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能源汽车行业绿色发展战略研究

2023-08-19臧悦彤长春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品牌研究 2023年24期
关键词:专利新能源绿色

文/臧悦彤(长春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22 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的调整优化,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交通运输的碳排放量是仅次于工业、建筑业的第三大碳排放源,加快清洁能源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改善汽车使用环节的碳排放是实现交通领域低碳目标的重中之重。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迅速崛起,2022 年产销量位居全球首位。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新问题,面临新挑战,制定和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绿色发展现状

(一)绿色产品多元化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类型主要有纯电动汽车(EV)、油电混合动力汽车(HEV)、燃气汽车(G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等,其中纯电动汽车占80%左右的市场份额,插电式车型销量不断提升。2022 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567.4 万辆,同比增长90.4%。除乘用车市场高速增长外,城市配送新能源车销量达到14.8 万辆,城市新能源公交车成为地方政府普及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手段。另外,新能源汽车出海成为新的风向标,2022 年比亚迪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未来在匈牙利投资建设海外工厂,东风岚图登陆北欧。从总体规模和产品布局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已从“培育期”步入“发展期”,并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二)发展环境好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从2009 年开始,2017 年逐渐退坡,2022年末全面终止。尽管政府退出市场干预,但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完善,市场更加成熟,国家政策的方向指引更加明确。2021 年10 月国务院发布《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绘制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方案》提出,要增加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在新车产销和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计划2030 年前低碳型交通工具比例达到四成左右。该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未来十年国家将对汽车行业的排放要求更加苛刻,新能源汽车发展迎来新机遇。

(三)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

当前,国内汽车企业绿色生产理念不断深入,绿色技术创新不断突破,专利积累持续增加。2022 年中国汽车专利公开量为36.22 万件,同比增长12.94%。技术创新焦点集中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领域。新能源汽车专利公开量同比增长13.32%,主要集中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充电系统。新技术的不断突破,推动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获得海外竞争的话语权。

二、新能源汽车行业绿色发展SWOT 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潜力优势

目前,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为26%,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协会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预计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体渗透率在2030 年将达到40%,2050 年达到50%,新能源车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根据S 形曲线理论,当某种消费品市场渗透率超过10%,技术成熟度、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消费者习惯得到确定,该消费品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据统计,目前我国新能源车销售的主战场为一、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的购买力还没有完全释放,海外市场也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的重要战场。

2.核心技术优势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主要依靠核心技术优势,中国新能源汽车依靠先发优势,在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2018 年刀片电池的问世,解决了磷酸铁锂电池单位体积能量密度小的问题,增加续航里程20%—30%,通过结构改进,减少冗余的零部件,具有安全、低成本优势。在智能网联领域,面向落地应用场景,逐渐形成“车路云网图”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技术体系,而这其中,无论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渗透、自动驾驶路测、云平台的示范、C-V2X 的应用还是高精地图的数据采集都实现了快速的发展。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的深厚积累,为中国品牌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技术保障。

(二)劣势分析

1.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

新能源汽车发展需要庞大的基础设施与之配套,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2 年我国已建成的公共充电设施为520 万台,尽管增速较快,但对比高速增长的新源车销量,充电难问题仍然突出,“车多桩少”成为困扰消费者和限制新能源汽车行业扩张的痛点。另外,现有充电桩的分布存在不合理现象,原因是国家和地区缺乏整体建设规划,基础设施范围和密度与新能源车实际使用不匹配,经常出现“供不应求”和“无人问津”的两极分化现象。

2.产业标准体系不健全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诸多领域尚未达成统一的标准。以充电基础设施为例,由于充电桩建设标准不一致,出现零部件和充电设施不兼容现象,另外,充电收费标准和机制不一致,也备受争议。目前我国充换电运营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各类充电桩运营商超过3000 家,为保障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提高服务民生能力,急需建立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并加快与国际充电标准的对接。

