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人民币,近了一步
2023-08-18
文‖本刊记者 于 洋
▲人民币朋友圈越来越大。 供图/视觉中国
石油人民币结算风生水起。
7月14日,一位印度高官表示,印度炼油商已使用人民币结算部分俄罗斯进口原油。这位高官表示,6月起,印度石油公司通过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向中国银行支付人民币,来结算与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的交易。
不论数额大小,作为南亚次大陆的最大经济体和当前能源市场最大的消费国之一,印度放弃“姿态”使用人民币结算油气贸易,反映了人民币的“朋友圈”正在增加。
事实上,疫情与俄乌冲突以来,能源贸易市场货币结算方式正在悄悄发生变化。
人民币结算走红
历史总是巧合的让人觉得微妙。49年前的7月18日,精通能源与国债的威廉·西蒙对尼克松立下军令状,秘密前往沙特与费萨尔国王谈判一项重要事宜。几个月后,美国与沙特达成了协议:沙特只接受美元购买石油。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全球石油美元体系开始建立。此后将近50年的时间里,世界形成并确定了全球分工与美元回流机制——中东提供能源,日韩欧提供制造业,美国为主的消费国输出美元,中东日韩欧再拿美元买美债,同时寻求美国军事庇护。最近,事情似乎开始起变化。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美元指数波动明显加大,使得投资者和贸易商不得不寻求多种方式对冲货币风险。而经济增长的不同步所带来的能源、大宗商品供应的扭曲,也使得相关商品的价格不断调整,给国际贸易带来了影响。同时,政策变化和美元指数波动对于国际资本市场也带来了巨大影响。这种政策风险不仅引发了发达国家市场的波动,而且对新兴市场带来了更严重的冲击。
经济主体不得不以持有黄金等方式尝试分散风险,从而回避美元指数波动带来的风险。此外,地缘政治风险进一步加剧,尤其是俄乌冲突之后,不少国家意识到,以美元为基准的石油定价与结算体系具有极高风险性,因而开始寻求多元化的贸易结算方式。
今年1月,全球至少有16个国家出售了美国国债。卖家名单上不乏美国的亲密盟友——德国、法国、以色列和沙特。2022年,海外投资者累计减持美债4259亿美元,海外持有者占比从2021年底的27%左右大幅下降至23%左右。其中,日本、中国为减持大户,分别抛售了2245亿美元和1732亿美元。
今年3月,在印尼举行的东盟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讨论的首要议题是如何减少对美元、欧元等主要货币的依赖,转向使用本地货币进行贸易结算;印度外交部4月1日宣布,印度和马来西亚已同意使用印度卢比进行贸易结算;面对西方国家的制裁,俄罗斯加快了去美元化的进程,能源出口更多以卢布结算……
首届中国—海合峰会上,中国倡议充分利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平台,开展油气贸易人民币结算。沙特回应考虑将其向中国出口的部分石油以人民币计价。2022年,人民币结算在中俄油气贸易中首次落地,为中国主要油气进口来源国采用人民币结算树立了典范;2月22日,伊拉克中央银表示计划允许与中国的贸易直接以人民币结算,以改善外汇储备,稳定汇率;3月,中国首单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口LNG成交量约6.5万吨。中国在油气贸易领域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交易探索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有研究机构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按照2022年中国石油贸易总量的10%估算,约2460亿元人民币/年。“这个量是以前从未有过的。”能源战略专家邹平说。据标普全球评级机构数据,人民币占全球跨境贸易结算的比例从今年年初的2.1%上升到今年5月的3.2%。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6月25日发布人民币月度报告和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5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们位居全球第五大最活跃货币的位置,占比2.54%。与2023年4月相比,人民币支付金额总体增加了20.38%。“一些国家选择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结算和储备货币,除了政治因素考量外,离不开人民币币值稳定、具有‘避风港’功能。人民币在国际上扩大使用,更多的是由贸易推动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涂永红说。
提升中国原油贸易市场话语权
在新能源秩序下,多国推行自己的结算货币,尤其在油气贸易领域。“‘石油人民币结算’,是新型国际关系在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体现。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第一大石油进口国,在国际原油贸易中倡导和推行‘石油人民币结算’是国家经济实力、国际政治地位和石油市场地位的体现。”石油行业高级经济师朱润民说。
当前,北美、欧洲原油进口价格是基于消费地的原油期货价格。而亚太原油进口则是基于中东原油产地价格,难以准确反映消费地区的真实供需情况。“相对于欧美,亚洲在定价基础上缺少一个有影响力的被市场接受的原油期货基准价格。”前海期货研究员唐伟说。
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功能,有利于地区基准价格的形成。通过大力建设、培育中国版原油期货市场,形成亚太基准价格,可以使定价更合理更科学,逐步消除亚洲溢价的现象。
由于石油作为最重要的大宗商品,其定价乃是以主要期货交易所的期货价格作为基准价格,具有商品与金融双重特性。此外,由于石油兼具战略储备和日常消费的双重需求,因而在石油期货市场参与者数量众多,交易量巨大。正是因为这些原因,石油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得以体现。在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的情况下,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建立所带来的石油人民币计价体系,能提升中国在石油贸易中的话语权以及定价权,缓解当前中东地缘政治动荡、国际油价波动给中国经济运行带来的风险,保障国内石油、石化企业的竞争地位。
亚洲主要原油消费国需要加强合作和协调,减少和避免因地区需求过快、集中增长带来竞争性的地区溢价,共同提高在原油定价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这些年来,中国的能源需求与日俱增,石油对外依存度自2017年就攀升至70%以上。中国是油气市场最大需求方之一,自从在上海开设石油期货交易平台以来,交易量迅速增加。据中石油在7月13日发布的消息显示,中国首次在北海布伦特市场交割美国原油,一艘装载着近10万吨美国原油的油轮在美国Seabrook港完成装货驶往欧洲,这是中国能源企业首次在北海布伦特市场交割美国原油,也是在新的市场规则下进行原油期货国际化跨区原油贸易的新探索。
一个推出才几年的新石油货币体系是否有国外投资者的积极参与体现了定价能力。而越来越多的国际参与者进行持续交易也是连接中国原油期货和国际现货市场的纽带。比如,现在更有大量上海原油期货以复出口的形式进入日韩市场,这更是人民币定价功能发挥的具体体现,这将意味着,今后会有更多的国际机构投资者进入上海原油期货市场,支持中国的实体经济。
