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023-08-21孙旦
孙旦
摘 要:微观经济学主要源于欧美的经济实践和思想体系,所涉及的内容受到特定阶级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并非完全客观中立。因此,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很有必要。从分析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入手,对思政建设的重点以及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进行了研究。研究指出,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在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培育爱国情怀以及强化社会责任感。推进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应该注重将思政元素巧妙融入教学设计,同时从课堂互动、综合实践、混合式教学等方面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并通过思政评价不断提高课程思政建设水平,全面提升该课程的思政教育实效。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思政元素;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6.083
0 引言
微观经济学是大学经管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一方面,这门学科是市场经济运行经验的总结,基于过去两三百年欧美在经济实践方面的领先和人类行为的共性,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微观经济学所涉及的内容具有一定的阶级特征与意识形态,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价值引导,会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国外特别是西方经济学,我们要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对其中反映资本主义制度属性、价值观念的内容,对其中具有西方意识形态色彩的内容,不能照抄照搬。”随着当今中西方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激烈,对于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逐步显现。本文从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建设重点和思政路径三个方面对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做出分析,对于课程思政理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补充和借鉴意义,对于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研究现状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各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与内容重点做出明确的规定,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在一些专业课的建设中仍然面临较多难题,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探索有效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
微观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与工业革命后欧洲和美國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其内容主要源于欧美的经济实践和思想体系。作为现代大学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是学界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研究认为,目前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方面存在以下较多问题:
一是教学内容过于西方化。微观经济学的知识体系来源于西方,教材上分析的社会现象也多存在于西方社会,如果在教学中一味照搬,将使学生的思想认识过于西方化(冯超,2022)。
二是课程思政元素与知识点契合度低,思政案例重复单一,思政内容缺乏整体规划(刘小瑜,2023)。
三是部分理论脱离中国社会实际。多数经济学模型基于脱离现实的假设推导得出,因而将其运用在对中国经济现象的解释和预测往往有着较大的偏差(杨波等,2020)。
针对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存在的诸多问题,学者对于如何改进思政成效做出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认为,可以从本土化教学资源的角度来进行课程思政建设。通过将教材中理论紧密联系中国实际,将西方案例替换成中国案例,使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资源“中国化”(程栋等,2022);可以从教学模式上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将在线学习和传统的面对面学习进行有效整合,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融合多种资源,设计多种方式引导和帮助学生提升思想境界、坚定政治信仰,实现课程思政的预期成果(赵红梅等,2020)。可以从教学方法上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将实验教学等应用于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学习中,能够增强学生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验感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赵明霏,2017;舒燕,2015);可以从提升教师思政教育意识和水平的角度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课程思政培训,培养一支具有高水平思政技能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保证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高千惠,2019)。
国内学者就微观经济学的课程思政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研究成果丰富且多元。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针对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思政研究所提出的思政元素较为松散,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二是较多的研究只提出了大致的课程思政方向,提出具体实思政路径的研究较少。
三是对思政元素的挖掘不够深入,没有形成具体的思政案例。
本文的研究将从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建设重点和思政路径三个方面对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做出分析。已有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存在的不足则为本文留下了研究空间。
2 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基础课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知识,更为学生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方法和逻辑。在这门课程中,思政教育的作用非常重要。
首先,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站在资产阶级立场解释经济现象和指导经济实践的学科。微观经济学主要源于欧美的经济实践和思想体系,其基本思想是经济自由主义,强调市场是自我调节的、价格是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这种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对经济体制的要求,具有一定的阶级特征与意识形态(王万光,2019)。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加入思政元素,学生可能会认为经济学理论是客观的、中立的,可以独立于社会和政治环境而存在,从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生怀疑。因此,在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加入思政元素,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理论的局限性很有必要。
