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滩簧戏文化基因解析与传承研究
2023-08-22庄丹华
庄丹华
滩簧,是明清以来在长三角地区兴起的以方言说唱的滩簧腔系民间艺术,按照所流传区域划分有常锡滩簧、苏州滩簧、上海滩簧、宁波滩簧、余姚滩簧、湖州滩簧、杭州滩簧等,到清末民初逐渐嬗变为戏曲剧种,新中国成立前后这些滩簧戏分别被定名为锡剧、苏剧、沪剧、甬剧、姚剧、湖剧、杭剧等。滩簧戏起源于民间,多融合当地的民间传说和时事新闻等,与当地民风民俗和民众价值观密切相关,曾经深受当地民众的欢迎,在地域特色文化构成和文化生态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视作区域标志性文化。但从20 世纪末以来,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的不断推进,社会快速转型、民众审美观念变化、新兴娱乐样式层出不穷,滩簧戏各剧种普遍面临困境,市场萎缩,观众流失,甚至如杭剧等剧种曾经濒临灭绝。对此,滩簧戏各剧种纷纷想办法自救,地方政府也给予大力支持,到目前这些剧种都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给予保护,但情况仍旧不容乐观。面对新的时代新的观众,长三角滩簧戏需要做到既保持剧种的特色,又与时俱进,并能得到现代观众的认可,从而实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笔者运用基因理论,结合史料、文本和田野考察情况,分析滩簧戏构成要素、环境要素、艺术符号要素与精神要素,以及各种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滩簧戏发展规律,据此提出在新的时代环境中保护和传承滩簧戏的建议,以更好地实现滩簧戏的活态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一、基因理论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基因是生物体遗传的基本单位。《基因——生命的密码》一书指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 片段称为基因。”“环境和遗传的互相依赖,演绎着生命的繁衍、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生物体的生、长、衰、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它也是决定生命健康的内在因素。”[1]1可见环境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它和基因互相影响、互相依存。
滩簧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按照基因理论,和生物现象存在某些相似之处。滩簧戏不管如何发展变迁,始终离不开几个最基本的艺术符号,即方言、音乐唱腔、剧本和表演,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自身的精神特征,这些要素相当于带有遗传信息的DNA 片段,它们决定了滩簧戏的“基本构造和性能”,也就是决定了它的特色,使它能够保持基质的本真性。同时,环境是影响文化现象的重要元素,其他基因在环境的影响下,基因“信息”会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充,从而能够与时俱进,实现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按照沃森(Watson)和克里克(Crick)的观点,作为遗传物质的基因具备以下四个性质:“①基因必须能够储存和携带遗传信息。②基因必须准确地复制自己。③基因必须能够发生突变。④基因所储存的信息必须是巨量的。”[2]208因为基因能够储存携带遗传信息,并且准确复制自己,所以它能够保持生物体的基本特征。至于基因的突变,既有遗传过程中的正常变异,也可能因为环境或者遗传中的特殊状况而发生意料之外的变异。
就沃森和克里克的观点来对照,可以发现滩簧戏也具备这些性质,滩簧戏的艺术符号一方面不断复制自己,从而保持了滩簧戏各剧种的基本特性,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表现为相对恒定的状态;另一方面也会因为环境或遗传的影响,而出现缺陷或者发生突变,比如时代转型、社会转型、社会重大变故、新的文化思潮出现等,刺激文化基因的某些部分发生变化,甚至因此暴露出基因自身的缺陷而促成重大变革,从而完善自身,这使得滩簧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呈现为不断发展、变化的态势,但又因其恒定性而始终保持自身的基本面貌与特色。
二、滩簧戏的文化基因
根据现有的史料、文本、演出情况,结合滩簧戏各剧种的生存环境来分析,滩簧戏文化基因主要包括环境要素、艺术符号要素和精神要素,其中环境要素包括秀美的水乡风光、开放重商的社会氛围和“海派文化”都市;艺术符号要素包括方言、音乐唱腔、剧本和表演等;精神要素则表现为人民性、创新性和包容性。
(一)环境要素
1.秀美的水乡风光
