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五子法”盯紧价值实现关键环节

2023-08-20熊广成谢珊王婷

资源导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淅川县核算价值

熊广成 谢珊 王婷

近年来,河南省自然资源厅聚焦自然资源领域,紧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坚持试点先行先试、探索创新,坚持改革协同、相互促进”为原则,统筹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点工作目标和任务,创新提出“五子”工作法,完成淅川县、西峡县和灵宝市试点工作,走出一条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和谐共融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摸清底子。基于现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监测体系,构建了生态产品分类指标“3+17+N”体系,制定了生态产品调查监测实施方案,利用网格化监测手段,对淅川县、西峡县和灵宝市试点城市开展了生态产品基础信息调查,全面摸清区域范围内的土地、森林、水、湿地等重要自然资源和各类生态产品数量、质量等底数,并建立当地城市生态产品目录清单。

算准票子。探索建立由生态物质产品、生态调节服务和生态文化产品3个一级指标,农业产品、水源涵养、气候调节、休闲旅游等16个二级指标,植被水源调节量、减少泥沙淤积等96个三级指标组织成的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指标体系,有效规范核算制度的实施方案、地方标准、统计报表制度等。为形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河南省将GEP核算评价结果纳入试点地区党政领导干部绩效管理和生态文明考核体系,引领试点地区深入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为生态产品经营开发、生态保护补偿、政府考核等提供有力依据。

开好方子。因地制宜“把脉问诊”,探索构建了三条价值实现路径。一是以市场化为主+政府监管的模式开发的生态供给类产品。西峡县将食用菌、猕猴桃和中药材等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放在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战略位置,做强菌果药三大产业链,形成了“西峡模式”。二是以政府主导下的生态补偿+引入社会资本模式来协同开发的生态调节类生态产品。淅川县政府先后引进福森药业、北京宏伟绿邦等8家企业,引进资金3.2亿元,高标准完成造林4.1万亩,支持泓森植物园完成8000余亩荒山绿化和湿地抚育。三是以政府统筹+市场化开发的生态文旅类生态产品。淅川县打造“美在丹江,爱在淅川”品牌形象,完成了休闲度假、康体养生、民俗风情、休闲农业等生态文旅产品开发。

找对路子。结合生态产品调查监测机制和价值核算数据,积极探索利用增减挂钩、占补平衡、生态保护补偿、用地布局调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等政策工具,以自然资源政策打通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创新形成四项制度性成果。围绕“谁受益、谁付费”,探索土地出让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围绕“谁占用、谁补偿”,探索矿业权出让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围绕“谁损害、谁修复”,探索推进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让破坏者付出相应代价;围绕“谁保护、谁获利”,基于占补平衡制度和增减挂钩制度,建立让保护者获利制度。

結成对子。积极促进生态产品建设保护区域和收益地区开展项目对口支援,打好平台建设、人才帮扶、机制创新等一系列“组合拳”,开展保水质、助扶贫、服务业与民生、工业转型等55个多类型项目,不断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异地转化新路径。先后与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省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交流合作,建立了绿色科技创新产学研用一体化系统创新机制,为项目吸纳各领域专家50

余人,最大限度放大“1+1+1>3”的联

动发展效应,创新提出“五子”工作法,建立报送体系、核算体系等,实现多源数据整合、生态产品核算、生态价值实现、特定区域精准核算(VEP)等关键环节思想,为试点工作提供扎实的科研力量支撑与创新技术支撑,也为打造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作者单位:河南省自然资源监测和国土整治院)

猜你喜欢

淅川县核算价值
持续发力 多元投入 淅川县加强水源区水土流失治理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淅川县
淅川县双河镇遗址M19及出土陶器组合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淅川县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