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拱爷爷”王永先:“飞檐走壁”50年
2023-08-19
“斗拱爷爷”
“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是全国古建筑遗存最多的省份,且时代序列完整、品类众多、形制齐全,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宝库”。从数量上看,山西的古建筑占全国的70%以上;从时间上看,山西省内的古建筑上迄唐代,下至民国,尤其是元朝以前的木构建筑数量冠绝全国,约占全国的85%。全国仅存的4座唐代木构建筑,也全部都在山西。
这些古建文物之所以能保存到现在,与山西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有关,同时也离不开山西人的精心呵护。几十年间,—代又一代的文物保护工作者走近古建筑、研究古建筑,用巧手为它们“治病”,用满腔的热情为它们“做广告”,才让古建之美被更多人所了解。
今年73岁的王永先就是其中一位。过去50多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和古建筑打交道,先后担任过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山西省文物局古建工程管理总负责人、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会员等职务,参加了五台山佛光寺、朔州崇福寺、解州关帝庙、晋祠圣母殿、浑源悬空寺等百余处国宝古建筑的规划保护设计和修缮工程。退休后,王永先依然没有离开古建。除了写书、写论文,他还作为特聘讲师在太原师范学院讲授《中国古建保护与修复》课程。步入古稀之年,在学生的偶然推荐下,王永先拍起了短视频,在抖音开设“斗拱学堂”,做起了直播。
王永先的直播—般都在下午,天光正好,日头稍长,能多讲些东西。在他的视频里,山西的晋祠、佛光寺、关帝庙……都成了“现成”的场地。他或是深入一座大殿之中,带着手电筒和几个小工具,现场比对实物,讲解内在关窍;或是坐在庙前,支一块画板,把镜头前的建筑细节画下来,细细拆解,再把画板上的字擦掉,请屏幕前的网友“答题”。有一次,王永先在五台山佛光寺测绘讲解一种名为“大叉手”的建筑结构时,浮光掠影之间,镜头扫过殿顶的一群蝙蝠,受惊之下群飞乱舞,杂音四起。但王永先习以为常,连语气都没一丝起伏。
1937年,梁思成来到佛光寺大殿,考察这座木构建筑的具体年代时,也曾见过这群“老朋友”——成百上千的蝙蝠,黑壓压盘踞在脊条上,一旦被照相机的灯光照亮,就会惊动飞起,给考察的队伍带来极大的困扰。王永先的视频评论下,一位知晓这个典故的网友笑称:“这是赶不走的老东家了。”
“空中大课堂”
在王永先的短视频里,他总是穿一身蓝色的中山装,戴一副圆框眼镜,笑容慈祥,讲述古建筑知识时语气平和有趣。久而久之,很多网友便亲切地称呼他“斗拱王爷爷”。为什么叫“斗拱”呢?斗拱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有的建筑结构,位于立柱和横梁的交接处,从柱顶上“探出”一层层弓形的承重结构,为拱;拱与拱之间垫上方形术块,为斗,合称斗拱。
在王永先看来,学习古建筑知识要从斗拱开始入门。不过单看文字描述,很难想象出斗拱到底是什么。不只斗拱,其他如梁架结构、雕作、叉手等古建筑术语,只听文字解释都很艰深晦涩。事实上,理解门槛高一直是古建筑学习的难点之一。那些精巧的构件,每—个都有着复杂的结构,要搞懂每个建筑部位的比例、走势,并不容易。以流传最广的宋代专著《营造法式》为例,由于排版、名词发展等原因,读起来难度很大。“当年梁思成先生刚刚拿到这本书时,也说这是一本天书,根本读不懂”,王永先觉得,有必要沿着梁思成等前辈的工作,翻译、解读好这些历史上关于古建筑的研究。
为了提升“视频课堂”的可看性,王永先亲手制作了一个可拆卸的1/15木制斗拱模型,给每个构件一一标上序号或名称,甚至拆解后再重新组装,以加深印象。有一位爱好古建筑的网友看了几条视频后十分激动地表示,他自学很久都没有搞明白这个结构,这个视频终于让他“看懂了”。
王永先为了传播古建筑知识几乎使出了“浑身解数”。在讲解斗拱模型、讲述雕作制度时,他来到太原晋祠圣母殿,结合《营造法式》—书中的理念知识和殿中的木雕龙柱实例,现场绘制了一幅“缠柱龙”。这些短视频被王永先称为“空中大课堂”,经常有网友赞叹,在王爷爷身上,似乎能看到粱思成先生的情怀与影子。他站在前人的智慧积淀之上,善用互联网时代流行的新媒体,讲述古老的传统文化,显得意外和谐。
如今,王永先的“零基础开始学习古建筑”系列视频,一个月就收获了160万播放量。确实,通过镜头,一些不可移动的、地处偏僻的古建筑有了与网友,尤其是年轻人“见面”的机会。王永先说:“大家去参观一趟不容易,但通过抖音,没有地域限制、没有围墙,几秒钟就可以让全中国、全世界的朋友都了解这些古建筑的魅力。”他计划着,把这样一期一期的小视频坚持做下去,打造—个普通人也能理解的古建筑科普系列。
“修庙人”的坚守
对每个学建筑的人来说,粱思成都是泰山北斗般的存在,王永先也不例外。王永先生于山西、长于山西,在这片古建筑屹立成群的土地上,他童年就与神秘古老的庙宇殿堂为伴。“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老师带大家去太原参观晋祠,当时宋代的圣母殿让我感觉非常震撼,老祖宗真了不起,给我们留下这么漂亮、这么伟大的古建筑。那龙雕柱的粱架,看了之后就感觉挪不动脚步,不想走。可能从那时起,古建筑就长在了我心里。”王永先回忆说。
