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赋权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述情障碍及自我管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2023-08-19黄昱源康永姣

全科护理 2023年21期
关键词:赋权家属障碍

黄昱源,解 东,康永姣,赵 敏,邬 雪

糖尿病的发生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老年糖尿病病人的比例约占到糖尿病病人总数的2/5,并且以2型糖尿病为主[1]。家庭赋权是指医护人员帮助病人及其照顾者提高疾病照护知识、技能,使其能够积极应对生活,提高病人居家期间的生活质量的过程。国内研究发现通过家庭赋权干预可以显著提高肺癌术后病人的自我照护能力和治疗依从性[2]。在慢性疾病患儿的康复过程中采用家庭赋权护理模式,可以减少患儿在治疗及康复中的困难,有效改善疾病预后[3]。述情障碍指个体在情绪认知与调节过程中受到损害所导致的情绪认知障碍,多表现出情绪识别和情绪表达等方面的困难[4]。国外研究表明,老年糖尿病伴随述情障碍的病人占75.8%以上,其中2型糖尿病病人居多[5]。因此,家庭赋权教育对老年2型糖尿病述情障碍病人以及家属来说显得格外重要。自我管理是个体对于自身心理、行为及其他表现的一种管理方式,同时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的知信行水平较低[6]。所以,需要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及家属赋予相应的知识和护理技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由于目前家庭赋权在糖尿病方面研究较少,而且糖尿病作为终身性疾病,老年病人易出现述情障碍,并且其自我管理能力不强,因此更加需要家庭方面的支持[2-3]。因此,本文着重阐述家庭赋权在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述情障碍与自我管理方面的有关研究。

1 家庭赋权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述情障碍的影响研究

1.1 家庭赋权对老年2型糖尿病述情障碍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1.1 家庭赋权对老年2型糖尿病述情障碍病人血糖的影响

因老年2型糖尿病述情障碍病人的血糖水平显著高于非述情障碍病人,同时,国外研究表明血糖控制不良与焦虑及抑郁等心理困扰和生活质量之间存在着显著关系[7]。因此,大多数述情障碍病人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向他人陈述自己的情况。老年病人大多因记忆力欠佳,经常遗忘自己是否按时监测血糖,这会影响对疾病的控制,加大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同时,述情障碍可使病人面对病情时,多采取回避、屈服等应对措施,降低其治疗依从性,导致其血糖水平无法有效地控制在正常值内。国内研究表明通过家庭赋权指导家庭成员可辅助老年糖尿病病人控制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保持病人血糖监测频率[1]。因此,对老年2型糖尿病述情障碍的病人家属进行赋权教育尤为重要,需要病人、家庭和医院三方共同努力,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述情障碍病人的血糖情况。

1.1.2 家庭赋权对老年2型糖尿病述情障碍病人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在老年糖尿病述情障碍病人的饮食依从性中,低述情障碍组病人在饮食控制方面的依从性显著优于高述情障碍组病人,即低述情障碍组的病人可以按照糖尿病饮食来进餐,并且除了正餐外不增加任何食物[8]。由于糖尿病饮食需要终身控制,这种繁琐的生活方式容易影响病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质量[9]。所以,对老年2型糖尿病述情障碍病人的家庭成员进行赋权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家庭赋权小组成员可以每周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视频询问或去病人家中进行家访,回顾上一周的饮食情况,可采用由赵秋利等[10]编制的2型糖尿病病人饮食行为依从性测评量表,包括饮食自我监管、糖类脂肪类遵医行为、油腻类遵医行为、果蔬类遵医行为和烹饪及进食习惯5个维度,总分23~115分,分值越高,表示病人的饮食依从性越好。如此,可以使病人及其家庭成员时刻与医院保持联系,提高病人的饮食依从性。由于老年病人的饮食基本都在家中完成,对于老年糖尿病病人,家庭中的烹饪、饮食、锻炼习惯都会对病人遵医依从性造成影响。成晓翠等[1]研究得出家庭赋权指导可以提高老年糖尿病病人饮食行为依从性。遵循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有效的干预模式,不但有利于提高病人饮食控制依从性,还利于提高饮食控制基础制度,提高病人生存质量[11]。

