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青年失业率的三个误解

2023-08-19

记者观察 2023年6期
关键词:失业率失业学历

编者按:如何理解青茸失业率?一说到青茸失业率高,高人会举出一堆大学生毕业拢不到士作的例子F 是这个原因造成的吗?一说到青年失业率上升,很多人就会想到企业效益不好、大量裁员、企业倒闭,这是事实吗?一说到青年失业,父母们就担心还在上学的孩子将来就业难、负担重,是这么回事吗?近茸来,受各种因素影响,青年失业率上升成为7新话题,很多人对这三个问题都奇点误解。本文用一些公开的研究数据分析一下这三个问题,并给徘徊在失业边缘的青年行]一些建议。

青军失业率就是大学生拢不到工作吗?

青年失业率就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吗?近期,国金证券一份名为《为何青年失业率逆势上升》的研究报告从一系列公开数据分析了这个问题。

首先,青年失业率的确是在逆势上升,但这里的"青年"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青年,根据2023年3月城镇调查失业率的统计, 16 - 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较2月抬升了1.5个百分点至19.6% ,创历史同期新高,相较之下, 25 - 59歲人口调查失业率较2 月下降0.5个百分点至4.3% ,己处于近年来低位。

大学本科毕业正常是22- 23岁,大专是21- 22岁,而调查失业率并不包括在校学生,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16- 24岁人口剔除在校生后,大学生仅占比三分之一,其余均为高中及以下学历。

因此,这个16- 24岁人口的失业率更多体现了低学历人员,当然这并不是说大学生1p 那FE E噎13毕业即失业的问题不严重,而是并不体现在这个数据中,这介尝加体现的是另一个同样严重但较少关注的问题一一16- 24岁的2ffD万青年农民工就业问题。

问题出在哪里呢?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16 - 24岁就业人员分布的前五大行业,即制造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教育、建筑,合计超过60% ,除了占比7 陆的教育,其他都是青年农民工就业的大户。再结合这几个行业近十年的就业人数趋势可以发现,制造业、建筑业和批发零售业,这种下滑的趋势在疫情之前就发生了。

而在吸收就业的第一大户"制造业"的几个细分行业中,近十年,但对高端的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行业吸纳就业较多,但低学历较多的纺织服装、食国家具等低端制造业下降明显。所以这是一个长期的趋势,但有人感觉在今年特别严重,原因很可能有两个:第一,近十年青年就业的长期趋势是从制造业流向服务业,但疫情三年服务业受损严重,虽然疫后出现了消费回升,但就业往往要慢半拍; 第二,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外出打工的青年人数增加,劳动力供给快于需求修复。

新增失业人口的数据也支持这个判断,环比增长最多的是今年3月,刚好是春节后外出打工的高峰,到了4月新增数据就开始下降,说明需求修复体现在了用工端。

从长期而言,这是一个需要政策解决的问题,但就今年而言,却是一个结构的错位正在慢匿好转。从目前的形势看,餐饮住宿这两个吸纳16- 24岁相对低学历就业人口的行业,已经加速复苏。

失业率上升是企业辞退员工和倒闭引起的吗?

在部分媒体的报道中,失业率高就是企业效益不好,大量裁员、企业倒闭,那么这是事实吗?近期,德邦证券发布了一份名为《青年就业:从三因素框架看"疤痕效应"来自何处》的研究报告,对比~2021 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的失业原因数据,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2021 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显示,16 - 24岁的就业人群中, 68, 2%的人是主动辞职,只有8.5%的人是被辞退和单位倒闭; 25 - 34岁也一样, 63.2%的人是主动辞职,只有14%的人是被辞退和单位倒闭。这个数据从企业端也非常好理解,如果要改善利润,通常是先辞退年龄偏犬的、收入偏高的35岁以上员工,而不是刚刚毕业的低薪新员工。

事实上,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裸醉",而年轻人"裸辞"的原因,总结下来有四个:第一, "裸辞"成习惯。

长期以来, 35岁以下劳动人口的就业情况比较好,导致工作流动性强,很多人养成了"裸辞"的习惯。因为"裸辞"造成的失业时间长短,往往取决于失业者是否急于就业而降低对下一份工作的要求。疫情前,很多人都习惯跳一次槽就要加一次薪,最终也能如愿,但疫情后,这一形势逆转,如果继续抱着这个想法,那失业的时间就会拖长。

第二,被诱导"裸辞"。

在三年疫情的影响下,高些企业为了节省裁员成本,使用种种方法逼迫或诱导员工主动辞职, 35岁以上的员工因为工作经验丰富,家庭压力大,选择隐忍,而年轻员工意气用事,容易做出"裸辞"的决定。

第二,推迟就业。

年轻人更可能在工作不称J心又不好找工作时,暂时放弃工作,选择"考公考研"试试看,不行再重新找工作。还有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军轻人,选择暂时在家休息或照顾家人,育合适的机会再工作,这也是一种选择。

