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古代学子的“毕业礼”

2023-08-18王帆

课外生活(小学1-3年级) 2023年8期
关键词:琼林同窗主考官

王帆

烈日炎炎的仲夏,不管是幼儿园、中小学,还是大学,都弥漫着毕业离别的气息。毕业季来临,你准备怎样度过呢?其实古人也和我们一样,他们的毕业庆祝活动也是非常多的哟。

似乎只是打了一个盹,恍惚间你竟来到了繁华的古都长安,化身为一位刚刚中举的学子,亲身体验了一次古代的“毕业礼”。

古代的教育制度没有明确的“毕业”期限。科举制度出现之前,古代学子毕业的唯一标准便是入朝为官,而科举制度成熟后,毕业的标准便是及第啦!对于古代学子来讲,金榜题名日,便是毕业之时。如果考不中,他们会一直学下去,很多学子直到头发白了都没考中,连皇上都替他们着急。

古人的“毕业”可不仅仅代表完成了学业,更意味着功成名就,那心情可想而知。不然孟郊也不会写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样的名句了。像孟郊这样有才华的诗人,也是到了四十六岁才考中,科考之难,可想而知。

站在皇榜前,有人欢喜有人忧。高中的人互相道喜,没中的也只能唉声叹气,等待下次再战。此时的你站在皇榜前,一位同窗拍了拍你的肩,邀请你一起去拜谢考官。原来,考试放榜之后,榜上进士就要一同前往主考官处“谢恩”。

学子们成群结队地前往主考官处。喊你一同前往的同窗和你闲聊,随后问道:“你们那的鹿鸣宴如何?热不热闹?”你一脸问号,问道:“鹿鸣宴是什么?”同窗看你实在不知,只得耐心跟你解释。

原来,鹿鸣宴主要是为即将前往京城参加科考的学子饯行、加油打气的。一来庆贺他们通过第一级考试,二来也祝愿他们在接下来的考试中有优异的表现。所谓“鹿鸣宴”,是因在宴会上演奏《诗经》中的《鹿鸣》来助兴而得名。这场宴会也算是拉开了古人“毕业季”的序幕,因为你即将远离家乡,远离同窗,参加人生中的下一场考试。

听了同窗的解释,你这才恍然大悟。正当你打算找个借口解释一下自己的“无知”时,队伍已经来到了目的地。同窗扯扯你的袖子,提醒你要按名次排好队。你赶紧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后就看到第一名走出队伍讲了一番致谢辞。接着所有上榜学子一一拜见主考官,做自我介绍,并表达了自己对主考官的感谢之意。

新科进士们等到皇帝的敕令下来,就要前往中书省,完成拜见宰相的仪式——过堂。这两个字让你立马想到了电视剧里县官升堂的场景,不禁有点儿害怕。“你想什么呢?就是让你向宰相做个自我介绍而已。”同窗用不解的眼神看着你。你也只能呵呵一笑,借此掩饰自己的尴尬。

主考官带领大家来到宰相办公的地方,让你们依次站立。你看见主考官向一位老人行了礼,这大概就是宰相了。接着,仍是第一名作为代表讲致谢辞,其余的人依次做自我介绍并向宰相致谢。

繁多的礼仪结束之后,终于可以尽情地狂欢了!既然是毕业,那“散伙饭”怎么能少得了呢?小时候听奶奶唱戏,对“我也曾赴過琼林宴,我也曾打马御街前”这句话印象尤为深刻,现在能亲自参加,你别提多激动了。可很快你就失望了,因为你突然想到自己现在是唐代学子,而琼林宴是从宋代才开始兴起的。唐代最著名的宴会当为“曲江宴”,算是古人“毕业季”的最后一场聚会。因为大家吃完这顿,就得挥挥手各奔东西了,所以这场宴会又称“离会”。

你知道琼林宴吗?

“琼林宴”这个名字,是在宋代时才这么叫的,主要是为在殿试中高中的新科进士举行的庆祝宴会。举办宴会的地点便是著名的皇家花园“琼林苑”,“琼林宴”一词,便是由此而来。

寒窗苦读多年,终于赢得功名,“毕业生”们可算是舒了一口气。吃饱喝足之后,他们就开始想着要怎么玩了!这不,之前的同窗已经跑来邀请你一起去“毕业旅行”了。怀着好奇的心情,你应了邀。

原来,早在唐代,就已经有“旅游公司”了。不过,这个组织的名字叫“进士团”,专门为高中的学子们安排“毕业”之后的各种活动,负责组织、联络及筹措经费等。

受古代交通工具影响,古人不能像我们这样,随时都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他们旅行的方式和地点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大家只能趁着春光正好的时候,就近一起赏赏花、钓钓鱼、打一场马球等,高高兴兴地玩一场。

一晃眼,你已经回到了现在。纵观古今,“毕业季”不尽相同,但那充满仪式感的“毕业典礼”、觥筹交错的“散伙饭”和情真意切的“毕业赠言”,无一不是在感念师生情、同窗谊。

猜你喜欢

琼林同窗主考官
卜算子·祝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
过秦淮源头东庐山
咏石梁飞瀑
鹧鸪天·赴乡同窗忆春秋
七律·宿衡山之下与葛勇
沁园春·同窗新禧
考驾照
刘秀苦寻同窗
考驾照
艺术院校的面试题