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发展的思考

2023-08-21黄禾春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科学发展建设管理

摘要 1988年经由国务院批准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为野生动物和森林类型的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地理坐标为36°43′N~39°36′N以及97°25′E~103°46′E,其占地总面积高达265.3万hm2,占据本省5.8%的土地面积。该保护区资源极其丰富,包含湿地、雪山、森林、冰川等,具备较强的生态服务功能,起到保护生物多样化、调节气候、水源涵养、保持水土等作用。该保护区经营管理目标主要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森林水源涵养效能、保护祁连山北坡典型的野生动物资源以及平衡森林生态系统等。自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20周年之际,正确认识到保护区的战略地位,科学评价其生态功能,认真总结其建设发展取得的成就,客观分析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索推动其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是保护区科学发展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06–0158-03

1 保护区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地位

2008年甘肃省林业勘察规划设计院对保护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显示,保护区有林地面积19万多hm2,灌木林面积69万多hm2,疏林地面积1.9万hm2,未成林地面积0.4万hm2。其中,水源涵养林面积为48.6万hm2。

借助祁连山湿地、草原、森林等生态系统,能够达到涵养调蓄积雪、冰川融水和山区降水的目的,海拔4 000 m以上有2 859条现代冰川,储水量达811亿hm2。每年有72.6亿hm2出山径流经过三大内陆河水系,主要包括疏勒河、黑河、石羊河等。与此同时,河西走廊的70多万hm2良田的灌溉用水都来自祁连山,养育河西480万人口、提供500多万头牲畜的饮用水,提供数千家工矿企业生产用水。祁连山不仅对河西走廊的经济发展和绿洲生态平衡能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还对腾格里、巴丹吉林、库姆塔格三大沙漠的前移和汇合起到了阻挡和减缓的作用[1]。对西北地区欧亚大陆桥、312国道、国防建设、工农业生产的安全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并且对保证北方地区生态安全、遏制华北地区风沙灾害起到天然保护屏障的作用。

2 保护区具备的重要生态功能

(1)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共分布1 311种451属95科高等植物,其中有34种植物属于国家重点保护,有286种动物属于陆栖脊椎。与此同时,在保护区中日候鸟协定季节性栖息共有51种候鸟、140种“三有”动物、3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以及14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除此之外,保护区还有100种大型真菌。在西北地区生物基因库中记录着1 609种175科16目昆虫。

(2)水源涵养功能较为突出。祁连山北坡森林在调节降水与河川径流关系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森林生态系统能够截留、分配降水,以及能够增强下渗能力。森林植被通过蓄涵降水,减少了地表水土流失,延长了径流历时,从而起到了削减洪峰、调节河川年径流量趋于稳定的作用[2]。

(3)强大的保育土壤效能。 据研究,寺大隆林区各森林类型多年来降雨很少产生地表径流,而草地年均土壤流失量为1 793.9 kg/hm2。森林草原的降水被凋落物层和活地被物截留,大大减少了降水侵蚀地表径流和冲击地表问题,起到了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与此同时,保护区的土壤被林草根系固持,能够有效防治土壤崩塌泻溜,有效改善了土壤结构,有效提高了土壤肥力。

3 保护区建设管理取得的主要成就

祁连山生态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备受国务院和党中央的高度重视,省政府以及省委也积极制定了多样化、针对性的有效保护治理方案,在保护区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下,坚持不懈地加強保护与治理,有效保护了祁连山森林与野生动物资源。

3.1 管理体系逐步健全

1989年,保护区管理局成立,此后相继组建了资源科等9个职能科室、22个基层保护站、森林公安局、林政稽查大队;协调建设的森林防火指挥部7个是县级的、3个是市级的,还有木材检查站4个、森林公安派出所18个。2005年,成立了涵盖保护区8县(区)的东西2个区县森林防火联防委员会。完善的组织机构为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

3.2 管理能力显著提高

在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推行年度目标综合管理责任制,全面落实森林管护责任,建立护林防火区域联防体系,成立保护区护林防火区域联防委员会,有效加强了天然林区森林防火工作,逐步将保护区管理模式从原本的国有林场转化成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所采用的管理方法也从原本的粗放管理转变成更加科学化的管理方式[3]。

3.3 依法保护工作顺利推行

针对保护区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管理局通过省林业厅多次向省委、省政府、省人大汇报,争取为保护区依法治区专门立法。1997年,省人大颁布了《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一是依法保护,严格管理林地林木资源。经过严格依法保护和全面加大管理力度,其中从1988年多达2 400起的林政案件减至2008年林政案件412起,整体的案件查处率从原本20.0%的查处率升至96.6%。二是广泛开展法制宣传,坚持不懈地开展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宣传教育。通过登门入户、印发宣传品、开展法制讲座和网络宣传等多样化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调动广大群众进一步保护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根本上杜绝乱采滥摘、乱捕滥猎、乱垦滥开、乱采滥挖等破坏资源的现象。

