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事业单位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2023-08-19尹艳红邢台市信都区财政局

品牌研究 2023年24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事业单位科学

文/尹艳红(邢台市信都区财政局)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现代化管理方法,其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全员性特征,主要是对事业单位财务、人力、实物等资源合理配置,以减少企业成本费用支出,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相较于一般企业来说,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资金收入多源于政府财政部门,要基于全面预算管理对财政资金进行管理,对财政资金进行管理,以保证财政资金应用透明化、可控化,推动事业单位稳定、健康地发展。因此,要想保证事业单位资源合理配置、提高资金利用率,就必须注重全面预算管理,厘清全面预算管理中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和方法,以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目标,帮助事业单位提高服务质量。

一、事业单位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事业单位不是以盈利为最终目标,是一种以国有资产为基础进行公益性活动,如教育、文化、卫生等组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按照其财务基本标准,对从事服务的各项收入、支出进行计划,使得事业单位能够顺利开展各项活动。当前,事业单位在当前实务中,对全面预算管理具有较高的要求,将该项工作贯彻到位,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其一,严格把控财政资金支出,提高单位服务质量。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具有一定的公益性、服务性,通过增强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按照不同职能部门业务、项目所需的资金额度、缓急程度,科学、合理配置资源,将资源逐步倾向于重点项目,使得每项资金费用支出更为严格、可控化。其二,逐层压实员工职责,提高运营管理水平。一些事业单位开展各环节工作实施的资金源于财政拨款,为了确保每笔资金支出合规、透明,能够通过全面预算管理,逐层压实各环节人员的职责,最大限度发挥人员主动性、积极性,通过有限的资源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从根本上减少不必要资金支出,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其三,保证资源科学、合理配置。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就确保各项收入、支出具有明确的记录,帮助单位科学的经营和管理,以保证财政资金不出现浪费,从源头上缓解国家财政资金压力,做到财政资源合理利用。通过强化全面预算管理,还可以确保资金收支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还实现了资金合理配置,真正节约成本支出,使得单位稳定、健康地发展[1]。

二、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分析

(一)人员思想理念滞后

目前,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注重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配置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帮助事业单位提高服务质量,真正将“过紧日子”要求落实落细。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在实务过程中,思想理念是否先进、正确,关系着预算管理的实施效果,要求人员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主动改变自身理念,才能将其融入实践活动中,以便于发挥预算管理的效用。由于部分事业单位管理层忽视全面预算管理,未能充分认识和学习预算管理理念,掌握其实施的重要价值,深究其成因,主要是管理层将重点放在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忽视了全面预算管理,领导层不能树立先进的思想理念,无法为职工做好榜样,不能保证各部门通力合作贯彻全面预算工作。与此同时,事业单位未能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难以全方位阐述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价值,使得职工思想认识不全面,各部门、人员间不能做好协调和沟通,无法形成通力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中,弱化预算管理效果,阻碍事业单位稳定发展。

(二)预算编制不科学、不准确

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合理,关乎着全面预算管理效果,应从思想层面高度重视预算编制,能够严格以相关基本原则、要求,有效编制全面预算,以便于实现预算管理精细化,推动事业单位提高服务质量。但实际上是,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编制时,受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仍面临着一些不足,导致预算编制与执行呈现为“两张皮”,主要表现在:第一,未能基于战略规划编制全面预算。事业单位编制全面预算时,要确定战略规划,明确二者间的内在关联,以战略规划为基础编制全面预算,能够确保全面预算内容更加科学、合理。由于部分事业单位在实务过程中,没有综合性掌握内外部环境,确定单位战略规划,以此为基础编制全面预算,使得预算内容与战略规划相互脱节,导致全面预算管理流于形式,不能实现预期目标。第二,预算编制方法选用不恰当。对于当前实际现状分析可知,全面预算编制是否满足现实需求,与预算编制方法选用是否恰当相关,应预先分析运营特征、规模,合理选取全面预算编制方法,确保内容更符合实际,具体一定的操作性。但是,当前实际情况是,部分单位未能立足于自身实际现状,使得预算编制内容不具备适用性,难以实现预算精细化管理。第三,预算编制缺少全员参与。事业单位编制全面预算并不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要全体人员共同参与,结合不同职能部门需求完成编制,以确保全面预算编制内容科学、合理。但是,由于事业单位主要将这项工作交由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缺少沟通和交流,不能掌握各部门实际需求,以至于在执行中仍存在调整或追加资金现象[2]。

