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在,长安在

2023-08-19源远

世界博览 2023年16期
关键词:大唐公公长安

源远

国内的动画电影一直在探索自己的风格,这几年已经在中国风的传统美学上做出了中国特色,而《长安三万里》不仅在美学方面做了突破,剧本风格方面也开辟出一种不一样的中国叙事。

今年暑期档,最受关注的电影莫过于追光动画出品的《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也可以算是追光动画成立十年的一个纪念碑,也是继“新神话”“新封神”之后追光再次开启的“新文化”系列。在追光的作品中,不管是《白蛇:缘起》《白蛇2:青蛇劫起》还是《新神榜:杨戬》,除了視觉效果令人惊艳,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电影中带着的一份中国人特有的浪漫气息,而如何将这份浪漫气息发扬光大乃至推到极致呢?说起浪漫,放眼中国历史,又有谁能比得过李白呢?于是,《长安三万里》来了。

不真实的李白

作为今年夏天最为热门的电影,《长安三万里》终于打破了追光动画票房不超6亿的魔咒,一举拿下了16亿的票房,豆瓣评分也达到了8.2分,是追光系列动画中最高的。不过在上映之初,《长安三万里》也伴随着一些争议,有人觉得电影与历史不符,有人说带着孩子看结果孩子看了一会就忍不住想要走,可能不少家长是看了影片的推广,把这部电影当成了唐诗启蒙,不少影院中出现了家长看电影的时候就不停地让孩子背诗的情景,一方面打扰了其他的观众,一边让好不容易看个电影放松一下的孩子又重拾了被“打鸡血”的恐惧。

其实,这部电影的观影门槛并不低,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用的是尼克的视角,讲的却是盖茨比这个人。

而《长安三万里》是用高适的视角,讲述着李白这个人。动画从四川到扬州,从冀州到陇右,从西到东,由南到北,随着高适的讲述,展开了大唐的画卷和李白这位“诗仙”的人生。为什么不用李白的视角呢?我想可能是因为李白太过天才,太过出众,上下五千年才出一个李白,他的视角太难让人共情,也太容易让人带上“粉丝滤镜”。所以,李白需要一个讲述者,这个讲述者要和他同一时代但又不能太疏离,高适无疑是很好的讲述者。这也涉及文学中的一个概念,叫不可靠叙事,这其实是看明白这部电影的一把钥匙。不可靠叙事简单地说就是作品中讲述故事的人,并不是可靠的叙事者,他可能有隐瞒的动机,或者记忆有误差,或对事情有主观理解,这让他讲的故事更有不确定性和可解读性。

动画用一种小说式的写法,在回忆与现实之间穿梭。李白的故事出自高适之口,而口述又来自程公公的问询,稍有差错,高适就会被问斩,而且一切发生在敌军还有三个时辰到达战场如此紧迫的时间里。这样的设计不仅给影片的双线叙事增加了紧迫感,也避免了影片沦为流水账一样的传记片。

而这种虚虚实实的设计,在影片中几乎是随处可见,甚至在不少地方都给出了很直白的提示。比如欺诈之术是李白相扑致胜的手段,而高适的克敌计策中欺诈也十分常见,比如假意自刎、释放俘虏等等。

在高适的记忆中,李白说高适是自己最好的朋友,连高适都不由地自问我真的是吗?李白讲了铁杵磨成针的故事,高适询问“真有其事?”李白说“我说的当然是真的”这种回答也充满了玄机。就像高适好几次去赴李白之约,结果“诗仙”早把约定抛诸脑后。在影片的后面,李白用打破第四面墙的效果对着大屏幕说:“想要骗过对手就要各种铺垫,细节逼真,怎么看都是真的,连你自己都以为是真的。”几乎是将这种不可靠的叙事明确告诉了观众。

李白和高适眼中的永王肯定不一样,程公公眼中的高力士,高适眼中的哥舒翰,与别人眼中的形象肯定是不一样的。重要的是导演通过高适的视角,将大唐的画卷徐徐展开,也通过高适的视角,讲述了自己对于大唐和李白的认识。

历史重要吗?很重要,但是如果按照历史上来说,高适并没有经历李白的每一个重要时刻,就连他们第一次相见,也是发生在天宝三年也就是公元744年,之前一个在广东一个在四川,相遇时他们已经是40多岁的中年人,故事也就没法写了。所以,导演选择适合的史料,拼接成李白的人生与大唐的景图也并没有什么不妥。

