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访《寻乌调查》 寻求“源头活水”
——参观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馆启示

2023-08-18潞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李少君

当代矿工 2023年8期
关键词:寻乌研究

◎ 潞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李少君

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馆

2023年“七一”前夕,有幸来到江西省赣州寻乌县,在朋友的引荐下,参观了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馆。正值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之际,近距离走进《寻乌调查》发生地,深度了解《寻乌调查》《反对本本主义》光辉文献的产生、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价值,领会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实质,感悟毛泽东同志提出“中国革命斗争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等科学论断,初步形成的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三个基本点: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更进一步领会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的精神内涵。从探访中缅怀历史,从感悟中收获启示,从学习中找寻解决问题的源头活水。

在这里,无论是毛泽东同志在开展寻乌调查时所展示的优良作风,还是《寻乌调查》《反对本本主义》中蕴含的调查研究的思想与方法、形成的寻乌调查唯实求真精神,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的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等系列指示精神,传承好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馆简介

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馆位于寻乌县城西南马蹄岗,成立于1968年,馆区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38平方米,其中陈展面积1500平方米,有“寻乌调查旧址陈列”“寻乌调查专题陈列”“红军医院旧址陈列”“罗塘谈判陈列”等四个基本陈列。馆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寻乌调查旧址(含红军医院旧址、红四军大队以上干部会议旧址)。馆藏文物665件,其中一级文物2件,二级文物10件,三级文物78件,一般文物575件。

1930年5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来到寻乌,对寻乌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阶级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这是毛泽东在中央苏区时期所作的一次规模最大的社会调查,不仅全面调查了农村,还第一次调查了城镇,在通过寻乌调查取得大量实际材料的基础上,写下了《寻乌调查》和《反对本本主义》两篇光辉著作,首次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提出了“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共产党员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等重要思想,对于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寻乌调查》背景及主要内容

1930年5月,红四军攻克寻乌县城,毛泽东利用红军在安远、寻乌、平远分兵发动群众的机会,在中共寻乌县委书记古柏协助下,在寻乌开展了20多天的社会调查,对寻乌的政治区划、地理交通、商业活动、土地关系、土地斗争的状况,进行了全面而详尽的考察分析,这是毛泽东当时最大规模的一次调查,后来整理成《寻乌调查》,共5章39节,8万多字。《寻乌调查》是毛泽东农村调查的经典之作,其中蕴含的调查研究思想与方法,对于新时代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调查研究要有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去调查研究才会有针对性,才会有所收获。毛泽东在《寻乌调查》前言中指出:“关于中国的富农问题,我还没有全盘了解,同时我对于商业状况是完全的门外汉,因此下大力来做这个调查。”他决定对寻乌县城进行调查有着明确的问题意识,力求通过调查弄清当时的富农和商业现状,及时解决党在土地革命中的路线问题,制定对中间阶级和中小工商业者的具体政策。因此,毛泽东不仅调查了农村,还调查了城镇,尤其调查了城镇的商业和手工业状况及其历史发展过程和特点。通过寻乌调查,毛泽东掌握了城市商业情况,掌握了分配土地的各种情况,为制定正确对待城市贫民和商业资产阶级的政策,为确立土地分配中限制富农的“抽肥补瘦”原则,提供了实际依据。

调查研究要掌握方法和技巧。调查研究是一种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毛泽东之所以选择寻乌进行调查,是因为寻乌这个县,介在闽粤赣三省的交界,通过对寻乌的调查,对赣南、闽西的基本情况也就有了大致了解。调查开始之前,毛泽东在对寻乌基本情况进行摸底了解的基础上,亲自准备和拟定调查纲目,既有大纲,也有细目。寻乌调查的形式多样,开调查会是掌握情况、获取信息的主要方法。毛泽东先后邀请郭友梅、范大明、赵镜清、刘亮凡等11人召开调查会,他们大部分是本地人,就身份来说,有苏维埃干部、教师、商人、农民、工人和士兵等,对寻乌的历史和现状比较熟悉。调查会开了10多天,由毛泽东本人按照纲目发问。毛泽东还到中共寻乌县委、县苏维埃政府、木工店、商会等地进行实地调查,并定期同农民一起参加劳动,利用休息时间进行访问式调查,广泛收集信息,掌握了不少真实情况。在寻乌调查过程中,毛泽东凡事都亲力亲为,形成了几十万字的调查笔录,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馆

调查研究要深入细致。寻乌调查,是一次深度调查,不是“走马观花”式的调查。关于寻乌的交通,毛泽东具体分析了水路、陆路、电报、邮政、陆路交通器具的情况。关于寻乌的商业,毛泽东具体调查了从门岭到梅县、从安远到梅县、从梅县到门岭、从梅县到安远与信丰经寻乌的生意情况,以及惠州来货、寻乌的出口货、寻乌的重要市场等情况,详细调查了寻乌城市场各种货物的种类、店铺分布、经营品种、专卖经营、商品成色、货物来源、市场价格、销售方向、年度贸额、荣枯演变、店员制度等情况。关于寻乌的旧有土地关系,毛泽东从农村人口成分、旧有田地分配、公共地主、个人地主、富农、贫农、山林制度、剥削状况、寻乌文化等9个方面作了详细调查。其中,对寻乌8个头等大地主、12个二等大地主、113个中地主的具体情况一一进行了分析。关于寻乌的土地斗争,毛泽东从分配土地的方法、山林分配、池塘分配、房屋分配、分配土地的区域标准、城郊游民要求分田、留公田、分配快慢、抵抗平田的人、非农民是否分田、废债、土地税、土地斗争中的妇女等17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因此,寻乌调查细致入微,获取的资料十分详实。

