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特别大的”馅饼砸昏了头
2023-08-21周思明
周思明
看脸时代,借助网络的力量,随时都有可能诞生网红。果不其然,武汉一位美女幼师在五一假期凭借甜美的脸庞和《小小花园》儿歌教学视频,一夜爆红,浏览量近两亿,三天涨粉两百多万,从而成功出圈。客观地说,这首儿歌歌词内容简单,并不具备多少思想艺术含量,但也的确纯真: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在大大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大大的种子开大大的花/在特别大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特别大的种子开特别大的花。这首儿歌,原本是引领孩子热爱劳动,虽然简单直白,但出于各种原因,现在居然可堪超越《让我们荡起双桨》之类的儿歌而成为一首神曲,让这位美女幼师瞬间走红,多达四百万人在直播间看她“挖呀挖呀挖”,跟着她“挖呀挖呀挖”,并且掀起了一场全民“挖呀挖呀挖”的狂潮。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黄老师的这首《小小花园》有何魅力,引无数国人竞相仿效,为之叫好?原因不难找到:一是歌词符合儿童心理,积极阳光,虽然重复内容较多,但这种重复本身就带有游戏的味道,可以视为艺术手法之一种;二是主唱者的气质和颜值。虽然这曲《小小花园》的原创与原唱都不是武汉幼师黄老师,之前还有浙江的幼师桃子老师唱过,而且据说桃子老师也非这首儿歌的原创,版权属于一位更早的男性创作者,但由于武汉的黄老师比浙江的桃子老师颜值更高、气质更佳,视频播出后的效果更好,因而快速走红,赢得数百万粉丝的追捧和拥戴。是啊,美好的童年,漂亮的老师,迷人的笑脸,天真的儿歌,这样的视频秀,如果不红,那才是奇天下之大怪呢。说白了,武汉美女黄幼师能够火,并非因为她的唱功有多好,而是因为她的颜值高、气质好,并通过视频传递出了一种久违的纯真与美好,从而让网友“破防”,深陷于一场沉浸式的体验并被彻底俘获。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可快速将一个原本寂寂无闻的人捧红,也会引发人们对当事者行为、动机乃至过往历史“挖呀挖呀挖”。一旦“挖”到了“料”,比如弱点、瑕疵,也会无限放大。曾经有位“学术超女”,在央视《百家讲坛》爆红之后,便以“超短、黑丝、高跟鞋”打扮,在昆曲艺术家面前不敬,等等,成为舆论的靶子,迅速消失于荧屏。消费时代的浮华,足以改变一个人;名利双收带来的光环,足以让一个原本单纯的人渐离初心。诚如古人告诫:得意不可再往。掰着手指头数一数,有多少人爆红后不自省,终于演变成一个笑话、一出悲剧。
鉴于既往教训,第二个问题浮出水面:“火了”之后该咋办?黄老师是继续把本职工作做好做强,还是趁“热”运作、趁“火”逐利?应该说,两条道路,两种选择,对于黄老师本人来说都无可厚非。毕竟,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如今,机会从天而降,想抓住它乃人之常情。可有些事物,注定不该混为一谈,必须区分清楚。
身在学前教育机构的黄老师,凭借一曲“挖呀挖呀挖”,“挖”成了网红,“挖”到了她人生中“特别大的”一桶金。人们有理由怀疑,在“特别大的”利益诱惑面前,获利者本人是否还会一如既往地把幼儿教育工作当成一项神圣的事业。
事实上,黄老师成为网红之后,与其之前相比,确实改变了不少。据媒体披露,成为网红之后的黄老师,虽然依旧保持着幼儿教师必备的笑容,但脸上已经难掩疲倦,眼睛里的光也逐渐暗淡下去。此时的她,更像是一个只会重复“挖呀挖”的机器人。
但随之而来的第三个问题是,黄老师在其自媒体账号上直播其自唱的《小小花园》走红,吸引数百万粉丝围观,短短几天就坐收几百万元的播放收益和打赏费,这已从单纯公益性质的教学行为演变为商业行为,涉嫌侵犯《小小花园》原创作者的著作权。
相关的信息也烛照出黄老师“不单纯”的一面。浙江的桃子老师坦言:自己不会搞直播,也不擅长连麦,被网友催促着开了直播后,被意图明确的水军给骂哭,然后自觉退出,不再继续蹚这浑水。而武汉的黄老师不同:她妆容精致,明显是精心设计过的,火了之后,更是在视频里“挖呀挖呀挖”,其身前与背后的资本运作痕迹明显,其盈利企图与效果也不言自明。
教师是一个职业,更是一种形象,这个称谓,意味着责任与奉献。为人师表者,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试想,如果孩子在跟随黄老师兴高采烈地“挖呀挖呀挖”的时候,无意中想到或看到,她背后资本运作的“金”蛇狂舞,他們由衷喜爱的老师被“金币”所裹挟,他们还会把美丽的花环赠与她吗?身为武汉某幼教机构老师的黄姑娘,也许之前无心成为网红,而一旦天上掉下一张“特别大的”馅饼,她是否应该把“挖呀挖呀挖”的速度放慢,头脑冷静地好好想想清楚:这张馅饼,我该不该享用?如何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