美国金融网站Zerohedge的调查显示美国原油期货交易员表示,人民币原油上市五年多以来,正在扩大对亚欧市场的定价能力,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美国交易员也要开始频繁紧盯人民币原油期货夜盘了。
人民币国际化新引擎
随着话语权的提高,将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一国货币想要成为国际货币就需要发挥国际计价、支付、结算手段,以石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流动性。因此,利用好大宗商品的这一特殊贸易地位往往能在货币国际化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 19 世纪的“煤炭—英镑”体系,再到 20 世纪的“石油—美元”体系,都突出体现了大宗商品定价权在主权货币崛起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一直以来,人民币计价在大宗商品领域相较于美元尚处于较低水平。“一方面,美元作为大宗商品计价货币在全球多种货币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且这一趋势仍将延续。另一方面,SWIFT 系统地位稳固,推进人民币计价结算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展开双边谈判。”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表示。
程实指出,人民币对石油计价、结算正在迎来重大机遇。“大宗商品计价结算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新引擎,其核心在于构建‘石油—货币’体系。”
基于石油美元的构建过程,可以发现离不开以石油为基础的大宗商品贸易定价机制。美元逐步成为世界范围内石油贸易的货币锚,美元的国际地位得到极大地巩固。一直以来,我国不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种类和规模不断扩大,带动了人民币计价功能不断突破和国际化步伐的不断迈进。
2006 年 12 月,以人民币计价的 PTA 期货在郑州商品期货交易所上市,并于 2018 年 11 月正式引入境外投资者;2013 年 10 月,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铁矿石期货在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上市,并于2018 年 11 月正式引入境外投资者;2018 年 3 月,以人民币计价的上海原油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上市;2019 年 8 月,以人民币计价的 20 号胶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上市。
目前,以油气结算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正在加速。石油是世界各国的主要能源,石油计价货币必然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货币。由此可见,以石油人民币为例,人民币与石油的挂钩,有利于借助石油贸易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规避汇率变动风险。以人民币计价将进一步带动人民币支付结算功能的发挥,从而推动其货币国际化进程。因此,推动石油人民币计价结算有望成为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根据央行《2022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1年大宗商品贸易领域人民币跨境收付较快增长。全年原油、铁矿石、铜、大豆等主要大宗商品贸易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合计为4054.69亿元,同比增长42.8%。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随着中国同海合会国家在商品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以“石油人民币”为代表的人民币大宗商品贸易结算有望迎来突破。这一突破将会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建设性亮点之一。
打造三方“互惠循环”
人民币结算油气贸易除了直接扩大人民币全球支付规模外,从全局视角看,石油人民币与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建设相辅相成。 2008 年以来,我国先后与越南、老挝、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 9 个周边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了双边本币结算协议,与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阿联酋、埃及、土耳其等 23 个周边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双边货币的金融合作在不断深化。截至 2019 年,人民币已经与马来西亚林吉特、新加坡元、泰铢等 9 个周边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币实现了直接交易,与柬埔寨瑞尔等 3 个国家货币实现了区域交易。如今,人民币资产逐渐成为周边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央行分散投资及外汇储备的选择。
▲供图/视觉中国
“以‘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发展的内生需求为动力,以人民币的货币信用为支撑,石油人民币体系将逐渐形成惠及中国、沿线经济体、石油出口国的良性循环。”昆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陈馨佳说。
在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的大环境下,通过石油人民币体系,石油出口国能够获得大量、稳定的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石油出口国将出口石油所得的石油人民币投资到中国金融市场和人民币离岸市场,并由此为中资企业和以人民币融资的“一带一路”沿线企业提供资金,从而形成石油人民币回流。
石油出口国对“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的资本输出,将加快国际产能合作与经济结构优化。同时,“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的快速发展,不仅为石油出口国的人民币资本输出产生丰厚的资本利得,而且将从根本上扩大石油需求,开启新一轮的互惠循环,石油人民币体系得到巩固和发展。
在这一循环中,中国将加速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多层次金融市场建设、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国际产能合作。“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将受惠于充沛的资本流入,稳定的区域金融市场以及持续的区域经济复苏。而对于石油出口国而言,不仅能够摆脱石油美元的束缚,而且能够获得稳健的石油出口收入和多元化的资本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