1.1.3 家庭赋权对老年2型糖尿病述情障碍病人合理用药影响

由于2型糖尿病病人的述情障碍状况较为明显,所以应更多关注病人的心理健康情况,同时要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护理[12]。大多数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认为自己因患病不仅不能照顾家庭,而且每日还需用药来保持血糖的稳定,觉得自身给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对家庭感到愧疚,产生不良的心理障碍,甚至会发生述情障碍,从而服药依从性差。国内研究发现大多数病人的主要表现为“症状好转而减药”,例如有些病人会出现每周胰岛素的注射次数减少[13]。这会严重影响病人疾病的控制。因此老年2型糖尿病伴随述情障碍病人的治疗,不仅需要医护人员的参与,而且还需要病人家属的共同参与,要做好病人及其家属的出院药物指导,为病人及其家属详细介绍所用药物的每日用药量及用药次数,不可随意地加减药物剂量,使老年2型糖尿病述情障碍病人在家庭成员参与监督情况下,按时定量地遵医嘱服药,保证病人的用药安全,进而达到理想的疗效,从而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1.2 家庭赋权对老年2型糖尿病述情障碍病人社会功能的影响

1.2.1 家庭赋权对老年2型糖尿病述情障碍病人人际交往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随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国外研究者发现述情障碍对血糖控制的影响大于抑郁症[14]。而且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以及人际关系敏感,伴有述情障碍的病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通常会表现出僵化、淡漠以及保守,这会影响病人的人际交往,从而导致社交困难以及病人的社会功能受损[15]。所以家庭赋权小组成员可以鼓励病人在互联网上进行适当的交友活动,倾诉其生活中无法表达出来的感情。同时大多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每日用药次数频繁,花费较大,所以他们大多数的活动场所为医院-家-药店,这会导致他们与社会的交流机会变少,而且也有些病人的子女工作忙,没有充足时间与病人交谈,病人会出现情感表达不畅,没有适合的倾听者来表达,久而久之,病人会出现述情障碍等不良情绪,很大程度地影响到对病人血糖以及并发症的控制。所以家庭赋权小组成员可以鼓励病人建立病友微信群、线下见面会等活动为病人提供与同病友的交流机会,从而表达自己的想法,对疾病的认知以及从病友的经验中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减少述情障碍的发生率。国内研究发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家庭赋权护理是建立在护理人员与病人及其家属之间的护理工作,家庭赋权护理可以使护理人员能够详细了解病人及家庭照顾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生理变化,并且为病人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鼓励病人和家属共同解决问题,倾听病人焦虑等不良情绪表达[16]。进而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述情障碍的程度,使病人多与同龄人以及外界进行沟通,提高病人的人际交往能力。

1.2.2 家庭赋权对老年2型糖尿病述情障碍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并发症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来说,一直影响其生活质量。述情障碍对2型糖尿病病人身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症状和并发症的增多[4]。如糖尿病足、神经病变、心血管病变等。而且老年糖尿病病人述情障碍得分与是否存在其他疾病及有无相关并发症都存在一定的影响[17]。同时,大多数2型糖尿病伴述情障碍的病人会采用回避和屈服的消极应对方式,很少出现积极的心态,因此2型糖尿病伴述情障碍的病人生活质量比非述情障碍病人的生活质量差[18]。所以伴随并发症的老年2型糖尿病述情障碍会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并且会加重疾病的并发症,也会加重病人家庭负担。因此,要对病人家属进行述情障碍的知识宣传及赋予家属密切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的情绪变化以及按时监督病人服药、监测血糖等的权利,更好地为病人服务,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同时要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给病人听轻音乐、让病人用绘画、书写等艺术疗法表达自身情绪、内心感受等。例如,家庭成员可以采取太极拳联合沙盘游戏来减轻病人述情障碍的程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19]。

1.2.3 家庭赋权对老年2型糖尿病述情障碍病人人格特点的影响

述情障碍与病人的人格特点,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等相关[15]。比如男性发生述情障碍的概率要比女性高,因为在传统观念中,男性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所以他们会压抑自己的情感表达;空巢老人由于缺少与他人诉说的机会,也更容易出现述情障碍,长此以往会加大出现抑郁等心理疾病的概率;但也有不同的情况,有研究表明与子女共同居住的老年人也容易发生述情障碍,因为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传统的思想观念与年轻人有差异,而且有些老年人不愿意给子女添加麻烦,也就拒绝表达自己真实情感[20]。久而久之也就加重述情障碍的程度,糖尿病的相关并发症也会随之增加或严重。因此,护士应加大对有述情障碍的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家属进行教育,鼓励家属积极与病人交流、沟通,教会家属正确地测量血糖、出现其他并发症的症状表现以及要告知病人和病人家属糖尿病病人出现低血糖的诱因、表现以及应急处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病人出现低血糖状态,并且使病人更安全地处理低血糖状况。鼓励病人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以及反映身体出现相关的症状,使病人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减轻病人的痛苦程度。

