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滥竽充数?
2023-08-21弋凡
科普童话·学霸日记 2023年9期
弋凡
调查背景
战国时期,齐宣王爱好音乐,十分喜欢听人吹竽,并且喜欢气势宏大的乐团合奏,因此齐宣王为了召集善于吹竽的乐工,发布了待遇丰厚的聘书。一时间,天下的乐工纷纷练习吹竽,想要进入齐宣王的乐团。
可是有一天乐团却混进了不会吹竽的人。齐宣王的儿子齐湣王勃然大怒,要求查出欺君之人。但是这天乐团的库房着火了,竽全都被烧毁,于是三百人的乐团只好六人一组分别进行调查……
现在,调查显示不会吹芋的人和放火的人就在甲、乙、丙、丁、戊、己中,你需要根据线索猜出他们的身份,然后根据调查情况确定滥竽充数的人和纵火者。
身份线索
甲名字的首字—这里土无底,瘸羊跑下山,打去一条腿,再往门内关
乙名字的首字—天上口,倒口即吞
丙名字的首字—江东共饮一江水
丁名字的首字—林场前后闻羊声
戊名字的首字—夕+壯-士+廿+时-日=?
己名字的首字—劳力不足,双方支援
调查线索
线索1.南郭先生有一个假名阿杰,身上带着火折子,衣服上有灰尘,额头有一块红印子(火折子:一种纸质的点火工具)。
线索2.吴索的小名叫阿伟,口袋破了一个大口子。
线索3.库房的废墟里有一对燧石,燧石的大小和吴索口袋破洞的大小一致(燧石:一种硅质岩石,可用于打火)。
线索4.营司有一个假名阿张,额头有一块红印子,袍子破了,露出了很多棉絮。
线索5.库房中只放了三百支竽。
线索6.发现两封可疑信件。
调查真相
南郭先生和吴索犯了欺君之罪,理应判死,但念在他们配合调查,遂减轻刑罚。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两人被发配边疆,为齐国守边固土!
营司为谋私利,竟然将不会吹竽之人带入乐团,让无才的人占据乐师名额,害怕罪行暴露,用捡到的燧石点燃衣服里的棉絮,火烧库房,罪无可赦,现已打入大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