3.4 森林与野生动物资源持续稳定增长

实施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国家投资5 276.5万元。相继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重点公益林建设、退耕还林和“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完成封山育林1 053 km2,人工造林267 km2。全区森林面积由建区初期的4 200 km2增加到现在的9 267 km2,林木蓄积由1 400万m3增至2 650万m3。据对天保工程实施区的调查,乔木型封山育林区的乔木生长量按35 cm每3年的速度增长,其中大黄山保护站高坡封育区最高生长量是云杉3年共生长60 cm,乔木高生长量相当于封育前15年的总和。灌木型封山育林区平均增长1%~6%灌木覆盖度,其中95%为最高的灌草综合盖度。灌草型封山育林区平均增长了15%~90%的灌草综合覆盖度,且保护区界线沿着保护站的围栏进行了拉设,进而最大限度地防止蚕食林地、放牧等对天然林资源的破坏,其不仅有效恢复了封育区植被,还有效封禁保护了野生动物、灌木林、封育区内有林地和其他资源。“双线四级”管理责任制和“三防”森林管理体系实现了全面优化与完善,并有效落实到位。20年来,累计开展森林病虫鼠害防治800 km2(次);建成覆盖全区的GIS地理信息系统及森林防扑火指挥体系,建成23个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保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未发生森林火灾的好成绩。

3.5 科技兴区的强力推进

多年来,保护区着力实施科技兴区和人才强区的发展战略,自主搭建平台,建立借助培养帮扶打造人才、借助感情实现环境留人,借助事业实现资源引人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模式。根据不完全统计得出,自从保护区建成以来,保护区共调入200多名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包括2名研究员,还有4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是自愿参与保护区工作。管理局针对培训管理工作,前后共开办了80多期各类培训班,8 000多人次的管理人员和各层次技术人员参与培训工作。在专业技术人员中,高、中级职称人员分别达到9.8%和31.0%;先后有10多人入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二、三层次人选或享受政府特贴的专家等,其中专家型人才在保护区内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有效消除了传统依靠别人、邀请专家参与重点技术和培训教育工作的弊端,有效形成了良性循环发展的有利局面。通过整合资源,开展科研联合攻关[4]。与省内外科研院所长期合作,联合攻关,广泛开展涉及森林经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森林可持续经营、生物多样性等自然保护领域的科学研究和科技推广项目44项,其中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地厅级科技进步奖16项,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7部,编制储备各类生态建设项目30多项。有了这些重大成果,及时解决了保护区生态建设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成为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要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5]。

3.6 特色产业初具规模

各基层保护站依托自然和人力资源,兴办了各具特色的林业产业。一是兴建林果产业。全区现有苗圃26个,总面积210.2 hm2,年出圃各类苗木3 152.6万株。现有以林果为主的经济林基地667 hm2,年生产各类果品5 000万kg。

二是开发生态旅游。全区已建立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省级森林公园4处,4A级风景名胜旅游景点1处,开发的旅游景区8处,这些生态旅游景区成为保护区生态旅游的主体。全区林业产业年总产值达2 500多万元,利润达300多万元。

4 保护区建设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并未从本质上解决制约保护区建设管理的问题,因管理部门体制的限制,并未充分发挥出生态保护的实际作用,各类矛盾交互存在,其根本矛盾是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具体体现在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上游利益与下游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之间的矛盾,严重影响了保护区的健康发展。

4.1 区内生态压力过大

由于大量的人口生计方式依旧以森林、草地、耕地等资源为主,其中存在非常普遍的林牧和林农交错问题,进而造成人与自然关系愈加紧张,加剧了林地蚕食、超载放牧和植被破坏。21世纪以前,人为开发森林资源主要表现为毁林开荒、超载放牧、樵采等,严重破坏森林;一些不法分子受眼前利益的驱使,偷猎捕杀野生动物、盗伐林木、偷挖幼树。21世纪以来,祁连山区开发的经济资源强度和速度较为显著,以道路建设、生态旅游、矿产资源勘探开采、水电资源开发等为主,严重侵占、蚕食、包围了保护区生物资源,使得森林草原的实际防火问题构成巨大威胁,将保护区生态系统切割成不连片的“孤岛”,提升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在野生动物主要栖息地、水源涵养功能突出的灌木林以及高寒草甸过量放牧的原因,使得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功能大大减弱,同时也加剧了水土流失。

4.2 管理體制实施不顺畅

建立保护区以来,保护区22个保护站实行保护区管理局和地方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双重管理的体制,自然保护站和国有林场“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双重管理模式并存,保护区的林、草、土、矿、水等资源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不一致,形成管理上的“两张皮”和多头管理现象,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在生产建设项目中并未根据法律规定程序批报,在保护区随意开发建设水电、旅游、采矿、探矿等项目,管理难度日益加大。

4.3 管理制度难以得到落实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简称《条例》)颁布已10多年,但《条例》中的水源林补偿制度、核心区移民、功能区标桩立界等工作至今未得到落实;保护区功能区和范围规划与基层政府所定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地方政府颁发的林权证所有者为国有林场,并且“一地两证(林权证、草原证)”的问题较为凸显,进而导致草地权属和林业用地不明确。

