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之大思政课建设的新时代内涵
2023-08-21马微刘冰于淼
马微 刘冰 于淼
摘 要: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针对的是随生产力而发展的整个社会,其对应的精神思想的上层建筑需做出相应改变以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而提出的建立全新教育格局的创新理念。大思政课建设坚持以思政课为主要依托,即是坚持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价值内核,推动以国家责任之大德、社会秩序之公德、修身养性之私德为内涵的思想道德建设,大思政课建设意在将“三德”之内涵融入育人全程,培养德才兼备的综合性人才。大思政课建设回应新时代发展问题赋予立德树人新的时代内涵,即置换技术时代主语,恢复人类主体地位;遏制价值功利化取向,弘扬正确价值观念;修缮科学与人文裂痕,重塑人类实践完整性。
关键词:立德树人;大思政;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G4 文獻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7.074
大思政课建设基于中国社会发展新的历史现实,主张以思政课为主要依托、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场域全新的教育实践,充分发挥理论的实践作用,从而促进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实践探索。以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回应新时代发展问题赋予立德树人新的时代内涵。
1 “三德”之所指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化素养。”一个具有良好的道德水准和文化素养的合格公民必定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依笔者所见,这“三德”可以理解为国家责任之大德、社会秩序之公德、修身养性之私德。大思政课建设意在将“三德”之内涵融入育人全程,培养德才兼备的综合性人才。
首先,国家之大德在于恪守马克思主义理论主体地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话语权,在于坚定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相连的向往与追求。就我国而言,历史证明中国冲破僵化的框架代之新的生动,根源在于选择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以及坚守理想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人民群众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结果。从革命的胜利到新中国建设直至新时代中国取得一系列伟大成就,根本上依靠的是人的精神力量,充分印证了马克思那句“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的科学论断,事实证明只有不断加强对共同体的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才有助于形成汇聚磅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主流意识形态,最终激发行动创造伟大成就。因而立国家责任之大德有助于创建个人成长、国家发展、民族前途命运相连的命运共同体。
其次,社会秩序之公德在于公共社会爱国爱人民、非利己的治理职责以及共同社会限定个人行为的合理边界构建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内容根本上围绕处理公与私的基本矛盾展开,广义上,“公”指以国家实体处理公共事务的公共社会以及人们日常生活公开场所的共同社会,即国家之公、社会之公。国家之公强调爱国爱人民、非利己的和以此为基础对社会组织的规制和治理。早在战国末期成书的《吕氏春秋·贵公篇》中讲“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其中“公”指国家、政府,对应民间事务的“私”,但是从我国传统文化的治国理念来讲,民众才是“公”,是“天下之大公”,群体高于个人、责任先于权利、义务先于自由是国家之公表现的崇高价值追求。社会之公指社会成员能摒除个人情感、思想认知、独特习惯等私人因素影响下个人行为的任意性,将个人行为限定在一定界限内以保证公共生活的和谐稳定。对公共规则的遵守就是每一个参与公共生活的个体要以“公心”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充分认识到我之需要来自共同体的有力支撑,要从共情以及建立关系方面增长和发展人类能力,选择以公共意识为指导的生活方式。
