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校园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2023-08-18

中国科技纵横 2023年5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时代

柏 松

(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 063210)

大学生作为国家特殊且重要的群体,他们思想政治素养与综合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民族发展,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前途和国家复兴。尤其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逐渐向着大众化方向转变,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问题,部分大学生政治立场不够坚定、价值观念扭曲及欠缺社会责任感等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加大,通过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重要途径。

1.新时代校园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融入校园文化,既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限制,又能提高相关工作的实效性与持久性。具体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校园文化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高校校园文化以新时代大学生为主体,所有出发点都基于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道德发展水平和对事物的认知水平等特点进行合理实施,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方向与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才智教育与人本教育缺一不可,通过先进理论知识与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活动相融合,有效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锻炼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树立正确价值观念,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1]。

(2)拓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围。校园文化同时具有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作用,两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校园文化显性教育体现为借助外显的教育活动即课堂教学,通过教师主导教学、学生主动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坚决抵制不良思想。做好校园文化制度建设,将大学生日常制度纳入学生手册中,定期开展对制度的学习、竞赛活动,对获奖的个人和团队进行表彰和宣传,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制度。同时,校园文化隐性教育表现为学校传统精神与时代文化结合,向学生传递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思维方式,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主动付诸行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辅相成,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让学生自觉地接受教育,才能达到最优的效果,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思想政治教育范围[2]。

(3)优化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校园文化建设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包括历史、经济、政治等。例如,高校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受到经济水平限制,通常所在区域经济越发达,意味着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越先进,可以充分满足学生需求。校园精神具有传统历史文化内涵,又能体现出社会文化精神,两者影响到校园精神的价值取向。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思想,在相关工作中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式,借助各种载体优化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校园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好的校园环境能够指导并感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内容及方法。校园文化结合宏观与微观环境,形成一种互动的有效环境,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感染、熏陶大学生,通过这种方式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2.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校园文化作用发挥的问题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受教育者双方都有信息源。当前,校园内传统媒体弱化,新媒体盛行,这也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定向性。受此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校园文化作用发挥问题表现为如下。

(1)校内娱乐氛围偏浓,没有显著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上娱乐氛围浓厚,直接影响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使得校园文化建设的娱乐气息偏浓。信息化时代各行业中广泛应用互联网,使用人数不断增加,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青年大学生则是网络使用的主力军。通过观察校园内大学生可以发现路上随处可见低头看手机的学生,课堂上也不乏这种现象[3]。

同时,新时代社会出现新变化,直接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呈现出独立性增强、多样化选择性等,但同时也出现严重的享乐主义思想。实际中很多学生会参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一些高校为了迎合大学生,直接以娱乐为主旨开展活动,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群体中盛行流行文化,一些高校模仿电视选秀节目举办“校花或女神选美”“校园歌神”比赛等,实操时偏重相貌与身材,给学生形成长相是关键的错觉,其他都是次要的,这显然不符合校园文化育人的要求。因此,以娱乐为主的校园文化活动只能是哗众取宠,无法发挥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2)存在严重功利意识,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有负面影响。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价值取向依据没有改变,但市场经济下社会环境日益世俗化与功利化,这一情况激发人们感性需求,造成集体价值与个体价值取舍出现偏离,个人呈现较为明显务实价值追求与利己主义倾向。同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功利意识问题。我国高校教育单方面迎合社会需求,盲目增删学科专业,甚至出现改头换面学科专业的情况,不同程度忽视影响大学生心灵与铸造精神的人文教育。这不符合立德树人的首要任务,也影响到教育的综合发展[4]。

高校为了满足学生精神文化需求并促进其全面发展,会举办一些校园文化活动。为了获得企业或社会赞助,高校会放松对企业冠名权的管理,出现企业在校园内随意做广告的情况,有着极强的商业化与功利性,这种商业气息中夹杂的功利意识足以影响到学生价值观念与取向。虽然高校希望通过设置各项荣誉、奖学金方式树立榜样,在校园内形成激励效应,也可以通过精神与物质激励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实际中一些学生为了获得荣誉、奖学金会选择走关系、走形式,或出现用金钱发表论文以获奖的情况,会逐渐腐蚀学校学术风气。

(3)校园文化形式主义凸显,影响校园文化思政育人作用的发挥。

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但也要看到其中慢慢衍生出的形式主义现象,这种现象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校园文化建设本身是一项系统工作,形式主义日渐突出直接影响到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继而影响到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校园文化形式主义体现为多方面,如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形式主义问题。近年来高校社团种类增加,一定程度促进校园文化繁荣,但一些学生社团却无法走出形式主义的怪圈,表现为为了吸纳更多社员、获得更多资金,社团会花尽心思通过夸张方式描述活动宗旨,举办的活动也不太符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也存在走过场、流于形式的情况,存在实效性不足的情况。这就影响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用的发挥,且缺少长效性,往往只是响应一时号召,或是侧重制造声势,无法取得实质性效果[5]。

(4)忽视精神文明建设,不利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发展。

理想的校园文化包括物质环境、规范制度,且涵盖充实的精神生活,实际中一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只看重物质文化,将校园文化建设看做校园设施建设、校园环境建设等。尤其是高校扩招与院校升级,校园规模快速扩大,高校花费大量时间与资金打造校园硬件,忽视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出现自我为中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现象,这些现象在高校内越来越严重,直接影响到校园文化建设,阻碍人才培养质量提升[6]。新时代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尤为重要,不但关系到学生个人诚信、道德素质问题,还会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阻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发展,不利于提升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

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校园文化作用的措施

新时代高校普遍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需要提高学生判断西方文化价值的鉴别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1)利用新媒介改善校园物质文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递扁平化,师生之间沟通更加便捷,形式更为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可以及时准确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利用新媒介对贫困学生和残障学生等,加强了解并提供奖、助学金等帮助,提高他们的经济物质水平,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

(2)丰富校园精神文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

为帮助学生抵御网络发展对其身心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有必要在高校网络思政教学平台中加入一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的内容,根据当前学生发展需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内涵,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这不仅涉及学生个人思想教育,长远来看还关系到整个社会发展、国家复兴等多个方面[7]。只有帮助大学生进行深刻认知和体会,才会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凭借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在社会发展中形成一种良性影响,带动全民自觉践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可以在网络思政教学平台上为学生推送有关“爱国”教育相关的文章、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培养爱国情操,激发爱国热情。借助网络平台帮助学生从历史发展、民族复兴等多个角度对国家发展进行客观认知,学习我国传统文化、了解民生民情、关注经济发展等,为学生树立民族自信,从内心深处激发学生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才能更加经得住考验,即使经历挫折,其思想亦不会产生任何动摇。

(3)拓宽校园行为文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首先,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和高校实际发展联系在一起,要能帮助学生切实解决当前学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以学生真实生活和实际工作为切入点,把握核心,紧抓矛盾和问题,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帮助学生,比如针对工作管理更加严格、执行更加彻底,具有针对性等。因此,高校在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前,一定要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学生当前心理动向等,包括不同阶段学生的重心、心理预期等,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

其次,坚持秉承并推广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一定要把握好人情与道理之间的关系和尺度,如此才能有效发挥教育的作用。无论是高校管理层还是学生辅导员,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要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进而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帮助,帮他们解决学习、工作、生活甚至心理上的问题。长期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更能对大学生发挥持久的育人作用。

4.结语

随着新时代高校全方位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健康、积极地校园文化阵地,对大学生传承校园文化精神,巩固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和坚定理想信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意识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联系,选择合适的着眼点,充分发挥好校园文化的思政育人作用。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校园时代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HANDS OFF THE WHEEL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