2 家庭赋权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的影响研究

2.1 家庭赋权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症状管理的影响

2.1.1 家庭赋权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心脑血管病变管理的影响

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糖尿病病人死亡的最普遍原因[21]。国内研究发现可以组织病人进行并发症警示教育,如血管病变模拟实验,通过让病人切实体会到出现并发症后的不良感受,提高预防并发症的重视程度,并讲解自我管理行为对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性[22]。与此同时护理人员也可以通过对病人家属进行糖尿病相关心血管病变的知识宣教,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如早期干预,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尽量多食用低盐低脂且清淡的食物,定期检查,使家属及病人重视对心脑血管病变的管理。

2.1.2 家庭赋权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足部护理管理的影响

阻碍糖尿病足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原因有家庭环境对疾病控制支持有限[23]。一些病人年龄较大、行动不便,因此日常足部护理、定期复查换药等方面均需要求助于家人,但由于家人工作繁忙因而很难协助其维持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吴佳芸等[24]整合相关质性研究,通过检索Pub Med、CINAHL、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发现糖尿病病人在护理足部时承受很多压力以及不良的负性情绪。因此,家庭应充分重视糖尿病病人足部自我管理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积极地配合病人进行自我足部管理,例如每日协助病人用温水洗足,并检查足部的情况,应针对病人面临的问题,给予指导和支持,帮助其更好地进行足部护理。

2.2 家庭赋权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心理管理的影响

2.2.1 家庭赋权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情绪管理的影响

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来说,自我管理水平越低,心理情绪越痛苦,自我情绪便越不稳定[25]。国外研究发现情绪困扰和抑郁会阻止糖尿病病人对自己的行为采取行动执行适当自我管理行为的能力[26]。病人家庭成员的焦虑、抑郁等不良状态与2型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管理水平有关,即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越差,病人家属不良情绪越明显[27]。所以家庭赋权小组就更应该关注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病人家属情绪状态,并对病人及其家庭成员进行健康教育,从而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也应将心理支持、情绪管理等干预措施纳入2型糖尿病病人治疗中。

2.2.2 家庭赋权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认知管理的影响

由于2型糖尿病目前没有完全治愈的疗法,病人需要终身治疗,而有些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较少,自我管理能力较差;也有些病人认为疾病治疗疗效缓慢、没有痊愈的希望以及治疗的长期性等原因,使病人放弃自我管理行为的概率提升。同时老年病人大多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治疗疾病是医生的任务与自己无关,所以会对医生、护士所推荐的自我管理方式不采纳,这种不正确的认知行为会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加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差的病人需要家庭参与的护理模式,这可以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控制血糖水平[28]。国内研究表明家庭沟通模式可以提高2型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29]。所以家庭赋权小组的护士与医生应重点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的家属进行相关知识宣教,给予病人及其家庭成员控制疾病的信心,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

2.3 家庭赋权对老年2型糖尿病自我社会适应能力管理的影响

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体调整自己的行为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功能,而控制糖尿病需要时刻监测自我血糖以及每日服用大量的药物等治疗的花费之多与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的收入不成比例,所以病人会极大程度出现社会适应能力不良,这会严重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谭勤等[30]对肠造口病人的研究表明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病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张瑞芳[31]研究表明家庭关怀越好,2型糖尿病病人的自我心理社会适应能力越好。因此,需要运用家庭的力量来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正确积极地面对疾病,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3 小结

家庭赋权护理与传统的护理方式不同,医护人员的认知不足使家庭赋权护理不能完全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32]。所以,需要提高医护人员的认知,更好地服务病人,为病人的健康提供支持。而且家庭赋权护理对病人家属的文化程度要求同样较高,所以家庭赋权小组成员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病人家属给予个性化的教育方式,采用通俗易懂的讲解为病人家属答疑解惑。

众所周知,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目前没有痊愈的治疗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的用药之久、花费之高、并发症之多、疗效之缓慢等因素会加重病人述情障碍的程度,同时述情障碍也会降低自我管理能力。家庭赋权护理不仅能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述情障碍的发生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但是由于目前对家庭赋权的护理干预尚处于探索阶段,在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偏少,而老年糖尿病病人急需家庭的支持来稳定病情以及相关并发症。因此,今后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需要进一步研究家庭赋权的护理模式在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为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改善疾病预后以及加强家庭支持提供护理参考依据,应用到更多领域以及面向更多患病人群。

猜你喜欢

赋权家属障碍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论乡村治理的有效赋权——以A县扶贫项目为例
企业数据赋权保护的反思与求解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试论新媒体赋权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基于改进AHP熵博弈赋权的输变电工程评价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