调查研究要实事求是。毛泽东在寻乌调查中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客观呈现事实,不回避问题。比如,对于寻乌的剥削状况,毛泽东分析了地租剥削、高利剥削、税捐剥削三种类型共23种具体剥削方式,其中包括“禾头根下毛饭吃”“要衫裤着去捞”等极端剥削方式。通过调查,毛泽东发现寻乌有近40%的农民刚打下禾、交过租就没有饭吃。寻乌调查真实反映了当地老百姓的生存境遇,没有夸大也没有隐瞒农民被剥削的情形。在《寻乌调查》中,毛泽东还承认有个大缺点,就是没有分析中农、雇农与流氓。客观说明调查研究的不足,同样体现了毛泽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调查研究的关键在于解决问题。调查研究的过程,是提高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的过程。通过这次调查,毛泽东进一步弄清了富农问题,提出了“抽肥补瘦”的土地分配方案,为制定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提供了实际依据;进一步弄清了城市商业状况,明确了城市和乡村的关系,为深化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提供了重要支撑。1941年9月,毛泽东在《关于农村调查》一文中写道:“到井冈山之后,我作了寻乌调查,才弄清了富农与地主的问题,提出解决富农问题的办法,不仅要抽多补少,而且要抽肥补瘦,这样才能使富农、中农、贫农、雇农都过活下去。”特别是通过寻乌调查,毛泽东深化了对调查研究的认识。根据寻乌调查以及多年调查研究的感受和经验,毛泽东写下了《调查工作》即《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首次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等著名论断。同时,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阐释了调查的技术与方法,包括要开调查会作讨论式的调查、调查会到些什么人、开调查会人多好还是人少好、要定调查纲目、要亲身出马、要深入、要自己做记录,这些都是毛泽东在寻乌调查过程中的具体做法,是自身调查经验的总结升华,为此后全党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提供了基本规范和遵循。

三、《反对本本主义》的产生及其深远意义

经过20多天的寻乌调查,毛泽东掌握了大量的、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弄懂弄清了许多过去不懂或懂得不多的问题,不仅丰富了知识,获得了真知,而且在思想上开始产生了新飞跃。

纪念馆展品

纪念馆内场景展示

通过寻乌调查,毛泽东不仅又一次深深认识了中国农村各阶级的关系、剥削状况、农民生活的痛苦程度,而且进一步了解封建剥削的残酷性以及农民盼望翻身解放的强烈要求,进而为制定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和政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930年5月,毛泽东根据自己调查的切身体会,写下了《调查工作》(即《反对本本主义》)一文。这篇言简意赅的文章,至今仍闪现着真理的熠熠光辉。

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针对党内一部分同志只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生吞活剥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却喜欢夸夸其谈的不良倾向,响亮地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他谆谆告诫一些同志:“一切结论的产生都是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不论做什么工作,了解和处理什么问题,都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才能获得正确的结果。强调在革命飞速发展时,全党都应该注重调查研究,才能制订出正确的政策和策略。

《调查工作》仅是毛泽东一生浩瀚著述中的一篇短文。1961年1月,中央决定重印发这篇文章时,毛泽东将文章题目改为《反对本本主义》,并作如下批示:这是一篇老文章,是为了反对当时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当时没有用教条主义这个名称,我们叫它做“本本”主义。1991年,在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编辑出版《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第二版时,唯一被补上去的一篇文章,便是《反对本本主义》这篇光辉文献。

2011年11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曾这样评价毛泽东的寻乌调查:“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宣部呈报的《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寻乌扶贫调研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报告很实,接地气,体现了学习毛主席当年寻乌调查的唯实求真精神,号召全党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四、《寻乌调查》的启示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研究问题、制定政策、推进工作,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用“五个过程”简明而深刻地概括了调查研究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调查研究的理论。

调查研究是一个了解情况的过程。调查研究始终是我们进行一切科学决策所必需也是唯一可靠的前提和基础。决策要科学,就要掌握全面真实、丰富生动的第一手材料,“真正搞清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真正搞清楚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真正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调查了解情况,做到“耳聪目明、心中有数”。

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的过程。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正确的决策,绝对不是一个人或者一堆人,不作调查研究,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就能产生的。调查研究“千万省略不得、马虎不得”。“情况搞清楚了,就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想出来的点子、举措、方案符合实际情况,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

调查研究,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要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作风,以调研实践推动历史性变革,要求真务实、秉承唯实求真的精神,在调研中孕育新思想、谋划新战略、形成新举措,围绕调研主题,实事求是地安排调研内容;既要到工作开展好的地方去总结经验,更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调研解决问题,善于分析矛盾发现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规律性的东西,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切实可行,制定的政策措施要有较强操作性,做到出实招,见实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从寻乌调查纪念馆出发,从调查研究的行动出发,一件件实实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开放、改善服务民生的举措,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从光荣的历史走来,向美好的未来走去,一项项调查研究的宝贵成果,化为一个个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实践,必将创造出更多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猜你喜欢

寻乌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纪念毛泽东寻乌调查90周年理论研讨会征文启事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张子炀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江西省寻乌蜜橘荣膺“全国果菜百强地标品牌”
寻乌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