滩簧戏各剧种主要流布地为常州、无锡、苏州、上海、湖州、杭州、余姚、宁波及周边地区,涵盖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物产丰富,植被多样,水乡风光秀美。在这样的环境里,人的行为趋向稳定、和缓,情感变得细腻、丰富。在这样的风光和情感氛围中,田歌、山歌、渔歌兴起,为农民、樵夫、渔民等所传唱,以作为劳作及休闲时自我消遣、提精神、解疲劳的娱乐活动,这些民歌哺育了滩簧戏各剧种,成为滩簧戏音乐的一大源头。
2.开放重商的社会氛围
长三角地区交通便利,常州、无锡、苏州、杭州、湖州、余姚、宁波等都位于大运河沿线以及太湖流域,上海是长江的出海口,便利的交通带动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带给了这些城市良好的发展机遇,明清以来这些城市都成为商贸重镇。由于这些地区商业兴盛,经济发达,民众多谋业商界,形成了人数众多的市民阶层,以及反映市民阶层喜好的市民文化,文化娱乐活动中追求刺激,重生活享受和感官刺激。重商的环境及由此带来的追求享受的世俗文化为戏曲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也由此决定了滩簧戏的审美品格。
3.“海派文化”都市
上海自19 世纪中叶开埠以来,以商兴市,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都市,发达的工商业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对财富的追求和谋生的需要,使各色人等纷纷向上海集聚,其中江浙人群尤为突出。移民身处异地思念家乡,这给以方言说唱的滩簧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在本地受到官府打击的常锡滩簧、苏州滩簧、宁波滩簧、余姚滩簧纷纷进入上海,加上上海本地的滩簧,一时滩簧班子云集,生意兴旺。“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渗透在上海社会的各个方面,对社会变化极其敏感的滩簧戏也不例外。
(二)艺术符号要素
1.方言
滩簧戏在本质上是一种方言艺术,它必须采用方言的韵脚,用方言来说唱,地域特色鲜明。滩簧戏各剧种注重运用民众本色口语,用当地人自己的乡土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心声,引起当地观众的强烈共鸣。滩簧剧种的特色与魅力离不开方言。滩簧戏各剧种用的都是当地的方言土语、俚语俗语,语言生动准确,乡土气息非常浓郁。滩簧戏各剧种以字行腔,唱腔与方言音韵、人物情感联系密切,剧种特色鲜明。虽然各剧种同属滩簧戏系统,但由于所用方言的不同,尤其是“吴侬软语”的苏州话和“石骨铁硬”的宁波话差异很大,造就了不同的念白与唱腔风格,而使各剧种能够清晰区别。
2.音乐唱腔
滩簧剧种的音乐是它区别于其他剧种的主要标志,也是剧种发展的重要标志,相对规范的音乐唱腔铸就了剧种的基本特色。根据《滩簧考论》考证,所有滩簧是同源的,传统曲调的曲体结构都是“起-平-落”格式。[3]31这使得滩簧戏与其他类别剧种相区别。同时,滩簧戏各剧种又有各自常用的基本曲调,如锡剧常用的簧调、大陆调、玲玲调,苏剧常用的太平调、弦索调,湖剧常用的本滩调,甬剧常用的新老基本调等,杭剧常用的宣卷调,姚剧的平四、紧板,等等,加上各剧种又多借用当地的民歌小调以增加韵味,还有其他在使用的曲牌曲调的互相联缀、转接等,上述种种使得每个滩簧剧种又具有各自的风格与特色,与其他滩簧剧种相区别。
3.剧本
剧本是戏曲的重要载体,剧本常见的题材类别和创作方式也反映出剧种的特色。传统滩簧戏剧本的主要特色表现为剧目的普适性和内容的娱乐性。滩簧戏之所以能在各地形成并在上海迅速发展,其重要原因是剧目内容适应了城市小市民的社会心理,具有普适性,能够为他们所广泛接受,小市民的种种特点都在剧目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反映。因此,滩簧戏擅长反映社会现实,能够将地域风情、个人情感、社会现象融为一体,反映大时代中小人物的命运与追求,反映世俗风情、爱情婚姻家庭事业,展现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4.表演
滩簧戏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受文明戏影响比较大,新中国成立后又受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理论的影响,这使得它的表演风格趋向生活化。滩簧剧种大都形成“半生活半程式化”的表演风格,在沪剧、甬剧、姚剧中尤为明显,它们采用话剧表演方式,又结合传统戏曲表演手段,也被称为“话剧加唱”。在现实主义创作理论的指导下,滩簧戏的表演注重真实、自然、细腻,同时又不失戏曲的适度夸张和幽默,擅长演现代戏、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由于滩簧戏各剧种的形成有差异,所以在具体表现上有些区别,如苏剧是由南词、昆曲、花鼓滩簧合流衍变而成的,它的戏曲声腔比较成熟,表演较沪剧、锡剧、姚剧等更为优雅精致细腻;姚剧成长于乡间,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表演质朴自然,等等。在表演上,滩簧各剧种各具特色,虽然互有借鉴但并不雷同。
(三)精神要素
1.人民性
