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分析

2023-08-18姜立波

黑龙江科学 2023年13期
关键词:创新型经历民办高校

姜立波

(山东华宇工学院,山东 德州 253000)

0 引言

创新型人才具有一定的求知欲、行动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等基本素质[1],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2]。高校人才培养方向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3]。本研究从民办高校学生视角出发,探究民办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及其质量。采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评价指标[4],对随机抽取的267名民办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55份。学生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结合民办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向和学生成长规律,将创新素质分为4个方面[5],如图1所示。

表1 民办高校大学生基本信息分布

图1 民办高校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创新素质

问卷采用5点计分法,1代表非常不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得分越高代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越高。理论中值分为各维度题目数乘3,创新行为、学校创新支持、多样性经历、创新自我效能感的理论中值分别为48、39、15、12。显著性<0.05意味着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1 民办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现状

民办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说明大学生视角下民办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较高。从具体维度看,学生感知下的创新行为、学校创新支持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说明民办高校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善于思考,创新行为频率较高,且学校会以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创新行为给予支持。多样性经历、创新自我效能感两个维度的均值与理论中值差相对其他维度而言差值较低,说明民办高校大学生多样性经历较少,创新方面的自我效能感水平不高,间接表明这两个维度的水平有待提升。详见表2。

表2 民办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描述性统计

2 民办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在专业上的对比

民办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在专业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不同专业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在创新思维和行为等方面的培养质量有所不同。从具体维度看,创新行为、学校创新支持、多样性经历、创新自我效能感在专业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不同专业学生通过专业知识学习会产生不同的创新行为,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提高创新自我效能感,而且学生对创新的认知、接受程度的不同也会对其创新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详见表3。

艺术类学生在创新行为、学校创新支持、多样性经历、创新自我效能感方面的均值高于文科类学生和理科类学生,说明艺术类学生更加关注学校的创新支持,能够通过积极参与校内外活动来丰富自身的人生经历,出现这一结果可能与其专业属性相关。艺术类专业通常与各大等级比赛和大型活动表演挂钩,要求其具备一定的专业创新性,而文科类学生和理科类学生更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多样性经历相对较少。详见表4。

表4 事后多重比较检验结果

3 民办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在年级上的对比

民办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创新行为在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不同年级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行为发生频率有所不同,原因可能在于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和能力有所差别,也可能与其所处的学习阶段有关系。详见表5。

表5 民办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在年级上的对比

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年级大学生创新行为的差异性,进行事后多重比较检验。大三学生和大二学生在创新行为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大三学生的均值较高,说明大三学生认为自身及身边同学的创新行为频率较高,原因可能在于大三学生正处于了解基础性专业知识、考取专业相关证书、参加专业比赛阶段,而大二学生还处于学习理论知识阶段。详见表6。

表6 事后多重比较检验

4 结论与建议

民办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在多样性经历、创新自我效能感方面的水平还有待提升。民办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及创新行为、学校创新支持、多样性经历、创新自我效能感在专业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创新行为在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针对结论提出以下建议:民办高校可定期组织与创新相关的校内活动,如创新创业大赛、创新论坛会、研讨会,或联合其他院校共同组织交流会、演讲会,丰富学生的多样性经历,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并在校内外活动中设置奖惩机制,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提升学生的创新自我效能感,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创新型经历民办高校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