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包头毯的传承与创新保护研究

2023-08-22张祺贻

艺苑 2023年2期

张祺贻 刘 薇

内蒙古地区生产和使用地毯历史久远,因其有一望无际的草原和无数的羊群,所以生产出来的羊毛弹性高、光泽性好,是上好的地毯用毛。蒙古人的生活习俗使得地毯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包头毯产于内蒙古中部,通常以蓝色为基调,自公元初年,西域的和田地毯通过丝绸之路输送到了中原。手工地毯的制造技术从西向东传播,中国北方大部分逐渐成为主要手工产业之一。包头毯种类丰富,历史悠久,织造技艺复杂,极具研究价值与美学价值。

一、包头毯基本概况

包头毯的品种十分丰富,除少数的寺院用毯外,大部分都散落民间,其按用途分类有地毯、挂毯、炕毯、坐垫、马垫等等。图案样式也很多,有八吉祥、博古纹、杂宝、暗八仙、四君子、鹤鹿同春、福禄寿等吉祥纹样,也有麒麟送子、八仙祝寿、踏雪寻梅等民间典故与传说典故图文,中国传统文化以图文形式在包头毯上得到充分的体现。

包头毯按种类可分为三蓝地毯、五彩地毯、彩花地毯、仿古地毯、汉宫地毯、天然色地毯等等。这些种类的产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包头最先生产的是三蓝地毯,最早只有深蓝、中蓝、浅蓝。之后加进了五彩的颜色,出现了五彩地毯,紧接着出现了彩花毯、仿古地毯、汉宫地毯和天然色地毯。

(一)三蓝地毯

包头最先生产的是三蓝地毯。西北仿古地毯出产于内蒙古包头、阿拉善,及甘肃、宁夏、陕西榆林一带,三蓝地毯是仿古地毯中的一个品类,也是包头地毯生产历时最久、产量最高的地毯样式。包头三蓝毯融入青花瓷的配色,以白色做底,采用深蓝、浅蓝、淡蓝组成,通常被称为“白三蓝毯”。包头还有一种“三蓝带彩”的地毯种类,中间加红色作为点缀。三蓝毯图案纹样多为博古纹、八宝纹、福禄寿等吉祥纹样。三蓝毯也有少量供于召庙,早期大多向民间出售,20 世纪70 年代后以国际市场为主。[1]261

(二)仿古地毯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内蒙古地区的包头和准格尔旗两个地区开始生产仿古地毯。包头仿古地毯是以优质羊毛为原料,在三蓝地毯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出来的。[1]263仿古地毯与三蓝地毯、彩花毯、汉宫地毯等品种工艺不同,厚度、道数和平洗的方式也不一样。仿古地毯的道数是100 道掸瓶,厚度是三分厚。汉宫地毯是二分厚,五彩地毯和三蓝地毯是五分厚。仿古地毯的毛需要很软,毛面成品的处理要像绸缎一样,太阳照到地毯上闪闪发光、晶莹剔透。仿古地毯的纹样和三蓝地毯是可以通用的,比如琴棋书画、摆瓶等等,仿古地毯整体呈现“古”的色泽和样子。

(三)彩花毯

五彩地毯属京式地毯延伸的一种,五彩地毯的构图借鉴了传统国画的构图特征,采用散点式构图,大面积的留白是这一品类地毯最大的特征。包头生产的三蓝毯和五彩毯都很厚,一般厚度都在10 毫米以上,由于当时制作工艺的限制,采用的毛线相对较粗,图案纹样受其影响,无法织造太过精细的图案。在构图上,一边是一个大朵的花,另一边是一朵小花,两朵带枝叶组成的,这种花基本上都是牡丹,有着“花开富贵”的吉祥寓意。

(四)汉宫地毯

汉宫地毯,是融合了其他包头地毯的一些特点创新出来的新地毯样式。汉宫地毯1978 年问世,20 世纪80年代初,包头地区开始大规模生产、外销汉宫地毯。在图案设计上,以汉朝皇室地毯为基础,图文细腻,具有古波斯风格。在制作上,要求十分精细,纬线道数达到100-180 根。[2]264包头汉宫地毯毯面较薄,每一块都不完全一样,但基本相同的是从外往里花纹是外小边、小边、大边、内小边、角云、大地、奎龙。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叫法,汉宫地毯道数、颜色多了以后,花纹必须做得特别细密,才能看着更加精美。

(五)天然色地毯

天然色地毯最大特点是用纯天然的羊毛、驼毛进行编织,采用其本身的色泽,不经过染色工艺,用不同颜色的毛进行不同比例配比混合纺制,再根据图案和所需要的颜色将其编织出来。这种颜色的运用与传统游牧民族的毡艺有着密切的联系,擀毡同样是运用天然羊毛进行制作,除工艺流程不同之外,毡艺中的图案纹样通常利用驼毛、鬃毛或不同品种颜色的羊毛进行勾勒擀制。[2]24

