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展“即景”抒真情

2023-08-21

科普童话·学霸日记 2023年6期
关键词:即景生动景物

朝阳喷薄而出,夕阳缓缓西沉,林中百鸟争鸣,园中鲜花怒放……大自然的变化让我感受到世界的奇妙和美好。虽然我有很多这样的感触,尽管美轮美奂的景色充斥着内心,但想把身边这些美好的景物记录下来时,我的手却拘束起来,景物的变化和心中激荡的喜爱之情不知道该如何用笔记录下来。

河北省  张扬

写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重点是要观察景物的变化,写出观察所得,想要文章出彩,我们要把笔墨着重放在“即景”动态变化的描写上,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景物的变化。

这时,你是不是想问:“四季变化”,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都在改变呢,这一定是我们着重要写的“即景”吧?不,我们所说的“即景”是当下的景物变化,而不是很長时间的季节更迭。如,前面说的四季变化,或者小草从发芽到长大,这些都不是“即景”。秋天黄昏乌鸦回巢的景象,含羞草遇到外界刺激就轻轻闭合上的变化过程,这是我们要抓住的“即景”,我们可以观察“晨曦中的公园”“下雨后的池塘”“傍晚天空的云”“风中的落叶”等。

怎样观察“即景”

我们要怎样观察“即景”,生动地描写动态变化呢?

首先,要立足于观察对象不断“变化”的样子。如形状、颜色、数量、气味、声音、明暗、冷暖、疏密……

如,“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作者通过月亮形状的变化写出了月亮慢慢升高的动态过程;在写景物变化时,运用了“先,再,渐渐地”这些有承接关系的词语,使月亮升高的过程更清晰;“溜”“爬”两个动词用得极其准确,这样写使月亮的动态变化展现得更生动。

其次,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景物。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游览顺序……有的要从上到下,有的要从左到有右,有的要从远到近,有的要从中间到两边,这就要看你从什么顺序观察方便一些,准确一些,全面一些。

如,“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晖,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通过“一点儿一点儿”能看出这一段是按照时间顺序描写天空的动态变化的。

“写活”景物动态

要想把景物的动态写得非常鲜活,我们要用上合适的动词,写清楚“景物”变化的过程和特点,在需要的地方展开想象,用承接词语,如“先,再,然后……”把描写的部分有顺序地串联起来,使读者脑海中拓出清晰的画面。

如,“这一天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作者先写早晨“鸟的天堂”的静谧和美好,继而创造了一个群鸟或飞或鸣的热闹情景,一静一动,对比强烈。运用“起初”“后来”“接着”等词语,让我们感受到“鸟的天堂”从“静”到“动”、鸟儿由“少”到“多”的变化过程。

云卷云舒,四季更替,大自然的美就在于它像魔术一样不停地变化,随着你对“即景”动态变化的刻画逐渐深入,你对大自然的情感也会从笔端自然流露出来,如涓涓流水般细腻生动。

猜你喜欢

即景生动景物
四时景物皆成趣
「雨中」即景
写写冬天的景物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窗外即景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雨中即景
景物描写要准确
如何使表情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