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探讨
2023-08-21岳淑文
岳淑文
摘要:山东省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的红色精神,是山东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充分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对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地方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乡村振兴战略出发,以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为例,对其本土现有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于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拓展丰富聊城市莘县的红色文化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全县乡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红色文化资源;莘县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00-0157-03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F592;G122文章标识码:A
聊城市莘县位于山东省西部、聊城市西南部,不仅是革命老区,还是山东省委的恢复地,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地区。从抗日民族英雄马本斋到援疆楷模孔繁森,从抗日战争时期的苏村、耿楼保卫战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刘邓大军渡黄河,红色永远是莘县的本色。充分运用好莘县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对莘县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推进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1聊城市莘县红色文化资源概况
1.1聊城市莘县物质样态的红色文化资源
聊城市莘县是革命老区,是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是山东红色文化第一县,有“钢铁濮范观,平原小延安”之称,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根据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告,莘县界内入选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的有两处:一处为2021年12月10日公布的莘县大张家镇红庙村,这曾是中共领导的最大革命根据地———冀鲁豫边区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冀鲁豫分局(平原分局)就坐落于此;另一处为2023年2月15日公布的莘县大王寨镇杨庄村,它是鲁西北红色文化资源相对集中的一个地方。抗日战争时期,杨庄村就是著名的“抗日模范村”,素有“边区小延安”之美称。
据历史记载,朱德、刘少奇、邓小平等革命家曾在聊城市莘县留下工作和战斗的足迹,该县不仅是鲁西党性教育基地,还是山东省委恢复地。在莘县界内设有一条贯穿全县南北的“平原红色文化长廊”,其中涵盖的物质样态的红色文化资源有:地处古云镇的鲁西第一党支部纪念馆、地处柿子园十王庙的冀鲁豫军区旧址暨朱德旧居、地处樱桃园镇的刘伯承旧居暨冀鲁豫边区高干会旧址,地处张鲁镇的马本斋烈士陵园等。
1.2聊城市莘县精神样态的红色文化资源
精神样态的红色文化资源,指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渐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道德素质等在红色文化资源中所体现的红色精神。
土地革命时期,黎玉(时任中共河北省委代表兼中共直南、直鲁豫特委书记)组织号召莘县徐庄村百姓武装抢粮打击地主阶级,又组织发展党的外围组织———穷人救国会,使赵建民(时任山东党组织临时负责人)找到组织,有了重建中共山东省委之举。抗日战争时期,革命先烈在莘县进行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战斗,如耿楼保卫战等。解放战争时期,莘县又是刘邓大军渡黄河的可靠后方、前进基地,边区人民积极做好后方保障工作,促进解放战争的顺利推进。由此可见,勇敢坚定、艰苦奋斗、不胜不休、团结一致等革命精神自始都在莘县这片土壤中扎根成长,无数先烈前辈在莘县这片土地上抛头颅、撒热血,其事迹值得后代铭记,其精神值得后代传承。
2莘县红色文化资源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意义
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红色文化资源发挥着独有的价值,对社会建设、经济发展、思政教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2.1有助于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
优秀文化的薪火相传,不仅需要加深对其涵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的保护和创新实践,也需要重视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基础设施建设,让文化落地生根,有所依托,推动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在莘县这片红色土壤中,历经革命战争的洗礼,留存下了许多具有时代印记和地域特色的纪念建筑、纪念物品,这是莘县人民尤其是土生土长的老莘县人一辈辈走过来的见证。充分挖掘莘县各乡镇、村庄的红色文化资源,如莘县祖籍革命伟人和烈士革命事迹纪念馆等可供村民参观红色基地,这不仅丰富了各乡村的文化基础设施,更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村民的思想道德素养,有助于塑造文明乡风。
