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与谋略——老子的两种精神面向

2023-08-19章鹤蓉

今古文创 2023年29期
关键词:老子

【摘要】通過对《道德经》文本的分析,可以解读出其五千言中所蕴含的两种精神面向:其一是向自然状态复归的气象,其二则是治国克敌的谋略。就这两种精神面向统一于同一文本的现象进行探讨,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非平行而是从属的,即后者从属于前者,而正是这两种不同的精神面向使得老子后学发展出两种不同的路径。

【关键词】老子;自然气象;谋略纵横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9-0066-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9.019

在一般的视域下,人们通常把老子话语系统中最核心的“道”视为包罗万象之存在,“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①至于如何能够顺应作为万物根源的道,在考察《老子》文本的过程中,人们很容易看到他有一种向自然复归的倾向,但同时,很多章节给人们的直观印象都带有强烈的政治谋略的色彩。这两种不同的精神维度都同样反映在一部《道德经》之中。

一、复归自然,天地气象

在老子的语境下,“自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一般理解为自然而然,亦即万物本初的那个生命样态。在春秋晚期风起云涌,交相攻伐的历史情境下,“自然”是老子所要复归的最理想的状态。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②为人所效法的地、天和道之所以是如是的样子,舒展出它们应有的维度,是因为它们自己如此,能够得其性,能够自然而然。天之所以是广袤无垠的天,地之所以是承载万物的地,道之所以是玄之又玄的道,皆是因为它们能得自性而不易,任自然而不流,人效法地、天和道,所要效法的不仅仅是天地作为万物之一的具象的品质,而最终是效法它们这种自然而然的生命状态。“大致说来,‘自然是老子哲学的最高原则、核心价值与理想状态,是天下、万物、百姓生存发展的一种可能的、最好的、最少强制与压迫的秩序。” ③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④圣人面对着被光怪陆离的万物充斥的此在世界,能够依照万物本身的自然状态,不助长,不打扰,怀着对造物的敬意,使得万物按照其应然的尺度如是生长。

“道”所要顺应的“自然”体现于万物之中,它并不是外在于人类社会的,而更应该是人类社会所追求和遵循的秩序。在那样一个秩序崩溃的时代,老子心目中所理想的社会状态也是对纯粹自然的复归,“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人之器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⑤这个社会中可能有先进的工具,有舟舆,有甲兵,但这些都没有用武之地,无需远行,不用舟舆,没有征伐,不必陈兵,不是不能,而是“能而不为” ⑥。这也就是说,知道什佰之器的效益之后为了保持自然而然的本真状态仍选择结绳而用之,因为在这种状态下人民的生活是安乐自足的。能而不为,知而不为,不求富国强兵,甚至有利器而搁置不用,以保持一个纯粹自然的社会形态,老子对自然的重视和推崇可见一斑。而为儒家所重视的仁义,在老子看来是大道失落之后不得不为之的用以维持社会秩序的原则,这些价值在老子的话语体系之中被消解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⑦真正好的状态应当是超越于仁义道德而纯任“自然”的。沿着这一思路,为了实现这样一种理想状态,老子反复提及了“无为”的概念。“无为”是老子所使用的众多否定性语词中最重要的一个,“老子的否定性术语都有双重的功能:它们直接地否定平常的世俗的价值与行动,同时却要超越之并达到更好的效果。” ⑧“无为”也是如此,它所指向的并非绝对的否定和消极,而是向“自然”复归的一种行为方式,以更高的肯定为依归。通过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思考,“老子断定社会政治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都是支配者的干预、控制和占有造成的。” ⑨因此,要摒弃那种与“道”相违背的妄为,而复归到万物自发形成的秩序之中。