滩簧剧种是始终和人民生活密切关联的剧种,它努力反映现实生活,具有通俗化与大众化的特点。无论是传统戏还是现代戏,滩簧剧种都重视展现地域民俗风情,在反映生活时善于选取与当地特点相结合的形式,抒写地方时事新闻、传说故事,充满浓郁的地方特色。滩簧戏源于民间,彰显了当地民众的精神风貌,是地域文化的根脉之一。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为滩簧剧种的发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回顾滩簧剧种发展的历史脉络,会发现它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体现了地域文化的内核。
2.创新性
戏曲是群体智慧的结晶,历经长期的传承、改革、创新,成为一门舞台艺术。滩簧戏能够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离不开艺人们自我革新的勇气和敢于创新的精神。作为地域文化的结晶,滩簧剧种不仅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和强烈的人文精神,而且具有紧贴时代、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良好传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起起落落的发展过程中,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它们总能找到自己的突破点,在形式和内涵上双双提升,从而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3.包容性
锡剧、苏剧、甬剧、姚剧的发展经历了从发源地到上海,到两地同时发展,再到回到原籍一枝独秀的空间变换,经受了多种文化的熏陶。湖剧、杭剧虽然未直接进入上海,但相邻的地理位置也使其受到了海派文化的熏陶。开放重商的社会氛围加上海派文化的熏陶,使得滩簧剧种也具有了“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胸襟气魄,剧种包容性很强。
(四)滩簧戏文化基因解析
1.滩簧戏文化基因的复制与恒定
虽然有环境的影响,但是滩簧戏的艺术符号始终保持着一些约定俗成的规范,并在创作中不断复制,在发展过程中虽然会有微小的改变,但不影响剧种的基本特征,滩簧戏也由此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风格与特征。其中方言可谓滩簧戏各剧种最明显的文化标识,滩簧戏语言的乡土气息一以贯之。滩簧戏中多“小娘子后花园诉私情”一类的情感戏,如《双推磨》《拔兰花》《庵堂相会》《珍珠塔》等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的作品在滩簧戏各剧种中互相移植,深受民众欢迎。此外,就音乐唱腔而言,滩簧戏始终遵循“起-平-落”的曲体结构,音乐中始终带有浓郁的民歌元素。如锡剧虽以簧调为基本调,但早期无论是说唱形式还是演出小戏,都会同时辅以山歌小调;甬剧的基本调就源自农村田头山歌。就表演而言,滩簧戏也始终秉承戏曲表演的谐谑与文明戏的现实主义风格相融合的特征等。
2.滩簧戏文化基因的突变与完善
环境的突变往往带来艺术符号的嬗变,而滩簧戏精神中的人民性、创新性与包容性又往往会推动这一转变的顺利完成,这些突变尤其发生在空间转移和时代转型的时候。
空间的转移除了地理位置的变化,还意味着要面对新的文化环境和具有新的思想理念的观众群体,民间艺术只有迅速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才能获得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比如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各路滩簧纷纷涌入上海,面对都市观众新的审美需求和艺术欣赏能力、欣赏品味,以及其他剧种和西方艺术样式的冲击,积极应对,几十年间,滩簧戏从剧目内容到艺术表现形式都发生极大的变化,从曲艺快速成长为艺术样式完备的戏曲。
时代的转型势必带来社会的变革和文化思潮的变化,进而带动各文艺样式的变革。比如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在中央“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大方针下,滩簧各剧种纷纷梳理旧剧目、创排新剧目,并不断向其他剧种学习,涌现出大量精品剧目,也极大地提升了剧种的影响力。锡剧《珍珠塔》《庵堂相会》经改编完善成为经典,沪剧以《罗汉钱》唱响中南海,等等。
滩簧戏的发展与文化基因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其中艺术符号要素中的方言、音乐唱腔、剧本、表演等相对稳定,相当于染色体,虽然不断被充实完善,但还是一直保持着它的本质,保证了非遗的本真性;精神要素与艺术符号要素相辅相成,它们在漫长的动态发展过程中逐渐约定俗成,演变成剧种的个性与特色;环境要素通过影响艺术符号要素和精神要素而发生作用,面对时代和社会的变迁,滩簧戏在刺激中发现自身不足,灵活应变不断完善,终于嬗变成为戏曲艺术;在三者的共同作用下,成就了滩簧戏各剧种今天的样态,也使它未来能够继续按照这个规律向前发展。
三、滩簧戏文化基因的保护与传承