最后,修身养性之私德就是培养良好的家庭教养,养成进入社会生活的基本品行和涵养。相对于公而言,“私”则指以个体生活单位为中心且其活动区域内自身的存在都被允许的活动视域,主要指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领域。人类幼年时期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受到父母不自觉的日常行为以及思维方式的影响,这种无形的教育直到我们进入社会仍在影响着我们。亚里士多德在其实践哲学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谈到家室的友爱时就指出家庭成员讲求公道,家室的友爱还是德性的。就是说家庭生活也是要讲求道德的,良好的家庭美德是将社会道德内化于个体的重要启蒙,良好的家庭教养构成一个人进入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品行和涵养。
2 立德树人的新时代内涵
2.1 置换技术时代主语,恢复人类主体地位
人类社会生活的群体意志在历史的发展中总是以特定的意识形态占据历史的不同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生产力,科学知识和技术应用被当作人类改变生活的重要“力量”,物质财富的增长作为一种驱动力刺激技术不断地发展创新,而要提高生产效率就要消除劳动主体质的差异保留可重复操作的行为特质以配合机器,个体同一的换算又被应用于商品的交换中,创造交换价值成为人劳动的目的,交往越来越表现为抽象形式的。因此,技术统领下的时代,实现利益目标不断对技术手段本身的强化将内在的伦理、道德、价值一同过滤掉。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们提出以思政课为主要依托的大思政课建设,强调立德树人是我们教育的根本任务,更多地强调主体间性的理解与关怀,不是从机械生存的意义上去理解人,而是以文化的共同体代替技术实践的单一维度,目的是置换以技术为主语的时代话语体系,将技术统领的时代重新还给人类,恢复人类的主体地位。
2.2 遏制价值功利化取向,弘扬正确价值观念
当今时代资本逻辑之下金钱至上的理念深深控制着人们,物欲膨胀造成了社会风气的浮躁,“娱乐至死”的享乐主义更是消磨着年轻人的斗志和青春,人们的价值观以及道德观念都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动。从革命、建设时期走到新时代发展新格局,随着生产力发展改变整个社会的存在基础,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道德领域一定程度上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新的道德模式需要建立起来,杜威曾说“物质的东西可以在空间搬动,可以转运。信仰和抱负却不能在物质上取出或插入。”教育本就是一个激发自觉能动性与建设性的过程,因而要注重发挥各种教育要素的作用,充分达到引导和启发的效果。以思政课为主要依托的大思政课建设,通过思政元素的融入,社会大课堂的建立,扩大思政教育的实践场域传播正确价值理念,遏制价值取向功利化的错误认知,使人们能够建立正确认识世界的视角,尤其要以科学的理想信念武装大脑,对社会现象有清醒的认识,培养对真善美高尚价值目标的自觉追求。
2.3 修缮科学与人文裂痕,重塑人类实践完整性
科学以技术为中介而取得巨大的物质力量,成为推动文明进步和造福人类的重要源泉,被数据丈量的世界能将效益最大化,人们因在其中获得越来越多的实际效用而更加认可实证科学,那些具有人文内涵的虚拟精神不再受到人们的关注。就知识的真理性而言它不具备任何人为的立场,但是当知识处于应用领域时就不能排除对它的价值判断。人类运用科学技术的活动不可能排除主体认知、道德立场、价值观念等主观因素,因而人的实践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大思政课建设强调思政元素的融入,思政元素包含着理想信念、目标信仰、责任意义、道德价值、幸福审美等人文精神内涵,这些元素的融入并不是人为添加进去,而是在不改变课程本质属性的前提下使其价值边界呈现出来,不再让人以“物性”的单一视角看待知识,而是更多的是以“人性”的角度洞悉那些关系到人类生存质量以及关于人类栖身的社会环境之构建的内容,在事实与价值、现实和理想、物质与精神统一的完整意义上理解人类实践。
3 总结
西方永恒主义教育理念认为教育的目的永远都是促进学生的理智发展,使学生擅用真理更好地为生活做准备。所以他们认为教育内容要以“永恒学科”为核心,“永恒学科”的内涵就是稳定不变的、适用于任何时代的、任何人的学科,虽然他们主要强调的是西方伟大名著的基础性作用,但是就其内涵来讲,它关注的是人如何观察世界以及如何追求美好而幸福的生活,从这一点来讲大思政课建设以思政课为主要依托就是立足人自身的发展,在时间维度上思政课或许不能被看作是“永久学科”,但思政课的价值内核即坚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却是我们关注的永恒话题,同时也是我们一切实践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陆玖译.吕氏春秋[M].北京:中华书局,2011:2122.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276.
[4]吕达等主编.杜威教育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