二、谋略为国,纵横捭阖

在传统解读中尤为突出的复归自然的精神面向之外,同时,《道德经》中的一些章节很显然是指向当时的现实政治和兼并战争的,也就是上文所提到的谋略的精神面向。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示于人。” ⑩柔弱胜刚强,除了可以用于普遍的自然之道外,也更是一种以退为进的行为方式。而对于何谓“国之利器”,历来分歧很多,大约有三种说法:其一,权道;其二,赏罚;其三,圣智仁义巧利。这几种说法其实可以总结为一类,即君主治民之术,君主以权谋治下,以赏罚一臧否,以圣智仁义巧利归民心。对于这几个方面,当时的诸子学派其实都已经看到了这点,并侧重其中某个方面作为其学说的核心部分,以之游说列国,一展才学。正当其他人乐此不疲的时候,老子已然洞察到其中潜藏危险的可能性。“大道废,有仁义;六亲不和,有慈孝;国家昏乱,有忠臣。”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由后天理性所建构起来的秩序是因为大道的失落而兴起的,诸如仁义法令之类往往过犹不及,会带来严重的反作用。

但老子又绝不是说不需要或排斥这些国之利器,恰恰相反,作为千乘乃至万乘之国的君主需要掌握这些以统辖国家,而“不可示于人”的原则则强调正是因为这些国之利器是“国之威武权势之属” ?,因此具有对个人的普遍性,“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如果显扬于人前,则会置国家前途于十分危险的境地。但其实将权谋隐于人后,何尝不是又一种权谋呢?老子此处论国之利器,从某种角度也可以理解为君王治国之道的一种。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和所谓愚民的阴谋论色彩的理解不同,所谓“明”和“愚”,大概并非是指使百姓聪明(愚笨)的意思,而是指使百姓诈伪(纯朴)的意思。也就是说,善于为国的君主,应当使民风淳朴敦厚,如果民风浇薄,工于心计,那么国家也就难以治理。为了达到净化社会氛围的目的,君王应当以身作则,不“以智治国”,上行下效,百姓自然会向着厚重君子的方向发展。可以说,这样不用智的治国方式的出发点是很好的,但为了使民风向善而不用智而不是出于本心的不用智,这是不是也在某种意义上违反了自然而然的原则呢?这又算不算是一种用智和谋略呢?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同样说的是柔弱胜刚强,但七十八章说得更为具象,以水作为至柔的代表,却能达到无坚不摧的地步,“抽刀断水水更流”,再坚硬的事物总有其弱点可循,而至柔之水则正因其本性无所不在而能发现哪怕是最小的弱点,从而克敌制胜,水滴石穿。“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老子在此处所蕴含的能柔、能下之意,不是说柔和下本身是好的,而在于柔和刚,高和下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柔能克刚而比至刚更成其刚,高下互化,下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比高更高。同时,当处在柔和下的位置时,往往能够更好地蓄势,才可以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这启示的的确是一种胜人之术。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军事是政治的延伸,《道德经》中同样也蕴含着丰富的用兵之道,以一个字概括,大概就是:“奇”。历代的评议家也有将《道德经》解为兵书的说法。比如唐代王真将这一观点发展到了极致,认为整部《道德经》五千言“深衷微旨,未尝有一章不属意于兵也。” ?老子认为善于治国者不必用兵,以兵书理解《道德经》显然有言过其实之处,但老子关于兵战的说法的确给后世用兵者以极大地启发,这一点也不可视而不见。“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若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老子不求先发制人,而循的是后发制人之道。对于兵,他的态度是极为谨慎的,兵者不祥,如果战争不发生是最好的状态,所谓“不敢为主”,如果发生战争,也不应该首先寻衅,反战而不畏战。老子的用兵之道在于出奇制胜,使得对方捉摸不透,不进反退,将对方的兵锋消解于无形之中。虽然片言只语之中毕竟难以体现系统的战争理论,更难以在实战中加以应用,但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思考的可能性和用兵的最高原则以为具体行为的指导,这其实更是一种谋略上的体现。

三、两种意象于道之统一

《道德经》这两种话语体系的共在是解读老子思想的难点所在。

虽然复归自然的天地气象和政治谋略的纵横气度在老子的话语体系中是并存着的,并且无法完全融合到一起,但二者的关系也并非是完全平行的。从《道德经》的整体架构和道家的精神意向来看,老子思想政治谋略的一部分是从属于其复归自然的一部分。或者可以这样认为,老子提出政治谋略的目的是在更大的程度上实现对自然之道的复归,换种说法,即是以智止智,对谋略的运用实际在于尽量少运用谋略,以达到返璞归真的目的。