(三)预算执行过程把控效果不理想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将全面预算执行到位,有助于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实现预期目标。目前,由于预算执行力不足,难以将预算贯彻到位,核心根源是预算执行过程把控不到位,具体表现在:首先,预算执行监督不到位。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中,没有结合实际现状和要求,设置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无法明确监督主体和范围,导致从业人员不能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制度落实预算管理监督,短期内不能明确预算执行的薄弱点,提出应对方法和措施,使得预算执行不到位。其次,预算执行过程把控方法较为单一。预算执行过程中,选取的管控方法较为单一,不能逐一将每项工作职责、任务落于实处,实现各责任部门、人员责权利明晰化,使得预算执行流于形式,难以展示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最后,忽视预算差异分析。做好事业单位预算差异分析,可以深挖预算差异的数量、原因,有的放矢提出解决措施和方法,立即做好纠偏和调整。在实务过程中,忽视预算差异分析,不能掌握全面预算差异数量、原因,无法按照实际现状制定解决措施,导致预算执行流于形式。

(四)预算信息化建设滞后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事业单位基于自身实际现状,参考优秀企业的经验,积极推进全面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旨在于以系统化思维和信息化手段,逐步改革和创新预算管理,搭建现代化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各级预算管理规范化、标准化、自动化。现如今,事业单位全面预算信息化建设滞后,主要是人员思想理念滞后,片面认为这项工作开展需较多的资源、资金,获得直观效益不突出,不能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预算信息化平台,难以真正打通各职能部门的壁垒,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不能保证各部门通力参与到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同时,缺少预算信息化平台,无法动态追踪预算执行全过程,将实际支出与目标进行比对,判定二者间的实际差异,导致预算执行不到位,难以展示预算管理信息化的优势。另外,未能主动将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高度集成,导致各部门信息不能共享,无法为各层级、各部门工作开展提供信息支撑,全面预算管理开展效果不理想[3]。

三、事业单位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一)增强人员思想认识和理念

职工思想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效果,应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积极强化全员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主动转变自身观念,与时代发展接轨,具体表现在:第一,强化领导层预算管理意识。领导层是事业单位正常运营的引领者,应主动与市场接轨,创新和优化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充分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工作理念、模式,真正为广大职工做好示范和榜样,能够掌握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价值,将其理念融入实践活动中,实现预算管理目标。第二,注重人员思想理念。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全方位推行全面预算管理,需全体人员共同参与,所以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能够将预算管理实施的内容、方法和作用阐述,保证全体职工能够全方位掌握,明确自身主要职责和定位,高质量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推动事业单位稳定、健康发展。

(二)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合理性

全面预算编制内容是否科学、合理,关乎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效果,结合自身实际现状,编制全面预算,才能将其贯彻到位,真正发挥预算管理的监督、控制效用,以提升事业单位服务质量。要想真正实现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编制科学、合理,就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其一,基于战略规划编制全面预算。全面预算编制内容较多,要预先分析事业单位内外部环境,确定单位战略规划,编制完善的全面预算,保证预算执行为战略规划提供服务,使得二者相辅相成,获取较佳的预算管理效果。其二,保证全员参与。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编制涉及多个部门、人员,要预先与各部门沟通和交流,按照不同职能部门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编制全面预算,以保证预算编制更科学、合理,达成预期目标。其三,选用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目前,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方法较多,如滚动预算法、零基预算法等,不同方法的优势、不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要按照事业单位业务开展特征,合理选择预算编制方法,使得全面预算编制科学、合理[4]。

