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雄基因不是犯罪基因
2023-08-19张田勘
张田勘
2023年5月17日,北京通州区发生了一起“校内学生伤人案”,伤及3人,嫌犯为一名16岁男生,此前该男生涉嫌杀害邻居夫妻二人。一些网友猜测这名男生可能有超雄基因。就在案发前一天,另一件与超雄基因有关的事件也引发了网友热议。一位准妈妈在网上披露,其孕检时查出胎儿的性染色体为XYY,即超雄基因,评论区里有很多人劝她终止妊娠。一些评论者认为,拥有超雄基因的人有暴力倾向,还有很大概率出现反社会人格障碍。这两个引发热议的事件表明,当下人们十分关注基因与人的行为、性格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有的人会有超雄基因呢?这要从人体的遗传物质—染色体谈起。染色体位于细胞核内,是基因的载体。一个细胞中有46条(23对)染色体,其中44条是常染色体,还有2条是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如果某位男性多出一条Y染色体,其性染色体就是XYY,可能患有超雄综合征(超雄);如果某位女性多出一条X染色体,其性染色体就是XXX,可能患有超雌综合征(超雌)。
超雄和超雌都是性染色体异常的表现,也与某些疾病和人的生长发育有关。超雄综合征患者(超雄者)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一些障碍,可能出现学习困难、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等问题。超雌综合征患者(超雌者)并无明显的疾病症状,只有少数人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则、月经稀少、卵巢结构不清。极少数患者卵巢功能低下,可能出现原发性或继发性闭经,从而导致生育力受损。
由于科学界对超雄的认识并不全面及个体行为的差异和复杂性,超雄者极易引发联想和争议,人们常会对超雄者产生偏见。目前,对超雄的过度解释主要集中于一点,即超雄基因是犯罪基因。有些人认为,与女性相比,男性有更多的暴力倾向,而超雄者多出来的一个Y染色体可能增加其暴力行为,因此超雄者更容易犯罪。事实上,“超雄基因是犯罪基因”的观点在科学界并未达成广泛共识。
不过,也有一些研究揭示了超雄者的与众不同之处及犯罪率较高的事实。1965年,美国遗传学家雅各布对一些男性罪犯的性染色体进行研究后,提出了一个假说—有超雄基因的人具有更多的犯罪和暴力倾向。后来,由于监狱中的男性罪犯的超雄基因检出率高达20%,欧洲的一些研究人员提出了同样的观点。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专门研究了超雄者的体表特征,他们一般身材高大、长臂、长腿、易长粉刺、智力低于正常水平,易患精神疾病,具有反社会的趋向。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显示,超雄基因是犯罪基因的说法有很多漏洞。这要从两方面看,一是基因与行为的关系,二是有关超雄者行为的统计学和社会学数据。
从基因上看,超雄基因并不是引发犯罪行为的罪魁祸首。次雄综合征(也称克氏综合征)也与性染色体有关,在染色体上的表现是XXY。次雄综合征患者(次雄者)的主要表现是肌肉较少、身材较高、运动协调性差、体毛稀少、外生殖器异常、缺乏性欲和具有女乳症。根据常识推测,X是女性性染色体的标志,如果多一个X染色体可能使人呈现温柔、恬静等女性的性格特征,但次雄者的犯罪率比普通人高,甚至与超雄者相近。因此,多一条Y染色体也许并不是导致超雄者犯罪的决定性因素。超雄者和次雄者犯罪率超出一般水平的主要原因是,染色体异常导致智力低下及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从而诱发行为异常。
从统计学和社会学角度看,超雄者并不比染色体正常者有更多的暴力倾向和犯罪行为。法国科学家对超雄者进行过调查和鉴定,结果表明这些男性的犯罪率并不高于常人。丹麦科学家也做过类似的调查,而且早在1978年就得出结论,虽然监狱中超雄者比率较高,但他们的罪行几乎都是非暴力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科学院根据许多调查和研究项目做过一个正式的表态,认为“超雄者具有犯罪倾向”的假说并未经过充分的证明。
与超雄基因相对应的超雌基因则未引发过社会争议,因为超雌者并不會危及他人,只是自身生理功能有异常。由于多一条X染色体,超雌者中有些人比较漂亮,眼睛大而圆,皮肤白皙,身材苗条、高挑。但是,更多的超雌者会出现轻微的智力低下、性腺发育不良等问题。
由于超雌者并无明显的特异性症状,因而难以发现,这也导致一些超雌者的后代出现更严重的超雌,这种情况被称为超超雌。我国媒体曾报道过一位超雌母亲生下了超超雌女婴,她比常见的超雌者还多一条X染色体。在女孩8岁时,外貌显现出轻度先天愚型的特征,下颌轻度突出,还有Ⅱ度腭裂;智力略低于平均水平,生活基本能自理,但学习能力较差。
从超雄基因与犯罪倾向、犯罪行为的复杂关系可以看出,人类的很多疾病、生理功能和行为虽然与基因有关,但是这种关系是因果关系还是相关关系,还需要更多科学研究相互佐证。如果是因果关系,当然要予以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如果是相关关系或者无关,则可以继续关注、探索,但不能过度解读,以避免造成偏见和歧视。
与超雄基因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人们把一些生理或心理特征与基因关联起来,发展出一批并未得到科学界认同的“某某基因”,如肥胖基因、快乐基因、同性恋基因、精神分裂症基因、长寿基因、高智商基因、痴呆基因等。如果把基因与疾病、心理和行为的相关关系解读成因果关系,很可能产生负面作用。还有一些机构打着基因测序的幌子,进行性格诊断和潜能开发,预测儿童的天赋,以确定其发展方向等,其实均缺乏切实的科学依据。虽然基因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和性格,但后天的环境对人的成长亦有影响,“淮南为橘,淮北为枳”就是最好的例证。
【责任编辑】张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