4.4 自然保护事业经费不足

保护区现有在岗职工1 479人,退休职工574人。局机关职工61人由省财政供养,基层保护站在岗职工中有702人由保护区所在地方政府财政供养,有716人为保护区自收自支人员。保护区每年需要事业费5 000多万元,由于地方财力不足,不能全额下达保护站事业经费,全区每年事业费缺少资金约为2 000多万元,无法有效解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养老统筹、福利待遇的问题,不能有效开展日常管理工作。

5 加快保护区建设与发展的有效策略

5.1 全面落实生态效益补偿,开展生态示范县建设

将祁连山区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林地、草地以及具有重要水源涵养作用的冰川、多年积雪区和湿地全部划为水源地,并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范围给予补偿,作为水源地的保护管理经费。其中,国家将生态建设与保护试验示范县设置在肃北、天祝、肃南3个县,并积极鼓励示范县能够有效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有效管制生态用地。发展生态经济,妥善解决民生问题,推动森林、湿地和草原的可持续发展。

5.2 实施国家重点生态保护与治理工程项目,加大生态建设投资力度

应该将祁连山生态治理和保护工程作为全面发展国家经济社会的首要战略问题,相关部门应尽快将议事提上日程,积极召开专题研究会议,确保尽快实现《甘肃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生态治理建设规划》的实施。通过综合治理,实现祁连山生态保护与恢复,将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0%左右,治理退化草原300万hm2,草原载畜量减少200万羊单位。将祁连山区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事业费纳入省级财政预算,中央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予以支持,增加国家基本建设投入,改变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状况。同时,设立祁连山生态建设基金,为祁连山的生态保护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保障。

5.3 加强生态监测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省编委从提高祁连山保护区生态建设水平和加强保护区监测研究的实际需要考虑,成立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监测研究中心和东、中、西3个生态定位监测站,建立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和研究体系,对祁连山生态进行长期、规范、系统监测,深入研究祁连山不同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机理,积极优化与调整不同生态系统结构,有效增强其水源涵养功能,为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提供及时、详实、可靠的科学依据。

5.4 理顺管理体制,规范保护区管理

全面贯彻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的通知》精神,转变国有林场管理机制,将统一国营林设为自然保护站,按照保护区管理模式,规范保护区管理,强化自然保护职能。将保护区的森林公安派出所全部划归保护区森林公安局垂直管理,减少执法过程中的行政干预,加快保护区依法治区进程。

5.5 尽快落实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方案,明确保护区土地权属和界限

省政府协调有关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形成一致意见,统一颁发保护区林权证,将祁连山有林地,灌木林地,水源涵养功能突出的高寒草甸,冰川雪山地带及核心区、缓冲区、生态脆弱区的土地全部划为林业用地,对保护区功能和单位与祁连山区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统一区划。省政府应该尽快批复保护区功能区和范围调整方案,并上报国家林业局论证后由国家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依法确定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界限,尽快申报立项地方重大经济建设项目和保护区生态建设项目,有效维护林区内的生活生产秩序,为实现保护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生态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晶,王有盛.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2,13(3):85-87.

[2] 方志.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评价分析[J].农业灾害研究,2022,12 (5):76-78.

[3] 任文俊.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工程成效分析[J].现代园艺,2022,45 (24):170-172.

[4] 王善举,王零,张建奇,等.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保护成效及对策[J].林业科技通讯,2022(4):51-57.

[5] 张晶,王有盛.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生态保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2,13(3):85-87.

责任编辑:黄艳飞

Thoughts on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Qilian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Gansu Province

Huang He-chun (Shandan Forestry and Grassland Bureau, Shandan, Gansu 734100)

Abstract In 1988, the Qilian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Gansu Province was approved by the State Council as a nature reserve of wildlife and forest types. The geographical coordinates of the reserve are 36°43′- 39°36′ N and 97°25′- 103°46′ E, covering a total area of 2.653 million hectares, accounting for 5.8% of the land area of the province. The reserve was extremely rich in resources, including wetlands, snow mountains, forests, glaciers, etc., with strong ecological service functions, which play a role in protecting biodiversity, regulating climate, water conservation,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etc.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bjectives of the reserve were mainly to maintain biodiversity, forest 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cy, protect the typical wildlife resources and forest ecosystem on the northern slope of the Qilian Mountains. Since the 20th anniversary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serve, it was imperative for the Reserve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its strategic position, scientifically evaluate its ecological function, carefully summarize its achievements i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bjectively analyze its existing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and explore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promote its sound and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Qilian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cientific development

作者简介 黄禾春(1995—),男,甘肃张掖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资源管护、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收稿日期 2023-02-24

猜你喜欢

科学发展建设管理
筑高校学生温馨之巢
推动教学秘书工作科学发展之刍议
多措并举开展“两学一做”促进扬水事业科学发展
文化自信,登高望远
杉树湾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探讨
我国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市政设施建设管理探究
如何使农村幼儿园教学更加科学发展
建筑行业建设管理模式改革探讨
建筑行业建设管理模式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