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大学综合评价招生制度特点及启示

2023-08-21俞云霞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英国大学资格证书科目

俞云霞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福建福州,350003)

一、引言

“考试招生制度”即考试选拔制度(Admission by Examination)和高校招生录取制 度(Admission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教育大辞典》中解释,考试选拔制度是高校招收录取新生的制度之一。通过全国统一或各校分别进行的高等学校入学考试,或通过某些考试机构举办的各种全国性考试择优录取新生。考试成绩是录取的主要依据,但中学学习成绩亦常是决定录取与否的重要因素。[1]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是高等学校招收、录取新生的政策、条件、办法等的总称。[1]2014年9 月,我国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英国作为最早建立高等教育的国家之一,当前大学招生主要采用“证书+综合评价”的综合评价招生方式,探究英国大学综合评价招生制度的历史沿革与现状特点,对深化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具有借鉴作用。

二、英国大学综合评价招生制度的历史演变

追溯英国大学综合评价招生制度的发展,主要经历四个阶段:一是中世纪至20 世纪初的英国高等教育初创期;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高等教育首次扩张时期;三是多科性技术学院升格大学后的英国高等教育第二次扩张时期;四是A Level 的变革时期。

(一)英国高等教育初创期

从中世纪开始到20 世纪初是英国大学招生考试制度的初创期,英国大学招生方式从无入学方式到开辟证书考试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在中世纪时期,英国大学受教会神权和世俗王权的双重控制,其中教会占明显上风。当时的英国大学主要由教会资助,在教会的控制下,英国大学以培养神职人员为使命,入学实行“推荐+教会审查”的方式,大学招生须经教会审查。当时能进入英国大学的学生大多属于世家子弟,如专业人士的贵族子弟、宗教界权威人士等,入学的条件更强调的是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1]在19 世纪之前,英国大学的入学考试方式主要是口头测试。由于《1800 年考试条例》的颁布确立了将书面考试作为筛选学生的招生方式,[3]英国大学开始采用以等级划分考试成绩的书面测试,为了维护考试公平以及为精英阶层选拔真正有才能的人,牛津大学地方考试委员会、剑桥大学地方考试委员会等专门的考试机构先后成立。牛津大学地方考试委员会的成立和首次由校外考试机构举行的、校内外学生均可参加的大学入学考试标志着大学地方考试中心考试制度的诞生和公共考试制度的建立。[4]进入20 世纪,英国政府为推动中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解决大学和中等教育脱离的问题,颁布了《1902 年教育法》,随后建立了相当于中学毕业考试的学校证书考试制度。这个时期大学入学考试和学校证书两种考试制度并行,开辟了证书考试制度的先河。

(二)英国高等教育首次扩张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政府认识到高等教育对提升国家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始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投入和发展,英国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转变。从1951 年开始,英国以普通教育 证书(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简 称GCE)考试取代了大学入学考试和学校证书考试。考试委员会负责公布各自的考试科目、考试大纲,面向全国组织普通教育证书考试,按单科考试成绩颁发证书。根据“蒙特福德协议”设定的英国大学招生最低标准,学生只要通过5 ~6 个科目的普通教育证书考试,同时至少有2 个科目是A Level,就可以具备上大学的资格。大学在整个招生过程中享有充分的招生自主权,同时还负责直接接收学生的申请。直到1961 年,英国成立全国大学招生委员会(Universities Central Council on Admission,简称UCCA),统一收集学生的申请报名,并将中学教师对申请者的日常表现评价、普通教育证书考试的预测成绩等寄送给学生所申请的大学。20 世纪60 年代,随着英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带来的人才培养方面的需求,为加大力度推进高等教育的发展,英国政府将部分技术学院升格成大学,还建设了很多多科性技术学院,引入了新的全日制职业证书、普通国家职业证书(General 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简称GNVQS)和国家高级文凭证书BTEC(National Diploma)。英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双轨制”。

(三)英国高等教育第二次扩张时期

1992 年,梅杰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目标中提到,到2000 年英国18 ~21 岁的适龄青年进入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三分之一。[5]英国政党都更倾向于强调大学必须有义务地改善高等教育的社会基础结构,扩大对社会中下层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6]英国颁布《1992 年延续与高等教育法》,规定将所有的技术学院升格成大学,并将国家普通职业资格证书纳入国家资格证书体系,英国高等教育迎来了第二次扩张的浪潮。这个时期,英国将全国大学 招 生 委 员 会(Universities Central Council on Admission,简称UCCA)与全国多科性技术学院招生委员会(Polytechnics Central Admissions System,简称PCAS)合并建立了大学招生服务中心(UCAS),UCAS 主要负责接受学生申请、转达院校答复、传递录取信息、录取、调剂等招生服务。UCAS 还设有学分转换服务中心(Educational Counselling and Credit Transfer Information Service),供高校和学生参考。

