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相随:“朱师傅”登上“中国诗词大会”

2023-08-19真颜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23年6期
关键词:工友大会诗词

真颜

戴着眼睛,身着蓝色工装,一张口就是一首接一首的古诗词,诠释“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意义,这就是陕西汉子朱彦军。2023年春天,只有初中文化的朱彦军,凭借满腹诗词一举获得中央电视台《2023中国诗词大会》的亚军,从辗转全国各地工地的“朱师傅”变成了无数网友尊敬的“朱老师”。有谁知道,他幸运的背后,是妻子一路的鼓励……

晨昏优乐每相亲:工地师傅的诗词缘

今年50岁的朱彦军是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人。他父亲年轻时在乡政府工作,业余时间爱看诗词。耳濡目染中,小时候的朱彦军喜欢上诗词的朗朗上口与妙不可言。

上小学三年级后,朱彦军开始读父亲买的《唐诗100首》。遇到不认识的字,他就查字典,结果将整本书都注满了拼音,对诗词的热爱也与日俱增。父亲非常欣慰,经常给他买书、订报刊,鼓励他好好读书。哪知,初中毕业时,朱彦军误以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就带着几本诗集和小伙伴偷偷出门打工。自此,他开始辗转全国各地,从事水暖工作。

1996年,朱彦军和陈玉玉喜结连理。陈玉玉是贤妻良母,也是孝顺公婆的好儿媳。她虽然不识字,却和朱彦军一样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女儿和儿子很小的时候,朱彦军夫妻让他们留在身边生活、上学。朱彦军还教他们唱儿歌,给他们买魔方、九连环等益智类玩具,教孩子们诵读诗词。

为了给姐弟俩更好的学习环境,在女儿读完小学、儿子上三年级那年,朱彦军将两个孩子转回家乡读书,在县城租了一间房子。自此,陈玉玉留在家陪伴孩子们读书,朱彦军独自外出打拼。

每到休息日,朱彦军就一头扎进当地的圖书馆或书店。有一天晚上,陈玉玉打电话给他。得知他在书店待了一天,连饭也没吃,陈玉玉嗔怪丈夫:“你傻不傻呀?”朱彦军笑了:“我真没觉得饿,晚上回到工地,啃馒头都是香的。”听他这话,陈玉玉既好气又好笑。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优乐每相亲。”每天晚上,别的工友在宿舍打麻将,玩手机,唯独朱彦军旁若无人地看书、抄诗词。他也不止一次被工友们问:“咱们农民工读诗有什么用?”朱彦军一笑而过,在他看来,只要自己用心读诗,其他的都不是事儿。时间久了,他渐渐受到工友们的尊敬。

在江苏无锡打工的时候,他和工友们利用端午节假期出去玩,看到居民沿河而居,一名工友很惊讶:“这地方人咋都住在河边呢?”

朱彦军吟诵出晚唐诗人杜荀鹤《送人游吴》中的诗句:“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厉害厉害,这诗一听就是写描写江南的!”工友们纷纷鼓掌,说他“一肚子墨水”。

诗是吾家事:一半烟火一半诗

那些年,身在异乡,朱彦军仍然操心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每次,孩子们遇到难题时,朱彦军就用诗词鼓励他们克服困难,给予他们精神力量。陶渊明的“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也是他勉励孩子们的诗词之一。

每一次和孩子们聊天,拨通陈玉玉的手机后,朱彦军就让她把手机给儿子或女儿。和孩子们聊完,他会让他们挂断电话,再重新给陈玉玉打过去。

2019年,朱彦军在内蒙古打工期间,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报名参加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之后,他幸运地通过了选拔。接到节目组导演“可以来北京正式上场比赛”的电话后,他立刻给远在静宁县的陈玉玉打电话。

陈玉玉很纠结,想到女儿正在复旦大学读本科,儿子即将参加高考,她说出了心中的顾虑:“老公,咱家两个孩子上学都要花钱,你今年才干了两个月的活儿,参加诗词大会耽误时间啊!不过,只要你喜欢,我都支持你。”

朱彦军原本只想试试看,见妻子有顾虑,他就放弃了。在他看来,家庭和谐最重要,更何况他读背诗词,不是为了参加诗词大会,纯粹是自己的热爱。

得知朱彦军不去北京,导演急得打了几个电话劝他参加比赛。导演还打电话给陈玉玉,称这个机会实在难得,朱彦军不来太可惜。但朱彦军还是选择了婉拒。

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朱彦军回到家乡,跟着妻子一道在建筑工地打工。他们每天要工作11个小时,中午还要回家做饭。知道妻子辛苦,朱彦军总抢着洗菜、做饭。只是,他有时做饭期间突然想到一句诗词,或记不起其中一个字,便跑到房间查手机或字典。结果,不是菜烧糊了,就是稀饭溢出了锅,陈玉玉忍不住说他:“老公,你能不能长点儿记性?能不能做好饭菜再读诗啊?”朱彦军笑脸相迎:“好好好,老婆,我下次一定记着!”

