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意蕴和实践方略

2023-08-21郭小艳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7期
关键词:红色精神价值意蕴思想政治教育

郭小艳

摘 要:红色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红色精神具有的多元价值理应成为当代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培育和践行正确的价值观念、发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引领力量。本文深入研究红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旨在为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提供合理有效的实践方略,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赓续红色血脉提供多样化路径。

关键词:红色精神;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意蕴;实践方略

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7.004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应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应有作用,激发高校大学生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继承党的红色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在党的二十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指出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葆本色的青春密码,要用这些生命培育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红色精神是共产党人的对科学信仰、革命品格与精神的生动诠释,其蕴含着伟大斗争、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精神力量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道德素养、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1 红色精神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从无数积极探寻救国救民真理的知识分子接触、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坚实的信仰,领导着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振兴和人民富裕历尽艰辛,其所孕育而形成的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熔铸起了红色精神,成为民族精神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精神蕴含着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辩证的思维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等,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体现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新发展,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着重要力量。具体呈现出以下特征。

1.1 先进性

五四运动中先进的知识分子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掀起了一场彻底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红色精神的凝结奠定了基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終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新篇章。其中无数仁人志士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面对巨大的挫折和艰苦的环境不畏艰难、百折不挠、自力更生。与此同时,红色精神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历史内涵,展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风貌。

1.2 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在井冈山时期,由于大革命失败,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随即爆发,中国共产党开启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不懈探索,毛泽东同志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和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运动相结合,对湖南农民运动进行考察,他认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红色政权存在的根本原因是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于是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勤于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地“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不断地拓展认识的深度和广度,紧跟时代步伐。

1.3 民族性

在五千多年的中华民族历史上,先有诸子百家盛况中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和文学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有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特点的数学家、军事家、政治家、医学家等相继涌现出来,他们博学多才,勤奋刻苦地创造了丰富的中华文化典籍。然而,在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领下,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也在不断充实,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核也在一以贯之。从古时的精忠报国到革命战争年代的爱国为民再到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时期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爱国主义精神已然成为红色精神的主体核心。与此同时,红色精神也成为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的延续。

2 红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意蕴

红色精神作为一种重要的红色资源,以不容置疑的史实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艰苦斗争、无私奉献、忠于祖国和人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其正确的价值观念、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培育青年学子重要的精神动力和教育资源。

2.1 坚定大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

革命战争时期,无数英雄儿女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把民族独立与解放、人民幸福作为最根本的价值追求,为国家和民族振兴事业前赴后继。井冈山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勇闯新路、敢打必胜的革命信念和矢志不移、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带领井冈山军民,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在艰难困苦的长征时期,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和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精神的工农红军历经两个寒暑,跨越万水千山胜利走完长征路,实现从东南到西北的战略大转移。在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前夕,党和红军陷入前有追兵堵截,后有敌军围追的局面中。但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战士始终没有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中国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他们认真总结教训,彻底批判错误的军事指导思想,将战争局面转危为安。即使是在物质和生活条件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党和红军依旧坚定革命必胜的信念,把中华民族和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可是,当前社会上存在实用主义、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为避免个人极端主义冲击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忠于理想、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敢闯新路、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红色精神品格贯穿到大学生实现个人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去,时刻督促青年学子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党的全面领导、时刻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2.2 树立大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一百多年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战士在井冈山能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党和红军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原则。开辟井冈山根据地之后,共产党迅速和边界各县、区成立土地革命委员会,颁布一系列土地法案为群众谋利益。随即在党的七大上更是提出要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的指导思想。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接近群众、深入群众与人民群众一同奋力开展大生产运动,才逐渐克服了困难。在抗战时期,延安和陕甘宁地区始终成为八路军坚持敌后作战的战略总后方。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成功实现农村改革,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步。如今,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工程,也在诠释着中国人民为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而上下同心、齐心协力,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因此,青年大学生要把个人命运同党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要把小我融入人民的大我中去,要走向人民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会将自身所学、所思与人民群众的所求结合起来,要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

2.3 筑牢大学生良好的精神文明建设

“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新时代新风新貌。”是增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国共产党人是红色精神的创造者,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者,中华儿女凭借着劳动精神书写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辉煌历史。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中国共产党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的观念,发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劳动精神,带领广大劳动者开展劳动竞赛,树立先进典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有苦心孤诣36载,历经地势险峻、物资匮乏、缺乏技术三道大关仍坚持奋斗,永不言弃修渠开凿的贵州遵义老支书黄大发。有为甩掉我国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带领钻井队工人冒着凛冽的寒风和大雪,用“人拉肩扛”的方式搬运钻机,奋战三天三夜破冰取水的“铁人”王进喜。有为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甘当“螺丝钉”的雷锋,他深刻诠释了人的生命有限,可是为人民服务无限的道德品质和理想信念,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用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迹。还有学成归国,走上创建与发展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道路的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他坚持自主创新创建了我国航空史上第一个发动机实验基地。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正是由于无数广大劳动者为祖国和人民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才使得中华民族拥有了五千多年的辉煌历史,才取得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成就。在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青年学子要学习“螺丝钉精神”,通过辛勤劳动把钉子的“挤”劲和“钻”劲用于学习和工作中,要积极参与青年志愿活动,心甘情愿的为人民奉献。在生活中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尚劳动的价值、弘扬勤俭节约的精神,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贪图享乐、不劳而获的思想观念,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