(四)A Level 变革时期

A Level 证书是英国社会乃至国际上公认用以甄选人才的“黄金标准”。[7]从建立之初至今已有70 年的历史。在近20 年间,A Level已经历过几次重要的变革。2000 年,为了拓宽专业的选择广度以及提高考试通过率,英国将A Level 从线性考试转变成模块化考试,从一年一考到一年多考,将A Level 分成AS 和A2 两个阶段,采用模块化教学,学生用一年的时间通过2 至3 个模块的学习,通过评估后,先获取AS 证书。再用一年的时间通过剩余模块的学习,通过评估后,获取A2 证书,AS 和A2证书可以换取A Level 证书。变革之初,有效解决了原先的通过率低以及专业选择面窄等问题,然而变革也产生了新的问题,比如A Level的区分度降低了,重复考试的次数变多了,学生的应试压力增加了,高校选拔的难度变大了,严重违背了变革的初衷。2008 年,英国将大部分A Level 的课程缩减成4 个模块,同时增设了A*等级为最高等级。2015 年,英国将AS考试作为独立的考试,不作为A Level考试的“前半部分”,并将AS 和A Level 从模块化考试回归到线性考试,从一年多考回到一年一考。

三、英国大学综合评价招生制度的主要特点

当前,英国大学采用“证书+综合评价”的综合评价招生方式录取学生,英国大学享有充分的招生自主权,并通过资格证书体系、综合评价体系、招生服务机构充分发挥自主权作用。

(一)资格证书种类丰富

除A Level,英国大学选拔生源考察的学术型资格证书还包括剑桥大学预备证书(Cambridge Pre-Us)、苏格兰高等和高级高等证 书(Scottish Highers and Advanced Highers)、国际大学预科证书(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简称IB)、延伸项目资格和跨学科项 目 证 书(Extended Project Qualification and Interdisciplinary Project)、 普 通 中 等 教 育 证书(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简 称GCSE)[8]其 中IB 和GCSE 使 用 最 为 普遍。职业型资格证书,诸如商业和技术教育 文 凭(Business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Diplomas)、剑桥技术证书(Cambridge Technical),也可用于大学申请。[9]由于英国资格证书体系种类丰富,大学和学院招生服务中心(UCAS)每年合计收到750 多种的入学申请资格证书,但无论从资格证书持有者占比还是成功入学占比,A Level 证书始终占主导地位。在大学入学者中,持有3 门A Level 证书A 等级的占比超过90%。在英国18 岁的申请者中,有一半以上只持有3 门或3 门以上的A Level 证。A Level 资格证书由英国评价与资格联盟(Assessment and Qualifications Alliance,简称AQA),牛津、剑桥和皇家艺术学会考试委员会(Oxford,Cambridge and RSA,简称OCR),爱德思(Pearson Education Ltd/Edexcel,简称Edexcel),威尔士联合教育委员会(Welsh Joint Education Committee, 简 称WJEC), 北爱尔兰课程、考试与评估委(Northern Ireland and Council for the Curriculum,Examinations and Assessments,简称CCEA)等英国5 大考试与认证机构(awarding bodies)负责开发。考试科目涉及领域广,专业多,形成了以基础学科主导以及多学科并存的考试体系,充分满足了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体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二)招生机构服务优质

UCAS 是英国公共考试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国大学综合评价招生中发挥着重要的服务保障作用。UCAS 主要负责统一管理和接收申请者的入学申请,为申请者提供院校和专业的具体招生信息,统一传达院校与申请者的答复和录取决定等。为了让英国不同的资格证书之间建立等值互换的体系,UCAS 还开发了高校招生分数转换系统(UCAS Tariff)。UCAS 将咨询服务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有1/3的工作人员(40 多人)长年进行电话接听和咨询解释工作。一般情况下,每天接听电话3000余人次,集中录取阶段(7—9 月)每天受理电话1 万余人次。[10]UCAS 在官方网站中专门设计了“学科探索”(explore subjects)栏目,[11]对学科背景、专业入学要求、所属大学、学习内容和职业前景等进行具体的介绍,对英国高校的60 个专业进行全面的介绍,对申请者的A Level 选科提出参考性建议,还为所有的申请者提供与在读本科生在线沟通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各行各业的薪资情况与就业前景。

(三)综合评价体系灵活

英国大学选拔招生过程并非一锤定音,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审查和考评。除资格证书,英国大学一般还综合考评申请者的个人陈述、推荐信、入学测试、书面作业、面试情况等。在实际招生录取过程中,大学通过综合考评,结合申请者的优势特点,会适当调整针对申请者个人的录取条件。一位萨斯克斯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英国本科高校学生入学情况调查问卷”(Survey on the admission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UK)中提到,其A Level 成绩未达到专业要求,但由于其在线远程学习相当于60 个学分的大学课程,在通过了电话面试后就获得了录取机会。