当下,滩簧戏各剧种的生存和发展普遍面临困境,虽然相关地域政府部门都采取了扶持政策,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其颓势,但是各滩簧剧种仍面临着生存危机。面对现状,需要非遗的传承主体演艺团体和保护主体政府相关部门、媒体、民众等合力,遵循滩簧戏发展演变规律,保护核心文化要素,在保持非遗本真性的基础上,发扬创新和包容精神,共同寻求在新的时代环境里的生存方式和发展空间,让非遗融入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保护滩簧戏的生存环境,实施区域整体性保护
滩簧剧种的困境源于社会发展转型带来的民众审美观念的变化、娱乐样式的丰富、新媒体的冲击、方言的弱化、民间风俗习惯的变迁等,因此,保护滩簧戏不仅仅在于剧种本身的提升,还需要政府部门和民间合力,对滩簧戏流布区域实行全域性生态保护,让滩簧戏融入当地文化产业链、融入民众生活,营造适合戏曲生存的环境。因此,我们可以对滩簧戏实施区域整体性保护,对锡剧、沪剧等流布范围较广的剧种设立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对湖剧、杭剧等影响范围相对较小的剧种可以设立非遗保护街区,让滩簧剧种与所处环境充分融合,让它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得到恢复发展。
可以以滩簧剧种所在城镇为保护范围,以剧种文化为主题,对它进行区域整体性保护,包括建设剧种博物馆、非遗综合馆、传承体验基地、相关非遗展馆,将戏曲元素融入非遗主题景区景点、非遗主题民宿、非遗主题酒店和城市建设中,共同打造浓厚的滩簧戏文化传承氛围。同时,进一步加强消费生态培育,开发旅游演艺市场;将普及滩簧戏知识列入当地国民教育体系,让戏曲进校园、学生进剧场,以及送戏下农村、进单位,等等,双向互动推动滩簧戏的发展普及。
比如无锡出台《锡剧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 年)》,有针对性地规划建设锡剧艺术中心和锡剧特色小剧场,引进紧缺人才,尝试通过“锡剧+”的方式来推动锡剧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把无锡建设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最具特色的“锡剧第一城” ; 同时, 该计划又与无锡市“术拾珍·美好空间珍珠链”计划和“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相结合,将锡剧艺术元素有机融入城市建设、城市更新、城市家具中,打造美好生活空间,整体提升锡剧文化氛围。另外,还通过引导各市(县)区在具备条件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景区街区、商业综合体设置锡剧演出展示场所,鼓励党政机关、学校、国有企业单位的相关场地设施免费提供给锡剧艺术表演团体开展公益性演出,让锡剧文化基因渗透到城市各个角落;鼓励剧团推出优秀剧本演出的小剧场版、驻场版、巡演版和园林版等,以适应不同演出环境。[4]上述种种举措为锡剧的保护、传承与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遵循滩簧戏发展规律,丰富创作题材和艺术表现手段
新的时代对文艺提出了新的要求,滩簧戏需要遵循文化基因演变规律,与时俱进,丰富艺术符号要素和精神要素,融入地方文化资源,提炼时代精神,丰富创作题材和艺术表现手段,以满足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实现滩簧戏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发展。
1.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凸显地域风土人情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常州、无锡、苏州、上海、湖州、杭州、余姚、宁波等城市都是商业重镇,市面繁荣,百业兴盛,手工业发达,民间习俗也很丰富,为擅长展示“民俗风情画卷”的滩簧戏提供了良好的滋养。同时,长三角地区还是吴越文化的发祥地和流布地,文化底蕴极其深厚,常州、无锡、苏州、上海、湖州、杭州、余姚、宁波等城市也都是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不乏文化名人、富商大贾、能工巧匠,这为滩簧戏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如锡剧《锡商》《惠山泥人》《紫砂梦》、甬剧《典妻》、姚剧《王阳明》、苏剧《国鼎魂》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其中既有“敢创人先、坚韧刚毅、崇德厚生、实业报国”的锡商精神的呈现,也有匠人情怀和精湛技艺的展现,对典妻之类封建陋习的揭露与批判,以及对为守国宝矢志不移的家国情怀的讴歌,等等,所选取题材、呈现画面和思想内涵无不具有浓厚的江南文化气息与人文情怀。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文化自信的背景下,通过滩簧戏来传承弘扬地域优秀文化遗产,既可以让传统资源得到合理的转化利用,也使滩簧戏本身得到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2.