长大后,他因缘际会进入山西古建筑研究所,但最初只是为了一份工作。直到亲身参与了太原晋祠圣母殿的测量修缮、平遥古城的保护发展等工作,看到无数本来已在历史风霜中摇摇欲坠的建筑重新焕发生机,他才逐渐意识到那些散落在山西各地的古庙、古寺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古建,才逐渐明白这份工作的不平凡。“一座古建筑的价值远远大干一幅画或—件瓷器,因为古建筑综合、立体地把古代文化呈现在世人面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在王永先看来,要讲好中国故事,让文物“活起来”,古建筑是举足轻重的载体。保护古建筑,就是保护中华文化的艺术瑰宝。
但古建筑的测绘修缮工作比想象中更为艰辛,既要保护建筑不被破坏,也要事无巨细地——记录,修缮时更耍保证修旧如旧。粱思成曾在《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中写道:“我们阜晚攀登、工作,或爬入顶内,与蝙蝠臭虫为伍,或爬到殿中构架上,俯仰细量,探索唯恐不周到,因为那时我们深怕机缘难得,重游不容易,这次图录若不详尽,恐伯会辜负古人的匠心。”
据统计,山西省有记录可查的不可移动文物多达28027处,这些古建筑大多坐落在山林或乡野之中,环境恶劣,“工作至苦”。
王永先刚开始从事古建修缮工作时,经济发展远不如现在,待遇也不高,这份工作更称不上体面,还被大众戏称为“修庙人”。但梁思成、宿白先生、罗哲文老师等前辈的治学精神,以及为了保护古建筑奉献终身的执着,始终深深感染着王永先和他的同事们,支撑他们一次次登高爬远,往返于“古今之间”。
为了抢救保护佛光寺等古建筑,王永先和同事们或徒步奔波、或驱车飞驰、或飞檐走壁,三伏天在破旧吉普车里“蒸桑拿”,三九寒冬在深山破庙里就着咸菜啃馒头充饥。从没有学过绘图的王永先,也在一次次速写练习中磨出了好画工。他回忆说,那会儿做测绘、搞修复时,爬梁上架都是常有事。简单地搭个两层脚手槊,噔瞪噔几下就能爬到三四米高的梁架上。
如今,在山西的古建筑群中,宋辽金以前的木构建筑超过70%,它们历经千年而不腐,不被风雨摧折,除了古人建筑时埋藏的智慧外,“修庙人”的不懈守护一样功不可没。
传承:从圈内到“出圈”
在近50年的工作过程中,王永先一直致力于传播、传承古建知识与文化。2000年,为了将更多精力留在古建筑研究上,王永先提前申请了退休。退休后的王永先没有闲着。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过去几十年对于古建筑的研究进行研究梳理,并出版成书。独著或台著出版了《唐五代术构建筑》《平遥双林寺》《山西文物精品典藏·寺观彩塑》《山西古代彩塑品赏》《天龙山石窟》《古代壁画临摹技术》《古代彩塑制作工艺》等多篇专著及论文。他心里始终有种紧迫感。年轻时是急着抢修那些摇摇欲坠的珍贵古建;但当爬不动粱、上不了房后,他又迫切地想把自己从古建筑身上看到的精彩告诉更多人,把中国传统建筑之美传下去。
如今,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修庙人”的待遇也有所改善,但由于工作环境无法改变,愿意参与这份工作的年轻人仍然很少。甚至,很少有人知道还有这项工作。王永先也逐渐意识到书籍、论文等传播方式的局限性。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王永先变得愈发“时髦”起来,尝试了很多新兴的传播方式。他不仅在70岁高龄学会了用电脑打字,还开了微信公众号,在新媒体上发表过多篇文章,后来又开始尝试短视频。
他说:“以前写论文在杂志上发表,受众比较窄,主要是从事这个专业的人员在看,比如说古建筑设计人员、园林修缮人员、文博专业学生等,最多可能也就几千人、几万人看过。换句话说,不‘出圈,很难让普罗大众知道。但自从我尝试抖音短视频后,经常鼠标一点一上传,一夜之间就有几万人看过。”
事实上,王永先的抖音粉丝增长并不快,目前只有5.5万,但对于—项冷门学科而言,已经远远超出他的预期。尤其让他高兴的是,自己的抖音粉丝中年轻人占了大多数,百分之八九十都是30岁以下用户。“甚至有—位年轻的妈妈给我留言,说看了我的短视频,非常喜欢,就推荐三岁的女儿一起看,小朋友還那么小,也很喜欢。”王永先没想到,古建筑这样一个相对冷门的领域,在年轻人中原来也可以这么受欢迎。
古建筑是要传承的,古建筑的修缮工作亦然。王永先说,自己的学习之路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继续向书本学习,《营造法式》这样的古籍翻看了一遍叉一遍;二是向业界前辈学习,向近代的梁思成这一辈学术泰斗学习。其三,就是向老工匠们学习。在修缮古建筑时,经常需要解剖古建筑,一些老术工匠会自己重修搭建斗拱,很多技术都是绝活,跟着他们能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之路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方式,李诚(《营造法式》作者)、梁思威、罗哲文等人,或著书立传,或教书育人。到了互联网时代,如古建筑这样的冷门学科,在王永先的努力下,也能借助短视频平台从圈内到“出圈”,从有界到无界,让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古建、喜欢古建。
王永先说:“传统的古建筑构件,通过我们的讲解和科普,也可以变为当代生活可借鉴的建筑元素、审美元素。这种元素是一种无形的、可以蔓延开来的美。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中国古建筑之美,让我们的中国文化元素真正火起来,走向全世界,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本文资料来源于《山西晚报》《新京报》
以及微信公众号“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