例如,某事业单位在实践过程中,为了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应将重点放在预算编制方面,严格按照各部门职能和工作计划,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均衡”的基本原则,科学、合理编制全面预算,本单位2022 年1-5 余额营收共计3355.04 万元,预算执行率为26.5%,没有实现预期设定目标。要想确保预算制定更科学、合理,要求多维度、多层次分析预算执行偏差的核心因素,主要是受疫情的影响。与此同时,目前预算编制方法较多,如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等,不同方法适用范围、优势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尤其是为有效贯彻2022-2024 年三年项目预算滚动规划编制,本单位编制完善的三年滚动预算,有效去除以往预算中不科学的数据信息,以便于全面预算内容更加科学、合理。

(三)注重预算执行过程控制和分析

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要将其执行到位,才能发挥自身效用,需要对其高度重视,选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强化预算执行刚性,明确各部门、人员职责,尽可能地发挥预算对各业务的监督、控制效用。为了从根本上强化预算执行力,建议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强化预算执行监督。全面预算执行过程中,事业单位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设定预算执行监督机制,设置专业化监督人员,严格按照预算执行监督流程、制度实施,辨识预算执行中的误区,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增强预算执行力,以获取较佳的预算管理效果。其次,创新预算执行过程方法。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积极创新和优化过程控制方法,逐层将各项任务、职责贯彻到位,实现预算执行目标。

例如,某A 单位在实际运营中,2022 年1-5 月总营收为8105.56 万元,预算执行率为30.21%,缺口约为3163.09 万元,同比下降26.07%,针对其进行综合性分析,最为关键的是本单位下属包含多个分公司,受疫情的影响,出行量大大减少,营收也随之降低,即便有小幅度的提升,但是预算执行率差距较大,要从思想层面高度重视。对于成本把控方面,1-5月总成本耗损量为34594.5 万元,预算实际执行效率为35.07%,相较于上年度下降3.97%,环比上升0.63%达标。本单位以实际业务数据为核心,分析各类数据波动,掌握预算执行成果与预算目标间的差异,从源头上解决和处理各类问题。

(四)强化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

大数据时代下,多元化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保证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贯彻到位,实现预算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处理一系列烦琐、复杂的工作,确保全面预算实现精细化管理。为了保证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效率、质量较佳,要高效应用信息技术,搭建预算管理信息化平台,突破各部门壁垒,实现信息互通和共享,为各部门有效执行提供保障。借助预算管理信息化平台,能够动态追踪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等现状,能够将实际支出与预算目标进行比对,评估二者间的偏差,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立即做好纠偏和调整,以保证预算资金科学、合规实施。另外,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要主动与事业单位各职能部门系统集成,打通横纵向信息,加快信息传输速度,逐步扩展系统应用功能,帮助事业单位稳定、健康地发展[5]。

例如,某事业单位在具体实践中,主动与市场发展接轨,严格依照我国财政部出台的《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试行)》,能够为预算信息化建设提供新思路,利用人工智能、RPA 等技术,建立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突破各部门信息孤岛,保证信息传输时效性,能够动态追踪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等情况,能够将实际支出、预算目标做好动态比对,科学、全面评估两者间的差距,立即进行纠偏和调整,使得每项预算资金应用规范化、标准化。搭建预算一体化平台,坚持以单位实际经营数据管理为核心,提供多元化的功能,涉及预算管理、采购管理、资金管理等模块,将其与业务部门系统高质量集成,进一步加快信息传输的速度,可以为各部门、层级提供完整、准确的信息,能够及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真正摆脱对财务的依赖,帮助事业单位稳定、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重中之重,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将其落于实处,有助于科学配置资源、防范经营风险、提升资金应用效益,帮助单位稳定、健康地发展。但是,事业单位在全方位推进时,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仍面临着一些困境,阻碍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导致预算管理效果不理想。因此,有必要结合市场发展趋势,事业单位分析全面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其形成主要原因,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实现全面预算精细化管理,推动事业单位又快又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事业单位科学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