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2023-08-18张雪萍

黑龙江科学 2023年13期
关键词:市场需求职业规划会计专业

张雪萍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712000)

随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提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就业质量,向咸阳市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321份,从就业观念、就业能力、就业去向[1]三个角度对其就业现状进行考察。共回收问卷303份,其中有效问卷297份,有效回收率为92.52%,符合问卷的收集发放标准。

1 就业观念现状

就业观念包括及早地考虑就业问题、清晰地制定职业规划、充分地了解就业市场需求三个维度。及早地考虑就业问题有益于清晰地制定职业规划和充分地了解就业市场需求。将学生按照考虑就业问题的时间分为大一考虑组、大二考虑组、大三考虑组。如图1所示,大多数学生对就业问题的认识不清楚,18.52%的学生会在大一开始就考虑就业问题,29.63%的学生在大二开始考虑就业问题,51.85%的学生到大三才开始正视就业问题。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间为三年,大二下半学期时会有一些企业到校招聘,部分学生到此时才开始考虑自己的职业生涯,会导致就业准备不充分,对就业形势认知不清晰,缺乏有效规划,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积累就业经验,不利于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2]。

图1 高职院校学生考虑就业问题的年级占比

在清晰地制定职业规划方面,将从未认真进行过职业规划到制定了清晰的职业规划并严格按照职业规划行动划分为5个层级,得分对应1~5。方差分析如表1所示,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按照考虑就业问题时间划分的组别间在职业规划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一考虑组的平均得分为3.20,大二考虑组的平均得分为3.02,大三考虑组的平均得分为2.81,说明越早考虑就业问题职业规划越清晰,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思考,在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后反过来还能激励学生按照就业规划继续努力,形成正反馈机制。但整体上职业规划的平均得分均低于3.5,说明高职院校学生依然存在职业规划不清的现象[3],在选择专业、培养技能及寻找就业机会方面可能会缺乏明确的方向和目标,错失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机会或在就业市场上不能有效应对激烈竞争。即使部分学生进行了职业规划,但由于缺乏执行和调整计划的能力,他们可能无法充分利用规划的优势推动职业目标的实现。

表1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规划方差分析

充分地了解市场需求的结果如表2所示,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按照考虑就业问题时间划分的组别间在了解就业市场需求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一考虑组平均得分为3.58,大二考虑组平均得分为3.55,大三考虑组平均得分为3.23,大一考虑组和大二考虑组分值相近,显著高于大三考虑组,说明及早地考虑就业问题有利于更充分地了解就业市场需求。但其整体了解就业市场需求得分仍不高,可能会导致学生无法准确地掌握当前就业市场的趋势,降低找到理想工作的可能性[4]。

表2 高职院校学生了解市场需求方差分析

2 就业能力现状

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认为自身欠缺的能力如图2所示,其中职业技能不足占比最高,40.74%的毕业生表示在就业过程中需要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这可能是高职院校的技能培训投入不足、培训设备更新缓慢、实习机会不多等原因造成的。尽管学生在校期间学到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在实践经验和技能应用方面还有待加强,因为会计专业学生涉及处理财务软件、编制财务报表、审计、税务申报等大量的实践操作,他们需要通过更多的实践机会来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能力对会计专业学生而言也较为重要,会计行业发展和变化较快,相关法规、技术及业务模式不断更新。29.63%的学生认为自身的适应能力不够,不能快速了解和适应行业变化,在面对职业新挑战时存在一定困难。

图2 高职院校学生认为自身欠缺的就业能力占比

3 就业去向

如图3所示,会计专业18%的毕业生选择到财务部门及事务所工作,21%的毕业生选择从事销售、营销业,18%的毕业生选择进入银行、证券等金融业领域工作,3%的毕业生选择进入电子技术行业,1%的毕业生选择继续升学。共有61%的毕业生选择了从事与会计专业相关的工作,说明他们能够在会计领域找到就业机会。39%的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会计专业的相关度较低。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能够实现就业岗位与专业对口,但还有一定比例的学生面临着就业与专业不匹配的情况[5]。高职院校在培养会计专业学生时,除要注重学科知识的教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人才培养应与行业需求紧密对接,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对口就业率。

图3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去向

4 结论与对策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在就业观念上考虑就业问题较晚、职业规划不清、不充分了解就业市场需求,这些因素会降低其就业竞争力。越早考虑就业问题职业规划越清晰,对就业市场需求的了解越充分。在就业能力方面,学生的职业技能及适应能力存在一定不足。在就业去向方面,受学生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及行业需求变化的影响,部分学生的就业方向与专业不对口。

根据结论提出以下建议:会计专业学生需提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就业意识,从大一开始思考并制定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学生要关注行业动态,积极参与实习和社会实践,积累经验,把握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要为会计专业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其了解行业需求和就业趋势,为其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计划、顺利就业、实现职业目标提供针对性建议。高职院校应积极与相关企业和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教学课程和实习机会,使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财务报表编制、税务申报等实际工作中,提升操作技能,为参加会计师资格考试、税务师资格考试等打下坚实基础,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对口就业率,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就业形势,找到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猜你喜欢

市场需求职业规划会计专业
麻纺标准紧贴市场需求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市场需求不旺 红枣行情暂稳
全球磷肥市场需求减少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辉门:用品牌拉动市场需求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