二、包头毯的历史变迁

(一)包头毯的产生

地毯在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中,是行囊中必不可少的。蒙古人无论贫富都用地毯,因偏爱天空颜色,内蒙古毯多以蓝色为主,有浅蓝、深蓝和白色组成的,产自内蒙中部地区的地毯通常称为“包头毯”。

包头地处华北平原,是渤海经济区与黄河上游资源富集区交汇处,南临黄河,东西接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阴山山脉横贯中部。[3]3新疆地区是我国地毯的发源地,中国手工地毯的编织技艺沿着古“丝绸之路”从西域向东传入内蒙古地区。[4]24蒙古人酷爱地毯,1219年成吉思汗在征战过程中征收了大量西辽和西夏一带的地毯带回家乡。元朝非常重视地毯织造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精品。传说17 世纪,一位老人来到了阿拉善草原,向当地人传授他从和田学来的技术,后来他的徒弟把所学到的制造技术向阿拉善以东的榆林、包头等地传授,慢慢地地毯在包头得到了发展。元朝时期,蒙古人进入中原,逐渐中原化,对游牧经济的依赖逐渐减少,由于统治者对毡毯十分喜爱,就在各处开始设置织染局,手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5]5到了明朝,阿勒坦汗这位统治者认识到了工匠的重要性,地毯产量逐渐增加,质量逐渐上升。从明末开始,“走西口”持续了两百多年,商人陆续从杀虎口和张家口进入绥远(现包头、呼和浩特等内蒙古中部地区),带来农耕文明的同时,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也让更多样的手工业在绥远扎根。清朝时期,包头的手工业迅速发展,乾隆年间成立了毡毯社,到了同治年间,包头绒毯制造技术出现,包头手工业就已经小有规模了,宁夏邢姓、唐姓两位织毯师傅来到包头,在东河区富三元巷开办毯业作坊。后来织毯作坊陆续增多,至光绪二年,包头成立毯业社,形成较为完整的手工业生产体系,生产的栽绒毯销售至平、津、甘、宁等地。[6]505

(二)包头毯的坎坷发展

民国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是包头毯发展最为曲折的一段时间。1923 年平绥铁路修建完成,包头到平津地区的交通得到改善,包头在西北地区商业集散地的作用大大提升,西北地区与平津地区的交往增多,促进了两地商业、手工业的发展,此时从事织毯的大小作坊工人达到数百人。[1]211925 年,皮毛类轻工业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商业进出口总值达到2000万元。然而,一场战争打破了这股向上发展的趋势,自1937 年日本侵略者占领包头,包头和西北各商路之间基本断绝,从事工商业的人数锐减,当局下令禁止纺织地毯,将当地的羊毛全部运往日本,包头的织毯业几近消亡。至1949 年前,包头手工业连日用品都需依赖外地,无数手艺人被迫转行以谋求生计,甚至流落街头,饥寒交迫。[1]9、262直到1949 年9 月,包头解放之后,地毯生产开始逐步恢复,并随着国家的重视和出口需求,地毯制造规模、工艺技术也得到飞跃式发展。

(三)包头毯的繁荣时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中国人口数庞大,地毯织造等轻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吸纳大量人力。所以在当时,轻工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1951 年6 月,在全国合作社第一次手工业生产工作会议上,确定了“把分散的手工业者逐步组织起来”的方针。[1]401954 年春天,由18 名手工业工人自筹资金建立了包头第一个地毯厂,主要生产牛羊毛毯、方格毯等。1956 年,地毯厂小组成员增加至87人,一大批个体织毯工人和毛棉纺工人加入生产组,后生产组又升级为毛棉合作社,第二年正式恢复了三蓝地毯的生产,承包了大批包头宾馆的订单。1958 年,合作社转变为包头市合作毛织厂,生产相对低档的仿古毯,开始主要面向出口,而后逐步生产彩花地毯、京式地毯;到了 1974年,包头市合作毛织厂改名为包头地毯厂,在原三蓝毯基础上做出改良而形成中档仿古毯,这一地毯的面市立即风靡中外,销往世界各地,被誉为“包头路”仿古地毯,此时织毯技术基本达到全面的成熟。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国内普遍消费不起高端地毯,地毯厂销售主要面向国外市场,出售至美国、英国、荷兰、意大利、瑞士等30 多个国家。在北京式、美术式、彩花式、素凸式和新疆地毯五类大品类之外,各地纷纷尝试创新,研制新图案品类的地毯,以迎合外贸市场。1978 年上半年,汉宫地毯在包头地毯厂正式生产,地毯薄而细密,毯面图案精美,极富波斯风格,这种符合国外生活方式、审美特点,并且能有保值作用的汉宫地毯迅速受到市场的欢迎。1981 年,该厂先后推出了具有蒙古民族风格的“蒙古路”地毯和按照敦煌壁画设计出来的盘金地毯。同年4 月,包头市第二地毯厂成功建立,当时厂名为“知青地毯厂”。1956 年至1986 年间,包头出口的包活汉宫地毯在内的各类地毯,共计19 万平方米。其中,汉宫地毯工艺水平要求较高,密度最大时为仿古地毯的两倍,在 1981 年被评为自治区优质产品;1986 年复查继续保持自治区优质产品称号,同时被评为包头市优质产品。之后随着织造技艺的提升,还推出精细度更高的艺术挂毯,配色更加丰富。[1]261-265