提炼时代精神,编演当代精品剧目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不同的时代环境影响着这个时代民众的价值观、审美观和精神面貌,戏曲的发展必须跟上观众的要求。滩簧剧种擅演现代戏,创作题材与表演贴近时代、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这是滩簧剧种与其他戏曲剧种相比较的特色与优势所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锡剧、沪剧、甬剧等滩簧剧种都曾经配合形势编演了不少风靡全国的现代戏,如锡剧《白毛女》《太湖女儿》《红色的种子》 、沪剧《罗汉钱》《芦荡火种》《星星之火》 、甬剧《亮眼哥》《两兄弟》《姜喜喜》 、姚剧《半夜鸡叫》,等等。近些年来,甬剧《宁波大哥》、姚剧《传孙楼》、沪剧《敦煌女儿》等剧作既弘扬社会正能量,又不失滩簧剧种特色,都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因此,在当下可以充分发挥滩簧戏这一优势,挖掘时代精神,体现主流意识形态,反映当下审美理念,创演当代精品剧目,让作品既叫好又叫座。
3.丰富艺术表现手段
在保持艺术符号的本真性的同时,滩簧戏也可以与时俱进,根据当代观众的要求和审美习惯不断丰富艺术表现手段,完善表演方式,提升舞美设计,增加地方曲调,通过发展来保护与传承地方戏曲。比如,甬剧《典妻》的唱腔设计中适当引入兄弟剧种的板式,与甬剧原先的板式和曲调相融合,形成新的板式结构,丰富了甬剧唱腔的表现力。《典妻》中部分表演动作舞蹈化,解决了传统表演中形体动作不够丰富的问题,提升了甬剧综合表演艺术。沪剧《敦煌女儿》运用电脑、灯光来设置舞台美术,结合简约的美学理念通过多媒体手段营造出空灵优美的意境,舞台布景随剧情发展需要而变化,既烘托了剧情,又给予观众强烈的视觉震撼,极大地增强了艺术表达效果。这些做法都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这两个剧目经过精心打造也都成为滩簧戏中的经典之作。
(三)文旅融合,加强滩簧戏文化基因的活化利用
面对国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非遗、文旅融合的政策利好,文旅单位、非遗保护部门和演艺团体可以针对广大受众尤其是年轻群体的需求,发扬滩簧戏固有的创新精神和包容精神,进一步提炼滩簧戏的艺术符号,让其融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将滩簧戏活化利用与文物利用、旅游开发等相结合,实现叠加效应,让滩簧戏与文旅产业在双向奔赴中实现共赢。
1.与文物资源融合营造演艺空间,推出多元化戏曲产品
常州、无锡、苏州、上海、湖州、杭州、余姚、宁波等城市都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大量作为文保单位的传统建筑,环境清幽,建筑精美,适合作为戏曲展示场地,因此,可以“非遗+文物”的方式融合营造滩簧剧种演艺空间,将戏曲沉浸式演出、教育实践、文化沙龙、视觉展览、沉浸体验等融于一体,开发多种戏曲产品,并可打造“国风网红打卡地”,为影视节目、品牌活动拍摄提供取景地,此举同时也有利于凸显戏曲元素,进一步扩大传统戏曲及运营团队的影响力。
2.滩簧基因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开辟传播发展新模式
促进滩簧戏的跨界融合,让文旅产业成为滩簧戏传播的广阔平台。通过非遗旅游研学线路研发、非遗文创产品转化、非遗旅游产品开发等形式,聚焦文旅产品融入滩簧基因,推动滩簧戏与文旅产业的协同发展,让滩簧戏融入现代生活。比如通过解析滩簧剧种所在城市的文化内涵,串联相关文化景观,将滩簧戏博物馆、体验基地与标志性景点等串联成线,同时开发滩簧戏欣赏、体验、研究等多种课程,动静结合,打造滩簧戏主题研学游品牌。通过不同角度不断激发滩簧戏文化传承活力,真正达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传承发展效果。
运用现代科技拓宽滩簧戏传播途径,探索滩簧戏数字化传播方式。比如在滩簧戏展示场馆建设中,采用数字化方式,并突出交互式体验,让戏曲展示更加活态。将现代科技融入滩簧戏展示场馆打造中,如利用多媒体投影和点触互动的方式打造“滩簧戏数字长卷”,利用镜面空间和全息投影方式打造“全息幻戏空间”,利用A R技术打造“非遗探索系统”,等等。在全面展示滩簧戏文化的基础上,融入年轻群体更易接受的时代元素,构建滩簧戏文化数字化传播新平台,既为旅游产业赋能,也有利于滩簧戏传播范围和影响力的拓展。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5]在当下推崇国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环境中,在保持滩簧戏基质本真性和遵循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对它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实施区域整体性保护的同时,通过地域文化的挖掘与融入、时代精神的提炼与渗透、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开发,以及对现代科技的融合利用,实现对滩簧剧种的活化保护和发展传承,让它们真正活在当下,并获得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