第四,自由职业。

严格地说,自由职业属于就业人口,因为就业人口的定义是"在调查参考周内,为了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工作了一小时及以上的人",但有些人如果认为这点收入根本养活不了自己,从而选择隐瞒,就会被统计进调查失业人口。实际上,大部分年轻人并没杳掌握自由职业的技能,而是抱着美好的想象,觉得自己能行,结果大概率也是"自由职业=失业"。

从这四个原因看,年轻人失业率与整体失业率的背离,并不完全是经济的问题,更是一种"主动选择"与"被迫接受"的中间状态。

前文提到,年辑人的失业现象要分成两部分看,一季度体现的主要是高中及以下低学历青年农民工,是纯粹的经济结构问题,需求恢复慢子供给,目前正在改变。但更严重的问题是即将到来的大学以上学历的失业问题,从历年的16 - 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集中在7月前后,一个是新进入就业市场的毕业生,另一个是之前裸辞的员工更难找工作。

根据《青年就业:从三因素框架看"疤瘾效应"来自何处》这份报告,从行业需求端看,房地产、互联网等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点行业,还在继续衰退中。至今仍然在观望等待的"裸辞族",与即将到来的应届毕业生相遇,预示着更严重的挑战将在7月到来。

当然,年轻人的失业,特别是大学学历以立的年轻人先&,并不完全是一个经济问题,白甚至是一个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勇斗的社会角度去分析。

青年失业就等于找不到工作吗?

对于有房贷压力、有家庭责任的35岁以上员工而言,失业无疑是"天塌下来"的事,但对于16 - 24岁的青年而言,失业却是一個相对复杂的问题。

兴业证券的一份名为《青年失业率走高背后》的研究报告中,把失业研究的视野放到全球,发现2008-2018年期间,全球整体出现了"总体失业率下降,青年失业率上升"的背离现象。

从前面的四个原因看,年轻人失业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宁缺勿滥"的心态,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就暂时不工作,或者提高自身的能力,或者这一段时闰做一些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直到发现有更好的工作机会。

而父母的家庭财富也支持年轻人的这一想法,各国数据表明,青年超额失业率与人均国家财富呈一定的正相关性。验证这一观点的,还有发达国家16 - 24岁青年人选择兼职的比例超过25岁以上的群体,且苟上升的趋势。

年轻人的失业,是国民经济和家庭财富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个人选择多样化的体现,不再将"一份稳定的工作"作为唯一的生活目的,也不再将工作作为生活的最大意义。官也体现了一个颇为流行的观点:从校园中走出来的年轻人,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可以尽可能让自己多一些选择的机会。

这一趋势是长期的,很难改变的,它会让就业市场出现"年轻人失业和企业招不到年轻人"长期并存的现象,后者即为发达国家头疼的"劳动参与率不足"的问题。

半退出就业,会增加失业人数,完全退出就业,会降低"劳动参与率",后者将导致企业招不到员工。我国从2020年到今年短短3年,这个年龄段的劳动参与率下降了7个百分点,即减少了17%的劳动人口,而这三年,大学并没有很明显的扩招。

劳动参与率的下降,将对企业未来的投资扩张活动产生较大的制约,其严重性不亚于失业。另外,对于房地产、婚恋结构、消费,都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

总结与建议

先总结一下本文三个问题的答案:第一,一季度年轻人失业率逆势上升,主要反应的是低学历的农民工就业的结构性问题,正在得到改善。

~ 招FSEB噎15第二,年轻人失业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企业辞退或倒闭,而是长期的择职习惯无法适应当前经济状况,这个问题接下来将更严重。

第三,年轻人失业率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涉及个人选择的社会文化现象,很可能将长期存在。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首先想要给目前正在找工作或者考虑要不要换工作的年轻人一些建议:第一,无论怎样,都不要裸辞,不要把自己放在别无选择的处境中;第二, "通过跳槽加薪"已经不适应时代了;第三,任何时候都要有"提前找工作"的意识。

其次,再给考虑要不要工作的年轻人一些建议:第一,工作不是必须的,但人生的责任是必须的。价值观可以多元化,但你也要坦然接受别人的不认同;第二,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可以多体验人生的各种可能性,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但体验人生不是享受人生,人生最大的享受应该是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创造价值。

最后,给失业中的年轻人一点建议: 把找工作当成一项正常的工作,只是这份"工作"的薪水延后支付。所以,每天以正常的心态列工作计划,小结工作成果,不急于求成,相信再难的工作也有完成的那一天。

摘自微信公众号"人神共奋"

猜你喜欢

失业率失业学历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失业预警
无人机 会有时——飞行员的失业时代
基于三次指数平滑的失业率预测
知识无力感
研究生就业遭拒是因为学历太高吗?
不同类型失业青年的生存现状与发展趋势
找工作
失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