验到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创作者尝试用耐心、缓慢的叙事大胆地将影片主题内核隐藏了大部分时长,最后才将谜底揭开。《深海》独特的气质也引发了观众之间的争议,有的声音认为影片剧情节奏缺乏统一,故事平淡没有出乎意外的情节,有的声音认为影片想映射抑郁症患者的内心世界,但是抑郁症患者群体之间也存在着诸多差别。总而言之,对于《深海》的争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观众对于该片的关注,也反映出影片自身存在的些许问题。但是不可否认,《深海》是带有作者气息的动画电影,与《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临》《姜子牙》等曾经创造优秀市场票房的动画所宣扬的惩恶扬善、家国情怀不同,它将故事主题放在了个体的内心与精神深处,突出了动画电影对于人类情感的人文关照。

难能可贵的是,《深海》虽然作为春节档电影,但它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合家欢电影,疫情带给电影市场的压力让这部影片不得不选择在竞争激烈春节档上映。《深海》抛开了传统春节档电影的喜剧外壳,真诚地讲述女孩参宿的内心世界,它深沉冷静,甚至平淡,它不逗人发笑,而是让人关照自己,治愈内心。其次《深海》没有依靠大IP 所带来的流量效应,而是依靠过硬的制作水准、前期良好的宣发、上映之后口口相传的口碑,成为2023 年春节档让人惊喜的票房黑马。

五、现实表现的体育题材探索

体育题材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由邓超、俞白眉导演,邓超、孙俪、许魏洲、段博文、蔡宜达、丁冠森、孙浠伦、阿如那等领衔主演。影片取材于20 世纪90 年代初国乒男队低谷时期的故事,面对内外质疑,主教练和教练组坚持大刀阔斧改革,不被看好的“男乒新五虎”发挥各自优势,终于在1995 年世乒赛上演精彩的绝地反击,重新夺得男团冠军奖杯斯韦思林杯。

故事以教练戴敏佳作为切入的视角和引线,穿起了整个国乒庞大的人物叶脉,每个人物的故事线都相对完整且巧妙,叙事上杜绝了脸谱化的刻板且富有创新。影片在环境氛围营造与运镜方面大胆创新,在戴敏佳回国前夕的段落,有几处致敬“教父”式黑帮片的运镜与配乐,在中国主旋律电影中显得尤为珍贵,放在中国主旋律片的成长历史看,这种创新意识的“觉醒”是《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的进步,也说明此类主旋律电影创作趋于成熟。

和任何以历史为题材、以传记片为主体表达形式的作品一样,《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也紧紧秉承着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但它却将一个观众已知结局的故事,以流畅的现代叙事、灵巧的人物刻画、合理的情节穿插丰满展现出来,起、承、转、合令人共情,精神内核也就自然令人信服。面对这样一个本身极具精神张力的题材,《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没有刻意煽情,而是有节制、不拔高,做到了主旋律影片难能可贵的去类型化与去刻板化。“中国乒乓的精神底色,有输赢,有热血和韧性,也有技术臻于极致实现的艺术感和美学,《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是否充满说服力地再现了这些,且留给观众辨析。”[5]

该片原定于农年兔年大年初一上映,却因故临时改档,后改为大年初三上映。也就是说,在春节档最宝贵的前两日,《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只能“围观”《满江红》《流浪地球2》《无名》等影片的上映并将票房“拱手让出”,而到了1 月25 日晚,仅仅上映两日的《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宣布撤档,从1 月26 日调整为小规模放映,延期至2 月17 日正式上映。截至25 日晚间,该片点映及预售总票房超过4200 万元。对于撤档原因,出品方在公告中表示:“因宣传发行团队在决策、筹备、推进工作中存在重大失误和严重不足,致使影片在春节档陷入特别被动的局面。”

虽然《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退出春节档,预备在2 月17 日重新上映,但这并不意味着竞争压力变小。据悉,《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届时会遇上港片《风再起时》、超级英雄电影《蚁人3》《雪豹2》等。而《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面对票房表现不佳选择撤档延期这件事,充分从侧面证明了2023 年春节档的影片整体实力强劲,《满江红》《流浪地球2》的票房领先地位难以撼动,也从另一方面鞭策着电影创作者应当注重影片质量,遵循内容为王的不变真理。

六、结语

经历了三年疫情带来的世界电影市场的失落,2022年的中国电影行业也的确落入相对的低谷时期。但中国电影市场急需要有新的动力、新的创作和新的市场景观,来使得中国电影重新焕发出自己的光彩。2023 年的春节档期兴旺的状况,让中国电影市场重新有了崛起的希望,多样性的创作和市场蓬勃的局势也许预示着2023年中国电影会有更好的发展景观,也期待越来越多不同风格的电影创作者们可以大胆创新,不畏市场的挑战与各种声音的讨论,坚持实践与创作,带给观众更多耳目一新的作品,让中国电影发展的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