2.2有助于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乡村文化产业和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充分挖掘并传承创新该资源,对乡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作为革命老区的莘县,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文化和经济之间有内在联系并相互影响,在红色文化资源及其丰富的莘县,红色文化资源的充分运用会成为其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运用莘县各乡镇村庄的红色文化资源,如红色文化鲁西第一党支部纪念馆等,创造具有莘县特色的文旅模式,形成旅游文化中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地域性特色标志,能放大红色文化旅游的综合效益,促进乡村经济向好发展。
2.3有助于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只有具备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发扬下来。莘县这片红色沃土中,流传着许多百姓们都熟知的红色故事,如《莘县“世隆完小”校名背后抗日县长吕世隆的革命故事》《段君毅倾囊为革命》等,它们让百姓听到了发生在莘县这片红色热土上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感受到了辈辈莘县人民英勇抗争的毅力决心,具有极强的育人价值,也让百姓感受到了红色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对本土红色文化的认同感,激励着莘县百姓继续弘扬本土红色文化,并在乡村振兴实践中不断提高本土红色文化自信。
3莘县红色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实践存在的不足
3.1红色文化资源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结合度较低
一是红色文化资源与乡村振兴融入度不够。红色文化的保护利用,其责任主体主要是政府文化部门,而乡村振兴责任主体在乡镇政府,因此,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中,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分工不明确,权责不一致,且缺乏统筹规划,导致红色文化开发利用与乡村振兴融入度不够。二是开发利用深度不够,缺乏精品示范带动。莘县的红色资源多以革命活动遗址、纪念碑、纪念馆等传统平面的、静态的展览陈列为主,没有与该类资源所在地自然风光或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部分红色旅游景点参与性活动较少,缺体验式感受,难以让游客融入其中;开发中缺乏红色旅游的经营理念和红色文化品牌意识,没有形成精品游覽路线,从而降低了本地红色文化的影响力。
3.2红色文化资源整合不足
莘县的红色文化资源是比较丰富的,但就现有开发并投入使用的资源来看,具体的开发程度和综合效益与起初规划成效有所差距。一是莘县下辖四个街道、二十个镇,各乡镇的红色文化资源分布不集中,各资源之间距离较远,碎片化、区域化明显。比如,位于莘县张鲁镇的马本斋烈士陵园与位于莘县大王寨镇杨庄村的冀南区党委旧址相距43km,两个旅游地之间驱车还需要将近一个多小时,使得游客耗费在路途上的时间大大减少了参观的时间,很难保证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了解程度。二是莘县部分地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仅停留在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层面上,缺乏对资源背后蕴涵历史与精神的深入挖掘,出现红色文化资源同质化的问题,对乡村文旅产业发展造成阻碍。
3.3红色文化资源宣传方式单一
“互联网+”时代、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红色文化资源本应通过有力宣传被大众所熟知,但在莘县这样一个小县城,部分农村干部为了应付上级考察,刻意宣传红色文化,比如在村内拉条幅、展览板张贴红色故事等,停留在较为传统的文字宣传、实物宣传等形式上,流于表面,缺乏对红色文化的深入挖掘和有效重组,对村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影响了红色文化资源特有的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间接地影响到村民对本地红色文化的认同感。此外,对于部分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的红色文化资源,仅仅依靠传统的电视广告、报纸宣传等方式进行宣传,会因为受众面窄而面临资源消失的问题。
3.4乡村振兴专业人才短缺
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将红色文化资源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由最初的价值引领、道德建设和行为约束延伸至乡村治理的各个领域,就需要专业的、熟知红色文化资源的人才队伍出谋划策[1]。但是,随着城镇化迅速发展,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就莘县来说,许多农村地区取得了高学历的年轻人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和资源,选择去大城市发展,留守在农村的大都是孩童和老人,缺乏新鲜血液的流入,缺乏开发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想法。而要想借助农村红色文旅产业带动莘县的乡村振兴,必须要有健全的农村红色文化体系,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不可或缺的。
4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于乡村振兴实践的策略
4.1发挥县政府主导作用,使红色文化资源为乡村振兴赋能
