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大促?消费贷利率跌至3.4%!
2023-08-18张璇
张璇
金融业也加入了“618”大促。近日,多家商业银行降低消费贷款利率,并推出信用卡消费“满减优惠”活动,部分银行争相推出低消费贷产品,利率基本维持在3.6%—3.7%,甚至低至3.4%。
当前,合理增加消费信贷对于提振居民消费意愿、扩大内需具有积极作用。在此过程中,作为金融体系中占比最大的间接融资,银行信贷大有可为。其中,消费贷款扮演了“特种兵”角色,它主要聚焦消费者的小额、短期流动资金需求,涵盖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又被稱为“周转钱”“急用钱”。
同时,当前大型商业银行再度下调存款挂牌利率,专家认为,负债端成本下降后,或将传递到资产端,推动贷款利率稳中有降。不过,考虑到目前贷款利率已经处于低位,未来下降的空间相对有限。
贷款利率持续走低
从企业端来看,2023年3月,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34%,其中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95%,均处于历史低位。3月一般贷款中,近四成的贷款利率低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目前,不少银行加大了对居民消费贷款的投放力度。多家银行的纯信用消费贷产品年化利率均已降至4%左右。其中,部分银行信用贷产品年化利率最低可至3.4%。
工商银行的“工银融e借”,年化利率低至3.6%;中国银行推出的“中银E贷”产品,最高贷款额度为20万元,年化利率为3.7.%起;农业银行推出的6月特惠消费贷利率则达到历史最低,低至3.6%,最高可贷30万元;交通银行的“惠民贷”最高额度达50万元,利率低至3.6%。
6月2日,招商银行个人贷款微信公众号推出了闪电贷年中大促,最高30万额度,年利率低至3.6%,可享受的优惠时间是6月1日至7月31日。其中,招商银行天津分行则推出了年利率低至3.4%的限制优惠礼包,活动时间是5月20日至6月30日。同日,平安银行信用卡官网微信账号推出账单分期2折起的限时优惠活动,时间为6月1日至6月30日,用户办理信用卡分期还款,可享低至3.65%的年化利率。
农商行也不甘示弱,6月6日,丘北农村商业银行在官方微信号推出针对客户个人消费、个人住房、个人生产经营等各类贷款利率优惠包,其中个人消费类贷款年利率低至3.65%。
上述银行推广消费贷的方式也五花八门,除了传统页面推广外,有银行甚至在直播间售卖产品。6月7日,“宁波银行宁来花”的官方账号在抖音推出了新客贷款低至3.6%利率的直播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低利率消费贷申请门槛较高,一般会根据客户的社保和公积金缴纳情况、工作单位、负债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除对资质有所要求外,时间限制、活动限制也是这一波消费的特点。
消费增长乏力银行推出超低消费贷
自疫情进入尾声以来,国家的重心开始放在促进内需,扩大消费上。但从实际数据来看,消费增长乏力。
“当前居民部门有效融资需求不足,住户贷款,尤其是住户中长期贷款增长乏力,所以部分银行通过发展个人消费贷款弥补这部分信贷增长缺口。”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称。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告诉记者,消费贷利率持续走低一方面受市场竞争影响,国内消费信心和消费贷需求处于恢复阶段,叠加银行积极推动消费贷业务发展,同业竞争激烈。另一方面,近年来为应对内外复杂经济环境,宏观政策偏积极,市场利率中枢持续下移。
如何才能有效提振消费?董希淼建议,要高度重视居民部门信心较弱、需求不足等问题,继续加大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实施力度。同时,继续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尤其是5年期以上LPR适度下行,减轻居民住房消费负担。此外,应加快采取综合措施,稳住和扩大居民日常消费。
负债端或将传递到资产端 推动贷款利率稳中有降
值得注意的是,继今年连续多次降低存款利率以来,6月7日—8日,国有银行纷纷表示将再一次降低存款利率。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大型国有银行再次降低存款利率这主要是针对近两年来居民存款金额上升较快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通过多次下调存款利率,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资金进入到投资领域和实体经济,也有利于刺激消费。存款利率下调之后,LPR等长期贷款的报价利率上未来可能会相应地下调,从而有利于经济的复苏。
5月15日,央行在2023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下一阶段要“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稳中有降”。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这意味着尽管年初以来宏观经济处于回升向上轨道,但在修复力度整体温和的背景下,短期内各类企业贷款利率、居民消费信贷利率还有小幅下行空间。另外,二季度以来楼市再度转弱,意味着未来居民房贷利率也会较大幅度下行。这样来看,当前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也不排除是在为即将到来的贷款利率下调做好准备。
“负债端成本下降后,或将传递到资产端,推动贷款利率稳中有降。不过,考虑到目前贷款利率已经处于低位,未来下降的空间相对有限。”董希淼表示。
金融促消费不只是“降价”
需注意的是,金融促消费不只是“降价”,而是一个系统工程。价格是市场资源配置的信号,降低贷款价格确实有助于扩大贷款需求、减轻消费者负担。但是,金融促消费的初衷并不单单是“让人们花钱”,而是要通过适度的资金杠杆,帮助居民恢复消费意愿、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最终充分发挥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因此,除了降价,金融机构还要在丰富产品、优化服务上下功夫,并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金融促消费,要切中用户需求,让人们因“有用”而用,而非仅因“便宜”而用。为此,金融机构要在已有基础上,继续拓展、深挖信贷服务领域,尤其要聚焦小额、高频领域,如装修、餐饮、旅游、百货商超等。这些领域虽然看似不起眼,远不如房贷、车贷的单笔贷款金额高,但它们却与百姓的日常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这些“小生意”也有突出优势。一是量大,能够弥补单笔金额小的不足,如果算总账,那么收益也不差,正所谓“以量补价”。二是有助于增强用户黏性、沉淀日常资金,进而帮助金融机构稳定客户规模。
金融促消费,要高效触达用户,让人们随手可得而非刻意寻求。相比于高频的消费场景,金融服务属于低频场景。也就是说,除非消费者刻意寻求,金融服务较难自然而然、相伴相生地出现在用户的消费过程中,但是,痛点反而可以成为市场机遇。接下来,金融机构要适度增强互联网思维,注重渠道建设,或者将金融服务嵌入各类消费、支付场景中,或者自搭平台,将商家集聚起来,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避免消费者先借钱再找商铺。
金融促消费,还要防止好经被念歪。当前,市场上不乏针对套利风险的担忧之声。具体起因是随着债券市场企稳,银行理财的收益率回升,部分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收益率已升至4%以上,此外,部分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也在4%以上。对比之下,银行消费贷款利率普遍低于4%,由此便产生了套利空间。金融管理部门、各金融机构要从严把控消费贷款流向,严查资金违规流入投资理财、股市楼市等领域。对于借款人来说,要特别注意两方面事项。一方面,用贷要合法合规,切忌动歪脑筋,否则将承担相应责任;另一方面,用贷要合理适度,避免盲目借贷、过度借贷,有效维护自身的金融健康与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