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上门服务对早产儿居家护理及预后的影响

2023-08-21边改维孙璐谈永芳

海南医学 2023年15期
关键词:早产儿服务统计学

边改维,孙璐,谈永芳

1.西安大兴医院新生儿科,陕西 西安 710016;2.陕西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特需病房,陕西 西安 712099;3.西安大兴医院产科,陕西 西安 710016

早产儿由于身体发育不完全,口腔的吸吮能力及吞咽功能差,容易发生呛咳;此外早产儿的胃分泌消化酶水平低下,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差,因此需要专业的护理干预措施[1-2]。早产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大、肌肉活动少,对病菌的抵抗力弱,传统的居家护理模式难以及时有效地解决护理中面临的难题[3]。互联网+服务通过“线上预约、线下服务”的方式让患者享受到安全便捷的居家护理服务,逐渐向完善化方向发展,从诊前到诊后,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在线上下单就可以预约上门服务,让更多有需求的人群在家就可以享受到专业、安全又贴心的护理服务[4]。本研究旨在探讨互联网+上门服务对早产儿居家护理及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7 月至2019 年7 月西安大兴医院新生儿科接诊的早产儿98 例进行研究。纳入标准:(1)所有早产儿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5]的临床诊断标准:出生胎龄在28~32周,头部围度<33 cm,出生体质量<2 500 g;(2)早产儿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2)哮喘、呼吸道感染;(3)先天性疾病;(4)脑瘫、脑膜炎。按随机数表法将早产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 例,两组早产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批准后实施。

表1 两组早产儿的一般资料比较[,例(%)]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of premature infa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表1 两组早产儿的一般资料比较[,例(%)]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of premature infa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组别例数性别生产方式(例)胎龄(周)出生体质量(g)观察组对照组χ2/t值P值49 49男性25(51.02)23(46.94)女性24(48.98)26(53.06)0.163 0.686顺产18(36.73)20(40.82)剖腹产31(63.27)29(59.18)0.172 0.043 30.15±1.12 30.17±1.10 0.090 0.929 1 285.47±220.35 1 290.24±218.69 0.108 0.91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早产儿给予常规居家护理。主要内容:(1)注意保温,因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皮下脂肪少,容易出现低体温现象,室内温度设置在24℃~26℃,空气湿度在50%~60%;(2)喂养方面,以母乳或母乳库奶喂养为宜,每天8~9 次,胎龄越小,每次量越少,喂奶间隔时间越短;(3)因早产儿免疫力低,其所接触的物品定期消毒;(4)每周喂养维生素A和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预防佝偻病。

1.2.2 观察组 该组早产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互联网+上门服务。(1)实行互联网签约:早产儿家属在我院儿科门诊部在医生的指导下关注我院微信公众号系统,并讲解公众号的操作流程,如挂号、病情询问、用药方案、支付费用等,医护人员可通过该系统的信息对每位早产儿的具体情况做详细的了解;(2)服务流程:①线上服务,患者线上预约挂号,护士在预约时间内为患者提供线上问诊服务。②上门服务,早产儿家属预约~平台审核~护士接单~护士上门服务~医疗垃圾处理~服务评价;(3)线下上门服务,确定母乳喂养评估指导、早产儿身体护理(沐浴、抚触、体位)、早产儿喂养、黄疸和生长发育指标的检测等6项护理服务,由营养科、儿科的护士进行实施。两组早产儿的干预时间均为1个月。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1)营养指标:在干预前、干预2个月后两组早产儿分别抽取5 mL静脉血,采用离心机分离血清后放于冷冻箱静置待检,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对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的水平进行检测。(2)生长发育情况:两组早产儿在干预前、干预2个月后对身长、头围、体质量的数据进行统计。(3)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干预前、干预后2个月评价,主要评定内容包括5个部分。①检查患儿的行为能力6个项目;②检查被动肌张力4个项目,受检的新生儿应处在清醒的状态下,以免出现错误的检查结果;③检查主动肌张力4个项目;④原始反射的检查,包括自动踏步、拥抱反射和吸吮反射共3个项目;⑤一般反应的检查,包括觉醒度、哭声和活动度共3 个项目;5 个部分共20 个项目,每项评分为0~2 分,NBNA总分为40分,分值越高表示越好[6]。(4)并发症:记录护理干预期间两组早产儿所发生的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早产儿干预前后的营养指标比较 两组早产儿干预后的血ALB、PA、TRF 水平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早产儿干预前后的营养指标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nutritional indexes of premature infant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 两组早产儿干预前后的营养指标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nutritional indexes of premature infant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Note: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same group before intervention,aP<0.05.