2.4 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主义情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古代体现能人志士心怀百姓和国家的气魄和担当。爱国就是个人或集体对祖国和人民的积极态度,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荣誉感的统一。在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进程中,爱国主义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成为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百折不挠对抗敌人的生动写照,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和热血青年用汗水谱写着爱国主义的最美乐章。五四运动掀起了一场彻底的、没有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热血青年纷纷走上街头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首隽永的青春史诗。“五四第一烈士”郭钦光就曾发出:“国危而俗偷,不如早死,胜于撑两目以俟外人之屋我国!”的豪情壮言。革命英雄、烈士邓中夏也在《狱中遗言》中写道:“一个人能为了做多数中国民众的利益,为了勤劳的大众利益而死,这虽死犹生,比泰山还重。”在东北抗联中,爱国主义是抗联战士为守护新生的中国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指引,是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还有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尊严,远赴朝鲜半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展开一场反侵略的正义之战,那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以璀璨的光芒穿越时空,给朝鲜人民带去光明。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生活条件如何富裕,新时代的青年学子要向许多有名无名的革命英雄一样同心协力,前仆后继地投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去,要坚定的维护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利益,担负起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重担。

3 红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方略

当代青年学子成长于科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时期,他们极易受到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袭,而党的红色精神谱系凝结着时代的核心元素,体现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致力于全面的教学路径,把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精神谱系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特质并使其成为培育时代新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力量。

3.1 以红色精神涵养思想政治课程教学

红色精神作为意识层面的上层建筑,需要通过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这一载体进行精神渗透,为此激活教学的主体要素和课程资源要素应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方面。就教学主体而言,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信息化快速发展时期,对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运用能力较为突出,对社会热点话题关注度较高,而且存在注重实际效益、精神意志薄弱的现象。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应根据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和现实需要融入红色精神教育,将红色精神资源与社会现实内容和当下的社会热点相结合,增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的理解,引导大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课程资源而言,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有助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目的的实现,这就需要高校教师多阅读经典著作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多挖掘与红色精神有关的专题片、纪录片和红色影视作品等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红色资源库,以此来丰富对红色精神的认知和理解。整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开拓网络平台,建设具有尊重青年学子特点的学习与交流平台,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全面宣传红色精神,引导他们自主吸收、积极践行红色精神。

3.2 开展红色精神社会实践教育活动

党的红色精神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成效,要逐渐削弱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授课活动,创新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式,可以将红色精神融入社会实践活动,深化红色精神教育对时代新人的影响效果,促进红色精神的精神动力价值。一是可以根据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带到与红色精神教育相关的革命教育老区和志愿服务活动中心等开展教学活动,践行红色精神。通过优化环境加强大学生的情感熏陶和思想交流,让思想政治课的红色精神教学气氛“浓”起来,让实践教学的“第二课堂”活起来。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要建设主题鲜明、感染力突出的红色教育教学基地,为青年大学生举办和参与红色文化主题活动提供广泛舒适的活动场所。比如,表演红色情景剧、观看红色电影、举办红色主題的演讲比赛和教学竞赛等,通过展现经典场景和真实的历史事件,有效调动大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切身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提升思想政治教学效果。在实施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中,为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的学习能力,教师要进行全程把关,即时反馈教学信息,树立实践活动教学典型,保证每次实践教学成效,使学者从被动的红色精神教育的参与者转变为积极的传播者,实现真正的“知行合一”。

3.3 加强高校红色社团建设

回顾一百多年来党走过的风雨历程,可以发现不少中国共产党人是在学生时代通过积极参加社团了解和深入马克思主义的。比如,李大钊、邓中夏、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等就是在组织和参与学术社团中,逐步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因此,“红色社团”也成为早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摇篮。大学生社团以高度的自主性、鲜明的实践性和强有力的可持续性,贯穿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践活动中。大学生的社团活动形式也灵活多样,可以通过朗诵、表演等艺术表现形式演绎历史上可歌可泣的红色人物和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也可以通过传唱经典故事,举办红色主题征文的活动,让广大学生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在社团中,成员与成员之间的相处氛围也较为轻松自在,可以通过相互畅谈各种各样的红色文化、宣讲身边的红色故事等拉近与红色精神的距离。因此,高校要以“红色社团”为桥梁,将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红色精神融入高校大学生社团中,主动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高效传播和继承红色文化,保证新时代大学生旗帜鲜明地弘扬革命精神并坚决抵制各种极端主义的错误思潮,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成长创造积极的外部环境。

4 结语

红色精神作为红色文化的核心,是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具体实践中,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和民族文化而形成的宝贵财富。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从红色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培育青年大学生做好红色文化的积极传承者和弘扬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青春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冯刚,张发政.中国共产党百年红色精神谱系引领时代新人培育[J].中国高等教育,2021,56(5):46.

[4]王传利.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摇篮——五四时期学生马克思主义社团成员成长论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5).

猜你喜欢

红色精神价值意蕴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党员红色精神信仰现状的调研和反思
红色精神:新常态下培育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形成的有效助推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读懂名师
长征时期党坚持群众路线的价值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