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心筑牢“生命工程”

2023-08-20周强

资源导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防灾减灾工作站

周强

近日,在平顶山市石龙区G207国道李家庄至青草岭一带的地裂缝现场,河南省地质局地质灾害防治中心调查二所的技术人员,正在利用无人机航测、遥感解译、地球物理勘探等方式,深入调查地裂缝现状发育程度及分布区域,预测地面塌陷和地裂缝发展趋势及影响范围,为下一步制定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当前正值汛期,山体滑坡、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害进入易发阶段,做好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尤为重要。”调查二所所长李远表示。

近年来,河南省地质局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持续加强技术支撑能力建设,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防线。

为构建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新机制、新格局,河南省地质局率先在全国地质系统组建900余人的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在地质灾害防治任务较重的13个地区设立工作站,积极融入地方,协同地质系统各技术支撑单位,开展汛期“三查”技术服务,探索“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早期监测预警新模式。目前,全省地质系统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工作“一盘棋”模式已基本形成。

5月,三门峡市连续多日大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此,河南省地质局地质灾害防治中心三门峽工作站及相关技术支撑单位迅速响应,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一线,配合当地职能部门开展地质灾害隐患风险研判和汛中巡查等工作,为三门峡市各县(市、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专业的意见建议,全方位做好技术支撑,夯实了防灾减灾基础。

在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邵原镇红院村滑坡隐患点,河南省地质局技术人员重点核查隐患点治理效果,建议进一步加强路基填充并进行夯实,避免诱发二次灾害。在禹州市浅井镇书堂村,许昌工作站联合有关部门举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技术人员发挥技术、装备优势,现场开展灾害成因调查并提出防治建议。

目前,各工作站和支撑单位已全面加强突发地质灾害预警应急响应能力建设,按照预警分级快速启动预警响应机制,人员和技术装备力量及时到位,地质灾害技防水平不断加强。

“当遇到滑坡时,应向滑坡边界两侧撤离,绝不能沿滑动方向逃生……”今年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在河南省地质局办公楼门前,摆放着数十个防灾减灾宣传展板,地质灾害防治专家身穿“红马甲”,正在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防灾减灾、应急避险等知识,吸引众多群众驻足聆听、互动交流。

为切实提升广大群众灾害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全民对预防地质灾害重要性的认识,提升紧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入汛以来,河南省地质局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围绕“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演练和宣传活动,提升全民应急避险能力。截至目前,共组织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近百场次,成功推动地质灾害防治教育进乡村、进社区、进机关、进校园,有效增强了人民群众的防灾自救意识。

“我们将进一步筑牢防风险、保安全、守底线的思想防线,扛稳扛牢建设全省地质灾害防治专业队伍的责任,坚决打赢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硬仗,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河南省地质局党组书记、局长石迎军表示。(作者单位:河南省地质局)

猜你喜欢

防灾减灾工作站
左权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防火防灾”大作战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
减灾就是效益
移动式CIP及SIP工作站(可记录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