话是这么说,后来朱彦军还是不止一次让“事故”重演,陈玉玉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朱彦军要刷碗洗锅,她一把抢过来:“还是我来,你去看书吧!”每当这时,朱彦军倍感幸福。

每年暑假,朱彦军夫妻都带着儿女回老家,帮爷爷奶奶收割麦子。“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就像杜甫的这句诗所说的一样,和儿女们一起来到麦田,朱彦军很自然地告诉他们:“你们看,这就是‘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孩子们都佩服父亲的才华,异口同声地笑着补上一句:“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朱彦军高兴地笑了。陈玉玉不明白这首诗的意思,但看着丈夫和儿女的笑容,她也感觉诗词带来了快乐与满足。

多年来,朱彦军坚持摘抄诗词,每天都要求自己背会一首诗,还将要背的诗抄在便签纸上,装在兜里,方便随时掏出来学习。早些年,陈玉玉洗衣服时,常常一不小心将这些小纸条洗掉。每次她感到抱歉时,朱彦军都笑呵呵地说道:“没事儿,老婆,洗掉也无所谓,我再抄一遍就行了。”渐渐地,陈玉玉也养成了习惯——每次洗衣服,都先掏出那些小纸条。

巡天遥看一千河:妻子鼓励再出征

朱彦军一直爱看《中国诗词大会》。回家后的这几年,在他的影响下,一家人都爱上了这档节目,每季都会陪他一起看。尽管陈玉玉看不懂,但她喜欢那些文化人“神仙打架”的热闹场面,也明白了诗词爱好者们能登上央视舞台的艰难。

一次,节目播出后,朱彦军趴在电视机前,抄写选手吟诵的诗词,不等选手们答题,他已提前说出了答案。陈玉玉鼓励他:“老公,你好好读诗,有机会还是去参加诗词大会吧!”“好,我也想去现场以诗会友呢!”朱彦军由衷地开心。

2022年10月,中央电视台《2023中国诗词大会》开始报名,朱彦军恰巧不忙,就和妻子商量报名的事。陈玉玉二话不说:“老公,去报名吧!去北京把你的梦圆了,你都50岁了,再不去就真来不及了!”朱彦军立刻报名参加选拔,再次顺利接到去央视比赛的通知。

在《2023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在来自全国各地的本科生、博士生、博士后等诗词高手中,只有初中文化的朱彦军堪称黑马。如第九场的比赛,民间出题人张煜东刚用“羊毛毡”创作了一名在太空漫游的“航天员”,朱彦军脱口而出:“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2023年2月3日,诗词大会举行总决赛,需要“酒具+数字”的飞花令难度系数倍增。朱彦军深厚的诗词储备量再次惊艳无数网友,他信手拈来:“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杯。”“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他顺利进入冠亚军终极对决,一举获得亚军。

很快,亲戚朋友纷纷打电话来庆贺,正在攻读硕士学位的女儿、就读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儿子都猛夸朱彦军。儿子连连惊呼:“我的天哪!没想到老爸能杀入决赛夺个亚军回来!”陈玉玉看了节目后,也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朱彦军:“哎呀,老公,你真牛,还获奖呢!”朱彦军心花怒放。

随后,朱彦军和陈玉玉所在的打工微信群、他们的家族微信群,都在大量地转发他参赛及获奖时的图片、视频。激动之余,朱彦军也借比赛舞台向妻子深情表白:“我回去以后,一定好好听话,一定好好学诗,一定好好赚钱,一定好好爱你。”

朱彦军点燃了家乡人的诵读热情,不少学校邀请他去演讲,朱彦军忙得不亦乐乎。3月,朱彦军被安排到静宁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文化馆工作,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折。

“好将一点红炉雪,散作人间照夜灯。”如今,朱彦军怀揣对诗词一如既往的热爱,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朱彦军表示,他会努力弘扬传统文化,用自己的力量影响更多人,助力大家的生活诗意满满,其乐融融。

猜你喜欢

工友大会诗词
工友艺苑
WAIC与WIC大会简介
工友艺苑
工友艺苑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声讨大会
大会选举
第39届ISO大会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