乡村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要充分发挥县政府的主导作用,用活红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振兴[2]。一是借助红色文化资源,推出形式多样的“红色+旅游”产品,开发丰富的红色旅游线路,带动周边乡村经济发展。二是推出以山东省委重建纪念馆、莘县革命历史陈列馆(暨苏村阻击战纪念馆)、冀南区党委旧址为主要景点,弘扬红色革命精神为主题的“永不消逝的红色记忆”线路,提升红色文化影响力。三是在传统红色线路的基础上,开发“红色+康养”“红色+美食”“红色+乡村”等多条内容丰富的旅游线路,在传承红色精神的同时,探寻莘县乡村红色文化和旅游的新魅力,使红色文化资源为乡村振兴赋能。
4.2加强资源整合,打造具有莘县特色的文化品牌
充分了解县城、乡村红色文化资源的情况并加以整合,持续深挖其蕴含的深刻涵义。一是基于各乡镇现有的红色文化景点,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把红色文化资源的参观功能、学习功能、教育功能融合一体。在持续深挖红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开发一系列如文具、纪念章、图书、玩偶等周边文创产品,激发当地村民尤其是年轻人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二是把红色文化资源与乡土民情结合起来,打造莘县红色文化长廊,打造独具莘县特色的文化品牌。三是定期开展村民喜闻乐见的红色文化主题活动,丰富文化形式,潜移默化中强化村民对乡村红色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4.3创新乡村文化宣传手段,激发乡村振兴文化动力
红色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离不开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有力宣传。乡村红色文化只有得到广泛宣传,才能被大众所熟知,从而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价值,创造更好的文化消费,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3]。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创新红色文化宣传方式,促进乡村文化发展,不断激发乡村振兴的文化动力。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手段,建设红色乡村文化网站,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网上虚拟展览馆等多元渠道的宣传渠道,把乡村红色文化送到每个村民心里。除此之外,还可以把乡村红色故事制成音频、视频以故事或者小说作品的形式链接到相关网站、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让更多人去观看、评论、转发,让人人成为红色文化的宣传者,在当地形成良好的宣传氛围。
4.4培养红色专业化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库
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的精神要想更好地传播出来,发挥出它自身特有的经济效益和育人功能,必然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努力[4]。对此,一是要根植于莘县这一地域,在加强落实国家对乡村人才的扶持政策的基础上,根据莘县具体的情况量身制定人才政策。加快实施“人才兴莘”战略,积极落实符合条件的红色专业人才的住所安排、税费减免等政策,吸引更多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回归家乡、奉献家乡,加入到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队伍中,推动莘县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二是政府要充分利用当地高校人才资源,加强与聊城大学的合作,积极培养、引进各类专业化人才投入到乡村红色文化体系建设中,为推进莘县红色文化开发利用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继而带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三是借鉴其它地区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带动乡村振兴实施的优秀案例,组织专门人才外出交流学习,并且推动外部优秀人才流向农村,完善乡村建设。
5结束语
红色文化精神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综合价值和时代意义。国家和政策对红色文化资源逐渐重视,各地都展开了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积极探索[5]。在此背景下,通过文章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对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起到有效的作用,期望通过对莘县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探讨推动社会各界对该地区资源的关注,使莘县红色资源得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
参考文献:
[1]董治菁.乡村振兴视角下红色文化建设研究———以保山金鸡革命老区为例[J].农场经济管理,2022(07):60-64.
[2]文德波,罗荣.乡村振兴背景下红色文化资源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现状及其思考———以四川省巴中市为例[J].老区建设,2022(03):19-24.
[3]孙艳.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路径探析[J].公关世界,2022(09):46-48.
[4]文德波,罗荣.乡村振兴背景下红色文化资源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现状及其思考———以四川省巴中市为例[J].老区建设,2022(03):19-24.
[5]朱静宜.红色资源推动乡村振兴的實践与探索[J].新农村,2021(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