“正言若反。” ?老子之道中,有大量的相反相成的对立概念,老子将其都视为能够相互转化的两股力量,正是一方的存在能够成全另一方的存在。“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如果将复归自然同治国谋略视为老子语境下又一组对立的范畴,那么纵横权谋的一面正是使得复归自然的一面确定的必要存在,但它们的关系又是统一于最高的“道”之下的,“道法自然” ?,道先天地生,浑然一体,包含着所有的可能性,更无所法,它是自然而然的,依照自己的规则周行不殆,流转不息。向自然本性的复归本身就是对道的复归。而对君王治国之道的参详,除了需要作为“国之利器”的权柄谋略之外,老子更强调的则是“无为而治”,“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君主无须以繁杂的政令去指导百姓的生活,只要按照百姓自然的天性因势而为,社会自然能进入到一种理想的和乐状态。“天下之乱,就是因为知识的增加和欲望的膨胀” ?,因此,对于政令,老子的态度慎之又慎,正因为政令越是频仍,越会打乱百姓自然而然形成的社会秩序,自然与道之本初渐行渐远。对于权谋的使用,其目的正在于对当时政治风气的矫正,达到尽量少地使用权谋的最终效果,国之利器可以藏而不用。

四、两种精神意象于后世之分野

《道德经》五千言之所以被奉为经典,恰恰是因为其中两个精神维度的张力给后人对老子的理解留下了极为广阔的空间,无论是否有过度诠释的嫌疑,老子也无需对这些后学的发展负责,但其根源仍是发源于老子处的。

其一,为庄子一脉所继承的“自然”与“逍遥”。“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 ?天下篇中以此来评价老子的精神气象,突出的是其向自然复归的一面。而庄子本人在学说中,更是将“自然”的精神超拔为“逍遥”,“若夫乘天地之证,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他的眼界在于无穷,齐是非、齐生死、齐万物,庄子实在已经将众人趋之若鹜的名利视为腐鼠一般,他追求精神的完全自由,和万物共在,“道是无情却有情”,洒脱自在,汪洋恣肆,同他笔下的大鹏一样,于九万里之上俯仰天地,再没有什么可以束缚他的精神自由,“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奇见之也。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 ?尽管按照后世的看法,老、庄同为道家之代表,但他们呈显于外的却是截然不同的精神风骨,老子在对道的体悟中更为玄妙,而庄子则在冷眼洞世之后达到了逍遥,“世人虽以老庄并称,然而进入到他们的世界中,立刻就感到老子的机警和庄子的豁达,形成鲜明的对比。” ?之所以有这样大的差异,正是因为庄子对老子向自然复归的精神面向的进一步发展和对其中治国谋略的舍弃或者说有意的略去。在这一点上,杨朱一脉在某种程度上走得更远,他们强调“全性保真”,保全个人生命而自觉远离现实政治,乃至于“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

其二,稷下道家和黄老的治国之术。

自春秋晚期到汉代,所间隔的时间并不算长,但会发现,道家的面貌同老子之时已有了很大的变迁。在司马谈笔下,道家无为而无不为,“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 ?可以发现,这个时候的道家思想已经被广泛运用于治国,甚至一度成为汉初统治者所采取的基本治国思想,对汉初的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此时所说的道家准确来说是为稷下道家所改造过的黄老思想,以彭蒙、田骈、慎到等为代表的稷下道家以老子的思想为主体,兼收并蓄其他各家的优长并加以改造,形成了稷下的黄老学派,这一学派仍保留有老子“道”的观念,但其侧重点在于帝王之术,亦即君人南面之术。稷下道家其中很重要的观点就是“援法入道”,在“道法转关”的过程之中,黄老学派已经逐渐从形而上的部分走下来,而将他们的目光聚焦于政治实践的部分,“法出于礼,礼出于治,法、礼,道也。” ?老子的道包容万物,故而稷下道家正将礼法之内容融入于道之中。但在老子《道德经》之中,法令刑名之类却是人为之“伪”,越重其,离道越偏。如果说老子政治谋略是为了以智止智,那么稷下道家则渐渐把这向自然复归的手段提升到了目的的高度,政治实践的色彩被极大地强化了。并且,由于道的无所不包性,使得刑名之术寻得了一个得以发展其合法性和权威性的根基,“故执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废” ?。