真实的大唐

有人说《长安三万里》不忠实历史,而是尊重历史,这个观点笔者认为非常恰当。互联网上很流行一句话“史书上的几行字就是他们的一生”,而能够在史书上留下几行字的人,本身就是少之又少,而史书上留下的他们,在不同人的眼中也有着不同的一生。比如永王到底有没有谋反,李白眼中的永王和高适眼中的永王肯定有着很大的差别;比如程公公虽然是宦官,但是在影片中确实以武人的形象出现,高适也问过程公公“你有遗憾吗?”程公公思前想后半天,才给出了一个回答,就算有幸成就一番事业,他也只能在宦官列传里。别说功臣了,史书上宦官想找个好人也不太容易;比如让高适真正成长的裴十二,人物原型应该是擅长舞剑的公孙大娘,但是公孙大娘在正史上根本不存在,是杜甫的诗塑造了这个人物,并让其千古流传。

经得起考据的历史很零碎,但《长安三万里》呈现的大唐却格外真实。在影片中,有灯火辉煌群星荟萃的长安,也有战乱纷争门阀林立的大唐。虽然唐代对门阀进行过打压,但他们的势力依旧很大,在李白生活的年代,以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为代表的五姓七望作为门阀的代表,站在了李白和高适很难触及的位置,而在影片中商人之子李白、平民之子高适与门阀子弟之间的对立也随处可见。

比如李白第一次去黄鹤楼时看到的题诗作者崔颢,就出自博陵崔氏;很多人认为杜甫出身底层,人生苦哈哈的,其实杜甫可是名副其实的名门望族,他的爷爷是杜审言,父亲也是五品官,母亲出身清河崔氏,比起小杜甫的天真快乐无忧无虑,高适的怀才不遇显得更加令人感叹。

也正是这个时候,大时代的背景才开始真正地展开,高适和李白的路越来越漫长也越来越坎坷,李白穷困潦倒时选择了成为赘婿,而高适则远赴沙场,却也是“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第二次回到梁园,李白已经走通了玉真公主的“捷径”,跻身名流、才华被天下所认可,看似已经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但胡姬酒肆中客人的口中李白却少了光环,商人之子、有胡人血脉,客人真正赞美的是大唐的包容。也就是说李白在某些人的眼中,也是个吉祥物似的存在,影片中多次将李白和胡姬跳舞放在一个画面里,胡姬是酒楼的“头牌”,而谪仙人李白,却也只是大唐的“头牌”。第三次到梁园,高适开始躺平而李白则开始求道,在黄河边“将进酒”的片段应该是很多人的泪点。

大唐为文人墨客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

杜甫与高适。

“赐金放还”之后的李白究竟是失意、释怀、豪放还是怅然,种种复杂的情绪在如梦似幻的华丽画面中得到了升华,但最后收尾的镜头却和前面的“静夜思”一样,不是天上仙,而是杯中月。紧接着李白与高适的第三次相扑,岁月给了谪仙人鬓角的白发,也给了他中年油腻的啤酒肚,曾经“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天才少年,终于也被岁月和生活漆满了沧桑。

高适三入长安,也三回梁园,高适眼中长安城精彩激荡,而梁园除了李白之外却没有什么回忆。天下大乱之时,高适升为三镇节度使,他的理想终于实现了,但这些又是他想要的吗?破碎的长安城,兵马走过的二十四桥,被焚烧过的黄鹤楼,断壁残垣的三百里梁园。高适用李白教给他的相扑之术以虚对实,建功立业,而最终却把功业留给了接替他的严武。高家枪最后的舞动不是为了功劳名利,而是为了心中的长安。最后程公公拍着本用来杀人的剑,却唱着李白的“轻舟已过万重山”,只身与小童带着《河岳英灵集》归隐的高适,又何尝不是轻舟已过万重山呢?

历史就像一条大河,大唐这座大船也随之逐渐远去,而诗作为中华文化凝练成的精髓,就是岸边亘古不变的高山,还好有诗,还好有李白。

(责编:马南迪)

猜你喜欢

大唐公公长安
梦里大唐知多少
我们长安
寻迹大唐
梦回大唐
如何在大唐朋友圈优雅炫富
叫醒太阳公公
雷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