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化大算力方面仍存在不足,芯片、操作系统软件核心技术方面还需进一步攻关,随着绿色技术大面积全方位的交叉融合和产品的迭代更新,国外占主导的传感和执行高端等都会得到突破。另外,消费者关心的电动汽车的保值率问题,还需要新能源汽车市场进一步成熟,推动二手市场规模化才能得以解决。

(三)机会分析

1.国家政策带来的机会

国家政策对汽车制造业具有广泛影响,长期以来,国家持续出台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形成了从宏观综合、税收优惠、行业管理、科技创新、推广应用、基础设施等方面完整的政策体系,确定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总基调,多角度、全方位促进汽车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带来新契机。2019 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21——2035 年》再一次明确发展新能源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绿色发展的历史洪流将继续推动汽车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强度和速度,加块绿色转型升级步伐。

2.消费文化升级带来的机会

新能源汽车长期的市场培植,形成了一定的消费文化,使消费者具有绿色消费偏好[1]。据统计,当前新能源车消费人群中30 岁以下的年轻群体占30%以上,年轻人思想更新速度快,环保教育程度高、追求个性化,注重外观和科技感,新能源汽车完全契合年轻人的消费需求。另外,国民整体绿色消费意识也在同步增强,随着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文化自信成为驱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腾飞、科技高速发展、中国制造和创造同步崛起的伟大历史时期,消费国货带来的良好体验增强了国人文化自豪感和支持国货的消费选择,国货更强的文化自信成为激发民族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

(四)威胁分析

截止2022 年底,新能源补贴政策终止,随之而来的是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全线涨价,原材料上涨、售价提升对消费的抑制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营压力,同时绿牌赠送等特殊政策在完成特定时期历史使命同样会逐渐撤销,失去特惠政策庇佑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而品牌特斯拉在2022 年9 月开始在中国发起价格战,连续五次以不同形式降价,特斯拉的降价底气来源于整车制造、自动驾驶等多方面的成本优势。另外,近两年“芯片荒”使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陷入困境,导致很多新能源车企没有实现既定销售目标。中国新能源车企应加紧修炼内功,利用技术创新控制成本,突破卡脖子技术,合力推动本土品牌持续向上。

三、新能源汽车行业绿色发展战略制定

(一)持续推进绿色技术创新

绿色技术创新也称为生态技术创新,是与生态环境系统相协调的新型的现代技术系统,是以整合生态利益和人类所有利益为目标,通过创新工艺、产品以及组织管理过程,降低现代技术应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绿色产品是企业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有形表现。对于新能源汽车产品,除产品使用过程的绿色化外,还需要考虑从原料获取、生产制造、销售到最终处置整个生命周期的绿色化,通过量化和分析产品生命周期每一阶段资源和能源使用以及对环境释放的情况,列出清单,针对性制定改进措施,提升全过程的绿色程度,使绿色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成为企业绿色营销亮点。如在研发设计阶段,增加模块化设计,减少拆解及回收环节的碳排放量;在生产环节,选用环保绿色的可再生材料;对上下游供应商增加碳排放指标要求,使零部件制造过程实现减碳等。大众MEB 工厂通过光伏、热电联供、余热回收等多项环保科技应用,使能源、挥光性有机物、废弃物、二氧化碳等关键环境指标下降20%。新能源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不仅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也能够为企业创造减碳价值。在全球倡导生态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绿色产品会成为企业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二)树立绿色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21 世纪是绿色的世纪,以绿色为特色的企业形象是现代企业的新选择。绿色企业形象的建立首先要树立绿色观念,形成绿色企业文化,企业要借助约束和激励两股力量,把绿色发展纳入企业价值观,形成共识,把企业文化落到实处。激励方面,可建立增加效益、节能降耗、绿色制度执行等奖励激励机制,将获得的盈余效益按照一定比例作为员工或项目组的奖励;在约束方面,企业要对与绿色发展相悖的行为采取通告批评、罚款等处罚措施。

另外,要建立和完善环境管理制度,作为奖惩的尺子,使“绿色”管理成为企业的重点和特色管理。除此之外,还要注重营造绿色文化环境,加强内部宣传教育,提高企业绿色文化辨识度。如设计和张贴绿色文化相关的专题海报及节能提示信息,展示绿色环保技术成果等。