其次,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中,存在着经济学本身对人的理性、自利、效用最大化等观念的强调,却忽略了人的社会责任。微观经济学假设所有的人都是理性的,每个人都具有无限意志力追求效用最大化。这种假设可以帮助解释为什么人们会做出某些经济决策,但也有其局限性。个体的行为并不仅是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人们还会考虑到社会和道德因素,并在其决策中考虑到他人的利益和社会责任。因此,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应该加入思政元素,对理性人等假设的局限性加以说明,引导学生理解个体行为背后的社会和道德因素,强化其道德修养水平和社会责任意识。
最后,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中,市场理论往往强调自由竞争的重要性,却忽视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性。自由市场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经济增长,但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市场失灵、贫富差距、环境和社会问题等。因此,政府干预在某些情况下是必要的。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西方经济学难以解释的巨大成就,其中重要的因素来源于政府对经济与产业发展的长期规划。如果缺乏课程思政建设,学生难以正确看待市场经济和政府干预的角色和作用,可能对自由竞争产生盲目崇拜,一味否定政府干预。因此,有必要在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 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
3.1 培养批判性思维
通过穿插过去70多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微观经济学理论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让学生明白经济学理论的前提和假设,并引导他们思考这些假设的合理性,以及是否符合中国实际,从而批判性地思考和评估这些理论。通过在课堂上提供一些开放式问题,鼓励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培养家国情怀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普适的,但具体到中国的国情和现实,又有很多不同的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积累了非常宝贵的成功经验。通过对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历史的回顾,加深学生对国情的了解,加强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支持。通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3.3 强化社会责任感
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责任感。在微观经济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是一项重要的课程思政目标。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如市场失灵、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理解。可以通过社会调研等方式,加强学生对社会正义的认识,如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等问题,让学生明白自己应该为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尽一份力。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市场经济的现实和挑战,引导学生关注企业和个人的社会责任,让他们了解自己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定位,从而更加珍视和尊重社会价值,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路径研究
4.1 課程思政元素挖掘
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要求以及课程本身的特点,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内容应该系统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思想观念,表1为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设计的示例。
4.2 教学方法改进
(1)加强课堂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互动方式,激发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互动游戏等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和竞争中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并深刻认识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如何影响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模型。
(2)强化实践教学:通过组织参观企业、市场调研、设计商业计划等活动,建立课程与社会实践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尝试以不同角色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从维护公平竞争、承担社会责任等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问题,从而达到强化社会责任感,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
(3)推行混合式教学:将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相结合,建立视频资料库、语音资料库、案例库等,丰富思政学习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与思政元素相关的经济现象和社会问题。发挥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优势,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国情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4.3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在教学评价中加入对思政元素的考察。通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察学生在课堂互动、实践活动、作业和考试等方面的表现,评估专业教学和课程思政方面的成效,进一步完善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效果。
5 结论
本文以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为研究对象,以探索该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为目标,分析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课程思政建设中应该关注的重点,提出推进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应该注重将思政元素巧妙融入教学设计,同时从课堂互动、综合实践、混合式教学等方面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并通过思政评价不断提高课程思政建设水平,以期促进该学科的思政建设,并为其他学科的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191.
[2]冯超.基于混合式的“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10):7577.
[3]刘小瑜.高校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J].商业经济,2023,(03):191192.
[4]杨波,陈园园,赵兰,等.习近平经济思想概述及融入微观经济学教学的必要性[J].中国经贸导刊(中),2020,968(05):151153.
[5]程栋,周洪勤,韩平,等.课程思政视角下微观经济学教学理念创新探析[J].高教论坛,2022,(05):4246.
[6]赵红梅,孙晓芳,闫永琴,等.《微观经济学》课程线上教学实践与反思[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42(S2):133135.
[7]赵明霏.实验教学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07):287291.
[8]舒燕.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可实验性和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0):206209.
[9]高千惠.“课程思政”视阈下高校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08):2830.
[10]王万光.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问题初探——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价值观导向问题及其课程思政教学设计[J].大学教育,2019,(08):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