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淅川县:废弃矿山重现绿色生机

2023-08-20董其斌李栋

资源导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淅川县遗留露天矿

董其斌 李栋

盛夏七月,走到淅川县香花镇南王营村矿口,原先满目疮痍的矿口已经回填覆土,干砌石挡墙防护已然完工,矿口周边栽植的一排排整齐树木生机勃勃。

淅川县矿产资源丰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任务异常艰巨。近年来,该县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依法规范和严厉整治相结合,坚持规划引领与科学谋划相结合,全面加强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全力推进矿山企业生态环境持续好转。

加强持证矿山整治

“我们摸清了全县废弃矿山的详细情况,建立了任务清单、标准清单、责任清单、流程清单和重点任务一览表等‘四单一表’工作机制,做到目标明、标准清,确保矿山综合整治工作有章可循、有力有序。”淅川县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说。

该县制定《矿山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对所有采矿权有效矿山、过期矿山、无主矿山进行逐一核查,分类建立台账,掌握存在问题,制定整治标准,建立整治清单,明确完成时限,细化任务,责任到人,对污染治理不规范、排放不达标的露天矿山,停产整治并按照“一矿一策”要求制定整改方案,实现发现一个、解决一个、带动一批、治理一片,确保整治工作扎实彻底。

针对持证矿山,淅川县自然资源局进行全面排查,重点围绕3家持证露天矿山和2宗历史遗留露天矿山治理项目,按照“三管三必须”“六全措施”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六全措施”是否到位,是否严格按照修复方案进行治理等。发现责任主体灭失露天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存在“六全措施”不到位及未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施工的,督促暂停施工,进行方案变更,待新方案评审确定、环保措施达标后再严格按照方案实施。

打击非法采矿行为

针对违法采矿昼伏夜出、点多面广、开采隐蔽、机动性强等情况,淅川县自然资源局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方法,严打开路,以打促改,强化日常巡查与夜间巡查有机结合、县自然资源与县直相关部门联动相结合、行政处罚和刑事打击相结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确保巡查到位、发现到位、处理到位。

淅川县自然资源局对全县非法采矿问题进行综合研判,根据矿产资源盗采情况进行分类排查登记造册,对摸排出的历史遗留废弃矿坑采点实行“三不留一毁闭”措施进行关闭取缔,阻断出入矿山道路,设立警示宣传标志,组织专门人员和车辆加强日常巡查。

统筹修复项目实施

近年来,该县结合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拆旧复垦、补充耕地等项目,积极推进历史遗留矿山修复工作,采取矿口平整、覆土、建设挡土墙防护措施,已陆续治理历史遗留露天矿坑50余处,复耕复绿土地面积1200余亩。

该县切实开展历史遗留矿山图斑变更核查工作,2022年度下发的53个图斑均已完成变更,下达的2023年度1215亩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任务,已完成近700亩。同时,积极争取项目支持。2022年以来,淅川县自然资源局配合南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申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南阳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目前,已经通过竞争性評审,顺利入选自然资源部2023年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公示名单,并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支持。该项目涉及淅川县180个图斑,共计8239.19万元,实施期限为3年,项目实施后将逐步消除淅川县丹江口水库周边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遗留问题,为水库水质保护奠定良好基础。(作者单位:淅川县自然资源局)

猜你喜欢

淅川县遗留露天矿
持续发力 多元投入 淅川县加强水源区水土流失治理
备战铁矿露天矿与挂帮矿同时开采稳定性研究
露天矿山土石方量的测量及计算
许林涛作品
淅川县
淅川县双河镇遗址M19及出土陶器组合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小孩遗留小汽车内智能安全装置
淅川县
静寂的故宫博物馆
基于Delphi-TOPSIS法的露天矿采区接续方案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