(四)包头毯的衰落年代

到了21 世纪,包头毯的生产从繁荣到逐渐衰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产品层出不穷,使得传统手工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手工地毯生产花费的时间长、效率低、成本高,属于高档产品,购买人群受限,在国际市场逐渐丧失了竞争力,随着机械化的大规模普及,许多地毯厂随之倒闭。现在,蒙古族地区极少部分人仍在坚持手工打结地毯编织,许多传承人开始申请非遗保护,以希望在政策保护的背景之下寻找新的出路;还有些地毯手艺人转向生产更为精美细致的定制化艺术挂毯,作为高端礼品。[2]22

三、包头毯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包头毯从发展至今,历史十分久远,从辉煌到落寞,中间经历了极具戏剧性的转变。包头毯的工艺技法十分复杂,因为是纯手工编织,再加上纹样极其精美,所以工艺技法复杂,耗费的人力物力庞大。包头毯的制作步骤大体分绘图、纺纱、染纱、编织等。每个步骤对于每个种类的地毯都有不同的制作细节。包头毯不管从地毯编织的材料选择上、编织的方式上、地毯道数的细密程度上,还是地毯图案的手稿设计上都要做到十分精准。正因为包头毯制作工艺的复杂程度,使得它不能大批量生产,又因其原材料珍贵,所以价格昂贵,难以保存,不好清洗,受众群体小。在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如何让包头毯“活”起来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

对于包头毯的传承与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建设地毯厂,把它写进地方历史中、放进博物馆里,而应该动态地对包头传统地毯进行传承。笔者走访了各大博物馆、图书馆,都没有包头毯相关文献资料,询问了一些当地的打工人和学生,大多数对包头毯毫无所知,甚至对其他地区地毯比如阿拉善地毯、榆林地毯都有所了解, 唯独对包头毯十分陌生。所以我们要做的是让更多的人去知道它、了解它,换一种方式让包头毯走进每家每户,这才是真正的传承与保护,结合这几点笔者总结了几条建议:

(一)加大政府保护力度

近年来,因包头毯的没落,许多地毯厂、工作室相继关门,传承人因没有经济来源选择另谋他业,政府对于包头毯的重视逐渐减弱。我们应该加大政府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打造包头传统地毯品牌文化,树立品牌标识,加大力度对包头毯进行宣传,为包头毯制作纪录片、电影或者海报等等。

(二)开展艺术教育

在包头毯辉煌时期,遍地都是地毯厂,十分繁荣。包头毯的制作技艺、图案寓意承载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应该让包头传统地毯走进校园、课堂、社区、老年大学这些地方中去。可以聘请优秀的地毯传承人或者织毯工匠为更多的人讲授包头传统地毯的绘制、织作工艺、图案设计,为学生开设美术实践课,让更多的人亲自感受地毯的魅力所在,既丰富了青少年美术知识,还有助于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学校还可以组织青少年观看包头毯的纪录片和视频,了解其历史和文化。将包头毯带进社区、敬老院和老年大学中,可以让人们参与其中,让有兴趣的退休职工和干部学习织毯工艺,就像扎染工艺一样,既丰富了课程,又传承了文化,也让感兴趣的人多学了一门手艺,同时激发了织毯传承人传承的动力,一举多得。

(三)发展旅游带动作用

内蒙古地区的草原文化发达,包头的草原沙漠,许多人都会慕名而来,可以把包头传统地毯也带入旅游发展中,比如在景区设立包头毯文化街区,设立包头手工地毯坊,匠人面对面传授技艺。或是在重要旅游景点设置专门的展示厅和销售点,如在每年的节日专场中设置民族文化展示区等,也可在特色餐饮场所展示,或者打造一条包头毯文化风景衔,集中展示和销售,将包头地毯打造成像牛肉干、奶茶等等一样的伴手礼。当然也需要生产者开发出更多更适合旅客携带购买的产品,比如坐垫、靠垫等面积较小的商品。

(四)发挥互联网优势

现在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网络,尤其在文化的推介与传递中,互联网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互联网+文化”是具有民族特色传统手工艺品推介的一个新思路。一方面要利用自媒体的力量如微博、微信等宣传包头毯的历史、织作技艺、文化传人等,让更多的人知道包头毯的历史与传承文化;另一方面,可以将包头毯进行包装,运用互联网的力量,进行线上出售,或者以直播带货的形式解决销售能力不足的情况。

四、结语

包头毯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展示了它几百年的辉煌成就,其承载着悠久的传统技艺和传统文化。包头毯手工织造技艺的保护与振兴是对于传统工艺文化的传承,让大众认识到其独特的文化价值,有助于提升手工技艺传承人的社会地位,树立文化自信,实现传统手工技艺的复兴与发展,这也是今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