组别例数TRF(g/L)ALB(g/L)TRF(g/L)观察组对照组t 值P值49 49干预前25.73±7.14 23.21±7.06 1.773 0.079干预后43.16±2.39a 37.33±2.14a 12.811 0.001干预前247.72±15.03 246.35±15.34 0.451 0.653干预后295.48±18.62a 281.63±18.40a 3.737 0.001干预前1.64±0.38 1.66±0.36 0.270 0.788干预后1.97±0.52a 1.70±0.31a 3.121 0.002

2.2 两组早产儿干预前后的生长发育情况比较 两组早产儿干预后的身长、头围、体质量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早产儿干预前后的生长发育情况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premature infant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表3 两组早产儿干预前后的生长发育情况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premature infant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Note: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same group before intervention,aP<0.05.

组别例数身长(cm)头围(cm)体质量(kg)观察组对照组t 值P值49 49干预前37.27±1.73 37.22±1.82 0.109 0.914干预后54.17±2.08a 51.69±1.94a 11.523 0.001干预前26.30±1.53 26.28±1.49 0.068 0.946干预后38.52±1.16a 35.00±1.08a 5.900 0.001干预前2.17±0.20 2.16±0.19 0.131 0.896干预后4.67±0.39a 4.20±0.32a 27.210 0.001

2.3 两组早产儿干预前后的NBNA评分比较 两组早产儿干预后的NBNA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早产儿干预前后的NBNA评分比较(,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NBNA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remature infants(,points)

表4 两组早产儿干预前后的NBNA评分比较(,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NBNA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remature infants(,points)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Note: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same group before intervention,a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值P值例数49 49干预前25.13±2.68 25.11±2.70 0.053 0.958干预后38.36±0.49a 35.23±1.02a 8.835 0.001

2.4 两组早产儿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早产儿干预期间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6,P=0.037<0.05),见表5。

表5 两组早产儿的并发症比较(例)Table 5 Comparison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 讨论

按早产儿保健工作规范指南规定,早产儿为新生儿死亡的高发群体,在临床中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为生活能力、呼吸、吸收功能、消化功能、身体温度的调节和抵抗力较差[7-8]。早产儿由于摄入的脂肪酸、蛋白质、微量元素、矿物质等受限,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早产儿的生长发育,且早产儿胃肠蠕动较差、通透性较高,易出现喂养不耐受、呕血,有消化性溃疡,因此积极有效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9-10]。

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由医疗机构组织执业护士,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采取“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早产儿家属只需通过手机软件,就可以根据需要预约护理服务,由平台自动派单,按护理类别查看附近护理人员,自选护理人员进行上门服务,可购买护理服务套餐,可维护患者的档案信息、医嘱,上传检查报告等图片影像,便于医护人员查看了解患者身体的详细情况,患者在护理服务完成后可对服务的过程及效果进行评价[11]。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平台设有一键视频求助及视频直播功能,可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起到实时监督的作用,护理人员服务时会通过佩戴设备进行录音录像、记录工作过程。平台为护理人员配备随身工作记录仪,可以保存整个护理工作过程,以约束上门护理行为,监督、规范护理操作[1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的早产儿干预后的血清ALB、PA、TRF、身长、头围、体质量、NBNA 评分分别高于对照组,且干预期间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析,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系统让早产儿能享受到专业上门护理的医疗福利,智能提高网约护士的工作效率。优秀互联网+护理服务系统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呼叫、GPS 定位技术、人脸识别技术等先进信息化手段,根据试点方案提出的要求,围绕服务对象、服务项目、服务行为、服务管理、风险防控等方面,为医疗机构提供智能化、规范化的管理工具[13]。互联网+的平台分为医生端(电脑端和手机移动端)、云端和患者端(手机移动端)两个部分。具体而言,早产儿父母可以通过患者端将家庭能获取的数据(包括早产儿上门护理的频次,到医院做的检查结果,穿戴设备家庭监测的体温、心率、经皮氧饱和度等参数等)上传,并相应获得一些科普的养育知识。随访医生则通过医生端将早产儿的随访结果上传至同一个云端数据库,这些数据可长期储存,为早产儿的健康管理提供支持[14]。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支撑下,可以汇整、拆分、关联更多名医专家的诊疗经验和过往病历,从而为使用者提供更多的临床病例分析和治疗路径,为其进行临床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从而实现临床路径的优化,能有效辅助传统护理的整体质量,弥补常规医疗护理体系的不足,提高及优化医疗资源的配套使用,为方便早产儿看病就医、提升医疗护理质量,从而改善早产儿的营养指标血清ALB、PA、TRF,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中身长、头围、体质量水平和大脑发育NBNA评分[15]。本研究未对早产儿胃肠道和免疫功能及家属的焦虑情绪进行纳入分析,因此有待后续扩大研究范围。

综上所述,互联网+上门服务能提高早产儿营养指标水平,从而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及大脑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早产儿服务统计学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