绿色企业形象的建立,要有显著的绿色形象识别系统,绿色企业形象识别系统通常分为绿色企业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传播系统。首先,要建立明确的绿色发展理念,在绿色理念的指导下,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组织调度经营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再次,绿色企业行为识别系统是践行绿色理念的真实写照,通过内、外部行为的绿化和行为绿化的监控制度,实现绿色企业形象塑造。绿色视觉传播系统是企业绿色形象的直接展示,企业通过色彩、文字等视觉形象设计和传播增加直观感受。

(三)建立绿色营销模式

绿色营销是以绿色发展为价值理念,以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为中心所采取的营销策略。绿色营销模式包含内容丰富,从新能源汽车行业实际出发,重点考虑绿色营销组合和绿色贸易策略。

1.绿色营销组合策略

绿色营销组合策略是在传统市场营销4P(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理论基础上,加入绿色因素,以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的营销组合策略。绿色营销组合策略由绿色产品策略、绿色价格策略、绿色分销渠道和绿色促销策略构成。绿色产品策略包括整体绿色产品管理、绿色产品组合策略、绿色产品包装策略等内容;绿色价格策略包括新产品定价策略、绿色产品间差别定价策略、绿色产品竞争定价策略和认识价值定价策略等。绿色产品分销渠道,是指绿色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者手中所经过的中间商连接形成的通道,包括分销渠道选择、分销渠道管理和建立绿色通道。绿色促销策略是通过广告和公共宣传等促进产品市场拓展。

2.绿色同盟和绿色贸易策略

基于连续Hopfield网络的复杂网络社团结构提取…………………………………代婷婷,董延寿,韩 艳(14)

“新能源+汽车网联”是汽车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以软件为基础的汽车网联最终将实现“车、路、云、网、图”一体的协同发展,正因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所处宏大的发展空间,单一企业的单打独斗是行不通的,因此在平等互利原则下建立绿色同盟,共同制订采购标准白皮书,通过统一绿色供应链行动,获得更大价格优势。统一新能源汽车充电相关标准,对充电设施建设进行统一规划与布局,形成行业的协同效应与规模优势。针对未来新能源汽国土智能化发展趋势,日、英、美、德等国家目前正在积极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立法[3],国内部分城市已经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试运营,国家层面的相关立法需进一步完善。

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策略,不仅要做强做大国内市场,也要重视庞大的国际市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企业面临的是国际化竞争,“绿色”已成为全球化市场的统一标识[4]。ISO14000 系列标准出台为中国制造实现全球化提出更高要求,各国为保护本土市场而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需要中国企业用绿色创新技术来打破。目前,争夺绿色创新技术的制高点,实施绿色贸易策略,抢占国际绿色产品市场是中国新能源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关键。

(四)形成绿色专利布局

绿色专利是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绿色技术创新的不断成熟,绿色专利数量会不断增加,企业应高度重视绿色专利的布局和管理,借助专利许可获得合理的垄断利润,有效防止专利资产流失和诉讼风险,保障绿色技术创新的市场优势[5]。新能源汽车企业要对自身技术积累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研判,找出符合绿色专利标准的空白、重点及自身薄弱区域,针对性制定专利实施策略,建立起完整严密的绿色专利网络。同时,对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专利加大扩展和外延,以电池技术为例,增加在材料、制造技术、电池组等多方面的专利附着,同时布局充放电方法、检测和电源管理等外围专利,还可以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构建全方位的核心专利保护网。

另外,我国新能源企业海外专利布局较晚,绿色专利数量和海外产品销量严重不匹配,面对竞争对手的专利包围和较大的侵权风险,国内企业需制定海外绿色专利战略,助力企业国际化发展。

面对经济绿色转型的不可逆转,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化发展战略是新源汽车行业突破绿色技术创新瓶颈、克服产业化障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专利新能源绿色
绿色低碳
专利
发明与专利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门”的背后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
专利
节能——环保——专利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