(四)大学招生自主权充分

英国大学作为招生的主体,在招生录取与政策宣传上发挥重要作用。英国大学在招生网站上按照专业情况公布相关招生信息,主要包括入学要求、培养规划、职业规划等,让申请者对申请入学的要求和流程、课程内容和就业走向有初步的了解。英国大学一般设有大学开放日,学生和家长可以申请参观校园,与大学教师和在校学生交流,参加大学组织的活动,深入了解意向专业的信息,从而形成对大学和感兴趣专业的直观感受。精英大学会为弱势群体提供指导,以提高弱势背景学生的入学率。为了平衡阶层之间的选科差异、促进社会流动,剑桥大学为10 至11 年级的中学生制定了“选科的重要性”(The Subject Matters)手册,适用于几乎所有的选拔型高校,以帮助学生在16岁以后做出有利于大学申请的 A Level 科目选择。罗素大学集团则推出线上的“A Level 科目选择指南”,“只需点击几下,任何考虑申请大学的人都可以对他们可能选择的专业发展描绘出一条丰富和个性化的路线”。[12]

四、对深化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启示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探索大学综合评价招生的模式,以先行实行综合评价的浙江为代表的多所高校采用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的办法,比如某高校就是按高考成绩、校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分别占比60%、30%和10%的比例得出最终综合成绩来录取学生的。但总体上看,我国综合评价招生的面不广,呈现出评价体系相对单一、大学招生意识薄弱、考试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在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审慎借鉴英国大学综合评价招生的经验做法,科学规避改革初衷与改革走向的“背道而驰”,确保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严谨、高效、公平、公正。

(一)健全完善综合评价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我国高校招生应当建立以高考为“黄金标准”的综合评价体系,以多样化评价标准科学选拔人才。虽然关于高考利弊的论战自恢复高考以来不绝于耳,但是高考始终被认为是当前国情下最公平的考试招生制度。我们应当坚持高考的黄金标准不动摇,始终将高考作为评判学生学术性能力的首要依据,在此基础上,等待时机成熟后将高中阶段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教师评价、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等纳入综合评价体系。充分遵循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价值取向,坚决破除“唯分数论”的不良社会动向。

(二)提升考试招生服务质量

服务考生、服务社会是考试招生工作的宗旨,考试招生机构和学校应当充分发挥服务作用,用心搭建服务考生、服务社会的桥梁,全力实现阳光招生、健康考试、温馨考试。一是建立考试招生服务信息平台。考试招生机构作为考试招生工作的管理者,应努力为考生创建一站式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包括院校信息咨询查询、考试报名、入学申请、转达大学答复、传递录取信息、调剂、录取等全链条服务。除此之外,考试招生服务信息平台还应提供具有国家认可资质的大学招生信息、大学专业的职业前景,以及各类院校历年招生录取情况等,为社会、考生提供最权威最全面的考试招生信息线上咨询。同时,配备一支综合素质好、服务意识强、业务水平高的专业化招生服务队伍,为社会、考生提供大学入学政策、考试招生、志愿填报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二是加强大学招生能力建设。大学应当充分发挥招生政策宣传作用,通过大学网站、权威平台,公布招生政策、入学条件、培养规划、职业前景等招生信息,为中学阶段学生提供大学专业的选科指导和专业指引。还应对大学招生团队进行专业化培训,提高大学招生团队甄别选拔专业人才的能力水平,为逐步实现大学有权使用招生自主权奠定坚实的组织保障。

(三)科学推进高考选考科目改革

高考考试科目在一定意义上反映着教育目的,直接影响中学教学,进而影响着学生的知识结构。纵观我国70 年高考科目改革历程,考试科目依次经历了“共同必考科目”模式、“二元分科”模式、“文六理七”模式、“3+2”模式、“3+X”模式及其变式等一系列变革。[12]当前,改革选考科目、赋予学生选择权已成为高考改革的一大亮点。借鉴英国的A Level 证书考试经验,我国高考科目除了语文、数学和外语等基础科目作为必考科目外,在一定限度内可以赋予学生更大的选择权。我们应当尝试建设领域广、专业多,以基础学科主导、多学科并存的高考科目体系,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需求。同时,在推进高考科目改革的过程中,大学应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指导中学阶段的学科开发和建设。大学应以专业为导向,制定细化到学科要求的招生标准和条件,致力于甄别选拔与专业高度匹配的、对专业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实现高等教育专业与学生的“双向奔赴”,从而推动高等教育专业以及社会的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英国大学资格证书科目
2024年拟在河北招生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发布
英国第二阶段脱欧谈判将对其高校产生重要影响
英国大学法学院招生“开放日”研究及启示
调查显示“脱欧”将降低英国大学吸引力
让讨厌的科目“牛”起来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包的应用研究——以安防技术应用二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例
论高职院校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必要性
汉语或成俄罗斯高考科目
英国大学课程体系特色借鉴
NCVER研究指明了职业资格证书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