其三,韩非、孙武为代表的法家、兵家对老子谋略的继承。

韩非的《解老》《喻老》是最早的解读老子《道德经》的先秦文本,可以说,老子对韩非的思想影响颇深,但和稷下道家的不同在于,韩非“援道入法”,其目的在于为法寻得一个获得普遍性的依据,最终还是落脚在法上面。“夫能有其国,保其身者,必且体道。体道,则其智深;其智深,则其会远;其会远,众人莫能见其所极。唯夫能令人不见其事极,不见其事极者为保其身、有其国。故曰:‘莫知其极。” ?韩非子将法、术、势三者相结合,主张君主应该让臣下无法判断其喜恶,以杜绝揣度上意以获得君主青睐的可能,而实际上,《老子》五十九章原文强调的是君主需要“重积德”,修养自己的品德,培養强大的内心,并不在于玩弄权术与阴谋的一面。“道家对世乱的深刻揭示与对文明的否弃姿态,是法家批判传统德礼之治,另起炉灶重构社会价值准则与规范体系德进取精神。道家解构式哲学的深处,隐含着一种有待法术之士建构的秩序体系。” ?老子对现实政治秩序基础的消解在某种程度上也为后世法家寻找重建秩序的新路径提供了土壤。

老子的一些章节也为兵家所借鉴,用于兵法的指导。“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孙子和老子一样,都强调出奇制胜,适应战场瞬息万变的局势,使对手无法预判下一步的行动,通过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老子以水喻道,水能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争,至清至静。孙子同样以水为喻,“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用兵不可墨守成规,而要因时因势而变,如水之就下,要找到对手薄弱之处,成为己方制胜的武器。

“如‘道之‘惟恍惟惚,《道德经》亦似一个多棱镜,观者之感悟与体认,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前见偏好、捕捉视角。” ?解释者在诠释被解释者时是带有某种预期的,这种预期无疑影响着诠释的不同路径。正因为老子思想中两种相异的精神面向,有很多解读的可能性蕴含在其中,故而同样的五千言,由庄子而言澹然明静,由韩非而看则意指为国之道,但他们其实同样包含在老子精神的应有之意中。

参考文献:

①②④⑤⑥⑦⑩????????????陈鼓应注译:《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69页,第169页,第301页,第345页,第346页,第93页,第207页,第145页,第280页,第209页,第304页,第339页,第308页,第280页,第315页,第339页,第80页,第169页,第141页。

③⑧刘笑敢:《老子哲学的思想体系:一种模拟性重构》,《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第95页,第97页。

⑨王中江:《道与事物的自然:老子“道法自然”实义考论》,《哲学研究》2010年第8期,第46页。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8页。

?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8页。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2页。

???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011页,第20页,第1016页。

?陈鼓应:《老庄新论》,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81-182页。

?金良年撰:《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88页。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92页。

?陈鼓应:《管子四篇诠释:稷下道家代表作解析》,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8页。

?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页。

?韩非子校注组校注:《韩非子校注》,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93-194页。

??马腾:《儒法之间:道家哲学对先秦法思想史的意义》,《现代法学》2017年第2期,第22页,第20页。

??服部千春校注:《孙子兵法校解》,军事科学出版社1977年版,第106-107页,第126页。

作者简介:

章鹤蓉,女,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安居乐业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老子》“自”类语词哲学范畴释要
漫画
智者老子
北大簡《老子》釋文指瑕
论老子处世哲学中的智慧
寻找老子【三】
大愚者大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